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約翰福音21章。這是我們倒數第二次講約翰福音,下次就會結束整卷約翰福音。約翰福音21章像是約翰福音的附錄,補充記載耶穌復活以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的經過。經過約翰福音20章,耶穌復活以後,兩次在耶路撒冷向門徒顯現。在約翰福音21章,門徒按照和耶穌所約定的,來到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等候耶穌再次向他們顯現。等候耶穌的時候,彼得和另外六個門徒,為了生計的緣故,一起上船下海打漁。只是打了一個晚上,麼魚都沒有打到。天剛亮的時候,耶穌站在海岸上,門徒認不出是耶穌。耶穌對門徒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回答耶穌:「沒有。」耶穌又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使徒約翰看見這個神蹟,立刻對使徒彼得說:「是主!」彼得立刻束上外衣,跳到海裡游泳去見耶穌。其他門徒在船上,把魚拉靠岸。大家上岸以後,看見耶穌預備了炭火,炭火上烤著魚和餅。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雖然門徒不敢問,但是耶穌為了堅固門徒的信心,就用餅和魚餵飽眾人的神蹟,讓門徒知道眼前的人,真是從死裡復活的耶穌基督。
約翰福音21章15節「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吃完早飯以後,耶穌沒有閒著。耶穌沒有叫門徒去看,剛剛捕來的大魚,耶穌乃是開口和彼得說話。耶穌首先叫彼得的名字,「約翰的兒子西門」。耶穌稱呼彼得的方式很特別。在約翰福音裡,除了21章今天我們講的段落以外,只有在約翰福音第1章,耶穌第一次與彼得見面的時候,才稱呼彼得「約翰的兒子西門」。耶穌稱呼「約翰的兒子西門」以後,才賜下彼得這個新名字。約翰福音1章42節「於是領他去見耶穌。耶穌看著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約翰的兒子西門」是西門彼得的原名,是彼得名字的正式稱呼。現在耶穌用「約翰的兒子西門」這個正式稱呼來叫彼得,表示耶穌正在用正式、嚴肅的態度,和彼得講重要的話。耶穌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耶穌很認真的問彼得,關於彼得對耶穌的愛。約翰福音沒有清楚告訴我們,「這些」指的是什麼,約翰福音可能要製造一個模糊的空間,讓我們好好想一想。
對於「這些」指的是什麼,聖經學者提供我們三種主要的解釋。首先、「這些」可能指其他門徒。這樣,耶穌問彼得的是「你愛我比愛其他門徒更深嗎?」第二、「這些」可能指打魚的船、網,和其他工具。這樣,耶穌問彼得的是「你愛我比愛船,和捕魚事業更深嗎?」如果是這兩種解釋,耶穌是在要求彼得,在事業和朋友中做選擇。彼得是愛這些更深,還是願意愛耶穌更深,彼得有沒有準備好,承接耶穌賜給他的人生使命。我們如果把這兩個解釋,放進整部約翰福音的架構來看,就會發現不太容易成立。因為首先在約翰福音裡,沒有比較門徒愛耶穌更深,還是門徒愛其他門徒更深的主題。其次,從彼得的回答沒有牽涉比較愛耶穌,還是比較愛船或者捕魚事業,就可以知道耶穌問的「這些」,不是與物有關,乃是與人有關。然而,約翰福音刻意留下思考的空間,讓我們可以好好思想,自己有沒有愛「這些」勝過愛耶穌。
要理解耶穌問的「這些」是什麼,我們必須從約翰福音本身的脈絡,去尋找答案。我們記得約翰福音記載,在耶穌被出賣受審的那天晚上,彼得在大祭司的院子裡,三次否認耶穌。約翰福音又記載,只在短短幾個小時以前,最後晚餐的時候,彼得才信誓旦旦地告訴耶穌說:「我願意為你捨命!」別的福音書也記載,彼得甚至誇口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約翰福音記載,當耶穌被叛徒猶大帶領人捉拿的時候,彼得一馬當先抽出刀來,削掉大祭司僕人馬勒古的耳朵,以此表達自己對耶穌的忠心。約翰福音告訴我們,在彼得三次否認主以前,彼得認為自己愛耶穌的心,勝過其他一起跟隨耶穌的門徒。因此,約翰福音21章「這些」的第三種解釋,耶穌問的是彼得愛耶穌,比其他門徒愛耶穌更深嗎?這是最符合約翰福音敘述脈絡的解釋。在彼得經歷三次否認主,深深跌倒以後,耶穌問彼得:「現在你還是認為自己愛我,勝過其他門徒愛我嗎?」耶穌單刀直入,要彼得去面對真實的自己。耶穌要處理彼得心裡最深的傷痛,要重建彼得的信心。耶穌第三次顯現的時候,彼得一知道是主,立刻跳下海,游泳到耶穌面前。當耶穌要門徒「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的時候,又是彼得第一個回應耶穌的話,把網拉到岸上。彼得不是不愛耶穌的人,耶穌知道即使彼得嚴重跌倒、信心軟弱,彼得仍然是打從心裡愛耶穌。耶穌想要恢復與彼得的關係,耶穌要與彼得之間不再有芥蒂,就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耶穌要彼得去面對這個問題。
彼得果斷地回答耶穌:「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彼得很勇敢,給了耶穌一個肯定的答案。雖然彼得失敗得很慘,但是彼得還是愛耶穌。耶穌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回答:「你知道我愛你。」比較耶穌的問句,和彼得的回答,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特別,並且寶貴的地方。耶穌用比較的方式,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回答耶穌的時候,卻沒有用比較的心態回答。彼得不像從前,用否定其他門徒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耶穌的愛。彼得現在乃是訴諸更高的權威,嚴格來說是最高的權威,就是耶穌自己。彼得說:「你知道我愛你。」在耶穌之前的顯現裡,門徒已經知道並且承認,耶穌就是上帝。因此,在彼得的回答裡,彼得不是把自己對耶穌的愛,建立在和別人的比較上,也不是把自己對耶穌的愛,建立在自己的行為上。因為彼得已經知道,這一些都不是真正的根基。彼得知道儘管自己跌倒失敗了,自己心裡還是愛耶穌,而且彼得宣告,這個愛是耶穌知道的。對於彼得對耶穌的愛,耶穌給與正面肯定的回應。耶穌接受彼得的宣告,並且告訴彼得:「你餵養我的小羊。」耶穌不是再差派彼得出去傳福音,乃是要彼得牧養教會。彼得對耶穌的愛,還有彼得信心的復原,會以牧養耶穌羊群的方式呈現出來。耶穌接受彼得對祂的愛,儘管這個愛是不完全、有瑕疵的。我相信彼得聽到耶穌的回答,心裡會大大鬆了一口氣。
約翰福音21章16到17節「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耶穌第二次問彼得一樣的問題,但是少了「比這些更深」這個比較。耶穌知道彼得已經過了這一關,所以把問題聚焦在「你愛我嗎?」彼得再一次回答耶穌,「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再一次肯定彼得、堅固彼得,對彼得說:「你牧養我的羊。」然後耶穌第三次問彼得:「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同一個問題,耶穌問彼得三次。這讓人感覺好像耶穌對彼得前兩次的回答不夠滿意,所以才第三次向彼得確認,彼得對自己的愛。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問他:「你愛我嗎?」心裡也感到憂愁。彼得一方面知道自己不夠愛耶穌,另一方面又知道自己是愛耶穌的。所以這次彼得回答耶穌,不敢像前兩次很肯定的回答耶穌:「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彼得這次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彼得不敢再那麼肯定,只把自己對耶穌的愛,交託在耶穌手裡。彼得承認主耶穌才知道一切,然後把自己交託在無所不知的主手裡,說:「你知道我愛你。」
彼得現在知道,耶穌就是上帝。上帝知道一切,上帝比彼得自己更認識彼得,上帝知道彼得對祂的愛有多少。上帝知道祂的僕人能承受多少,上帝知道祂的僕人需要依靠祂的恩典,才能在風暴來臨的時候站立得住,不至於失腳跌倒。彼得現在真知道這個真理了,所以謙卑在耶穌基督面前,承認「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面對彼得第三次的回答,耶穌沒有責備彼得、沒有否定彼得。耶穌的回應還是和前兩次一樣,對彼得說:「你餵養我的羊。」耶穌透過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來肯定彼得對自己的愛,並且在彼得承認自己愛耶穌以後,恢復彼得的職份,讓彼得不再困在三次否認主的沮喪之中。彼得曾經在耶穌被逮捕那個晚上,三次公開否認主,現在耶穌讓彼得在其他門徒面前,三次公開承認自己愛耶穌。三次的否認之後,又三次的承認。耶穌又把自己的羊,交給彼得餵養、交給彼得牧養。這個舉動表示耶穌承認曾經否認他的彼得,仍舊是他的門徒。耶穌知道自己在彼得身上施加的恩典,足夠彼得勝過跌倒軟弱的失敗。耶穌知道自己升天以後,可以把照顧門徒的責任交給彼得。彼得現在不一樣了,彼得已經知道,不是依靠自己,乃是要依靠耶穌基督,自己才能夠繼續愛耶穌。因為這個依靠的愛,耶穌可以放心把羊交託給彼得。
耶穌受難以前,預言彼得三次否認主的時候,曾經告訴彼得:「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彼得雖然曾經軟弱跌倒,但是耶穌的恩典要堅固彼得,叫彼得可以回頭,不至於被撒但擄去。並且彼得回頭以後,要成為幫助其他門徒的人。彼得曾經在其他門徒面前,誇口自己愛耶穌最多,他對耶穌的愛,其他門徒比不上。現在彼得謙卑下來,知道自己沒有可以誇口的地方,不敢再拿自己和其他門徒比較。彼得只能依靠耶穌的饒恕,只能把自己對耶穌的愛,交在耶穌手裡。只有耶穌才真正知道,彼得對耶穌的愛有多少,也只有耶穌才能保守彼得,在任何情況下保持對耶穌的愛不動搖。彼得現在謙卑下來了,在耶穌和其他門徒面前,彼得願意謙卑自己。耶穌就在其他門徒面前,接受彼得的愛,公開恢復與彼得的關係,也公開恢復彼得的職份。後來的歷史證明,彼得用一生的時間,忠心持守主耶穌給他的託付。
彼得年老的時候,在彼得前書5章1到4節這樣說,「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這四節經文,簡短說明彼得領受託付以後,一生如何忠心牧養耶穌交給他的羊群。彼得自己一心期盼,羊群的牧長耶穌基督顯現時,可以得到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作為獎賞,也鼓勵其他與他同樣領受耶穌基督恩典的人,可以忠心向著標竿直跑。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