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10:10 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
大家平安。今天我的講道題目是屬靈情感一。
之所以訂這個題目,是因為我們發現信耶穌不只是好像聖經上講的「心裡相信、口裡承認」這八個字的表面意思而已。
聖經上講的「心裡相信、口裡承認」,是保羅在羅馬統治時期定下的條件。當時政府規定每個人都要尊凱撒為王。人若要開口告白自己有另一個王耶穌基督,是要冒生命危險的,絕不像我們現在以為的這麼簡單。
最近我們親眼見證了信耶穌的不簡單。
其實也不算最近,我們當中有幾個人一路看到很多的自稱基督徒不遵守神的律法(例如要他守安息日或十一奉獻就哀哀叫),擅自更改聖經(例如只讀新約不讀舊約)、擅自更改上帝的性情(例如不管人怎麼說他的上帝就是慈愛的沒有公義),也有那種每星期唱感動的詩歌、做禮拜聚會樣樣不少、看到別人不遵守神的律法知道是罪、自己卻連丟一本書打一次電動少接觸一次敵基督都不願意的。
在他們當中,很多是現在一般教會認為「好的」基督徒。
若他們不在我們這裡,去到其他大部分的教會,我相信都會受到很熱情的接待,並且可能很快得到了不起的長老執事或核心同工的位置。
所以,是我們太嚴苛嗎?
我們是一個法利賽人的教會嗎?
那些自稱基督徒的人當中很多都常說上帝很愛他們、他們不乖對不起上帝,也很多是熱心服事而且一講到上帝就喋喋不休的那種。當然也有明明親眼見到上帝的工作卻連具名見證都不敢的,坦白說這就離更遠了,不是我們討論的對象。我們討論的對象至少必須是敢公開承認「自己跟耶穌有關係」的人。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
在那些「看起來」好像很乖的自稱基督徒當中,有很多信主後再三犯姦淫、看A片A書A漫、長期間打神魔殺人電玩、交壞朋友、借錢買股票變相賭博、當人家小三還理直氣壯、做假帳、說謊、精神外遇、韓劇上癮、在家裡跟外面完全不一樣的假面人。他們一邊說自己是基督徒、一邊說:「這是我的私生活,教會管不著!」或者說:「有這麼嚴重嗎?」
坦白說,只要不是在我們教會,我們管不到你嚴不嚴重。
對我們來說更要緊的是,我們自己在上帝眼中犯罪得嚴不嚴重。
基督徒犯罪是一定要認罪悔改的,也一定要聖潔。
只要你是真基督徒,真心認罪悔改、拿出耶穌在十字架上流的血,神一定赦免我們。
不過,
前提是你「是一個真的基督徒」才行。
你以為自己是基督徒、別人以為你是基督徒,但上帝不認為你是基督徒,
你根本連用耶穌血的資格都沒有,因為耶穌不是為你死的。
所以,
我們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基督徒」。
不要胡里胡塗一輩子,到了天堂門口被耶穌說「我不認識你」。
這是我們要讀愛德華滋屬靈情感這本書的原因。
愛德華滋是美國最偉大的神學家兼哲學家。
他外祖父是康乃狄克河谷非常有名有權的牧師,
他爸也是牧師。
愛德華滋一生經歷了上帝兩次明顯的作為,
一個是在他家附近的小覺醒,一個是席捲全美的大復興。
在這兩次覺醒或復興裡面,
愛德華滋看到許多神蹟。
許多人被上帝的能力擊倒、感動、在地上大哭大叫或經歷長達好幾個星期的狂喜。許多原本不是基督徒的壞蛋痛改前非成為基督徒進入教會,原本是基督徒的更加被堅固、更加對罪敏感、更加關心靈魂永生跟地獄的事。
一開始大家都很高興,因為聖靈做工了!
可是不久以後,事情變得不對勁。
有些人愈來愈狂熱,他們高舉神奇的經驗、而且憑著那些經驗隨便回頭批判自己的牧者不屬靈因為牧者沒有那些經驗。也有很多人狂熱之後迅速回到先前的生活態度,原本抽菸喝酒吸毒的回去抽菸喝酒吸毒、原本對信仰要死不活的一樣變回要死不活的狀態。
這使得某些教會開始反對這次覺醒與復興。
這些反對者認為信仰不需要感情,好好用腦就是了,搞得這樣亂七八糟地幹嘛──更何況這樣亂七八糟之後真正有重生得救見證的沒幾個。
因此他們認為這不是上帝的工作、是撒旦的工作。
當時類似的爭論使得幾乎三分之一美國教會分裂。
愛德華滋是支持這兩次覺醒跟復興的,他認為這是神的工作,但他也反對那些無秩序的事情,他認為那是撒旦故意的破壞。
為了不讓大家倒洗澡水的時候把嬰兒也倒掉、或者因為怕撒旦而把上帝關在門外,也為了不讓自稱基督徒的假基督徒在教會橫行給教會找麻煩,愛德華滋在四年後寫下屬靈情感這本書,他要討論「到底甚麼是重生得救的記號」、「到底誰是真基督徒」。
人表現出怎樣的情感、怎樣的行為,才是確定被神拯救的?
我們怎麼知道人、特別是自己,有得救?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因為人都是自我感覺良好的。
沒有客觀的判斷標準,我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好的基督徒。
當然愛德華滋按照聖經整理出的這些判斷標準很高,
高到之前雲煌傳道無法接受,美昀也說「可以拜託這個愛德華暫時站到旁邊去嗎?」
但經過了前陣子幾位會友的事,雲煌傳道受到太大的衝擊──他一直以為那些人是基督徒,但在趕鬼、自潔、捨己的事情上卻看不到他們身上有任何一點聖靈的力量,全都只有出於人情的「勉強」。
所以雲煌傳道說,「把屬靈情感拿出來講,而且要詳細講,我也要聽!」
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在上帝心中,到底誰,有得救。
若檢討到後面,發現自己跟得救的標準相差太遠,我們就必須迫切禱告,尋求神的幫助跟憐憫,拜託祂千萬別把我們留在天堂的門外面。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這些標準判斷別人是不是基督徒,
雖然八九不離十,但因為只有神能看透人心,我們無法像看透自己一樣地看透別人,
所以應用在別人身上的時候多少要有點保留。
對自己就可以嚴苛一點,反正沒有壞處。
然後我要聲明,
接下來講的內容不只是愛德華滋的個人意見。
愛德華滋是清教徒,秉持的是正統改革宗神學傳統,
因此與其說這本書是愛德華滋的個人意見,不如說這是他對聖經相關教導的整理。
很多人像雲煌傳道之前一樣覺得「標準幹嘛這麼嚴啊!」
拜託,耶和華是神耶,神的標準怎麼可能像人類一樣低?
當然高啊!而且一定高到我們一定做不到的地步。
所以我們需要耶穌。
但在我們求耶穌幫忙之前,
我們至少要承認聖經中的標準是存在的、而且是絕對的。
不承認聖經的標準,
你不必說自己信耶穌,
因為你才是你自己的標準,你才是你自己的神。
現在我們正式進入這本書的內容。
屬靈情感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愛德華滋在第一部分要向我們證明情感對於真信仰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他指出一些「看起來像是好基督徒、但實際上不代表那個人已經得救」的情感或行為表現。
換句話說,我們在第二部分會看到很多教會界中常見的現象、而且是普遍受到好評的現象,但那些現象在上帝眼中其實沒甚麼屬靈價值,有那些現象的人也不見得是真基督徒。
第三部分愛德華滋會正式向我們指出哪些是真正有屬靈價值、可以證明人重生得救的記號。他會讓我們看到「甚麼是真信仰的本質」,以及「真信仰的區別與特徵」。
愛德華滋在作者序中提到,
自古以來只要聖靈大大做工,裡面就一定有撒旦的破壞。
例如約西亞王悔改、施洗約翰出現、甚至耶穌基督本人服事的時候,群眾都是一窩蜂地跟著騷動,最後留下來的真基督徒卻很少。
但這不代表它不是聖靈的工作。
所以愛德華滋說我們不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反而應該在混亂中分辨,
「衷心認同美好的事」並且「認真反對邪惡的事」,
這樣才不會中了魔鬼的詭計,讓自己成為撒旦手中敵對基督的工具。
把假信仰與真信仰混在一起使人難以分辨,向來是魔鬼破壞教會最有利的手段。
教會裡面的仿冒品,比教會外面的敵人更多地傷害基督教會,
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分辨真假信仰的不同,免得我們自以為向神獻上有價值的服事,其實拿出來的卻是神最憎惡的事情。
我們來看彼前1:8「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
彼得這卷書信的收信者是一群正在受逼迫的基督徒,這從前兩節經文可以看得出來──彼前1:6-7「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着稱讚、榮耀、尊貴。」
愛德華滋說,試煉對真信仰有三種好處,第一可以顯明信仰的真實、第二可以顯明信仰的美善、第三可以淨化跟提升信仰。
愛德華滋並且說,試煉在真信徒身上會產生兩種作用,第一是愛慕基督(也就是彼前1:8前段講的「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第二是因為基督而喜樂(也就是彼前1:8後段講的「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
我們可以看到收彼得前書的這些人好像瘋子一樣,
他們在大患難裡面,從來沒見過基督,卻對這位從來沒見過的基督有超乎尋常的愛慕;更奇怪的是他們不但愛這位看不見的基督,還愛得很開心,開心到聖經說他們的喜樂是「滿有榮光」、「說不出來」的大喜樂。
坦白說,我很阿門他們的喜樂是「說不出來」的。
有甚麼好說?在一大堆倒楣事裡面他們還莫名其妙喜樂,當然說不出原因啊。
要我的話煩都煩到昏過去了還喜樂得出來?
可是這些人,他們顯然有另一種跟我不一樣的情感來源或眼光,讓他們看得見某種我看不見的事情。否則他們不可能喜樂。
愛德華滋說他們的喜樂「與屬世、屬肉體的喜樂大不相同,它遠比這種世俗喜樂更純潔、崇高及屬乎天上,它是一種超乎尋常、完全神聖的喜樂。….當信徒遭遇逼迫時,神樂意將這聖潔的喜樂,慷慨地、大量地賜給他們。」
然後他們的喜樂還「滿有榮光」。
這甚麼東西?
喜樂還有榮光?
愛德華滋說「當人擁有這種喜樂時,他們的內心就充滿了榮耀的光輝。這種喜樂是預嚐天堂的喜樂,它會提升信徒的心思,好叫他們所思所想的盡是天堂的福祉;它會使他們的心思完全被神的榮光佔據,並使他們因有分於神的榮光而大放光明」。
嗯,
你信主之後有過這種喜樂嗎?
「說不出來」、「滿有榮光」?
若你讀過清教徒的書就會知道,他們是一群非常囉嗦的人。
一樣的東西翻來覆去寫一百遍。
愛德華滋也有這種特徵,我們接著讀他的書會發現,愛德華滋常用一些口號式的形容詞來表達他的想法,甚麼神聖啦、優美啦、屬天啦這些。
他到底在說甚麼?
我也不知道。
所以最近我在禱告求神給我屬靈的新本性、新感官,好知道愛德華滋到底在說甚麼。
若大家聽下去覺得一頭霧水的話,可以跟我一起禱告。
好,回來講愛基督,跟大喜樂。
這兩樣都是很強烈的情感,是由真正的信仰發出來的。
愛德華滋因此推論,「聖潔的情感在真信仰當中佔有相當重要的部分」。
首先愛德華滋說明情感是甚麼。
他認為情感是人的傾向和意志中比較活躍、明顯的運作。
他說神賦予人的心(或說靈魂)兩種功能,一是理解、一是表達某種傾向。
這種傾向可能是喜歡、贊成,也可能是討厭、反對。
這種傾向發展到比較強烈的階段的時候,會使人的身體產生運作,例如血液、淚水、汗水等有明顯的變化。
愛德華滋把這種喜歡不喜歡的傾向叫做意志,把意志中比較強烈的運作叫做情感。
所以對愛德華滋來說,心靈的傾向、意志跟情感本質上是同一件事,只是強度不同。
當你喜歡一件事到一個地步,你會喜樂,到最高的地步你就是愛它了;
相對地當你討厭一件事到一個地步,你會有負面情緒,到最嚴重的地步你就是恨它。
而在這中間,你的身體會因為身心結合律受到心靈的影響,進而產生某種反應。
不過身體沒有能力產生情感,真正產生情感的是我們的心。
到這邊大家應該不會有問題。
接下來愛德華滋要釐清「情感」跟「激情」的不同。
簡單來說他認為,激情是情感中更加突如其來的活動。
換句話說在愛德華滋而言,排名是這樣的:傾向→意志→情感→激情。
愈後面愈強烈。
而激情因為太過強烈的緣故,會對人身體運作造成劇烈的影響,也會讓心靈失控或喪失主導權。
雖然愛德華滋沒有明講,但我們從他的思路可以推想,他認為情感是好的,但不認為激情是好的。
有了這個結論之後,愛德華滋繼續要告訴我們:按照聖經,情感對於真信仰是相當重要的。
他一共提出了10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聖經要我們在信仰上非常熱心。
我們來讀兩節經文;
羅12:11「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
申10:12「以色列阿、現在耶和華你 神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敬畏耶和華你的神、遵行他的道、愛他、盡心盡性事奉他、」
真信仰是有能力的,一定會在人心中起某種反應。
好像這邊講的心裏火熱、盡心盡性事奉
,都不是冷冷淡淡、可有可無的表現。
聖經有時候甚至把信仰比喻做賽跑、摔角、打鬥或戰爭,都是我們要付上很大心力去參與的活動。
愛德華滋的第二個理由是,他認為除非人受到某種情感影響,他不會有任何行動。
我們可以觀察自己的日常生活,想想如果把所有的情感都拿掉,這世界會變得怎樣?
死氣沉沉、冷冷清清。
既然情感是人動力的來源,一個只有教義沒有情感的人就永遠不會投身並且致力於信仰的事務。這樣來說情感對於真信仰一定是重要的。
愛德華滋的第三個理由更簡單了,他認為「除非一個人先受到感動,否則任何事物不可能對他造成重大改變」。
我想這個可以算常識。
無論人家對我們講了甚麼事,神怎樣偉大怎樣慈愛怎樣公義,若沒有感動我的心,神仍舊是神,與我無關,當然也不可能對我產生甚麼影響。
愛德華滋的第四個理由是,聖經到處都提到情感在信仰上非常重要。
我認為這其實跟第一個理由重複了,不過他還是列出很多經文,證明敬畏神、盼望、愛、恨惡、渴慕、喜樂、哀痛、感恩、憐恤、熱心等等情感是神很重視、也是聖經上常常提到的。
第五個理由,愛德華滋認為聖經用「愛」這個字總結真信仰,而愛是最首要的情感,也是其他情感的根源,所以情感對真信仰來說一定是不可或缺的。
這個論點從羅13:10可以知道:「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
另外我們來讀提前1:5「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
在林前13裡面聖經也告訴我們,若沒有愛,我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算不得甚麼。
愛德華滋在這裡提醒我們,任何情感都不是跟理解力無關的,一切合理的情感都必然包含理解力的運用。換言之我們不是盲目地愛愛愛卻不用腦,愛絕對包含理性的運用。沒有智慧的愛心不是真愛心。
愛德華滋的第六個理由是,對聖經中傑出的聖徒而言,聖潔情感是極為重要的。
他提出了大衛、保羅、約翰做例子,這些人都是跟上帝有很深的感情的人。他們會在人面前不顧尊嚴跳舞讚美神、會為神癲狂、會靠在耶穌胸前撒嬌,每一個都是用很強烈的情感在信著上帝。
愛德華滋的第七個理由我認為也跟第六個理由重複,只是他舉的是耶穌基督自己做例子。
很多人對耶穌基督的刻板印象是,他好像是個溫水一般的老好人,沒甚麼脾氣,溫溫和和的、有求必應。這印象不對,其實耶穌是個有很強烈情感的人。他會懇切禱告、會大聲哀哭、會心裏焦急如同火燒、會怒目看周圍的人、會推倒兌換銀錢人的桌子。
愛德華滋的第八個理由比較特別,他拿啟示錄裡面天上的敬拜來告訴我們,情感在真信仰中是很重要的。他說天上的東西最純淨、最完美,而且本質跟地上聖徒的情感一樣──只是我們是開端、天上是終點,所以天上的信仰是最好的例子。天上信仰的重點在哪裡,地上信仰的重點也會在哪裡。而我們從啟示錄可以看到,跟彼前1:8一樣,在天上的大家跟上帝的關係也是以愛跟喜樂為重點。
換句話說,情感在天上的信仰中很重要。
愛德華滋的第九個理由是,從神規定的崇拜儀式來看,就可以知道情感在真信仰中很重要。例如禱告、唱詩讚美、講道、聖餐等,這些崇拜儀式每一件都是設計要讓人心受到感動,把福音跟基督用可見的方式呈現在人面前,以便激發我們的情感。
愛德華滋的第十個、也是最後一個理由是,聖經認為人心的罪主要是「心裏剛硬」。
這反推回來當然可以證明情感在真信仰中的重要性。
上帝很討厭人硬著心不悔改,在羅2:5、可3:5、結3:7、約12:40、來3:12-13以及很多的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帝對「硬心」的痛恨。
剛硬的心就是未受感動的心,沒有聖潔情感的心。
這種心像石頭一樣麻木不仁、沒有感覺、無動於衷。
上帝在箴28:14說「心存剛硬的,必陷在禍患裡」。
當然我們不是說只要有情感就表示我們的心很柔軟,因為像憎恨、憤怒、自負這種情感也會出現在剛硬的心裏面。
我們也不是說一個人信仰的好壞永遠會精準地與他對上帝的情感強度成正比。
事實上人每時刻的情感強度是很容易變化的,所以判斷一個人的信仰,不能用一時一刻的表現來決定,要看他是否穩定、習慣性地產生聖潔情感。
綜合以上十點,愛德華滋說:
1. 認為情感在真信仰中一點都不重要的人是犯了極大的錯誤。
這是魔鬼的詭計,要把教會變得沒有能力、死氣沉沉。
我們不可以中計。
信仰只有情感不是真信仰,沒有情感的信仰也絕對不是真信仰。
信仰一定要包含火熱的心,以及理性的光照。
換句話說我們要有腦也有心。
2. 既然情感很重要,我們就應該渴慕能幫助激起我們情感的方法。
3. 我們應該為了自己沒有被信仰當中的偉大教義感動而在神面前羞愧。因為福音不只宣告了最能感動人的內容,也用最能感動人的方式(耶穌上十字架)呈現出來。但我們仍舊無動於衷,顯明我們裡面沒有聖潔情感。愛德華滋說,我們因此該在神面前覺得無地自容。
你有無地自容的感覺嗎?
如果沒有,可能就有問題了。
我們一起來為自己禱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