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救恩五要點」,救恩五要點分別是,第一、「全然的墮落」人已經被罪完全敗壞了,人在罪中已經完全墮落了。第二、「無條件的揀選」上帝揀選人得救是無條件的。第三、「特定的救贖」基督的救贖是在特定的人身上,不是全世界所有的人。第四、「不可抗拒的恩典」聖靈將救恩施行在人身上,是人無法抗拒的。第五、「聖徒永蒙保守」它的另外一個名字叫「一次得救,永遠得救」。上個禮拜講了前面兩點,今天我們繼續講完後面三點:
第三、「特定的救贖」。「特定的救贖」是從第二點「無條件的揀選」而來,因為天父上帝無條件的揀選,因此聖子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人間,犧牲自己的性命死在十字架上拯救罪人。基督在十字架上代替罪人接受上帝公義的審判,滿足了上帝律法的要求,基督完成了上帝要求的公義,因此基督的救贖能完全拯救罪人脫離罪惡,使罪人重生,罪人因為基督救贖的緣故身分改變,不但從有罪變成無罪,更從無罪變成被上帝稱為義,無罪和被稱為義是兩種不同的情況,一個沒有犯罪的人不一定是一個好國民,但是一個好國民一定是一個沒有犯罪的人。基督拯救罪人不但除去罪人的罪,更讓罪人成為一個義人,基督把自己的公義披戴在蒙他拯救的人身上,哥林多後書5章21節這樣描述基督的救贖工作「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因著基督的救贖,得罪上帝的人可以與上帝和好,歌羅西書1章21到22節「你們從前與神隔絕,因著惡行,心裡與他為敵。但如今他藉著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們與自己和好,都成了聖潔,沒有瑕疵,無可責備,把你們引到自己面前。」基督挽回了上帝按照公義在罪人身上的憤怒,和應當施行的審判,羅馬書5章8到9節「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基督以自己的死來換取祂百姓需要的公義和赦免。
基督救贖工作的效果是使罪人成為義人與上帝和好,「特定的救贖」講的則是基督救贖工作的範圍,聖經告訴我們基督的救贖工作有特定範圍,是針對上帝在創造世界以前所揀選的人進行救贖,不是拯救全世界每一個人,約翰福音10章24到29節「猶太人圍著他,說:你叫我們猶疑不定到幾時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的告訴我們。耶穌回答說:我已經告訴你們,你們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為我作見證;只是你們不信,因為你們不是我的羊。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我父把羊賜給我,他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從福音書我們可以很清楚看見,基督傳道的時候有一些人相信基督、接受基督、跟隨基督,但是也有另外一群人不相信基督、反對基督,甚至要殺害基督,在我們的生活經驗當中,我們也可以很輕易發現,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相信基督,悔改歸正接受福音。基督耶穌結束最後的晚餐之前做了一個禱告,約翰福音17章1到11節「耶穌說了這話,就舉目望天,說:父啊,時候到了,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正如你曾賜給他權柄管理凡有血氣的,叫他將永生賜給你所賜給他的人。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你,你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父啊,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你的名顯明與他們。他們本是你的,你將他們賜給我,他們也遵守了你的道。如今他們知道,凡你所賜給我的,都是從你那裡來的;因為你所賜給我的道,我已經賜給他們,他們也領受了,又確實知道,我是從你出來的,並且信你差了我來。我為他們祈求,不為世人祈求,卻為你所賜給我的人祈求,因他們本是你的。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並且我因他們得了榮耀。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裡去。聖父啊,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
聖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基督拯救的範圍是有限定的,基督自己的話把屬於他的羊和不屬於他的羊清楚分開,並且基督承認這些要承受永生的人是天父上帝賜給他的。這樣我們就出現了幾個問題,第一、基督是不是因為能力不夠,所以只能拯救一部分人,沒辦法拯救所有人?第二、如果基督不是因為能力不夠,為什麼他不拯救全世界?這些問題不是我想出來的,歷史中很早以前就有人問這些問題了,基本上這些問題是罪人按照自己墮落的理性產生出來,這些問題裡面都隱含一個假設,就是人應該得救,不應該滅亡,最好是人人有獎,沒有一個失落的,不然萬一滅亡的那個是我或我的家人怎麼辦?這是人性,不願意承認人有罪必須接受審判,不願意承認按照審判,人有罪並且要接受永遠滅亡的刑罰。沒有一個人喜歡承認這一點,因為我們是罪人,人寧願指責公義的上帝有罪,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有罪,這就是人已經被罪惡玷污的證據。基督的能力不夠嗎?當然不是,基督釘十字架捨命把整個死亡的權勢都打敗了,哥林多前書15章55到57節「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死的毒鉤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感謝神,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按照道理來講,上帝不應該拯救任何一個罪人,上帝應該審判每一個罪人,每一個罪人都應該在上帝的忿怒之中永遠滅亡,這是罪人應該得到的結局,上帝一點也沒有欠人拯救,拯救是恩典,是罪人不應該得到的特赦。人間的政府總統有特赦的權力,上帝是天上永遠的君王,祂以祂的主權從應該完全滅亡的人當中,選擇一部份施行拯救,這是上帝不應該做的,因為祂沒有欠人救恩,但是上帝選擇拯救,至於上帝選擇拯救誰,不拯救誰,這是上帝的奧秘,上帝沒打算告訴我們,申命記29章29節「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我們聽了福音,能夠相信接受,就用感恩的心感謝上帝揀選,感謝基督耶穌的救贖。也未還沒得救的親友禱告,求主也拯救他們。
第四、「不可抗拒的恩典」。有些人以為接受或不接受福音是人自己的選擇,其實人只能也只會選擇拒絕福音,人不會選擇接受福音得救,除非聖靈在人的心裡動工,軟化人剛硬的心使人重生,讓人聽了福音之後可以相信得救。約翰福音3章5到8節「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希奇。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救恩五要點第一點確認人在罪惡中完全墮落,完全沒有拯救自己的能力,因此從第二點到第五點都是上帝主動在人的行為以外,不看人的行為,以人不配得到的恩典拯救人脫離罪惡和永遠滅亡的刑罰。五要點第二點講的是聖父無條件的揀選,天父上帝在創造世界以前已經為人預備救恩,第三點是我們剛剛講的聖子耶穌基督完成救贖工作,可是光有聖父的揀選和聖子的救贖,罪人還是沒有重生,還沒有在生命中實際經歷救贖,所以第四點就來了,聖靈把聖子完成的救贖恩典,實際施行在聖父預先揀選承受救恩的罪人身上,而聖靈把救恩施行在預備承受救恩的人身上,聖靈的工作是絕對不會失誤,不會給錯人,也絕對不會失敗,不會開了頭沒辦法結尾,救到一半覺得太難就算了,這個叫做「不可抗拒的恩典」。在拯救罪人的工作當中,三位一體上帝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位格一同完成救贖工作,不是只有聖子耶穌基督一個位格施行救恩,乃是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位格都在救贖工作中有份。
使徒行傳16章14節「有一個賣紫色布疋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來敬拜神。他聽見了,主就開導他的心,叫他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使徒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的時候,聖靈引導他們往歐洲,往馬其頓去傳福音,保羅順服聖靈的引導,來到馬其頓第一座城市,叫做腓立比,就在那裡對聚會的婦女講道,結果這位叫呂底亞的婦人,聽保羅講道的時候,發生了一件特別的事,「主就開導他的心」,「開導」這個動詞的意思就是打開,主打開呂底亞的心,意思是說呂底亞的心本來不是打開的,是關起來的,但是當保羅開始講道傳福音的時候,聖靈把呂底亞本來對上帝的道、對福音關閉的心打開來了,打開來要做什麼呢?「叫他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聖靈把人的心打開了,上帝救贖人的道才能進到人的心中,道才會存在人的心中,改變人的生命。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22章14節說:「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聖經讓我們看見,不管是主耶穌還是使徒在世傳道的時候,都有許多人聽見福音,當主耶穌開始傳道的時候,他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主耶穌呼召人悔改信福音得救,有許多人聽見主的呼喊,這是一種外在的一般性呼召,但是光是聽到這種外在一般性的呼召,人不會自己來到主面前認罪悔改,除非耳朵聽見外在呼召的人,聖靈同時在人的心裡發出內在特別的呼召,讓人可以對外在的呼召產生正確回應,悔改歸正得救。一般性的外在的呼召常常遭受人的拒絕,以賽亞書53章1節說「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先知以賽亞奉命傳講上帝的道,但是在他傳道的過程中,他發現許多人不願意接受上帝的道,因此他發出這樣的感嘆。但是當聖靈在人心中發出內在呼召與外在呼召互相配合的時候,人就會像腓立比的呂底亞一樣,相信接受福音,真正把得救的道存記在心裡。這時候傳道人外在的呼召就對他產生意義,不是聽過就忘,不是隨便聽聽就過去,不是帶著批判反對的心聽道,而是「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我們靈魂的道。」聖靈這種改變人內心的工作,是人不可能抗拒的,就算人的內心再剛硬,在聖靈不斷地軟化之下,最後人一定心甘情願承認自己的罪,接受上帝的愛和拯救。
第五、「聖徒永蒙保守」。上帝在創世以前揀選的人,承受主耶穌救贖,被聖靈重生,重生之後上帝的工作還沒有結束,上帝還要以祂的大能保守承受救恩的人,保守人不失去信心,保守人永遠與基督聯合,保守人無論如何都不會與上帝的愛隔絕,蒙上帝拯救的人絕對不會再滅亡,一定進入上帝的國度,將來與基督同享榮耀。這不是說所有自稱是基督徒的人都會得救,而是說真正被聖靈重生的人,一定會被保守到底。在歷史中有很多人自稱是基督的門徒,但是後來墮落了,其實他們不是從恩典中墮落,而是根本一開始就沒有在恩典之中,從來沒有真正得救,這一類的人以賣主的使徒猶大最具代表性。約翰福音6章64節「只是你們中間有不信的人。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他,誰要賣他。」猶大是最親近主耶穌的十二門徒當中一個,猶大雖然做門徒跟隨耶穌,和其他門徒一起生活、一起事奉,但是猶大從來沒有真正相信過耶穌,猶大出賣耶穌之後,馬太福音27章3到5節「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們說:那與我們有什麼相干?你自己承當吧!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裡,出去吊死了。」猶大從頭到尾都沒有悔改,他出賣耶穌之後就自己出去吊死了。比起賣主的猶大,主耶穌的大弟子使徒彼得,在主耶穌被捉拿受審問的時候,遠遠在外面跟著耶穌,當時有人問彼得:「你素來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彼得不承認耶穌,彼得否認耶穌,彼得否認耶穌不是一次、兩次,是連續三次否認耶穌,甚至到第三次,馬可福音14章71節「彼得就發咒起誓的說:我不認得你們說的這個人。」彼得以上帝的名發誓自己不認識耶穌。彼得失敗到這個程度,但是彼得有沒有像猶大一樣徹底失敗、滅亡?沒有。
約翰福音21章告訴我們,主耶穌復活以後,在提比哩亞海邊向門徒顯現,這是主耶穌復活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那時候主耶穌在海岸上烤餅、烤魚,做早餐給門徒吃,吃完早飯以後,主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然後三次吩咐彼得:「你餵養我的羊。」主耶穌重新堅固彼得的信心,儘管彼得軟弱到三次否認主,主耶穌還是三次當面問彼得:「你愛我嗎?」主耶穌醫治彼得的心,讓彼得跌倒之後能夠重新站起來。原來在彼得否認主之前,最後晚餐的時候,路加福音22章31到32節,主耶穌曾經對彼得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不是彼得自己有信心、有能力站穩,是主耶穌為他祈求天父,復活後又親自堅固他的信心,後來到了五旬節,聖靈降臨在彼得和其他門徒身上,彼得和其他門徒生命完全改變,真正認識耶穌基督,真正認識福音,一輩子傳揚福音,雖然還是跌跌撞撞,但是主始終保守他們,彼得和其他許多門徒最後都為了見證信仰奉獻生命殉道,即使面臨生命的威脅,他們的信仰還是堅定不移。這不是彼得他們自己了不起,是上帝的恩典堅固他們,使他們能至死忠心,就得著那不能壞的冠冕,那是上帝留給他們,也留給我們的。「聖徒永蒙保守」,上帝的恩典使一個承受救恩的人能夠一輩子堅持信仰,即使遇到風浪、遇到困難,就算暫時軟弱跌倒,還是可以重新站起來堅守信仰,直到見主面。
救恩五要點「全然的墮落」、「無條件的揀選」、「特定的救贖」、「不可抗拒的恩典」、「聖徒永蒙保守」讓我們對得救有真正的安全感,也完全將榮耀歸給上帝、感謝上帝,也讓我們在傳福音的時候完全仰賴上帝,因為知道「不可抗拒的恩典」在乎聖靈動工。救恩五要點不是讓我們自誇,不是讓我們自以為驕傲、高人一等,我只是一個不配蒙恩的罪人,然而因著上帝的憐憫,我們成為上帝國度的一份子,有榮耀的盼望為我們存在天上永恆的國度。感謝上帝。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