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進入但以理書第7章。但以理書第7章是整卷但以理書12章裡,最重要的一章。但以理書第7章具有承先啟後的功能,首先它結束了前6章以人間國度、人間君王為焦點的敘述方式,把焦點從人間的國、人間的王,轉到天上的國和天上的王。但以理書第7章的異象,和但以理書第2章尼布甲尼撒的夢相互輝映。它們同樣論到要輪流登上人間歷史舞台的4大帝國,也同樣預言上帝國度要審判人間帝國,上帝永遠的國必定得勝。從章節的編排來看,但以理書第7章就像尼布甲尼撒的夢,結束了前6章出現的人間帝國。但以理書第7章概略講論從新巴比倫帝國,到耶穌基督降臨之間5百多年,將要發生的人間大事,以及基督再來之前會有的災難,和上帝的審判。但以理書第7章以後的部分,8到12章,則是在第7章的框架裡,增補其中的細節。但以理書第7章要告訴我們,至高上帝掌管並且審判一切邪惡的人間國度,最終上帝要透過神聖的人子,將上帝的永恆國度交給上帝的聖民。
但以理書7章1到3節「巴比倫王伯沙撒元年,但以理在床上做夢,見了腦中的異象,就記錄這夢,述說其中的大意。但以理說:我夜裡見異象,看見天的四風陡起,颳在大海之上。有四個大獸從海中上來,形狀各有不同:」伯沙撒元年是主前549年,距離新巴比倫帝國滅亡只剩10年。當然,當時的人並不知道只剩10年。伯沙撒元年距離但以理書第2章,尼布甲尼撒夢到金像,隔了50多年。伯沙撒作王的時候,上帝百姓被擄到巴比倫差不多60年。很多第一代,甚至第二代的上帝百姓,已經去世離開世界。上帝百姓在巴比倫一直抱著盼望,想要回到應許之地。只是一代一代過去,上帝百姓仍舊在被擄的光景之中,一點也看不見歸回的希望。上帝的應許在哪裡?我們還能得救嗎?這是被擄之上帝百姓的呼喊。伯沙撒是巴比倫最後一個王。當然,這是從歷史後見之明的角度來說。當時大家不曉得伯沙撒是最後一個巴比倫王,不曉得10年以後,新巴比倫帝國就要滅亡。伯沙撒不是一個好王。我們在但以理書第5章看見,伯沙撒帶領大臣、皇后、妃嬪,用聖殿的器皿飲酒,讚美偶像。伯沙撒是特別藐視上帝的王。伯沙撒作王的時候,是上帝百姓感受最黑暗的時候。然而這是黎明之前的黑暗,儘管是黑夜最深的時候,但是黑夜即將過去,黎明即將到來。
在伯沙撒元年,上帝賜給但以理一個異象,這個異象和但以理書第2章,尼布甲尼撒的夢相互平行。但以理書2章31到35節「王啊,你夢見一個大像,這像甚高,極其光耀,站在你面前,形狀甚是可怕。這像的頭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銀的,肚腹和腰是銅的,腿是鐵的,腳是半鐵半泥的。你觀看,見有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打在這像半鐵半泥的腳上,把腳砸碎;於是金、銀、銅、鐵、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場上的糠粃,被風吹散,無處可尋。打碎這像的石頭變成一座大山,充滿天下。」上帝透過夢告訴尼布甲尼撒,在四個人間帝國陸續登上歷史舞台之後,上帝的國要臨到人間,取代一切人間帝國,充滿天下直到永遠。50多年以後,上帝又透過夢啟示但以理未來的事。不同的是,尼布甲尼撒是從人的眼光看人間帝國。表面上看起來貴重、光耀輝煌,卻是根基不穩不能長存。但以理卻領受上帝的眼光,上帝看人間帝國,本質上只是一群殘忍好鬥的野獸。
但以理在夢裡看見異象,「天的四風陡起,颳在大海之上。」但以理看見從東南西北四方吹來的風攪動大海,海浪向四方洶湧擺動。這是一個混亂的場面。聖經使用海來象徵敵對上帝的勢力,混亂、不安、沒有秩序的海,就像人類在罪惡中墮落的景況。但以理看見從動盪混亂的海中,有四個大獸上來。這些大獸既然是從海中上來,就帶有混亂和敵對上帝的邪惡本質。四個大獸「形狀各有不同」。不同的形狀表示不同的動物,也凸顯帝國彼此不同的特徵和差異。但以理看見的四獸有一個共同特徵,牠們都不是自然界裡有的動物,牠們都是混雜不正常的動物。創世記第1章告訴我們,上帝創造萬物的法則是「各從其類」,上帝沒有創造混雜的動物植物。利未記19章19節,「不可叫你的牲畜與異類配合;不可用兩樣攙雜的種種你的地,也不可用兩樣攙雜的料做衣服穿在身上。」上帝規定以色列人,目的是要人遵守上帝創造萬物各從其類的次序。上帝創造萬物各有次序,但是四獸破壞了上帝的創造次序,這是人間帝國的本質。
但以理書7章4節「頭一個像獅子,有鷹的翅膀;我正觀看的時候,獸的翅膀被拔去,獸從地上得立起來,用兩腳站立,像人一樣,又得了人心。」第一個大獸是新巴比倫帝國。歷史告訴我們,新巴比倫帝國的標記正是長著老鷹翅膀的獅子。巴比倫城裡有許多這樣的雕像。獅子是萬獸之王,老鷹是鳥中之王,因此不難理解新巴比倫帝國選擇這樣的標記。在舊約聖經裡,先知也使用獅子和老鷹比喻巴比倫。耶利米書50章17節,「以色列是打散的羊,是被獅子趕出的。首先是亞述王將他吞滅,末後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他的骨頭折斷。」、以西結書17章2到4節,「人子啊,你要向以色列家出謎語,設比喻,說主耶和華如此說:有一大鷹,翅膀大,翎毛長,羽毛豐滿,彩色俱備,來到利巴嫩,將香柏樹梢擰去,就是折去香柏樹儘尖的嫩枝,叼到貿易之地,放在買賣城中。」但以理在巴比倫,天天看見這些長著翅膀的獅子雕像。如果對照尼布甲尼撒的夢,長著翅膀的獅子就是巨像上的金頭。但以理說:「我正觀看的時候,獸的翅膀被拔去,獸從地上得立起來,用兩腳站立,像人一樣,又得了人心。」雖然新巴比倫帝國自詡是萬獸之王、鳥中之王,但是上帝降下懲罰,拔去獸的翅膀。後來上帝讓獸從地上站起來,得到人的心。這段敘述讓我們想起但以理書第4章,上帝審判驕傲的尼布甲尼撒,奪去尼布甲尼撒的聰明智慧,使他被趕出離開世人,吃草如牛。尼布甲尼撒被奪去翅膀,不能再帶領軍隊四處攻城掠地。等到尼布甲尼撒受罰的時間滿足,曉得敬畏上帝,舉目望天的時候,上帝就把聰明智慧歸還尼布甲尼撒。尼布甲尼撒得以從獸轉變為人,「用兩腳站立,像人一樣,又得了人心。」尼布甲尼撒統治巴比倫43年,他死後23年,新巴比倫帝國滅亡。
但以理書7章5節「又有一獸如熊,就是第二獸,旁跨而坐,口齒內啣著三根肋骨。有吩咐這獸的說:起來吞吃多肉。」接續新巴比倫帝國的是瑪代波斯帝國,瑪代波斯帝國的象徵動物是熊。熊是巨大、有力的野獸,這頭熊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旁跨而坐」。「旁跨而坐」聖經原文意思是一邊挺起,上帝使這頭熊一邊高過另一邊,表示這個帝國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部份高過另一個部份。這個特徵正是瑪代波斯帝國的情況,瑪代波斯帝國由瑪代和波斯組成,其中波斯高過瑪代,在帝國中擁有更高的主導權。在尼布甲尼撒的夢裡,瑪代波斯帝國是銀胸膛和銀膀臂,也是描述波斯高過瑪代的情況。「口齒內啣著三根肋骨」,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與瑪代波斯帝國前兩任王,三次主要開疆闢土相互對應。瑪代波斯帝國先後征服了呂底亞王國、新巴比倫帝國,以及埃及王國。上帝吩咐這頭像熊的獸「起來吞吃多肉」。上帝賜給瑪代波斯帝國權柄,發動戰爭征服許多國家、許多地區。上帝允許戰爭、罪惡和苦難發生,透過這些事情審判犯罪得罪上帝的各國各民。上帝審判萬國萬民這個主題,不管在舊約聖經還是新約聖經都可以見到。上帝多次透過眾先知,宣告對不同國家的審判。不只是與上帝立約的以色列和猶大,還有其他拜偶像、犯罪得罪上帝的國家,例如以東、摩押、亞捫、非利士、亞蘭、亞述、巴比倫等等。上帝一面在全地施行審判,一面推動世界歷史前進,要完成祂救贖人類的計畫,使上帝國度在人間實現。在上帝的命令下,瑪代波斯帝國開疆闢土,疆域西起埃及、愛琴海,東到印度河,成為歷史上第1 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前所未有的大帝國。
但以理書7章6節「此後我觀看,又有一獸如豹,背上有鳥的四個翅膀;這獸有四個頭,又得了權柄。」第三個帝國是希臘帝國,這個帝國的象徵動物是豹。豹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動物,這頭豹「背上有鳥的四個翅膀」,表示這頭有翅膀的豹具有不得了的速度。在尼布甲尼撒的夢裡,第三個帝國是銅的肚腹和腰。希臘帝國的建立者是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只花10年的時間,就征服整個瑪代波斯帝國。亞歷山大一路東征直到印度邊界。亞力山大征服的疆域,包含今天的希臘、馬其頓、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埃及、伊拉克、科威特、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亞歷山大比瑪代波斯花更短的時間,就征服遼闊的領土。但以理書告訴我們,這是因為第三個獸「又得了權柄」。上帝把權柄賜給亞歷山大,使他成為歷史上有名的亞歷山大大帝。因為上帝把權柄賜給亞歷山大,亞歷山大才能憑著3萬人的軍隊,打敗瑪代波斯帝國幾十萬大軍。第三個獸還有一個特徵,就是有4個頭。亞歷山大只用10年,就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這是歷史上第2個橫跨三大洲的帝國,第1個是瑪代波斯帝國。雖然征服的速度很快,亞歷山大卻很短命,33歲就死了。從印度東征歸回的途中,亞歷山大死在巴比倫。亞歷山大死後,亞歷山大帝國分裂成4個國家,分別歸給亞歷山大手下4個將軍。這4個將軍分別是多利買、西流基、呂西馬古,和卡山德。在這4個國家裡,對以色列地和上帝百姓比較重要的是多利買王朝,和西流基王朝。多利買又翻譯為托勒密,西流基又翻譯為塞琉古。關於第3個帝國的事,在但以理書第8章和第11章,會有更多的細節被啟示出來。
但以理書7章7到8節「其後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第四獸甚是可怕,極其強壯,大有力量,有大鐵牙,吞吃嚼碎,所剩下的用腳踐踏。這獸與前三獸大不相同,頭有十角。我正觀看這些角,見其中又長起一個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這角前,連根被他拔出來。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說誇大的話。」第4個帝國是羅馬帝國。第4個帝國和前3個不一樣,但以理找不到相似的野獸作象徵。但以理只能敘述第4獸的樣貌和行動。第4獸比前3獸更加強壯、更加可怕、更加兇狠、更加邪惡。第4獸「有大鐵牙,吞吃嚼碎,所剩下的用腳踐踏」。凡是在第4獸面前的,牠都可以吞吃征服,剩下的也要用腳踐踏。沒有誰可以躲避第4獸,第4獸必定征服毀滅一切。在尼布甲尼撒的夢裡,第4個國是鐵的國。但以理曾經告訴尼布甲尼撒:「第四國,必堅壯如鐵,鐵能打碎剋制百物,又能壓碎一切,那國也必打碎壓制列國。」羅馬軍隊橫掃世界時,所有國家都抵擋不住。當時盤踞文明世界的希臘王國,沒有一個抵擋得住,通通必須臣服在羅馬鐵蹄之下。羅馬勢如破竹結束了世界各國維持將近3百年的局勢,建立歷史上第3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但以理說:「這獸與前三獸大不相同。」羅馬帝國的軍事力量超過前3個帝國,羅馬帝國的國祚超過前3個帝國,羅馬帝國對世界的影響力也超過前3個帝國。第4個獸「頭有十角」。角代表力量,十角可能代表羅馬帝國的十個王,或者從羅馬帝國分裂出來的十個國。十是一個完全的數字,因此十角也可能表示從羅馬帝國出來的所有王國,好像4頭代表從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出來的4個國家一樣。但以理在異象中觀看十角,「見其中又長起一個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這角前,連根被他拔出來。」但以理看見一個小角。雖然這是一個小角,但是不代表這個小角沒有能力。有先前的3個角被小角連根拔出,表示這個小角代表的王或者國,徹底征服另外3個王或者國家。除了有能力,這個小角還有聰明智慧,「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說誇大的話。」眼睛代表洞察力、聰明智慧。「口說誇大的話」原文直接翻譯是口說大事。小角有能力,有聰明智慧,並且還很有口才、有說服力。這麼多的能力聚集在第4獸的小角上,所以這個小角會成為一個危險的存在。事實上,小角會使用牠的能力,逼迫上帝的百姓,廢除上帝的話語,然而上帝要審判毀滅牠。在之後的經文我們會繼續講小角的事,今天我們先講到這裡。
對我們來說,四個大獸的啟示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類似的啟示模式,我們在新約聖經啟示錄裡一樣可以看見。世上的國不管怎樣更替,表面上看起來怎樣敵擋上帝,實際上都仍然在上帝手裡。按照上帝的安排,所有人間的國度都要過去。等到最後一個獸國從海中出來,日子滿足的時候,上帝的國度就要顯現,耶穌基督就要再來,審判世界引進上帝永恆國度。我們今天就像2千5百多年前的上帝百姓一樣,忍耐等候上帝的應許實現。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