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講的聖經經文在舊約士師記3章7到11節,這段經文講的是俄陀聶的故事,俄陀聶是以色列歷史上第一位士師,士師就是審判者。士師的工作有幾個層面,包括在軍事上拯救以色列人脫離敵人,在社會上秉公行義施行審判,維護社會秩序,還有在靈性上帶領以色列人敬拜事奉耶和華神,保護以色列人不要背叛與神所立的約,讓以色列人可以享受神的賜福。俄陀聶是第一位士師,也是士師記12位大小士師裡最優秀的典範,當耶和華的呼召臨到他的時候,俄陀聶一句話也沒有,就順服神的話出去打仗獲得勝利,拯救以色列人。因著他的順服,帶給以色列40年的平安歲月。接下來我們來看聖經:
士師記3章7到8節「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忘記耶和華─他們的神,去事奉諸巴力和亞舍拉,所以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就把他們交在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薩田的手中。以色列人服事古珊利薩田八年。」這是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第一次背叛耶和華他們的神,去敬拜事奉偶像,我們順著經文往下看可以發現,這件事在俄陀聶的時代發生,並且俄陀聶被神興起作士師拯救以色列人之後,他還管理了以色列40年。士師記第一章告訴我們,俄陀聶是迦勒的女婿,迦勒是跟著摩西第一代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他的女婿俄陀聶就是跟著摩西在曠野長大的第二代以色列人。第二代的以色列人在摩西的繼承人約書亞帶領之下,進入神應許給他們的迦南地得地為業,結果才過了三、四十年的時間,這些親自跟隨耶和華打下迦南地的曠野世代就忘記耶和華,去事奉諸巴力和亞舍拉了。自從亞當夏娃犯罪墮落之後,我們人的記憶力有一種很特別的傾向,別人對我們的好,我們很容易忘記,可是別人對我們不好,我們很不容易忘記,有時候想忘也忘不了。人墮落之後,連記憶力也墮落了。跟著耶和華、跟著約書亞進迦南地的以色列人過了三、四十年之後,忘記了耶和華的恩典,忘記了他們在曠野吃過的苦頭、受過的教訓,他們離棄耶和華,選擇了被他們打敗迦南人的神來作他們的神。巴力我們之前介紹過了,它有點像土地公,迦南人以為巴力可以呼風喚雨,可以掌管農作物收成的好壞。在以色列後來的歷史當中,耶和華神透過先知以利亞讓以色列人知道,真正掌管風雨、掌管以色列收成的不是巴力,而是耶和華他們的神。除了巴力之外,以色列人還事奉亞舍拉,亞舍拉是一個怎麼樣的偶像呢?亞舍拉是巴力爸爸的配偶,就輩分來說算是巴力的媽媽,但是亞舍拉同時也是巴力的配偶,是巴力的老婆之一,巴力有很多個老婆,他的媽媽也是他的老婆。這樣的偶像以色列人跑去拜,所以以色列人整個國家社會的靈性道德迅速墮落一點也不奇怪。
人拜哪一位神,就會自然而然越來越像那一位神。當以色列人選擇離開聖潔的耶和華神,轉去敗墮落、暴力、淫亂的巴力、亞舍拉之後,以色列新一代的年輕人就變成巴力和亞舍拉的化身,充滿暴力和淫亂。差不多在俄陀聶同一個世代,可能在俄陀聶做士師之前,以色列發生了一件大事。有一天一個利未人帶著他的妾來到基比亞這座城市,他們在一位老人家的家裡住宿過夜,半夜的時候,基比亞人起來要強暴先生利未人,結果先生為了活命把妾拉出去交給他們,任他們凌辱,後來妾死了,先生利未人為了報仇,把妾的身體切成12塊送到全國各地,要討個公道,以色列全國人民知道這件事之後,就聚集起來要為利未人討公道,結果基比亞人護短,不願意把犯人交出來,連基比亞所屬的便雅憫支派也護短,全力支持基比亞,寧願內戰也不把犯人交出來。後來為了這件事,以色列打了一場內戰,死了6萬5千人,超過他們總人口百分之十,65000這個數字還只包括能上戰場打仗的男人,不包括女人、小孩。其實按照耶和華神藉著摩西啟示給以色列人的律法,這所有的事都不該發生,就算發生了,也應該按照律法處理,按照律法判刑,不應該演變成內戰,不應該死那麼多人,不至於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可是這時候以色列人已經忘記耶和華,離開耶和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投向巴力和亞舍拉的懷抱了。對巴力、亞舍拉,和其他迦南的偶像來說,暴力、色情不算什麼,事奉他們的以色列人也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但是耶和華神都看在眼裡。
當以色列人做惡的時候,耶和華神就怒氣發作,聖經原文說耶和華鼻子冒煙,耶和華神不只是有一點生氣,是氣到鼻孔都要噴火了。耶和華神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就把以色列人交給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薩田,以色列人就事奉古珊利薩田八年。三、四十年前以色列人進迦南地的時候,除了在艾城吃過一場敗仗,其他所有的戰役都是大獲全勝,因為以色列人當時專心跟隨耶和華,耶和華神與他們同在。當以色列人得到迦南地,在迦南地有錢了,日子好過了,忘記耶和華去事奉別神,其實他們還是在耶和華神手裡,只是他們自己沒有感覺。耶和華神成就以色列人的願望,不再保護忘恩的以色列人,把以色列人交出來,讓以色列人知道事奉偶像的結果是什麼。經文讓我們看見,事奉偶像的結果就是事奉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薩田。以色列人原本是自由的,不受任何其他勢力的挾制,但是以色列人用這個自由選擇自殺,他們選擇脫離給他們自由的耶和華,結果卻成為別人的奴隸,從埃及脫離奴隸生活得到自由之後,又在迦南地成為古珊利薩田的奴隸,重新失去自由。不一樣的是,第二次的失去自由是以色列人在自由中做的選擇,不像第一次在埃及是被逼的。
以色列人以為他們征服了迦南地,放眼望去在迦南地完全沒有對手,沒有人可以征服他們的時候,耶和華神從遙遠的米所波大米,就是兩河流域興起了能制服以色列的敵人古珊利薩田。古珊利薩田這個名字的意思是「雙重邪惡的古珊」,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薩田是整個士師時代4百年的時間裡,以色列面對最厲害的敵人。當以色列人不願意事奉耶和華神的時候,他們就淪落到去事奉加倍邪惡的米所波大米王。以色列人在這位加倍邪惡的古珊王手下生活了8年,後來實在忍受不了邪惡的暴政,就悔改呼求耶和華。
士師記3章9到10節「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的時候,耶和華就為他們興起一位拯救者救他們,就是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耶和華的靈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師,出去爭戰。耶和華將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薩田交在他手中,他便勝了古珊利薩田。」如果從地理的角度來看,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薩田應該是從以色列北邊入侵以色列,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卻住在以色列最南邊的猶大支派。這讓我們知道,古珊利薩田的勢力已經從北到南壟罩整個以色列。雖然從現象上來看,以色列已經被邪惡的敵人牢牢挾制了8年,以色列人除了呼求耶和華,在耶和華面前悔改哭泣之外,自己什麼也不能做,沒有辦法脫離敵人的挾制。但是實際上整個情勢還是在至高掌權者耶和華神的手裡,耶和華能把背叛的以色列人交給敵人,也能把敵人交給以色列人,拯救以色列人、幫助以色列人得勝。
在苦難的時代人很難看見希望,因為現實環境是一片黑暗,看不出來苦難什麼時候才會結束,也看不出來未來的盼望在哪裡。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候,以美國為首的盟軍計畫從英國橫越英吉利海峽,從法國諾曼第這個地方登陸,以此為據點反攻歐洲大陸,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諾曼第登陸。我們知道這次軍事行動是成功的,盟軍從1944年6月6日到8月25日總共運送了差不多3百萬士兵進入歐洲。1945年4月底義大利投降,1945年5月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諾曼第登陸的成功對結束二次世界大戰非常重要,但是這次登陸是一個非常艱鉅的任務,除了事前需要做非常詳盡的規劃和準備,登陸當天的天氣也必須符合嚴格的條件。他們所希望的天氣是不要雨天,也不要晴天。最低的雲必須在七百公尺以上,能見度要有5公里,每小時風速不得超過40公里,晚上最好還能有夜光,不然傘兵很難降落。海上的風浪也不能太大,不然打仗的時候,海面上的船隻有互相碰撞的危險。簡單的說,登陸需要的天氣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壞,天氣要有點壞,而且要壞的剛剛好。
登陸那一天美國總統羅斯福向耶和華神做了一個禱告,其中一段內容說:「全能的上帝,今天,我們引以為傲的兒女們,正在進行一項堅苦卓絕的事業,那就是保衛我們的共和國,保衛我們的信仰,保衛我們的文明,拯救那些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使他們得以自由。我們求你帶領他們前面的路,讓他們膀臂有力,心裡剛強,信心堅定。他們需要你的祝福,因為前面的路既遙遠又艱難,而敵人的力量也很強大,也許我們會損兵折將,勝利也許會遙遙無期,不過我們會鍥而不捨。我們堅信,因為你的恩典,因為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事業,我們的兒女必定會勝利。全能的神,願你的旨意成全,阿門。」在最艱難的處境面對敵人時,羅斯福把自己、軍隊、人民、國家,甚至是人類的未來透過禱告交在神的手裡,而神就以勝利來回應他的禱告。這個禱告到今年剛好70年。
3千多年前以色列人在苦難中悔改,呼求耶和華神拯救的時候,耶和華神就為他們興起拯救者拯救他們,俄陀聶成為以色列時代的第一位士師。士師記第一章告訴我們,俄陀聶是迦勒的女婿,並且他是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打下了底壁立下戰功,因此娶了迦勒的女兒押撒為妻。俄陀聶好像有很好的家世背景,讓他能夠成為以色列第一位士師,但是實際上俄陀聶是出生卑微的英雄。在聖經裡基納斯除了被稱為是俄陀聶的父親、迦勒的兄弟之外,沒有留下任何記載,這讓我們知道基納斯本人沒有什麼特別值得紀念的地方。基納斯被稱為是迦勒的兄弟,聖經原文告訴我們,基納斯是迦勒兄弟中最微小、最微不足道的,甚至這兩個人很可能根本毫無血緣關係。迦勒和基納斯這兩個名字都不是以色列人的名字,而是外邦人的名字。出埃及記12章37到38節記載「以色列人從蘭塞起行,往疏割去;除了婦人孩子,步行的男人約有六十萬。又有許多閒雜人,並有羊群牛群,和他們一同上去。」當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有許多閒雜人加入以色列人,和以色列人一起出埃及,這些閒雜人就是歸化成為以色列人的外邦人,當中包括迦勒和俄陀聶的爸爸基納斯。俄陀聶出身自卑微的家庭,但是他的出身背景沒有妨礙他成為被神揀選使用的人,俄陀聶身上流的雖然不是亞伯拉罕的血,但是他有亞伯拉罕的信心。耶和華神沒有因為俄陀聶是外邦人就輕看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耶和華看中俄陀聶的心,在士師記第一章俄陀聶因為信靠耶和華,打下連迦勒都覺得難以攻打的城市,迦勒看見這個年輕人的信心不簡單,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俄陀聶,並且給他們水泉和田地,祝福他們在迦南地的生活。迦勒看得出俄陀聶的信心,也賞識俄陀聶的信心,同樣的,耶和華神也看中俄陀聶的信心。
聖經告訴我們,當以色列人悔改呼求耶和華的時候,「耶和華的靈降在俄陀聶身上,俄陀聶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師,出去爭戰。」俄陀聶能夠成為士師,帶領以色列人出去打仗,不是因為他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在耶和華的靈降在他身上之前,俄陀聶和其他以色列人一樣,受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薩田管轄,一樣事奉古珊利薩田8年的時間,但是當聖靈降臨在人身上的時候,原本平凡的人就能被聖靈使用,成就不平凡的工作。俄陀聶做了以色列的士師,原文直接翻譯是「他就審判以色列」,俄陀聶被聖靈充滿,成為以色列的領袖,第一件做的事不是出去和敵人打仗,而是先審判以色列。審判以色列什麼呢?背叛耶和華神的罪,以色列人被敵人挾制的原因不是因為敵人太強,而是因為以色列人離開了保護他們的耶和華,並且犯了許多不應該犯的罪,俄陀聶成為士師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以色列人帶回耶和華面前,要以色列人遵守他們與神所立的約,不可以輕看他們和神的約定,要放棄一切不討神喜悅的事。當以色列人悔改歸向神之後,他們才能夠在神聖潔的同在中與雙倍邪惡的米所波大米王古珊作戰。古珊利薩田以為以色列人是敗在他的邪惡之下,他以為靠邪惡可以獲得勝利,但是當俄陀聶帶著悔改的以色列人出來與他作戰的時候,他的邪惡救不了他,這次換「耶和華將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薩田交在俄陀聶手中,俄陀聶便勝了古珊利薩田。」戰爭的勝敗由耶和華決定,勝敗不在古珊利薩田手裡,也不在俄陀聶手裡。
士師記3章11節「於是國中太平四十年。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死了。」俄陀聶的勝利帶來豐碩的成果,以色列人得以享受40年的太平日子。俄陀聶順服神的呼召,結果帶來一整個世代的平安,40年的太平歲月就是俄陀聶餘生的年日。當俄陀聶在世的時候,他帶領以色列人專心跟隨耶和華、事奉敬拜耶和華,以色列人得以享受從神而來的平安與福分。之前以色列人就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平安與福分,忘記耶和華、離棄耶和華,轉去敬拜事奉巴力和亞舍拉,結果他們反而失去平安、失去福分,受到雙倍邪惡的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壓迫和統治。其實真正的福分都在耶和華那裡,神早就預備好要賜給人了。當40年過去之後,俄陀聶的壽命到了,他就離開世界回到神那裡,俄陀聶死了之後,新一代的以色列人又將陷入同樣的危機,我們下個禮拜繼續再講。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