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結束約翰福音第六章。過去幾個禮拜裡,我們在約翰福音第六章看見耶穌行五餅二魚的神蹟,看見群眾尋找耶穌,耶穌對尋找他的群眾講了一大堆話,啟示眾人尋求從天上來的生命之糧,透過聖父上帝印證的人子耶穌基督賜給世人。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然而猶太人沒有辦法接受耶穌的啟示,起了爭論,耶穌還是繼續強調人必須要吃耶穌這位天上來的生命真糧,「吃這糧的人就永遠活著。」天父上帝賜給耶穌的人,必定能到耶穌這裡,相信耶穌承受永生。
約翰福音6章59到60節「這些話是耶穌在迦百農會堂裡教訓人說的。他的門徒中有好些人聽見了,就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原來耶穌行五餅二魚神蹟之後,第二天對猶太人群眾的講論,是在會堂裡發生的,生命之糧的啟示是耶穌的講道內容,耶穌這篇講道的內容很深,裡面包括三位一體、耶穌神人二性、救恩論、預定論、末世論、上帝的主權與人的責任。這裡面每一個主題都深得不得了,教會研究了兩千年認識還是很有限。這麼難的講道,不但猶太人聽不懂,連耶穌的門徒也一樣聽不懂,約翰福音6章2節「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就跟隨他。」這些門徒是因為看見耶穌行神蹟很神奇,所以來跟著耶穌,不是因為相信耶穌的話,來跟隨耶穌。跟著耶穌看神蹟、看表演是一回事,可是要相信聽從耶穌的教導是另外一回事,耶穌的門徒必須要信靠耶穌、效忠耶穌,不能只單單承認耶穌是一個特別的老師,卻不相信耶穌的身分和工作。耶穌的講道令這些拿香跟拜的門徒很不舒服,他們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這些號稱是耶穌門徒的人難以接受耶穌的話,他們覺得耶穌的話聽起來讓人感覺受到冒犯、讓人覺得不愉快、讓人覺得生氣刺耳,「誰能聽呢?」不只在表達聽見、聽懂,更重要的是誰能接受、誰能順服耶穌的話語,聽完耶穌的講道,耶穌的門徒不願意接受耶穌的話語。如果按照現代教會的標準,大概沒有人敢請耶穌第二次上台講道,人全都跑光了。
約翰福音6章61到65節「這些話是耶穌在迦百農會堂裡教訓人說的。他的門徒中有好些人聽見了,就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耶穌心裡知道門徒為這話議論,就對他們說:這話是叫你們厭棄嗎?倘或你們看見人子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怎麼樣呢?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只是你們中間有不信的人。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他,誰要賣他。耶穌又說:所以我對你們說過,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 耶穌心裡知道門徒議論他說的話,像先前猶太人群眾議論一樣,猶太人的抱怨發酵擴散,連耶穌的門徒也跟著抱怨起來。面對門徒的抱怨,耶穌首先回答門徒:「這話是叫你們厭棄嗎?」厭棄的意思就是跌倒,跌倒落入不信。本來耶穌的話應該是門徒信心的來源、信心的內容,可是耶穌的話令這些門徒感到震驚,耶穌的話挑戰門徒,要求門徒做出選擇,門徒面對耶穌鋒利的真理,沒有選擇相信順服,反而落入不信的試探。
耶穌接著說:「倘或你們看見人子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怎麼樣呢?」耶穌提供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答案有兩種,一種是如果看見耶穌升天的榮耀,人可能因此被說服,相信耶穌不再厭棄耶穌,不過對正在厭棄耶穌的門徒來說,另一個更高的可能性是,覺得更加被冒犯,更加厭棄耶穌。為什麼看見耶穌升天的榮耀,人不但不會相信,還會更加厭棄耶穌呢?約翰福音記載耶穌事奉高峰是釘十字架受死、復活、升天被高舉在天父右邊,升天和釘十字架受苦、受死是分不開的。如果一個人連聽見耶穌以權柄說話,啟示自己是從天上來的生命之糧都無法接受,更不可能接受耶穌以釘十字架,成為耶穌升天回原來所在之處的道路,不願意背十字架跟隨主的門徒,也不可能接受一位背十字架受死的基督。吃喝耶穌的血肉,不會比彌賽亞基督必須被釘十字架受羞辱、受苦、受死更讓想一步登天的人難以接受。哥林多前書1章23節「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十字架是上帝自我啟示的中心,耶穌受羞辱降卑,是得榮耀的途徑,十字架是耶穌回到約翰福音17章5節「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的道路。「倘或你們看見人子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怎麼樣呢?」這句話只有條件子句沒有結論,耶穌把結論留給當時聽見這話,和後來看見這話的人自己下,然而人下的判斷將決定自己將來永恆命運。耶穌雖然是人子,以人的身分出現在世人面前,可是「原來所在之處」告訴我們,耶穌道成肉身進入世界以前,已經先存在超越世界之上,耶穌以這句話表明自己超越上帝救贖歷史裡一切其他的上帝僕人和英雄人物。
耶穌第三句話說:「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靈就是聖靈,聖靈是三位一體上帝第三位格,聖靈是賜人生命的靈,除了上帝聖靈以外,其他的靈例如天使的靈、墮落的天使邪靈,都沒有創造生命的能力,因為天使只是被創造的靈。耶穌在這裡對比「能賜人生命的聖靈」與「沒有益處的肉體」,這不是說肉體完全一無是處,道成「肉身」表示肉體有一定的價值,但是如果人把焦點完全放在肉體上,就會失去耶穌真正要表達的意義。聖靈是賜生命的靈,以西結書37章枯骨復活是最廣為人知的例子,以西結書37章2節「他對我說:人子啊,這些骸骨能復活嗎?我說:主耶和華啊,你是知道的。」10節「於是我遵命說預言,氣息就進入骸骨,骸骨便活了,並且站起來,成為極大的軍隊。」13節「我的民哪,我開你們的墳墓,使你們從墳墓中出來,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14節「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你們就要活了。我將你們安置在本地,你們就知道我─耶和華如此說,也如此成就了。這是耶和華說的。」賜生命的聖靈使人能夠正確理解耶穌的教訓,使人因為正確領受耶穌的話語,產生得救的信心得到生命,相信盼望耶穌末日使人復活的應許。耶穌釘十字架復活升天以前,聖靈還沒降下,不過那時候聖靈已經無限量居住在耶穌身上,耶穌說的話不只是聖子自己的話,還是聖父的話,還是聖靈的話,約翰福音3章34節「神所差來的就說神的話,因為神賜聖靈給他是沒有限量的。」耶穌說的是三位一體上帝的話,申命記8章3節告訴我們「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耶穌的話就是生命。
雖然上帝的旨意如此,但是人的回應卻不是這樣,耶穌第四句話說:「只是你們中間有不信的人。」不管耶穌的啟示和應許有多大,還是有人不信,如果耶穌的信息和人的信心沒有結合在一起,對這些人來說,耶穌的信息沒有價值不會發生作用,聖靈沒有在人的心裡做成內在的工作。接著約翰福音插入一句話「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他,誰要賣他。」人不相信耶穌的話,對耶穌來說不是什麼意外的事,因為耶穌「從起頭」就知道了,「從起頭」暗示約翰福音1章1 節「太初有道」的「太初」,耶穌不只知道誰不信他,也知道誰要出賣他,為什麼出賣他,約翰福音在這裡埋下伏筆,為猶大出賣耶穌鋪路。耶穌最後對門徒說:「所以我對你們說過,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耶穌早就知道自己會被人拒絕,耶穌不斷強調,除非天父上帝主動吸引人、賜人給耶穌,被揀選的人才會來到耶穌面前,信心是上帝的恩典。
約翰福音6章66到71節「從此,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耶穌就對那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嗎?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聖者。耶穌說:我不是揀選了你們十二個門徒嗎?但你們中間有一個是魔鬼。耶穌這話是指著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說的;他本是十二個門徒裡的一個,後來要賣耶穌的。」耶穌對議論的門徒說話,結果門徒的議論不但沒有平息,反而從這個時候開始,下定決心離開耶穌,不再跟隨耶穌作門徒,很多門徒離開耶穌。耶穌門徒中無法接受耶穌話語的人,耶穌的補充說明沒有除去門徒的不信,反而顯出這些掛名門徒的不信。耶穌知道他們不信,也不預期他們會產生改變,耶穌不改變自己的教訓,不迎合群眾和掛名門徒的胃口。有一位神學家說:「他們想要的,耶穌不給;耶穌提出的,他們不接受。」離去的群眾和門徒沒有通過考驗,沒有因為恩典產生信心,以至於無條件效忠耶穌,保守信心堅忍到底。這個考驗不是只發生在2千年前迦百農會堂,我們也有同樣的考驗,我們的一生將顯明,我們是相信耶穌話語,跟隨耶穌到底,或者我們只能跟到一個程度,可能因為受苦、可能因為受引誘,就下決心離開耶穌,否認耶穌,一輩子不再回頭。求主憐憫我們,我們都需要依靠聖靈得勝。
許多門徒離開了,被耶穌的話趕走了,耶穌問12門徒、12使徒:「你們也要去嗎?」從聖經原文文法來看,耶穌問句期待的答案是「不」,我以前聽過一種說法,說耶穌連12使徒都要趕走,但是這不符合文法。耶穌期待門徒說:「不走。」耶穌不是要趕走12使徒,耶穌相信12使徒對他忠誠,耶穌問這個問題不是看大家都走了,灰心喪志,耶穌不是為了自己,耶穌乃是為了讓12使徒想清楚,下定決心回答自己的立場。這次門徒離開耶穌,是一次大規模行動,留下來繼續跟隨耶穌的人不多,在這個緊要關頭,彼得代表12門徒,和其他願意留下來繼續跟隨耶穌的少數門徒,說出他們的心裡話:「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彼得的信仰告白很美,他首先稱呼耶穌是「主」,雖然彼得性格上很多缺點,常常毛毛躁躁,常常衝動說錯話、做錯事,但是彼得一直以耶穌為主。不但以耶穌為主,從原文順序來看,彼得先說:「我們歸從誰呢?」表明心跡他們不可能放棄繼續跟隨耶穌這條路,接著彼得才說:「你有永生之道。」因為彼得和留下來的門徒清楚知道,「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所以他們心無雜念,不管別人怎麼樣,他們一定跟隨耶穌到底。按照我們對彼得的認識,彼得很可能和其他人一樣,聽不懂耶穌講的一大堆話,但是彼得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他正確抓住一個重點,「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只要知道跟著耶穌得永生,這就夠了。彼得繼續說:「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聖者。」「已經信了,又知道」表達門徒與耶穌之間的關係,門徒相信耶穌,也認識耶穌,相信是蒙救贖被創造的人與創造主之間應當存在的關係,相信裡面包含依靠。「神的聖者」彼得承認耶穌身分的稱呼,神聖、聖潔是上帝獨有的本性,在舊約聖經裡,上帝常常被稱為「以色列的聖者」。彼得用「神的聖者」這個稱號,是把耶穌與上帝並列,表示以彼得為首的12門徒,和其他少數留下來的門徒,認識耶穌是超越舊約先知、超越摩西的那一位。
耶穌接受彼得代表少數門徒作的信仰告白,但是耶穌同時糾正彼得心裡隱含的驕傲。彼得的信仰告白是正確的,但是彼得和他代表的12門徒,太過強調「我們」的主動性,我們沒有離開,因為我們的屬靈洞察力,超越剛剛離開的那群笨蛋,他們不知道耶穌是主,他們不知道耶穌有永生之道,他們不知道耶穌是神的聖者,可是我們知道,我們擁有真正的屬靈知識,對耶穌有真正的信心,從聖經原文可以看出來彼得強調「我們」的主動性。彼得的信仰告白很好,可是耶穌沒有容許彼得信仰告白裡的那一點點屬靈驕傲,耶穌立刻啟示彼得和留下來的門徒,不是門徒自己有能力選擇跟隨耶穌,乃是耶穌選擇了12門徒。「耶穌說:我不是揀選了你們十二個門徒嗎?」耶穌把主動性歸還給自己,這不是耶穌喜歡爭、耶穌愛面子,而是如果彼得和其他門徒沒有清楚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很容易就會在信仰的道路上跌倒,因為以為自己可以了,不需要繼續像剛認識耶穌的時候一樣,緊緊抓住耶穌、信靠耶穌,當人覺得自己可以的時候,就是準備跌倒的時候。
最後耶穌說:「但你們中間有一個是魔鬼。」魔鬼就是撒但,撒但是上帝最大的敵擋者,在墮落之人背後運作,把自己敵擋上帝的心意放在人裡面,利用人來敵擋上帝,但是撒但要接受上帝的審判,並且承受永遠的刑罰。雖然現在以彼得為首的12門徒留下來了,可是這12個人裡面,有一個不是真正屬於耶穌的人,有一個屬於魔鬼的人,耶穌知道這個人是誰,耶穌知道這個人要做什麼,耶穌也將他指明出來。當耶穌深入將上帝救贖世人的奧秘啟示出來時,加略人猶大起了反叛的心,加略人猶大和其他門徒一樣,曾經蒙耶穌親自揀選、曾經蒙耶穌差遣出去講道、奉耶穌的名行神蹟,但是當加略人猶大知道耶穌要走十字架道路的時候,猶大不願意接受,到最後對耶穌徹底失望,怨恨耶穌,和耶穌作對,出賣耶穌,最後在出賣義人的強烈罪惡感裡上吊自殺。若不是上帝的恩典,我們沒有人能來到耶穌面前,沒有人可以繼續跟隨耶穌到底。我們一起低頭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