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進入士師記20章的故事,士師記19章記載一個利未人帶著他的妾從岳父家回家,路途中他們在以色列便雅憫支派的基比亞城過夜,想不到半夜忽然被基比亞城的匪徒包圍,匪徒要求收留利未人一家的老人交出利未人,讓他們發洩性慾,老人不肯,利未人為了保護自己,親手抓住自己的妾拉出去交給匪徒,妾經過一個晚上的凌虐,回到利未人住宿的房門前,就仆倒在地爬不起來,到了早上利未人打算假裝沒事自己回家,沒想到妾倒在門前,叫妾起來妾也不回話,就用驢子馱妾回家,回家後把妾按著骨頭切成12塊,叫人送到以色列全國12支派,要以色列人為他主持公道。
士師記20章1到7節「於是以色列從但到別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眾人都出來,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華面前。以色列民的首領,就是各支派的軍長,都站在神百姓的會中;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萬。以色列人上到米斯巴,便雅憫人都聽見了。以色列人說:請你將這件惡事的情由對我們說明。那利未人,就是被害之婦人的丈夫,回答說:我和我的妾到了便雅憫的基比亞住宿。基比亞人夜間起來,圍了我住的房子,想要殺我,又將我的妾強姦致死。我就把我妾的屍身切成塊子,使人拿著傳送以色列得為業的全地,因為基比亞人在以色列中行了兇淫醜惡的事。你們以色列人都當籌劃商議。」以色列人為了處理利未人的案子聚集起來,經文說「從但到別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眾人都出來,如同一人」,但是以色列最北邊的城市,但城的由來我們在士師記17、18章講過,別是巴是以色列最南方的城市,「從但到別是巴」就是以色列從北到南,「基列地」在約旦河東岸,是以色列人最早得到的土地。「從但到別是巴」是約旦河西岸從北到南,「基列地」是約旦河東岸,換句話說全以色列都不分你我,團結一致出來聚集,這是約書亞離開世界以後,在整本士師記、整個士師時代難得一見的現象,從來沒有一個士師能夠這麼全面性地招聚以色列人,起來跟隨上帝和敵人打仗。底波拉和巴拉招聚不到一半的支派,有的支派全力支持、有的支派部分支持、有的支派完全不支持;基甸做士師的時候,招聚北方四個支派,等到打勝仗了,中部的以法蓮支派才來收割戰果,後來還向基甸翻臉,差一點引起內戰,至於約旦河東基列地的以色列人根本不理基甸;耶弗他做士師的時候,帶領約旦河東岸的基列人和亞們人打仗,可是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人不但不來幫助,還反過來和耶弗他打了一仗;參孫做士師的時候,連自己支派的人都不理他,參孫一輩子做獨行俠。士師記告訴我們,以色列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分崩離析,大家越來越不團結,在士師記快結束的時候,我們突然眼睛一亮,看見以色列好像恢復摩西、約書亞時代的大團結,利未人妾的死亡好像重新喚起以色列人沉睡已久的良心,讓分散以久的以色列重新團結起來,是不是在士師記最後以色列人可以得到大復興呢?
在米斯巴聚集的以色列人有40萬人,不過這40萬人沒有包括基比亞城所屬的便雅憫支派,便雅憫支派沒有派人參加這次大會,加上便雅憫支派,以色列全國能上陣打仗的男丁人數也不到45萬,只有將近43萬。不到43萬這個數字透露一個重要訊息,摩西最後一次數點以色列20歲以上男性人數大約是60萬人,上次數點的時間距離以色列人這次聚集不超過一代,因為士師記20章27節告訴我們那時候「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侍立在約櫃前。」摩西第二次數點以色列人和士師記20章這次聚集都在非尼哈還活著的時代發生,但是以色列的成年男性人口從超過60萬迅速下降到不到45萬,減少超過百分之25人口。進入應許之地以後,在不到一代的時間裡,以色列人口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比在曠野裡的時候還少4分之1,這是一個很不正常的狀態,不過我們可以在申命記裡找到答案。在申命記28章,上帝透過摩西告訴以色列人,如果他們謹守遵行上帝的話語,上帝必定賜福給他們,出也蒙福、入也蒙福,不但人蒙福,連人養的牲畜牛羊也要蒙福,相反的,如果以色列人不聽上帝的話,不謹守遵行上帝的吩咐,上帝就要降禍給以色列人,使他們出也受咒詛、入也受咒詛,不但人自己受咒詛,連牲畜牛羊也要受咒詛,申命記28章62節「你們先前雖然像天上的星那樣多,卻因不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所剩的人數就稀少了。」人口增加是上帝賜福的記號,人口減少是上帝咒詛的結果,以色列人進入應許地後,在不到一代的時間裡人口迅速減少,不是因為環境不好,那裡是流奶與蜜之地,到今天還外銷農產品給全世界,而是因為以色列人過好日子之後,迅速離開拯救他們、帶領他們的上帝,惹動上帝的怒氣,為自己招來上帝的審判。
以色列人聚集在一起,要利未人告訴他們19章的惡事如何發生,不過利未人在敘述事件的時候,沒有把所有的事實真相坦白在以色列眾人面前,而是選擇性地說出事實,強調自己的受害者形象,煽動以色列會眾為他報仇。在利未人的口供裡,他把自己當作最大的受害人,然而20章4節的經文卻說他是「被害之婦人的丈夫」,利未人的妾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利未人說兇手是基比亞人,把基比亞全城的人都算做謀害他的兇手,但是真正害他的是基比亞的匪徒,而不是全城的人,至少老人一家是收留他、保護他的;利未人控告基比亞人的罪惡是想要殺他,可是基比亞的匪徒不是要殺人,而是要強姦利未人;利未人說:「又將我的妾強姦致死」,這句經文原文直接翻譯是「至於我的妾,他們玷辱了她,然後她死了」,利未人沒有告訴大家,他的妾是他親手抓住、親手拉出去交給人玷汙,他的妾活著回來找他,卻死在他手裡。最後利未人控告「基比亞人在以色列中行了兇淫醜惡的事。」基比亞人做了無恥、放肆、褻瀆上帝的事。為了達到目的,利未人利用上帝的名,打著敬虔尋求公義的名號,選擇性說出事實,對他不利的他不說,讓他丟臉的他不說,能夠讓他報仇的他就拼命發揮,然後要求以色列全會眾做出回應。
8到10節「眾民都起來如同一人,說:我們連一人都不回自己帳棚、自己房屋去。我們向基比亞人必這樣行,照所掣的籤去攻擊他們。我們要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一百人挑取十人,一千人挑取百人,一萬人挑取千人,為民運糧,等大眾到了便雅憫的基比亞,就照基比亞人在以色列中所行的醜事征伐他們。」利未人的講道非常有能力,他最後呼召以色列人對他的案件做出回應,以色列人就按照利未人想要的方式做出回應,40萬人同心合意如同一人,如果利未人活在現代,大概選立委、選總統都不是問題,利未人這樣的能力要是好好拿來事奉上帝,恐怕會是士師記裡最成功的士師,可惜他沒有這樣做,反而聚集煽動以色列人自相殘殺。以色列人群情激憤,他們說:「連一人都不回自己帳棚、自己房屋去。」回帳棚、回房屋是戰爭結束之後做的事,不回帳棚、不回房屋意思就是準備打仗,以色列人準備用暴力手段解決基比亞。在以色列全會眾聽利未人陳述,審判案件的過程當中,有一個相當嚴重的瑕疵,從頭到尾基比亞沒有人出來說話做證,箴言18章17節說「先訴情由的,似乎有理;但鄰舍來到,就察出實情。」法利賽人要捉拿耶穌的時候,尼哥底母對他們說:「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做的事,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他的罪嗎?」上帝的律法不准以色列人只聽一面之詞就定人的罪,也不可以只憑一個人的證詞就定人死罪,民數記35章30節「無論誰故殺人,要憑幾個見證人的口把那故殺人的殺了,只是不可憑一個見證的口叫人死。」申命記17章6節「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將那當死的人治死;不可憑一個人的口作見證將他治死。」19章15節「人無論犯什麼罪,作什麼惡,不可憑一個人的口作見證,總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才可定案。」以色列人只聽一邊的口供,沒有兩邊都聽就決定審判基比亞,他們沒有尋求上帝,沒有按照上帝律法進行審判程序,也沒有按照上帝律法審判犯罪的人,反而在受到利未人鼓動的仇恨情緒下,決定發兵攻打征討整個基比亞,甚至連作戰計畫都擬好了,準備打一場硬仗,派10分之1的兵力負責糧草,為了顯示公平,用抽籤決定誰去運糧,所謂的運糧不見得是老老實實回自己家鄉補給糧食,很可能是在便雅憫當地直接徵收糧食,徵收是好聽的說法,實際上和強盜打家劫舍沒什麼兩樣。被基比亞人暴力對待的利未人,為了報仇讓更多無辜的以色列人遭受暴力對待。以色列全會眾處理利未人的案件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有效率,迅速決定處理方式和細部執行計畫,但是本質上卻顯出以色列內部一團混亂,以色列人已經進入應許之地超過10年,甚至20年、30年,照理說應該有時間好好學習上帝律法,知道如何按照律法處理這種情況,可是我們看見以色列人不但不熟悉律法,連尋求上帝的本能消失看不見了,我們只看見一群按照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去行的人,上帝的律法限制懲罰罪惡的範圍,不准人毫無節制發洩仇恨報仇,只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不可以過度報復,但是接下來的發展不是這樣。
11到16節「於是以色列眾人彼此連合如同一人,聚集攻擊那城。以色列眾支派打發人去,問便雅憫支派的各家說:你們中間怎麼做了這樣的惡事呢?現在你們要將基比亞的那些匪徒交出來,我們好治死他們,從以色列中除掉這惡。便雅憫人卻不肯聽從他們弟兄以色列人的話。便雅憫人從他們的各城裡出來,聚集到了基比亞,要與以色列人打仗。那時便雅憫人從各城裡點出拿刀的,共有二萬六千;另外還有基比亞人點出七百精兵。在眾軍之中有揀選的七百精兵,都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機弦甩石打人,毫髮不差。」經文再一次強調以色列全體會眾同心合意團結一致,同心合意做什麼?刀口向內殺自己同胞,以色列原本像一盤散沙,彼此互相幫助的精神變得相當薄弱,可是因為現在有了共同目標,一夕之間他們上演大團結。在福音書裡以色列有兩個重要的宗教勢力敵對耶穌,一群是法利賽人,一群是撒都該人,撒都該人是祭司階層的人,負責主持以聖殿為中心的宗教活動,並且掌握許多政治資源,法利賽人是熱心追求信仰的人,不過熱心的重點在自己的傳統,而不是真正歸正在上帝的話語面前,法利賽人擁有老百姓的支持。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兩邊的關係不好,也互相不信任對方,信仰內容、生活方式、政治立場都不一樣,雖然兩邊關係不好,但是當耶穌基督出現的時候,有一件奇妙的事發生了,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居然聯手合作一起對付耶穌。馬太福音16章1節「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來試探耶穌,請他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捉拿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耶路撒冷不管宗教階層還是政治階層,都拋開彼此之間的歧見和怨恨,不分你我同心合意要殺死耶穌,路加福音23章12節「從前希律和彼拉多彼此有仇,在那一天就成了朋友。」為了對付主耶穌這位共同敵人,原本彼此為仇的長期敵人也可以暫時化干戈為玉帛。
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等解決主要敵人以後,次要敵人又變成主要敵人,於是再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這在墮落後的人類世界常常可以看見,不管在哪一種領域都有,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不是真正的同心合意,只是暫時彼此有共同利益,等到共同利益改變了,利益不再一致了,這種暫時團結的假象也就消失了。以色列眾支派派人問便雅憫支派,要求便雅憫支派交出基比亞的兇手,讓以色列眾人處以死刑,以色列人這樣做看起來好像是尊重便雅憫支派,但是實際上當時的情勢是以色列40萬大軍壓境在便雅憫支派門口,甚至為了得到供應軍隊的糧食在便雅憫的土地上強行搜刮,以色列人不是在偵辦案件,請便雅憫支派出來查詢案情,而是已經結束偵辦程序,定下審判,要求便雅憫支派配合,否則準備打仗,以色列眾人是在給便雅憫支派下最後通牒。便雅憫支派不是不知道基比亞人犯罪,但是在以色列眾人不公平的審判程序下,以及用優勢武力大軍壓境脅迫的方式,便雅憫支派的家族感情被激發出來,現在便雅憫支派的尊嚴遭受踐踏,基比亞人的事變成小事,便雅憫支派武力上雖然處於劣勢,還是為了維護自己支派,大家團結同心合意傾巢而出,誓死捍衛基比亞,不聽從以色列眾人的威脅。經文最後告訴我們,便雅憫軍的陣容包括2萬6千拿刀的戰事,還有基比亞人的700精兵,再加上700像士師以笏一樣左手便利的精兵,他們的專長是遠距離攻擊,「能用機弦甩石打人,毫髮不差。」大衛打死非利士巨人歌利亞的時候就是用這個機弦甩石。
從現在開始,這件事不再只是利未人的案子,利未人不會在故事中再出現了,利未人為了報仇,一人一家的案件演變成以色列11個支派對上便雅憫支派,現在兩邊的軍隊擺開陣式,戰爭一觸即發,雖然以色列眾人在人數上占優勢有40萬人,但是便雅憫軍的軍隊素質不容小看,並且他們還有熟悉地形的優勢。以色列眾人和便雅憫支派在處理利未人案件的過程中都一意孤行,不分青紅皂白,兩邊都堅持自己的道理,但是我們看不見任何一邊有人真正按照上帝賜給以色列人的律法而行,因為不熟悉上帝的話,很自然地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結果就是兩邊要拼個你死我活。真正的公義不是無限制地報復,只要得罪我我就要你全家死光光,為了維護族群的情感和尊嚴,可以罔顧事實護短蠻幹。當人離開上帝這位公義的源頭之後,暴力犯罪、仗勢欺人、徇私護短、過分報復都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我怎樣對不起別人都沒關係,但是別人不可以對不起我一點點,不然我就百倍奉還。求主憐憫我們,求主教導我們真正的公義公平,不要用仇恨假裝成公平,求主教導我們公義與慈愛如何平衡,也求主使用我們,用主的道改變我們的周圍環境。在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的時代,主還是為自己名的緣故留下未曾向巴力屈膝敬拜的百姓。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