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結束路得記。路得記從以色列士師時代的一場饑荒開始,猶大伯利恆的以利米勒帶著妻子拿俄米和兩個兒子到臨近的摩押地躲避饑荒,十幾年後以利米勒一家三個男丁都死在摩押地,只剩下寡婦拿俄米和拿俄米的媳婦寡婦摩押女子路得。因為聽見上帝重新眷顧以色列的緣故,拿俄米和路得回去伯利恆,在第一章最後拿俄米向迎接她的婦女埋怨上帝:「我滿滿地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地回來。耶和華降禍與我,全能者使我受苦。」但是隨著第二章、第三章故事進展,雖然上帝從頭到尾沒有出現說話,但是上帝在暗中眷顧兩個寡婦拿俄米和路得,透過至近的親屬波阿斯供應她們生活所需,後來路得聽從拿俄米的吩咐,主動向波阿斯求婚,波阿斯也一口答應,第二天早上在城門口透過公開法律程序,在長老和眾人的見證下正式得到買贖產業的權利,並且娶路得為妻,為拿俄米過世的丈夫以利米勒留下繼承人。拿俄米和路得在第一章的絕望、苦難,因著上帝的幫助、因著被上帝使用的波阿斯,生命產生極大改變,由苦難化為祝福、由哀哭轉為喜笑。
路得記4章13節「於是,波阿斯娶了路得為妻,與他同房。耶和華使他懷孕生了一個兒子。」波阿斯正式娶路得,做他的合法妻子,路得不是身分次一等的妾,也不是沒有名分的跟著波阿斯,而是正式的合法妻子。士師記最後幾章以色列社會一片混亂,強姦、集體暴力、內戰、濫用上帝的名犯罪什麼都來,其中我們看見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家庭制度被破壞。士師耶弗他的媽媽根本和耶弗他的爸爸沒有婚姻關係,耶弗他在破碎的家庭關係中成長、性格扭曲,後來雖然成為士師,卻刀口向內殘殺同胞。參孫不尊重婚姻、不尊重與上帝、與人立約的關係,一輩子玩世不恭,最後被枕邊人出賣,連眼睛都被敵人挖出來。服事上帝的利未人娶了一個伯利恆女子做妾,因為這兩個人的緣故,以色列引發激烈內戰,折損了2個支派的人力,便雅憫支派差一點被消滅。波阿斯沒有因為自己社會經濟條件比路得好的緣故,隨便對待路得,而是認真看待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娶路得為妻,與她同房。接下來的經文很有意思,「耶和華使他懷孕生了一個兒子」,明明前一句話還在講波阿斯、路得兩個人,下一句主角卻搖身一變,不是波阿斯、不是路得,是上帝介入兩個人中間,是上帝以祂的能力讓這對夫妻可以生育,這是路得記唯二提到上帝主動介入的經文。第一次在路得記1章6節「他就與兩個兒婦起身,要從摩押地歸回;因為他在摩押地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拿俄米在摩押地聽見上帝的作為,上帝眷顧、上帝造訪自己的百姓,賜下糧食解決饑荒的問題。第二次在路得記最後一章,上帝主動出手幫助一對敬畏祂的夫妻生下繼承人。
之前我們講過,路得在前一段婚姻十年的時間都沒有孩子,波阿斯年紀也大了,兩個人的婚姻有可能延續瑪倫和路得的模式,還沒有生下孩子,丈夫已經離開世界,但是因為上帝介入,這個可能性完全消除,波阿斯和路得生下兒子,這個兒子是上帝賞賜給他們的產業。詩篇127篇3節「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雖然從人的角度來看,一對夫妻生孩子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即使在這樣平凡人的日常生活中,上帝還是主動施恩,顧念祂百姓的生活點滴,上帝知道祂百姓的需要,馬太福音6章32節「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主耶穌親口告訴我們,天父上帝知道我們的一切需要,主耶穌又說:「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上帝顧念屬於祂的人。
14到17節「婦人們對拿俄米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今日沒有撇下你,使你無至近的親屬。願這孩子在以色列中得名聲。他必提起你的精神,奉養你的老,因為是愛慕你的那兒婦所生的。有這兒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好!拿俄米就把孩子抱在懷中,作他的養母。鄰舍的婦人說:拿俄米得孩子了!就給孩子起名叫俄備得。這俄備得是耶西的父,耶西是大衛的父。」路得記故事的結尾是以一群女人的聚會和對話作為結束,這在聖經66卷當中是很特別的一個現象,類似的只有箴言最後一章講論才德的婦人、雅歌最後一章書拉密女對丈夫的愛情告白,但是箴言和雅歌都屬於詩歌智慧書,不像路得記是用歷史敘述的模式寫成。路得記的故事從拿俄米開始,到路得記結尾,故事的焦點又回到拿俄米身上,路得記刻意以一群不起眼的婦人做為結尾,目的要讓人知道,上帝能夠在對人來說毫不起眼的小地方,用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來推進上帝救贖世人的偉大工作和歷史。婦女們一出場就稱頌上帝的名,她們看見上帝為自認為孤苦無依的拿俄米留下幫助她的至近親屬,還有愛她的媳婦,婦女們看見這一年來的時間,上帝怎樣帶領拿俄米關關難過關關過,因此她們稱頌上帝,她們在拿俄米身上看見「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我們稱頌上帝、感謝上帝不是出於迷信、不是出於喊一些空洞的屬靈口號,聖經裡的人稱頌上帝、感謝上帝都有具體理由,因為在生活中得到具體幫助,因為在困難中經歷上帝同在,或者因此認識上帝自己,因為明白救恩的奧秘,因為看見弟兄姊妹的信心、愛心增長,凡事謝恩,原因有很多種,唯一沒有的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稱頌、為什麼感謝,只因為看到別人這樣做就照樣跟著做,「拿香跟拜」,這不是真正的稱頌和感謝。願主打開我們的眼睛,能看見上帝在我們身上的恩典,真誠地稱頌上帝、感謝上帝。
上帝沒有任憑拿俄米孤獨、絕望而死,上帝主動出手干預,阻止悲劇繼續發生,透過波阿斯和路得,賜下新生命。婦女們祝福拿俄米,這個新生兒將帶給她兩大好處,「提起你的精神,奉養你的老」,拿俄米在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都可以得到滿足。在城門口的買贖契約成立以後,有義務照顧拿俄米的至近親屬只有波阿斯一個人,可是因為孩子出生,拿俄米的至近親屬又多了一個,即使將來波阿斯比拿俄米先離開世界,這個孩子還是可以繼續擔負起照顧拿俄米的責任。婦女們祝福「願這孩子在以色列中得名聲」,這個祝福的內容就像大衛王傳位給所羅門王的時候,大衛王的大臣向大衛王說的話一樣,列王紀上1章37節「耶和華怎樣與我主我王同在,願他照樣與所羅門同在,使他的國位比我主大衛王的國位更大。」願上帝賜福,讓兒子比爸爸更好。爸爸波阿斯在伯利恆是大財主、大善人,希望上帝讓兒子比爸爸更好,比爸爸做更大的事,名聲不只在伯利恆一個小地方,能夠傳遍以色列全國超過爸爸。這是很美的祝福,希望下一代比前一代更優秀,這樣的家庭、民族、國家一定有前途、有盼望,如果倒過來每一代都希望自己比下一代強,免得老了被看不起,每一代都留一手,不用幾代不管家庭、民族、國家都只會越來越差。
為什麼這個孩子一定會擔負起安慰拿俄米、奉養拿俄米的責任呢?因為這個孩子「是愛慕你的那兒婦所生的」,婦女們給路得聖經女子能得到的最高評價,「有這兒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好!」雖然路得身體裡流得不是以色列人的血,但是路得真正活出了以色列人該有的生命、信心與愛心,婦女們在路得身上看見她對拿俄米完全犧牲奉獻的愛,看見路得下定決心跟隨上帝,按照上帝話語安排自己的人生,婦女們相信路得生的孩子會繼承路得的價值觀。有一句話說:「上帝只有兒子,沒有孫子。」意思是說信仰不會自動經由血緣關係遺傳,但是婦女們的話提醒我們另外一個重點,兒女是上帝賜給父母的產業,父母可以積極運用,也應該積極運用上帝賦予的權柄教養兒女,為兒女建立正確的信仰和價值觀,箴言22章6節「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這是父母能留給兒女最好的禮物,好的信仰傳統比錢能留更久,錢花光就沒了,信仰卻能世世代代流傳下去,並且保護後代子孫遠離罪惡、遠離試探,「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
婦女們說完祝福的話,「拿俄米就把孩子抱在懷中,作他的養母。」這個行動表示拿俄米正式走出喪夫、喪子的傷痛,拿俄米接納這個孩子成為自己的孩子,很可能拿俄米親自養育這個孩子,婦女們也為拿俄米高興,說:「拿俄米得孩子了!」路得記第一章拿俄米說自己:「滿滿地出去,空空地回來」,現在拿俄米重新成為滿滿的,不再是空空的。接著婦女們為孩子命名,孩子的名字不是爸爸波阿斯起的,不是媽媽路得起的,不是養母拿俄米起的,卻是由這群婦女起名,孩子名叫俄備得,意思是「服事的人」,俄備得是服事拿俄米的人,也是服事上帝的人,俄備得的出生與存在能夠連繫家族,使需要的人得到供應,這是服事的人的榮耀。更重要的是,俄備得是一個承先啟後的人,俄備得是大衛的爺爺,大衛是徹底終結士師時代以來以色列400年亂局的人,在上帝的引導之下,結束以色列幾百年亂世的不是檯面上的那些大人物、大士師,不是在率領軍隊以寡擊眾的基甸、耶弗他,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參孫,而是在伯利恆這個小地方,由一對小夫妻生下結束亂世之人的祖先,俄備得的孫子大衛後來不但國家多次戰勝侵略的敵人,更留下豐富屬靈的資產和物質遺產給後人,聖經詩篇留下許多大衛的詩,撒母耳記上下幾乎都是大衛的故事,這一切都是掌管萬有的上帝在背後安排、運行而成。在路得記裡,上帝一開始被拿俄米視為帶來苦難的敵人,但從賜下食物開始,上帝不斷以人不能察覺的方式,隱身在幕後賜福拿俄米和路得,甚至波阿斯,最後上帝因為賜下孩子被眾人讚美,上帝也進一步推動救恩歷史進展,上帝使用平凡人的忠心,成就偉大的事,雖然上帝在路得記沒有直接說過一句話、一個字,但是卻不停以行動來說話,讓人認識祂是施恩憐憫人、眷顧人的上帝。
18到22節「法勒斯的後代記在下面:法勒斯生希斯崙;希斯崙生蘭;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撒門生波阿斯;波阿斯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這是路得記最後一部分,記載十個人名,從猶大的法勒斯開始,一直到大衛結束。這是大衛王的家譜,如果以摩西作為分界,摩西以前紀錄五代,從法勒斯到拿順,摩西以後記錄五代,從撒門到大衛。這份家譜沒有記載從法勒斯到大衛的每一個世代,而是從其中挑選具代表性的祖先記錄下來。法勒斯是猶大的兒子,猶大一共有五個兒子,前兩個兒子因為在上帝眼中看為惡,死在迦南地,後三個兒子成為猶大支派三大宗族的祖先,法勒斯是其中之一。希斯崙是法勒斯的兒子,迦南地發生饑荒的時候,希斯崙跟著以色列從迦南地遷居到埃及,後來也成為一族,隸屬法勒斯族。蘭是希斯崙的次子,是以色列人在埃及生養眾多的開端。亞米拿達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前最後一個世代,亞米拿達的意思是「我的親屬慷慨而高貴」,亞米拿達很會教育小孩,他的女兒是大祭司亞倫的太太,因此亞米拿達是亞倫的岳父,出埃及記6章23節「亞倫娶了亞米拿達的女兒,拿順的妹妹,以利沙巴為妻,他給他生了拿答、亞比戶、以利亞撒、以他瑪。」亞米拿達的兒子拿順也很優秀,拿順是出埃及的世代,民數記告訴我們,拿順是猶大支派的族長,並且是上帝親自指定告訴摩西的族長人選。在民數記第七章,會幕建好以後,以色列人按照支派,由族長代表奉獻禮物給上帝,7章12節「頭一日獻供物的是猶大支派的亞米拿達的兒子拿順。」拿順代表以色列人第一個獻禮物給上帝。
從第六代撒門開始,救恩歷史進入新的階段,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得地為業,撒門就是跟著約書亞進迦南地得地為業的世代,撒門本身並不特別有名,但是他有一個相當出名的太太,就是喇合。喇合原本是耶利哥城的迦南人,但是她像路得一樣,選擇歸向耶和華上帝,冒著生命危險拯救約書亞的兩個探子,救了自己和一家人,成為信心的典範。波阿斯是士師時代末期的人,也是路得記的重要人物,波阿斯繼承了祖先的信心,和冒著風險拯救至親的典範。俄備得是承先啟後的轉折人物,以色列從士師時代過度到王國時代,也是上帝給拿俄米、路得、波阿斯的獎賞。耶西是俄備得的兒子、大衛的父親,因著上帝的吩咐,以色列最後一位士師撒母耳來到伯利恆拜訪耶西,並且在耶西的8個兒子裡尋找到最小的兒子大衛,膏立大衛為王。第十代大衛就不必多說了,大衛是不世出的領導人、軍事天才、傳奇詩人,是以色列歷史最長朝代的建立者,聖經稱呼大衛是合神心意的人。更重要的是大衛是基督的祖先,大衛的一生預表基督,大衛結束從支派始祖猶大開始5個世紀以來的憂患、動盪不安,帶給國家帶來平安,基督則把上帝永恆國度從天上帶到人間,永遠解決人遠離上帝的問題,永遠解決罪惡與審判的問題。感謝上帝我們用10次的時間講完路得記,下個禮拜開始我們要講約翰福音,講述基督的故事。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