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士師記。上個禮拜我們講到有一個事奉上帝的利未人,帶著他的妾要從岳父家回自己家,利未人因為貪吃的緣故,耽誤出發回家的時間,日頭偏西才從岳父家離開。由於太晚出發,沒有辦法按照原定計畫在太陽下山前回家,利未人和他的家人必須在外過夜,原本利未人的僕人建議主人在耶布斯人的耶路撒冷城住宿,但是利未人堅持要在以色列人的城市住宿過夜,於是他們繼續往前走,太陽下山才勉強到達屬於以色列便雅憫支派的基比亞城。利未人期待基比亞城的同胞可以接待他們,帶他們回家住一個晚上,因為古代以色列認為接待旅客回家住宿是一種美德,接待客旅是上帝喜悅的事,可是事與願違,利未人帶著妾、僕人和兩頭驢子坐在街上,沒有人接待他們回家住宿。到了晚上,有一個在基比亞寄居的老人從田裡做工回來,老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沒有人願意收容的利未人坐在街上,就開口詢問:「你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利未人告訴老人自己的處境,老人就對他說:「願你平安!你所需用的我都給你,只是不可在街上過夜。」然後帶著他們回家,老人和他們一起在家裡吃喝休息。
士師記19章22到24節「他們心裡正歡暢的時候,城中的匪徒圍住房子,連連叩門,對房主老人說:你把那進你家的人帶出來,我們要與他交合。那房主出來對他們說:弟兄們哪,不要這樣作惡;這人既然進了我的家,你們就不要行這醜事。我有個女兒,還是處女,並有這人的妾,我將他們領出來任憑你們玷辱他們,只是向這人不可行這樣的醜事。」老人先前帶利未人回家的時候,說了:「願你平安!」還有「只是不可在街上過夜。」這兩句話聽起來稀鬆平常,沒什麼特別,想不到老人說這些話背後大有深意。老人在基比亞住久了,他知道基比亞晚上和白天不一樣,基比亞晚上治安不好,是一個危險的地方,老人帶利未人回家,原本希望保護利未人安全,只是料不到不但保護不了人,連自己的家也陷入險境。利未人在老人家裡的遭遇讓我們想起創世記羅得的故事,羅得是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姪子,羅得住在一個叫所多瑪的城市,有一個晚上上帝的使者忽然來到所多瑪,那時候羅得正坐在城門口,羅得認出他們是上帝的使者,「就起來迎接,臉伏於地下拜,說:我主啊,請你們到僕人家裡洗洗腳,住一夜,清早起來再走。」上帝使者卻說:「不!我們要在街上過夜。」羅得千拜託萬拜託,使者才同意到羅得家過夜,羅得預備筵席招待上帝使者,讓他們在自己家裡休息,創世記19章4到5節「他們還沒有躺下,所多瑪城裡各處的人,連老帶少,都來圍住那房子,呼叫羅得說:今日晚上到你這裡來的人在哪裡呢?把他們帶出來,任我們所為。」為了保護上帝使者,羅得冒險出去勸眾人不要做這樣的惡事,甚至說要用自己兩個還是處女的女兒代替,阻止眾人向上帝使者逞獸慾,但是那群野獸的回答是「退去吧!」又說:「這個人來寄居,還想要作官哪!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們更甚。眾人就向前擁擠羅得,要攻破房門。」後來上帝使者出手拯救羅得和羅得一家,讓門外的人「無論老少,眼都昏迷;他們摸來摸去,總尋不著房門。」接著使者告訴羅得趕快帶著屬於他的人出去逃命,因為上帝使者不是來旅遊的,是要親眼察看所多瑪和鄰近城市的罪惡,創世記19章13節使者說:「我們要毀滅這地方;因為城內罪惡的聲音在耶和華面前甚大,耶和華差我們來,要毀滅這地方。」24到25節「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裡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除了羅得和兩個女兒,所多瑪和附近城市的居民沒有一個存活,連羅得的太太也死了,因為她逃命的時候捨不得財產回頭看,來不及跑就死了。
上帝厭惡所多瑪人的罪,厭惡到要從天降火徹底毀滅,直到今天都還是一片不毛之地。聖經有好幾處經文都提到所多瑪的罪惡:以賽亞書3章8節「他們的面色證明自己的不正;他們述說自己的罪惡,並不隱瞞,好像所多瑪一樣。他們有禍了!因為作惡自害。」他們習慣犯罪到一個程度,犯罪不但沒有羞恥心,還敢公開宣揚自己的罪,以犯罪為榮。耶利米書23章14節「他們行姦淫,做事虛妄,又堅固惡人的手,甚至無人回頭離開他的惡。他們在我面前都像所多瑪;耶路撒冷的居民都像蛾摩拉。」以西結書16章49到50節「看哪,你妹妹所多瑪的罪孽是這樣:他和他的眾女都心驕氣傲,糧食飽足,大享安逸,並沒有扶助困苦和窮乏人的手。他們狂傲,在我面前行可憎的事,我看見便將他們除掉。」彼得後書2章6節「又判定所多瑪、蛾摩拉,將二城傾覆,焚燒成灰,作為後世不敬虔人的鑑戒」猶大書7節「又如所多瑪、蛾摩拉和周圍城邑的人,也照他們一味的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慾,就受永火的刑罰,作為鑑戒。」所多瑪的罪是多元化的,不敬虔、驕傲、行姦淫、不幫助弱勢、自己做壞事又鼓勵別人做壞事,整個地區的人和文化全都墮落了,因此上帝從天降火審判毀滅他們,火山爆發瞬間毀滅以所多瑪為首的整個地區。上帝厭惡並且不願意再忍受所多瑪人的罪。
儘管上帝在創世記毀滅了所多瑪,可是我們現在看見一件可怕的事,雖然所多瑪在地理上已經消失了,但是所多瑪的罪惡文化卻在以色列的基比亞復活了。從摩西、約書亞到士師時代,上帝不斷吩咐以色列人不可以學習迦南人那種上帝厭惡的罪惡生活,上帝不斷吩咐以色列人要分別為聖,可是等到摩西、約書亞一死,以色列沒人管了,以色列人馬上忘記上帝的吩咐,和周圍的世俗墮落文化同流合汙,迅速墮落到最黑暗的程度,如同當年被上帝徹底毀滅的所多瑪一樣。這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上帝子民在一代的時間之內徹底被罪惡攻占,上帝所愛的子民變成上帝厭惡的惡人。當城中的匪徒圍住老人的家,要求老人交出利未人讓他們為所欲為,進行同性性行為的時候,身為房屋主人的老人像當年的羅得一樣,為了保護客人挺身而出,告訴他們:「不要做惡」不要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不要行這醜事」不要做這種愚蠢違反上帝律法的事情,「醜事」指的是愚蠢的事。為了保護客人,老人願意犧牲自己還是處女的女兒,交給這些匪徒凌辱,除此之外,老人還提出一個特別的條件,連客人利未人的妾老人也可以帶出來任憑這些匪徒亂來。之前我們說過老人是這段故事裡唯一一個沒有私心幫助別人的人,但是即使是黑暗時代裡最好的人,還是受到故事開頭「當以色列中沒有王的時候」的影響,老人看得見別人行惡,卻看不見自己的罪惡,老人把男客人利未人當客人保護,卻不把女客人利未人的妾當客人看,也沒有保護自己的女兒,「當以色列中沒有王的時候」,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只要我覺得對、覺得好,那就是對、就是好,沒有人在乎上帝怎麼看、上帝覺得對不對、好不好,結果就是天下大亂。
25到28節「那些人卻不聽從他的話。那人就把他的妾拉出去交給他們,他們便與他交合,終夜凌辱他,直到天色快亮才放他去。天快亮的時候,婦人回到他主人住宿的房門前,就仆倒在地,直到天亮。早晨,他的主人起來開了房門,出去要行路,不料那婦人仆倒在房門前,兩手搭在門檻上;就對婦人說:起來,我們走吧!婦人卻不回答。那人便將他馱在驢上,起身回本處去了。」基比亞圍住老人家的匪徒聽不進老人的話,利未人為了自保,抓住自己的妾,拉出去交給外面的匪徒為所欲為。利未人為了迎接妾回家,特地走的這一趟行程,到這裡算是完全破功失敗。利未人身為妾的丈夫,身為老人的客人,他應該拼命保護妾、保護家人,也保護接待他的老人一家,老人為了保護他,自己一個人出去面對危險,利未人卻是為了保護自己,用力抓住妾拉出去替死。利未人沒有以上帝使者的身分出來面對匪徒,斥責犯罪墮落的基比亞人,利未人也沒有盡到一個家長和朋友的義務拯救家人和老人,身為一個男人,遇到危險再怎麼樣也不應該推自己的女人出去送死,利未人至少可以拿菜刀出去跟他們拼了,但是利未人選擇為了保護自己,任何人都可以犧牲,包括他最親近的枕邊人。基比亞的屬靈黑暗不是以色列的特別現象,如果連事奉上帝的利未人都可以這樣冷血、只顧自己,難怪整個以色列會在短時間之內徹底墮落,上樑不正下樑歪。
可憐的婦人被他的主人丟棄,像丟掉一條不要的破抹布一樣,在整個過程裡,聖經沒有記下婦人一句話、一個字,婦人只能默默接受恐怖的暴力對待,不管是來自他的丈夫,還是來自基比亞的匪徒。從利未人把妾拉出去開始,利未人和妾的關係改變了,經文不再用丈夫和妾來描述兩個人的關係,而是改用主人和婦人,兩個人的關係拉遠了,不再是同床共枕的親密愛人,而是疏遠的主人與奴隸,兩個人的關係只剩下權力分配。被凌辱一整個晚上的婦人撐著最後一口氣,爬回老人的家,要回到主人身邊,可是婦人實在是沒有力氣了,雖然只剩下最後一步,她也跨不過去,沒有力氣嘗試開門、沒有力氣敲門、沒有力氣叫救命,就撲倒在房門前。相對於妾、婦人拼了命也要回到丈夫、主人身邊的心,利未人顯得相當冷酷無情、沒有良心,對利未人來說,從他把妾拉出去交給匪徒那一刻開始,從此以後妾在人間消失,妾的痛苦、妾的死活再也和他沒有關係,因著妾的犧牲,利未人平安度過那個晚上,到了早上利未人好像昨晚什麼事也沒發生過,開了門就要打道回府一走了之,就當世界上從來沒有妾這個人存在過一樣,只是當利未人打算裝沒事一走了之的時候,他沒想到妾已經仆倒在門口等他,妾的兩隻手還搭在門檻上。看見歷劫歸來的妾,利未人一句問候安慰的話都沒有,他不關心妾內心的痛苦,也不關心妾身體的傷勢,只是發出一個簡單的命令:「起來,我們走吧!」但是妾沒有回答,利未人就把婦人馱在驢上,回自己的地方去了。
29到30節「到了家裡,用刀將妾的屍身切成十二塊,使人拿著傳送以色列的四境。凡看見的人都說:從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直到今日,這樣的事沒有行過,也沒有見過。現在應當思想,大家商議當怎樣辦理。」利未人帶妾回去不是為了要治療拯救妾,而是要用妾來進行他向基比亞人的復仇計畫。經文沒有明說妾什麼時候死亡,可能仆倒在主人房門口之後就死了,也可能妾雖然傷勢沉重,還是支持著一口氣平安到家,然後被她的丈夫、他的主人利未人親手殺死,中文聖經說利未人「用刀將妾的屍身切成十二塊」,其實聖經原文講的是「他的妾」,而不是「妾的屍身」。利未人在老人家遭遇危險的時候,一把抓住自己的妾,拉妾出去替自己送死,現在回到家了,利未人再次一把抓住妾,按著她的骨頭把妾切成12塊,親手殘忍支解自己的妾,妾就算本來沒死,被利未人這樣一弄也非死不可。利未人不是在情緒失控下做這件事,相反的,他是在冷靜的計算下進行這個計畫,他用服事上帝時學來的宰殺牲畜獻祭這種專業手法,親手把妾切成12塊,然後傳送給以色列全國12支派,要求全國人民為他報仇。其實比起恐怖、內心的黑暗,為了報復支解妾傳送全國的利未人恐怕還在基比亞人之上,利未人完全忘記妾的父親如何款待他,完全不在乎枕邊人的死活,好可怕的上帝僕人。以色列12支派都收到利未人妾的屍塊和利未人報仇的要求,包括基比亞城所屬的便雅憫支派,利未人的策略奏效了,這種駭人聽聞的手法成功引起以色列全國輿論注意,這種可怕、醜惡的事情怎麼會發生在上帝子民的國度裡?利未人成功聚集以色列人,甚至比士師記裡許多士師更成功,除了便雅憫支派以外的以色列各支派團結聯合起來,一起商討怎麼處理利未人的案件,結果妾一個人的犧牲,演變成以色列內面內戰,一個人的痛苦、犧牲帶來更多人的痛苦和犧牲。
今天我們讀的這段經文是聖經當中最醜惡的經文之一,有些人看到這麼可怕的經文,以為聖經不尊重女性,婦女在聖經裡面被人任意對待,完全沒有尊嚴,被遺棄、被強暴、被殺、被分屍、死後還要被人利用。其實聖經記載士師時代發生的這段歷史,並不是上帝贊成以色列人這樣做,上帝完全反對人這樣犯罪遠離上帝,上帝的心意是當孝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見證、不可貪戀別人所有的一切,而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基礎在於以創造天地並且救贖罪人的耶和華上帝為我們人的上帝,除了聖潔的獨一上帝以外,不可以為自己立別的神,不可以製造偶像和事奉偶像,不可以妄稱上帝的名、濫用上帝的名義滿足自己的私慾,要守安息日把時間分別為聖歸給上帝。上帝刻意記下士師時代的黑暗歷史,目的是要用他們來警戒我們這些後世的人,讓我們看一看,當人不願意敬拜獨一上帝的時候,人按照自己眼中看為正的去做,按照自己心裡的喜好去行,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不受上帝限制的自由,結果就是自我毀滅、自殺,如果人沒有上帝,人做什麼都沒有關係,如果人沒有上帝,人的道德就不會存在,因為沒有最終要負責的對象。詩篇53篇1節「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罪孽;沒有一個人行善。」當人行惡的時候,心裡已經先否認上帝,不則他不能行惡,然而詩篇53篇第2節說「神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他的沒有?」就算在最黑暗的時代,上帝還是在寶座上作王,上帝的眼目仍然鑒察世人、審判罪惡。士師記是上帝透過撒母耳寫下的,撒母耳是以色列最後一位士師,撒母耳寫下士師時代的黑暗歷史,目的是要教導上帝百姓以史為鑑,不要重蹈覆轍。前人用血淚鋪下道路,讓後人在前人的錯誤經驗中學習,20年的時間,撒母耳帶領以色列全國歸向耶和華上帝,不再走士師時代失敗的道路,全國氣象一新,撒母耳的宗教改革帶來深遠影響,維持了以色列一百多年的榮景。為什麼撒母耳可以成功?因為撒母耳透過士師記讓人看見偏行己路的苦果,如果不想像前人一樣失敗受苦,就不要效法前人的罪惡和錯誤離棄上帝,然後全面敗壞。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