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的故事。約翰福音第三章記載耶穌與尼哥底母夜間對話,尼哥底母是當時猶太人的宗教領袖,是猶太人的官,也是有名的聖經老師,尼哥底母是社會菁英分子,但是在耶穌與尼哥底母的對話裡,尼哥底母沒有正面回應耶穌,尼哥底母沒有認出耶穌是上帝兒子,沒有認出耶穌是彌賽亞救世主,尼哥底母沒有辦法領受,人若要進入上帝的國,必須由聖靈重生,必須仰望在十字架上被高舉的耶穌基督。約翰福音第四章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的對話是第三章尼哥底母故事的對比,如果連精英份子,一輩子研究考察甚至教導聖經的老師都不能領受耶穌的啟示得救,誰還能得救呢?撒瑪利亞婦人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出人意外的答案,一個被大家公認最不可能得救的人卻得救了,撒瑪利亞婦人不懂聖經,撒瑪利亞婦人認識耶穌前過著淫亂的生活,道德敗壞,撒瑪利亞婦人生活在罪惡感和羞恥之中,撒瑪利亞婦人是社會底層。撒瑪利亞婦人的外在條件和尼哥底母完全相反,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誰也瞧不上眼的撒瑪利亞婦人,與耶穌對話之後,竟然領受耶穌的啟示,承認耶穌就是彌賽亞,承認耶穌宣告:「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約翰福音4章27到30節「當下門徒回來,就希奇耶穌和一個婦人說話;只是沒有人說:你是要什麼?或說:你為什麼和他說話?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裡去,對眾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眾人就出城,往耶穌那裡去。」門徒回來的時間剛剛好,耶穌才向撒瑪利亞婦人啟示自己就是彌賽亞,門徒就回來了,上帝安排的時間恰到好處。門徒之前去城裡買食物,回來看見老師竟然和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說話,覺得非常希奇。我們知道耶穌的門徒是猶太人,在門徒的觀念裡,老師是聖潔的彌賽亞救世主,一個聖潔的上帝僕人怎麼可以隨便和一個女人說話,更何況這個女人還是撒瑪利亞人。我們知道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關係很差。耶穌打破傳統習俗和撒瑪利亞婦人說話,在耶穌時代,即使在公開場合,比較嚴謹的猶太人連跟太太都不說話。有些猶太人認為和女人,甚至和自己的妻子說太多話,是浪費時間的一件事,會分散研究聖經的注意力,是很糟糕的一件事。聖經沒有教男人把女人當成洪水猛獸,但是耶穌時代有這樣的社會背景,所以當耶穌這麼做的時候,門徒都很驚訝,因為耶穌沒有遵守傳統文化。在福音書裡我們可以看見,耶穌常常違背傳統,不過耶穌違背的傳統,都是違反聖經的傳統,對耶穌來說,聖經比傳統更大,聖經才是真正應該被遵守的,因為那是上帝的話,傳統除非符合聖經,否則不可以取代聖經。
門徒雖然驚訝希奇,但是沒有一個門徒開口問話,沒有人問耶穌為什麼和這個撒瑪利亞婦人說話,也沒有人問撒瑪利亞婦人要做什麼。聖經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門徒沒有問話,只告訴我們情況是這樣,我們不曉得為什麼門徒沒問耶穌,但是可以推測,門徒沒有詢問婦人,大概是自己也不願意打破傳統,因此忍住沒有說話。雖然門徒沒有說話,婦人卻展開行動,耶穌向婦人承認自己是彌賽亞,婦人接著做了三個動作回應,首先是留下水罐,其次是往城裡去,第三是向眾人說話做見證,本來婦人是為了打水來到雅各井,但是遇見耶穌以後,婦人選擇接受耶穌提供新的活水,放棄舊的水罐,選擇以心靈和誠實敬拜上帝,勝過舊有的宗教禮儀爭辯,婦人急著回去為耶穌做見證,為了節省時間,婦人不打水,完全放下原來要做的事,婦人不帶罐子,因為不管是空罐子還是滿水的罐子,都會拖累婦人回去的時間。婦人就像約翰福音第一章耶穌的門徒一樣,一認識耶穌的身分,立刻選擇接受耶穌,立刻付出代價跟隨耶穌,立刻迫不及待向人傳揚耶穌,心裡受聖靈感動。婦人回去城裡,對眾人承認自己長久以來無法面對的瘡疤,本來這是婦人隱藏起來的罪惡,覺得羞恥不願意對人說,但是因為認識耶穌,從罪惡裡得到釋放,現在可以公開承認、面對自己的罪。從面對自己的罪出發,婦人邀請大家「你們來看」,來看什麼?來看「有一個人」,一個婦人還不知道名字的人,這個人擁有上帝的啟示,知道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莫非是基督?」婦人邀請眾人自己來看,看婦人剛剛認識的基督彌賽亞。約翰福音第一章腓利傳福音給好朋友拿但業,告訴拿但業「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就是救世主基督,拿但業不相信,對腓利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腓利沒有花時間和拿但業爭論,腓利只說一句:「你來看!」等到拿但業自己見到耶穌,和耶穌說話之後,拿但業向耶穌宣告:「拉比,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婦人現在做一樣的事,邀請眾人一起認識耶穌,讓眾人有機會親自與耶穌接觸、認識耶穌,結果「眾人就出城,往耶穌那裡去。」全城轟動要去見耶穌。尼哥底母做不到的,撒瑪利亞婦人做到了。
31到38節「這其間,門徒對耶穌說:拉比,請吃。耶穌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門徒就彼此對問說:莫非有人拿什麼給他吃嗎?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婦人留下水罐離開,到婦人帶著城裡的人來見耶穌這段空檔,門徒開口說話了。門徒仍舊沒有詢問耶穌為什麼和婦人說話,只是請老師吃他們剛剛買回來的食物。面對門徒,耶穌沒有選擇馬上開動吃飯,耶穌不管自己肚子餓,不管自己口渴,耶穌延續之前和撒瑪利亞婦人的對話,抓住機會教導門徒關於上帝國度的事。在和撒瑪利亞婦人的對話裡,耶穌好幾次提升婦人的思想,從屬物質的水到屬靈生命的活水,同樣的,耶穌也趁著門徒提供肉體物質的食物,提升門徒的心思意念,教導門徒真正的優先順序,屬靈的食物超越肉體的食物,門徒要看重屬靈的食物,勝過肉體的食物,這種屬靈食物是門徒現在還不知道的。耶穌告訴門徒:「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
當耶穌啟示撒瑪利亞婦人生命活水的時候,撒瑪利亞婦人聽不懂耶穌說的不是物質的水,當耶穌啟示門徒屬靈食物的時候,門徒沒有比撒瑪利亞婦人更高明,門徒和撒瑪利亞婦人一樣聽不懂,以為耶穌說的是肉體的食物。門徒沒有因為信了耶穌,屬靈悟性、屬靈知識立刻得到提升,相反的,我們看見門徒常常笨笨的,誤解耶穌的話,門徒常常犯錯,門徒也需要不斷學習,需要聖靈光照、聖靈引導,才能正確領受耶穌的啟示。門徒聽不懂耶穌的話,以為已經有人拿食物給耶穌吃過了,耶穌像對撒瑪利亞婦人那樣繼續對門徒解釋,「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耶穌解釋屬靈食物的意義,真正能滿足靈魂的食物,是完成天父上帝託付的使命,是遵行天父上帝的旨意。天父上帝是差遣耶穌的那一位,耶穌知道自己來到世間不是漫無目的,耶穌知道自己帶著使命來到人間,耶穌知道他要按照天父上帝的旨意做人,按照天父上帝的旨意事奉做工,完成天父上帝交託給他在地上的任務。希伯來書5章8到9節「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他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耶穌在地上完全順服天父上帝的旨意沒有一樣不順服,並且耶穌的順服,不是出於勉強,而是順服遵行天父上帝旨意本身,就能帶給耶穌完全的滿足。我們傳福音的時候,有一種特殊的經歷,就是知道上帝與我同在,聖靈在我裡面,見證我傳講的耶穌基督,聖靈也在聽眾身上,見證耶穌基督的福音是真的,當我們按照上帝話語傳揚釘十字架死裡復活的耶穌基督以後,我們的心會被難以言喻的喜樂充滿,內心十分滿足,感謝上帝使用我完成祂的託付,見證主名。這種經驗是很特別的,是耶穌要門徒吃的屬靈糧食。申命記8章3節「他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談道,是遵行天父旨意,遵行天父旨意使耶穌得著滿足,勝過門徒帶來的食物能提供的滿足。
除了啟示門徒屬靈的食物以外,耶穌也啟示門徒,屬靈的收割時候已經來到,耶穌以物質世界的農作物收割比喻傳福音使人得救的屬靈收割,上帝兒子道成肉身進入世界,就是收割時候開始,收割的人已經雇好了,就是以耶穌為首建立的門徒和教會,收割的人會得到工價、獎賞,可以「積蓄五穀到永生」。五穀就是跟隨耶穌的人,包括剛剛和耶穌談道的撒瑪利亞婦人,以及即將來到耶穌面前的撒瑪利亞人,還有像這些人一樣在歷史中間來到耶穌面前,尋求耶穌相信耶穌的人,當然也包括我們。收割五穀的目的是為了使人承受永生,傳福音使人承受永生的工作,將會使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喜樂得以滿足。阿摩司書9章13節「耶和華說:日子將到,耕種的必接續收割的;踹葡萄的必接續撒種的;大山要滴下甜酒;小山都必流奶。」撒種的人和收割的人彼此合作,撒種的人期待收成,收割的人享受前人撒種勞苦工作的成果,使撒種人的盼望成真,喜樂得以滿足。耶穌對門徒說:「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在舊約時代有先知撒種,先知沒有看見自己做工的果效,反而看見當代領受啟示的人,拒絕領受、拒絕順服上帝的話語,然而上帝的工作沒有白費,先知一代接著一代宣揚上帝的話語,到了時候耶穌基督果然按照先知的預言來到世界,要拯救世界,使上帝的國度降臨人間。以比較小的時間單位來說,施洗約翰之前不久才在撒瑪利亞傳道,預備人心歸向耶穌,這些都是門徒沒有撒種,耶穌要門徒收割的莊稼,施洗約翰已經完成撒種的工作,留下收割的工作給耶穌和門徒,自己預備為主殉道。我們傳福音有果效,常常是有前人撒種,如果沒有前人撒種,我們就自己做撒種的人,雖然不見得能馬上看見果效,但是等候上帝使所撒的種發芽成長,上帝會自己派人收割,可能是我們,可能不是我們,不管如何,將來撒種的和收割的必定一同快樂,積蓄五穀到永生。
39到42節「那城裡有好些撒瑪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見證說:他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於是撒瑪利亞人來見耶穌,求他在他們那裡住下,他便在那裡住了兩天。因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便對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因為婦人的見證,很多撒瑪利亞人相信耶穌就是救世主,耶穌不只知道撒瑪利亞婦人「素來所行的一切事」,更讓婦人有勇氣面對自己不堪的過往,做出改變,耶穌生命的活水已經湧流在婦人生命之中,聖靈使人重生的工作在婦人身上運行,婦人以信心領受耶穌就是上帝差派的彌賽亞救世主。撒瑪利亞人看見婦人生命產生改變,因此相信婦人的見證,他們也願意相信耶穌,他們也要來認識耶穌,當這些撒瑪利亞人來見耶穌的時候,他們做了與耶穌第一批門徒相同的請求,撒瑪利亞人求耶穌與他們同住。從文法來看,撒瑪利亞人的求是連續不斷地祈求,祈求耶穌同在,直到耶穌應允為止。我們記得在約翰福音第一章,安得烈和約翰本來是施洗約翰的門徒,後來因為施洗約翰的見證,安得烈和約翰「就跟從了耶穌。」當耶穌問兩個人:「你們要什麼?」的時候,安得烈和約翰回答:「拉比,在哪裡住?」他們要與耶穌同住。當時耶穌應允安得烈和約翰的請求,現在同樣的場景再次出現,耶穌同樣應允撒瑪利亞眾人的請求,與撒瑪利亞人同住兩天。耶穌打破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之間數百年的藩籬,耶穌贏得撒瑪利亞人的信任,因為耶穌親自與撒瑪利亞人同住,親自與撒瑪利亞人說話,相信耶穌是彌賽亞的人就更多了,多過先前因為婦人見證來見耶穌的人。我們每個基督徒都需要親身經歷耶穌,不只是攀附在別人的經歷上,需要建立個人與耶穌之間信心的關係。
撒瑪利亞人的信心起始於婦人的見證,但是撒瑪利亞人沒有讓自己的信心停止在開端的階段,撒瑪利亞人透過與耶穌同住,親自聽見耶穌的話,親自領受耶穌啟示上帝國度的事,現在他們的信心得到成長,不只是因為聽見婦人見證而已。經過兩天相處,撒瑪利亞人承認耶穌就是救世主,是施洗約翰傳揚的上帝羔羊,那位真正能除去世人罪孽的,耶穌不只是猶太人的彌賽亞,更是全世界的救主。使徒行傳4到8節「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腓利下撒瑪利亞城去,宣講基督。眾人聽見了,又看見腓利所行的神蹟,就同心合意的聽從他的話。因為有許多人被污鬼附著,那些鬼大聲呼叫,從他們身上出來;還有許多癱瘓的,瘸腿的,都得了醫治。在那城裡,就大有歡喜。」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在雅各井旁談道幾年以後,初代教會的執事腓利因為耶路撒冷教會大遭逼迫,從耶路撒冷來到撒瑪利亞,腓利在撒瑪利亞傳揚耶穌基督的名,許多人歸信耶穌,腓利收割了幾年前耶穌撒種的果效。當初為了躲避群眾,選擇中午打水的淫亂婦人,成為耶穌在撒瑪利亞第一個門徒,也是第一個向撒瑪利亞人傳福音之人,一個罪人歸主,會帶來改變生命的震撼力,自己改變也改變別人,因著耶穌基督的福音和恩典。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