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3:1-6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感謝上帝,我們已經講完加拉太書第1、第2章,從這次開始,我們要講第3章。在加拉太書1到2章,保羅用自傳的方式向加拉太眾教會辯護,告訴他們自己傳揚的福音和使徒的職分是真實可靠的,這是加拉太書的第1個大段落。第2個大段落是3到4章,在這兩章裡,保羅從聖經和神學的角度講解因信稱義的福音真理,反駁加拉太假教師以行律法稱義的假教訓。提到「從聖經和神學的角度」可能會讓弟兄姐妹覺得距離很遙遠,覺得很困難,然後打退堂鼓沒辦法繼續聽下去。聖經學者或神學家在辯論的時候,的確常常給人這樣的感覺,但是聖靈啟示加拉太書是要給歷世歷代所有基督徒看的,聖靈不是叫保羅寫一篇深奧的學術論文,只讓全世界第一流的學者看懂。因此,當保羅在加拉太書3、4章講解「因信稱義」的聖經真理時,他第一個做的是喚醒加拉太基督徒的記憶,叫他們回想從前自己蒙恩得救的經歷,從基督徒得救的經驗來認識上帝深奧的智慧。保羅不是講很多抽象的理論,叫人越聽越糊塗,而是講大家都聽得懂的經驗。他在3章1到5節一口氣問了6個問題,要加拉太人好好想想自己是怎麼領受聖靈,怎麼經歷上帝奇妙的作為,不要白白經歷上帝的恩典,好像沒經歷過的人一樣,被假教師一拉就跟著走了。保羅問了哪6個問題呢?
第1個問題在加拉太書3章1節●「無知的加拉太人哪,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已經活畫在你們眼前,誰又迷惑了你們呢?」保羅很激動,一開口就罵加拉太人是笨蛋。我們中文聖經翻譯的很客氣,只說「無知的」加拉太人,其實保羅語氣沒有這麼客氣,他是說:「愚蠢的」加拉太人、「笨蛋的」加拉太人。保羅是使徒,怎麼可以罵教會的弟兄姐妹是笨蛋,這不是違反主耶穌的教導嗎?主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22節說●:「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斷;凡罵弟兄是拉加的,難免公會的審斷;凡罵弟兄是魔利的,難免地獄的火。」拉加和魔利都是笨蛋的意思。保羅是不是激動過頭,口不擇言了?其實不是。怎麼知道不是?因為從保羅用的字可以看出來不同。馬太福音裡罵弟兄「拉加和魔利」是罵人智障、智能不足,但是在加拉太書3章1節,保羅不是用這兩個字罵加拉太人,而是另外一個字「ἀνόητος」。這個字雖然也是罵人愚蠢,但是不是罵對方智能不足,而是責備人缺乏屬靈的洞察力,在屬靈的事上不明事理,沒有分辨能力。這個「ἀνόητος」,主耶穌曾經在以馬忤斯的路上用來責備兩個灰心的門徒。這兩個門徒因為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死了,以為上帝拯救人的計畫完蛋了,所以收拾行李回家去了。沒想到復活的主向他們顯現,還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主耶穌不是責備兩個門徒智能不足,而是責備他們不明白舊約先知預言的意義,就是「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後來主耶穌給他們講解聖經,還跟他們一起回家吃飯,耶穌做完謝飯禱告之後,兩個門徒才認出耶穌來,明白耶穌基督真正按照舊約聖經預言的從死裡復活了。
保羅在加拉太書3章1節延續主耶穌的榜樣,照樣責備加拉太眾教會「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已經活畫在你們眼前,誰又迷惑了你們呢?」什麼叫做「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已經活畫在你們眼前」?就是保羅已經把十字架的福音、十字架的救恩完完整整地傳給加拉太教會了。保羅不是沒有教導教會得救的道理,但是現在教會卻被假教師迷惑了。保羅第1個問加拉太教會的問題就是「誰迷惑了你們」?誰把你們從耶穌基督的救贖騙走、拐走了?這個「迷惑」是很厲害的,好像人家看你一眼,你就整個人跟他走了。加拉太教會的弟兄姐妹怎麼會這麼好拐?因為他們在屬靈的事上是無知的。他們雖然有得救的經歷,願意為主受苦,也有神蹟奇事在他們中間,但是他們對於所信的道認識不夠清楚,根基不夠,所以當假教師在他們中間出現的時候,他們沒有分辨能力,被人一拐就跑了。蒙恩得救當然是很好,但是我們得救之後,必須花工夫學習我們的信仰,認識我們的信仰,這樣我們的靈性才不會一直停留在幼稚的階段,很容易被人騙走、拐走。好像剛出生的嬰兒,因為免疫力不夠,不太能抵抗細菌,很容易生病一樣。
加拉太書3章2節●「我只要問你們這一件:你們受了聖靈,是因行律法呢?是因聽信福音呢?」這是保羅問加拉太教會的第2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會決定加拉太人到底明不明白救恩。保羅現在要加拉太人回想,他們是怎麼蒙恩得救、領受聖靈的。關於領受聖靈,保羅在加拉太書3章14節說:「我們因信得著所應許的聖靈」,彼得在使徒行傳2章38節也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領受聖靈不是讓人忽然講起方言,或者得到什麼神奇的能力。雖然在聖經裡有這樣的例子,不過我們也可以看見,不是每次人領受聖靈的時候都會說方言,相反的,領受聖靈的時候說方言其實是一個特殊現象,不是一個普遍現象,例如保羅得救被聖靈充滿的時候也沒有說方言。但是人領受聖靈必定會經歷的就是認罪悔改,領受聖靈的人會接受耶穌基督成為我的救主、成為我生命的主宰,這才是領受聖靈真正的目的。主耶穌在約翰福音說,聖靈來是要叫我們重生,「叫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又要「引導我們明白一切的真理」。
如果我們讀使徒行傳13章、14章保羅第一次宣教旅程,可以看見加拉太眾教會是怎麼樣被建立起來,13章52節說「門徒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可是我們也會發現,這些門徒信耶穌的時候沒有說方言,他們就是單純地信了、領受聖靈。加拉太眾教會的弟兄姐妹有領受聖靈的經歷,也知道自己領受了聖靈,所以當保羅問他們的時候,他們可以回想當初自己怎麼蒙恩得救、領受聖靈的。使徒行傳13章告訴我們,保羅原本在彼西底安提阿的猶太人會堂裡對猶太人和歸信猶太教的外邦人講道,因為講得太好了,會堂的人邀請他們下禮拜繼續來講,結果一個禮拜之後,不曉得這個會堂的人怎麼宣傳的,整個彼西底安提阿城的人都來要聽保羅講道,很多外邦人聽了保羅講道,就歡歡喜喜地接受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恩。在其他城市裡,保羅也是這樣講道,也是很多外邦人歡歡喜喜地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這些外邦人接受救恩的時候,大部分原本和猶太教都沒有關係,像我們一樣。所以加拉太眾教會大部分基督徒悔改信福音、領受聖靈的時候,根本對舊約摩西律法毫無概念,他們不可能是靠著遵行律法領受聖靈得救,而是因為他們聽保羅講道,相信了保羅所傳的耶穌基督,接受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恩領受聖靈。保羅要他們回想當初自己怎麼得救的,不要忘記上帝的恩典怎樣臨到我們。保羅很看重得救的經歷,他自己也常常回想自己得救的經歷,當保羅面臨考驗的時候,他常常檢視自己有沒有偏離得救時領受的呼召,以主耶穌基督的顯現當作他一生事奉的動力。
加拉太書3章3節●「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這一節包含兩個問題,原文的順序和中文相反。保羅先問:「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再問「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第3節的「無知」和第1節是一樣的,都是指在屬靈的事上沒有分辨能力、不明事理。在前兩節經文,保羅要加拉太眾教會回想當初他和巴拿巴是怎麼把福音傳給他們,保羅怎麼樣向他們宣講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從死裡復活的的福音,然後他們是怎麼樣聽信福音領受聖靈得救。保羅要藉著這個回想,提醒加拉太的弟兄姐妹,他們是在對摩西律法完全無知的情況下得救的。這個前提站穩了,保羅才開始對付假教師的錯誤教訓。加拉太的假教師沒有辦法否認弟兄姐妹從前得救的經歷,沒辦法否認加拉太教會聽信保羅傳福音悔改領受聖靈的時候,跟摩西律法毫無關係。可是假教師教導教會,保羅只是把你們領進得救的門,如果你們要走完得救的路,要成為一個真正聖潔、真正成熟的基督徒,你們要靠遵守律法來完成,而遵守律法就代表要受割禮、要守安息日和其他節期。保羅看出假教師教訓背後的錯誤,就指責教會說:「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保羅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層面,第一是「一個人如何得救,如何獲得與上帝正常的關係?」第二是「獲得了這個關係之後,如何維持這個關係?」到頭來,真正的問題是遵守律法到底在基督徒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假教師要人靠律法得救,也要人靠律法維持救恩,假教師如果沒有辦法堅持靠律法得救,至少也要人靠律法維持救恩。可是保羅反駁說基督徒的生命怎樣開始,也應該怎樣成全。過去加拉太人是在上帝白白的恩典中聽信福音稱義得救,現在和將來加拉太人也一樣要在上帝白白的恩典中繼續走成聖的道路。稱義完全是恩典,成聖也完全是恩典,當中沒有任何靠自己行為在上帝面前誇口的空間。
加拉太書3章4節●「你們受苦如此之多,都是徒然的嗎?難道果真是徒然的嗎?」這是保羅問加拉太眾教會的第5個問題,「難道你們是白白受苦嗎?」保羅和巴拿巴向加拉太人傳福音的時候,曾經被當地的猶太人毀謗,猶太人也聯合當地有身分地位的人,把保羅、巴拿巴驅逐出境。在加拉太的路司得,保羅被人用石頭打到重傷昏迷,打的人以為他死了,把他拖出去丟在城外。後來保羅醒來了,又回去傳福音,「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又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當保羅在加拉太地區建立教會的時候,上帝透過保羅的手行了許多神蹟,叫從來沒有聽過福音,不認識耶穌基督的外邦人可以知道保羅傳揚的道是真實可信的。保羅繼續提醒加拉太人回想當初他在他們中間的日子,加拉太人是怎樣因為上帝的奇妙作為歡喜快樂地領受福音的道,願意一起和素昧平生的保羅忍受逼迫的痛苦,這些逼迫保羅、逼迫教會的人不是別人,其實就是加拉太弟兄姐妹從前的鄰居、朋友,甚至是親人。如果不是真正領受聖靈,明白福音的寶貴,誰願意為一個從來沒見過、毫無關係的外國人放棄自己以前的朋友、放棄自己原本舒適平安的生活。加拉太人經歷了上帝的恩典,認識了耶穌基督,願意做出選擇,可是現在他們卻被假教師矇騙,正在往回頭路走,好像他們沒有認識過耶穌,沒有經歷過恩典,沒有為信仰付出代價過一樣。雖然如此,保羅對加拉太眾教會還是充滿盼望,他相信弟兄姐妹會正面回應他的呼籲,因為在「難道果真是徒然的嗎?」這個句子背後,保羅的意思是「絕對不是徒然的」。加拉太人雖然因為根基不穩一時被假教師引誘,但是保羅相信教會的弟兄姐妹到頭來會聽從保羅的呼喊,離開假教師。
加拉太書3章5節●「那賜給你們聖靈,又在你們中間行異能的,是因你們行律法呢?是因你們聽信福音呢?」這是第6個問題。「那賜給你們聖靈,又在你們中間行異能的」就是上帝,只有上帝能將聖靈賜給人,在人中間行異能,保羅和其他人只是上帝手中的工具,如果不是上帝使用保羅,保羅自己是毫無能力的。在第2節,保羅問過一次同樣的問題,保羅說:「你們受了聖靈,是因行律法呢?是因聽信福音呢?」乍看之下,我們會有一個疑問,就是前面不是才剛問過,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保羅又要再問一次,難道他是要湊字數嗎?當然不是,保羅不需要湊字數。雖然保羅問的問題一樣,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看,就會發現第2節和第5節兩個問句裡的主詞不一樣。保羅在第2節問「你們」受聖靈,在第五節問「那」賜給你們聖靈的,一個是從人的角度來看經歷聖靈,另一個是從上帝的角度來看人經歷聖靈。保羅藉著這個問句,把加拉太人的注意力從自己過去的經歷提升到上帝的面前,這位上帝不只過去曾經叫加拉太人聽信福音領受聖靈得救,現在仍然繼續讓加拉太人因為聽信福音,有聖靈內住在他們裡面沒有離開,而且因為聖靈與他們同在,他們經歷了許多神蹟奇事。怎麼知道第2節是講過去的事,第5節是講現在的事?從動詞的時態分辨出來的。從主耶穌道成肉身在地上傳道開始,第一世紀的教會充滿了神蹟奇事,為了要顯明耶穌真是上帝之子,他的確背負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從死裡復活,後來在門徒面前升天,如今在天父上帝右邊為我們做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作神人之間的中保。當聖經還沒啟示完成的時候,上帝用神蹟奇事來堅固教會的信心,但是當聖經啟示完成之後,從第2世紀開始,神蹟奇事在教會裡大量減少,因為上帝要人專注在祂的話語上面。不過對第一世紀的加拉太眾教會來說,他們是滿有神蹟奇事的,其實如果他們留意,就可以發現上帝的作為在他們中間是獨一無二的。反而引誘他們的假教師沒有辦法說明,為什麼這些加拉太人,猶太教所謂外邦的罪人,居然在沒有割禮,不靠摩西律法的情況下,有聖靈明顯的作為在他們中間。
加拉太書3章6節●「正如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前面5節保羅要加拉太人回想自己領受聖靈的經驗,到了第6節,保羅把他們的屬靈經驗帶回聖經,用聖經作為信仰經歷的批判標準。這個作法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我們有什麼樣高超的屬靈經驗,這些經驗的地位不可以超過聖經,因為聖經是上帝啟示的絕對真理,聖經是檢驗屬靈經歷的最高標準,不能顛倒過來,把屬靈經歷放在聖經之上。保羅為什麼突然講到亞伯拉罕呢?如果我們繼續往下看,我們會發現,加拉太書第3章花了很多篇幅討論亞伯拉罕,甚至到第4章都還在亞伯拉罕。不只加拉太書,保羅在羅馬書第4章也花了一整章的篇幅討論亞伯拉罕。不只保羅,彼得、雅各在彼得前書、雅各書都提到亞伯拉罕,希伯來書同樣花很多篇幅講亞伯拉罕,使徒行傳司提反殉道之前在講亞伯拉罕,連主耶穌傳道的時候也和猶太人講亞伯拉罕。為什麼亞伯拉罕這麼重要?因為亞伯拉罕是聖經當中公認的典範,亞伯拉罕是上帝的朋友,是被上帝認可的人,因為亞伯拉罕被上帝認可,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才有後來的以色列人,才有耶穌基督降世拯救世人。關於亞伯拉罕的事蹟,我們留到8月4號講。現在我們只簡單講「亞伯拉罕信神,被神算為他的義」的重要性。不管對基督徒還是猶太教徒來說,亞伯拉罕都被認為是信仰的典範,亞伯拉罕被公認是信心之父,但是保羅和假教師對於怎麼認識這位信心之父的信仰,看法非常不同。假教師認為亞伯拉罕的信心是一種「應該」得到獎賞的行為,因此上帝與他立約,又賜給他和他的後代割禮作為記號,但是保羅不把功勞歸給亞伯拉罕,而是完全歸給上帝,保羅說亞伯拉罕是被神「算」為義。這個算為義的「算」字很特別,意思是好像上帝從祂的錢包裡把錢拿出來放在亞伯拉罕的錢包裡,然後把這個錢當作是亞伯拉罕的。上帝這樣做不是因為祂欠亞伯拉罕錢,而是上帝自己白白的恩典,正如加拉太眾教會因為聽信福音領受聖靈,不是因為行律法,一樣是上帝白白的恩典。
保羅在這裡把加拉太人領受聖靈稱義的經歷和亞伯拉罕被上帝算為義的經歷連接起來,目的是要加拉太人知道自己是怎麼蒙恩的,還要他們知道要怎麼樣保持在這個恩典裡面。當中很重要的就是對聖經的認識、對聖經的理解。唯有透過聖經,我們才能認識上帝在歷史當中的作為,透過上帝在歷史當中的作為,我們才能認識上帝是怎麼樣的上帝,我們才能知道上帝對人類、對世界的計畫,我們才能知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裡面有上帝的作為,我們才能正確的解讀上帝在我身上的心意是什麼,上帝怎麼用祂掌管萬有的智慧帶領我走人生的道路。這條道路叫做「信仰尋求理解」,我們不但要蒙恩,還要明白我們所蒙的恩,這樣我們才能學習為主做一個「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當主再來,「看見他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主耶穌親自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願主賜福給我們,讓我們都能成為主「忠心有見識的僕人」,將來主再來的時候,可以被稱為是「有福的」,同享耶穌基督顯現的榮耀。阿門。接下來我們來看今天的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