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20:29-48

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完以色列眾支派和便雅憫支派之間的內戰。這次內戰的起因是為了審判便雅憫支派基比亞城的匪徒,這些匪徒強姦了一個利未人的妾,利未人把妾的屍體切成12份,傳送到以色列12支派,於是以色列眾人聚集在一起,決定要嚴懲基比亞的匪徒,以色列眾人靠自己人多,40萬大軍壓境,要求便雅憫人交出匪徒,便雅憫支派卻不聽,反而準備和以色列人打仗,於是雙方以基比亞為中心開戰,第一次交手,以色列人陣亡2萬2千人,第二次交手,以色列人陣亡1萬8千人,打兩次仗損失十分之一的部隊,於是以色列人上到伯特利上帝的約櫃那裡,坐在上帝面前哭號,禁食禱告,獻祭給上帝,接著以色列人求問上帝:「我們當再出去與我們弟兄便雅憫人打仗呢?還是罷兵呢?」上帝回答他們:「你們當上去,因為明日我必將他們交在你們手中。」

士師記20章29到34節「以色列人在基比亞的四圍設下伏兵。第三日,以色列人又上去攻擊便雅憫人,在基比亞前擺陣,與前兩次一樣。便雅憫人也出來迎敵,就被引誘離城;在田間兩條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亞,像前兩次,動手殺死以色列人約有三十個。便雅憫人說:他們仍舊敗在我們面前。但以色列人說:我們不如逃跑,引誘他們離開城到路上來。以色列眾人都起來,在巴力他瑪擺陣,以色列的伏兵從馬利迦巴埋伏的地方衝上前去。有以色列人中的一萬精兵,來到基比亞前接戰,勢派甚是凶猛;便雅憫人卻不知道災禍臨近了。」在上帝應許保證之下,以色列人發動第三次攻擊,這次他們不像前兩次仗著自己人多,直接和便雅憫人硬碰硬,以色列人乃是先設下伏兵,包圍基比亞城,設完伏兵包圍完成以後,才像前兩次一樣,到基比亞城前面擺陣,要和便雅憫人打仗。便雅憫人完全不知道以色列人包圍基比亞的伏兵,以為以色列人只是和前兩次一樣,出來擺陣和他們打仗,因為有前兩次打勝仗的經驗,便雅憫人以為第三次也和前兩次一樣,不管以色列人再來幾次,通通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便雅憫人就打開城門出城迎敵,「就被引誘離城」,離開可以保護他們的城池,暴露在沒有保護狀態之下。

便雅憫人輕敵了,第一次打仗的時候,我相信便雅憫人絕對不敢輕敵,因為沒有輕敵的本錢,雖然戰場是在便雅憫人自己的地盤,便雅憫人比以色列人更熟悉地形,但是兩邊軍隊人數相差超過15倍,便雅憫人只要一個不小心,隨時可能全軍覆沒,開打之前總是要謹慎地評估再評估,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作戰模式,才能以2萬6千人對抗以色列40萬大軍。相對來說,以色列人一開始完全輕敵,40萬打2萬6,怎麼可能打不過,隨便打都贏,抱著這種心態上戰場,結果一戰以色列人陣亡2萬2千人,而且還是最精銳的猶大支派,謹慎應戰的便雅憫支派幾乎毫髮無傷,打了大勝仗還全身而退。當然,我們知道這中間有上帝的審判在其中,上帝先審判以色列眾人的罪,再審判便雅憫支派的罪,但是隨著戰局發展,我們可以看見上帝審判雙方的軌跡,箴言16章18節「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驕兵必敗。打敗仗的以色列眾人開始學習謙卑,回到上帝面前尋求,雖然還不夠謙卑,但總是開始向謙卑出發,相反的,打了大勝仗的便雅憫人,發現原來以色列40萬大軍也不過如此,之前把他們想得太厲害了,事實上根本不堪一擊,不過明天打仗還是要小心一點。第二戰便雅憫人仍然獲得勝利,於是以色列人更加謙卑回到上帝面前,便雅憫人更加不把以色列眾人放在眼裡。

便雅憫人第三次與以色列人作戰,不再像第一次、第二次那樣小心謹慎,因為有了經驗,以為以色列人還像前兩次一樣好對付,他們不知道,其實前兩次作戰成功是因為上帝不把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裡,現在卻不一樣了,第三次作戰以前,上帝已經先告訴以色列人,要把便雅憫人交給他們了。以色列人假裝像前兩次一樣敗在便雅憫人面前,甚至以色列人在逃跑的時候被殺了30人,但是當便雅憫人追趕假裝戰敗的以色列人時,埋伏在基比亞附近的伏兵開始行動了,以色列有特選的一萬精兵趁便雅憫人不在基比亞城城的時候,趁機攻擊基比亞城,經文形容他們「勢派甚是凶猛」,但是遠離基比亞城追殺以色列人的便雅憫人卻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掉入陷阱,還以為正在像前兩次一樣打勝仗。一個基督徒最大的危機不是在他成功之前,而是在成功之後,或者經歷靈性高峰之後,成功之前雖然有危機,但是因為還沒成功,必須小心翼翼,不敢不依靠上帝,可是成功以後,人很自然會放鬆心情,雖然知道要把榮耀都歸給上帝,但是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會覺得自己厲害,能成功自己多少有點功勞,不在像之前那樣緊緊依靠上帝,當人的心逐漸遠離上帝,就逐漸失去敵擋試探、誘惑的能力,以為自己可以的時候,反而就是失敗的開始。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王,在位前幾年敬畏上帝、遵行上帝的道,歷代志下11章17節「這樣,就堅固猶大國,使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強盛三年,因為他們三年遵行大衛和所羅門的道。」但是到12章1節「羅波安的國堅立,他強盛的時候就離棄耶和華的律法,以色列人也都隨從他。」列王紀上14章25到26節「羅波安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來攻取耶路撒冷,奪了耶和華殿和王宮裡的寶物,盡都帶走,又奪去所羅門製造的金盾牌。」這是上帝給羅波安王的審判,那時候先知示瑪雅奉命責備王和眾首領:「耶和華如此說:你們離棄了我,所以我使你們落在示撒手裡。於是王和以色列的眾首領都自卑說:耶和華是公義的。」

我們回到士師記,20章35到41節「耶和華使以色列人殺敗便雅憫人。那日,以色列人殺死便雅憫人二萬五千一百,都是拿刀的。於是便雅憫人知道自己敗了。先是以色列人;因為靠著在基比亞前所設的伏兵,就在便雅憫人面前詐敗。伏兵急忙闖進基比亞,用刀殺死全城的人。以色列人預先同伏兵約定在城內放火,以煙氣上騰為號。以色列人臨退陣的時候,便雅憫人動手殺死以色列人,約有三十個,就說:他們仍像前次被我們殺敗了。當煙氣如柱從城中上騰的時候,便雅憫人回頭觀看,見全城的煙氣沖天。以色列人又轉身回來,便雅憫人就甚驚惶,因為看見災禍臨到自己了。」經文很明確地告訴我們,是上帝使以色列人戰勝便雅憫人,上帝是主動的審判者。在基比亞匪徒的案件當中,便雅憫人明明知道基比亞匪徒犯罪,卻昧著良心違背上帝律法,不主動處理犯人,也不願意配合以色列眾人審查案件,不交出犯人,選擇徇私護短包庇罪犯、包庇罪惡。基比亞城會變得像所多瑪城一樣不是沒有原因的,如果沒有人長期徇私護短,包庇犯罪者,縱容他們的犯罪行為,在曠野跟隨上帝單純勇敢的以色列人,不會在一代之內墮落敗壞成這個樣子。之前我們在米迦的故事裡看見米迦的母親如何包庇米迦,米迦偷了媽媽的錢,媽媽發現以後不但沒有一句責備,甚至還奉耶和華上帝的名祝福米迦,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果然變得亂七八糟、無法無天,更可怕的是,這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整個社會、整個世代的墮落淪陷。情況已經壞到上帝必須出手懲治,否則整個以色列國都要被罪惡吞噬,上帝從埃及拯救出來的以色列人會完全變成迦南人,聖潔的國度變成淫亂、暴力充滿的國度,上帝預備以色列國讓基督降生拯救罪人的計畫也會受到影響。可惜的是,便雅憫人完全看不見上帝的作為,驕傲使他們眼瞎,直到被以色列人完全殺敗,死了2萬5千1百人,便雅憫人才知道自己被打敗了。上個禮拜我們講到,以色列人陣亡4萬人,損失百分之10的時候,他們就來到上帝面前謙卑尋求上帝,但是便雅憫人直到損失超過百分之96,才知道自己失敗,多麼可怕的瞎眼,賠到剩下不到百分之4,才願意認賠出場。

以色列的伏兵殺盡基比亞全城的人,並且在城裡放火,經文形容「煙氣如柱從城中上騰」、「全城的煙氣沖天」,這個景像和上帝使者毀滅所多瑪、蛾摩拉和附近城市的敘述類似,創世記19章24到25節記載「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裡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28節「那地方煙氣上騰,如同燒窰一般。」士師記裡基比亞城所犯的罪和創世記裡所多瑪城所犯的罪一模一樣,上帝沒有因為以色列人曾經與祂立約,就放鬆標準徇私護短假裝看不見以色列人的罪,上帝在創世記怎樣審判所多瑪,在士師記也就怎樣審判基比亞。出城與以色列人作戰,追殺以色列人的的便雅憫人,直到看見以色列伏兵在基比亞城放火燒城的煙,又看見原本被他們追著跑的以色列人突然轉頭回來和他們作戰,才醒悟過來,知道自己中了調虎離山計,現在已經被人前後包圍夾擊,連基地也回不去了,這時候他們的眼睛才打開,看見自己大難臨頭,知道要驚慌害怕,可是已經沒有機會再給他們悔改,便雅憫人來不及後悔了。

42到48節「他們在以色列人面前轉身往曠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後面追殺。那從各城裡出來的,也都夾攻殺滅他們。以色列人圍繞便雅憫人,追趕他們,在他們歇腳之處、對著日出之地的基比亞踐踏他們。便雅憫人死了的有一萬八千,都是勇士。其餘的人轉身向曠野逃跑,往臨門磐去。以色列人在道路上殺了他們五千人,如拾取遺穗一樣,追到基頓又殺了他們二千人。那日便雅憫死了的共有二萬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只剩下六百人,轉身向曠野逃跑,到了臨門磐,就在那裡住了四個月。以色列人又轉到便雅憫地,將各城的人和牲畜,並一切所遇見的,都用刀殺盡,又放火燒了一切城邑。」這段經文詳細記載便雅憫人的滅亡,不只上戰場的2萬6千人分三次被殺到剩下600人,連沒有上戰場參戰的非戰鬥人員都被以色列人用刀殺盡,所有的老弱婦孺,連人帶牲畜,凡有氣息的全都被殺,便雅憫一切的城市全都被以色列人放火燒掉。在士師記第一章,以色列人沒有按照上帝的吩咐滅盡做惡的迦南人,到了士師記第20章,以色列人又違反上帝的吩咐滅盡同樣屬於以色列一份子的便雅憫支派。以色列人做的過頭了,上帝沒有要以色列眾人消滅便雅憫支派,戰爭開打以前,以色列人把便雅憫人當作敵人,忘記便雅憫人也是以色列人,以色列人打敗仗之後,來到上帝面前禱告,以色列人稱呼便雅憫人是他們的弟兄,可是以色列人一但得勝,就忘記前一天晚上自己還在上帝面前稱呼便雅憫人弟兄,消滅弟兄比和敵人迦南人打仗更認真、更徹底,以色列人沒有滅絕迦南人,卻滅絕自己弟兄。

士師記19到21章最後一段故事的第一句話是「當以色列中沒有王的時候」,以色列人不是沒有良心,當他們看見利未人妾屍塊的時候,全國上下都被這個社會重大案件震動,大家集合起來要起來主持公道,喚起社會公義。「當以色列中沒有王的時候」,以色列人不是沒有熱心,以色列人在上帝面前禁食禱告,為了抓到匪徒,他們盡心盡力和包庇匪徒的幫兇打仗,即使打敗仗死了好幾萬人,大家還是前仆後繼,直到打勝仗為止。可是就是這群有良心、有熱心的以色列人,親手拿刀殺盡自己弟兄,連平民老百姓也不留一個活口,因為「以色列中沒有王」,保羅在羅馬書10章2到3節給以色列人下一個評論「我可以證明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因為不知道神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神的義了。」以色列人的良心、熱心沒有在上帝作王的約束之下運行,以致於自己成為自己公義的標準,結果就是過度報復,該殺的殺了,不該殺的也殺光,等到殺完人頭腦冷靜下來,回頭一看才後悔自己犯下的滔天大罪,可是已經來不及挽回。以色列人後來在上帝面前大哭,因為以色列少了一個支派,這個錯誤卻是他們親手造成的。便雅憫人沒有把上帝當王,體貼肉體的情慾來生活,像他們留下沒有滅盡的迦南人一樣,因為罪惡太大引起公憤,便雅憫人活得像迦南人,死的也像迦南人,明明是以色列家的一分子,卻像迦南人一樣和以色列人打仗,結果除了600人之外,其他全部都被消滅。對以色列人來說,長期遠離上帝話語使他們的心變得遲鈍,沒有辦法好好按照上帝的心意來處理危機,以色列人原本只是要處理一個小危機,可是為了處理這個小危機,卻製造出大危機,經過這次內戰,以色列少了兩個支派的人數,包括被他們滅掉的便雅憫支派,以及便雅憫支派之前殺掉的4萬人,就結果來看是兩敗俱傷,沒有人真正得到好處。

雖然以色列人內部自相殘殺、一片混亂,但是上帝還是在最壞的狀況下保留餘種,便雅憫支派還剩下躲在曠野裡的600人。上帝允許人類歷史當中存在黑暗時期,讓人知道罪惡的可怕和人墮落的真實性,人不會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的假像中,才會轉眼仰望,呼求上帝的救贖,然而即使是在最壞的時代,最沒有希望的時候,上帝還是暗中為人保留祂的恩典,等到黑暗過去,光明會重新再臨。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