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講創世記11章1到9節。上次我們講到洪水以後,挪亞兒子閃、含、雅弗的家譜。閃、含、雅弗的後代都按照各自居住的地土、使用的語言,和各自的宗族立國。雅弗的子孫主要往歐洲去,含的子孫主要往非洲去,閃的子孫主要在亞洲。在含的兒子古實的子孫中,有一個叫寧錄的人。寧錄的意思是反叛。寧錄「為世上英雄之首。他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所以俗語說:像寧錄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他國的起頭是巴別、以力、亞甲、甲尼,都在示拿地。他從那地出來往亞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和尼尼微、迦拉中間的利鮮,這就是那大城。」寧錄是洪水以後,第1個帶領人起來集體反叛上帝的人,偶像崇拜也是由他開始。今天我們要講巴別的故事,巴別是寧錄建造的第1座城,也是寧錄帶領眾人反叛上帝的開始。然而上帝的審判介入其中,破壞了寧錄的工作。
創世記11章1節「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在巴別塔事件發生以前,全世界所有人都使用同一種語言。當時全世界只有一種語言,不像現在我們有中文、英文、西班牙文、德文、法文、俄文、日文一大堆語言。根據估計,今天全世界語言種類數量超過7千種。這麼多種語言造成人與人彼此溝通困難,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之間溝通困難。但是聖經告訴我們,本來不是這樣的,原本全人類都使用同一種語言。因為所有洪水以後出生的人,都是挪亞和挪亞3個兒子的子孫,大家都是一家人,講同一種語言。這節經文讓我們知道,巴別塔事件發生在創世記10章那些國家建立以前,因為在創世記11章1節,方言還沒有出現。既然方言還沒有出現,人就還沒有各隨自己的方言立國。創世記11章1到9節補充創世記10章,讓我們知道為什麼挪亞的後代會彼此語言不通,各隨地土、方言、宗族立國。
創世記11章2到4節「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裡。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挪亞的後代做了一件重要的事,他們「往東邊遷移」。在創世記裡,往東邊遷移不是一件好事。創世記第1個往東邊遷移的是犯罪墮落以後的人類始祖亞當、夏娃。他們被上帝逐出伊甸園以後,上帝在伊甸園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後來亞當、夏娃的長子該隱殺了弟弟亞伯,上帝將該隱逐出最早的人類群體,「於是該隱離開耶和華的面,去住在伊甸東邊挪得之地」。該隱也往東遷移。挪亞的後代往東遷移,「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示拿地就是巴比倫,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南部,那是兩河流域精華區。這些人在向東遷移的過程中,發現這片肥美的平原,這片平原有充足的水源,適合栽種農作物。因此這批最早到達的人「就住在那裡」,他們決定在示拿地平原長久定居,不再離開。我們記得上帝在創世記9章1節,賜福挪亞和挪亞3個兒子,「你們要生養眾多,遍滿了地」。然而在挪亞子孫按照上帝吩咐,生養眾多遍滿了地之時,這群往東遷移到示拿地平原的人,卻決定違反上帝的命令,反而「就住在那裡」。他們要聚集起來,不願意分散到全地去。人的眼目看示拿地平原是平安穩妥,適合長久居住之地,然而真正的平安是從上帝而來,不是人離開上帝靠自己可以得到的。
巴比倫平原雖然肥美,卻沒有帶給人真正的平安。這群最早的移民決定定居以後,「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以色列人習慣用石頭和灰泥建造房屋,但是示拿地平原缺乏石頭。這群新移民很厲害,他們沒有被環境打敗,而是因地制宜想辦法,製造出劃時代的新建築材料磚頭。他們靠自己的智慧,克服了環境的困難。對我們來說,磚頭是很古老的建築材料,但是直到今日,還是有許多人繼續使用磚頭蓋房子。因為第一、磚頭很便宜,第二、磚頭的原料容易取得,第三、磚頭施工方便,第四、磚頭的強度高,磚造建築堅固耐用。這群人做出磚頭,把磚頭燒硬,又用石漆當灰泥,要把一塊一塊燒好的磚頭黏接起來。石漆就是瀝青。製造出新建材以後,這群新移民打算更進一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往東遷移的挪亞後代製造大量磚頭,目的是為了建造一座城,並且在城中建造一座塔。城具有軍事防備的作用,到尼布甲尼撒的時代,巴別、巴比倫城發展為古代中東世界最堅固的城市。巴比倫城固若金湯,甚至必須用20世紀的砲彈,才能打穿巴比倫城的城牆。這座蔚為奇觀的大巴比倫城,它的起源就是創世記11章1到9節記載的巴別城。
往東遷移的挪亞後代遇見示拿地平原,認為群聚定居在這裡可以帶來安定,但是他們又害怕這份安定被人奪去,所以要燒磚建城保護這份安定。這是很矛盾的一件事。如果沒有上帝而來的平安,人的平安其實很不平安,人總是害怕失去平安,想盡辦法要抓住平安。示拿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自古以來多爭戰之事,大家都想靠軍事力量抓住平安,但卻都沒有真正的平安。除了築城以外,往東遷移的挪亞後代要建築一座塔,這座塔要「塔頂通天」。這座通天塔是一座廟塔,是人企圖與上帝同等,設立偶像代替上帝,是人最早的群體偶像崇拜行動。在以色列人傳統裡,巴別塔就是寧錄的居所,那裡有偶像崇拜,他們以寧錄為上帝。他們所建的城和塔要「傳揚他們的名,免得他們分散在全地上」。在聖經裡,賜人名聲是上帝的事。上帝賜福給亞伯拉罕的時候,對亞伯拉罕說:「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上帝賜福給大衛的時候,對大衛說:「我必使你得大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樣。」耶穌在世上傳道的時候曾經說:「我不受從人來的榮耀。」又說:「榮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傳揚名聲、賜人榮耀屬於上帝的主權,這個權力不屬於人自己。然而至少從巴別塔事件開始,人侵犯專屬上帝的領域,做了只有上帝可以做的事,如同當年人類始祖亞當、夏娃想要與上帝同等,犯罪背叛上帝一樣。人不守本位,逾越人受造應有的界線。人以為有了堅固的城和塔,就可以永保平安,永遠居住在示拿地平原,違反上帝的命令,不分散在全地上。結果卻是招來上帝的審判,沒有真正的平安,還是必須按照上帝的旨意,分散到全地上。
創世記11章5到8節「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做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裡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巴別塔事件的轉折點在上帝降臨。人雖然要建一座通天塔,企圖與上帝同等,但是從上帝的角度來說,人建的塔實在太矮,人一切最高的成就都還太低,上帝還是要從高天降臨,來看人自以為高到通天的成就。人背叛上帝犯罪的時候,上帝降臨代表上帝來鑒察人的罪,並且上帝在鑒察以後要加以審判。創世記18章20到21節「耶和華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所行的,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嗎?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上帝從天降火審判毀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前,也曾經從天降臨,親自查看他們的罪行。上帝降臨查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以後,決定阻止他們的行動。上帝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做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建造巴別城和巴別塔的人是一樣的民族,說的是一樣的語言,因此他們可以同心協力完成計畫要做的事。建造巴別城、巴別塔只是這群人計畫的第一步,他們後面還有許多要做的事。但是不管他們做什麼,本質只有一個,就是建立一個抵擋上帝的人間國度,如同撒旦的國度一樣。
上帝不願意人重蹈撒旦的覆轍,上帝知道如果此時不立刻出手干預,事情就會演變得難以收拾。上帝預定透過亞伯拉罕賜福給世界的計畫,就不能順利進行。如果亞伯拉罕出生在一個全面抵擋上帝的大帝國裡,亞伯拉罕就會寸步難行。然而上帝的旨意人不能攔阻,上帝決定出手改變局勢發展,不讓情況繼續惡化下去。上帝說:「我們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我們看見像創造天地的時候一樣,上帝都是用祂的話語,成就祂的工作。「我們下去」隱藏上帝三位一體的奧秘,之後在亞伯拉罕的段落,我們會更清楚看見這個奧秘。上帝降臨鑒察以後,又再從天降下施行審判,2次行動中間省略第1次降臨再回到天上的記錄,目的是讓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上帝審判的行動上。上帝再次降臨的時候,變亂人的口音,使人彼此語言不通,聽不懂對方說什麼。人從此再也不能同心合意抵擋上帝,建造巴別城和巴別塔。上帝為什麼不直接破壞城和塔,而是要變亂人的口音呢?因為城和塔只是人同心合意背叛上帝的結果,拆了城和塔,人可以再重建,只有使人沒辦法同心合意犯罪抵擋上帝,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至於改變人心背叛上帝的工作,那時還在預備階段,等到創世記11章下半段,我們就會開始看見曙光,只是在曙光出現以前,上帝要先預備合適曙光出現的環境。語言變亂以後,人從此不能團結,同心合意做大壞事,沒有一個邪惡帝國能夠掌管全世界,沒有一個邪惡帝國能夠永遠統治人間。從巴別塔事件開始,上帝已經介入審判,攔阻邪惡了。「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裡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不想分散的人抵擋上帝,以為靠自己可以得到安穩,但「天怎樣高過地,照樣,上帝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上帝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上帝要人生養眾多,遍滿了地,這才是上帝要賜給挪亞子孫的福份。真正的平安是從上帝而來。
創世記11章9節「因為耶和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11章9節為巴別塔事件做出結論,經文總結上帝做的2件事,第1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第2是「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9節最後告訴我們,「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巴別就是巴比倫,巴別就是創世記10章10節寧錄國度的起頭。寧錄和跟隨他的人原本以為建造城和塔,可以使他們名垂青史,但在上帝眼中,他們所行的卻是遺臭萬年。巴別塔這個段落是創世記到目前為止,唯一完全沒有上帝恩典的地方。巴別塔沒有上帝應許的女人的後裔,巴別塔沒有賽特代替亞伯的盼望,巴別塔沒有在洪水審判下得救的餘民。因著巴別塔的審判,從此人與人之間難以溝通、互不相容,直到今日語言仍然是人彼此溝通的障礙。然而透過巴別塔的審判,上帝要人生養眾多,遍滿了地的旨意成就了。上帝摧毀了聚集起來要一起同心合意抵擋上帝的國度,然後上帝要從拜偶像的人中,呼召亞伯蘭出來,延續女人後裔的家譜。上帝的恩典要從一個人開始,擴展到一個家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然後遍及萬國萬民。
巴別、巴比倫在聖經中始終代表抵擋上帝的勢力。耶利米書51章53節「巴比倫雖升到天上,雖使他堅固的高處更堅固,還有行毀滅的從我這裡到他那裡。這是耶和華說的。」啟示錄18章1到3節「此後,我看見另有一位有大權柄的天使從天降下,地就因他的榮耀發光。他大聲喊著說: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並各樣污穢可憎之雀鳥的巢穴。因為列國都被他邪淫大怒的酒傾倒了。地上的君王與他行淫;地上的客商因他奢華太過就發了財。」9到10節「地上的君王,素來與他行淫、一同奢華的,看見燒他的煙,就必為他哭泣哀號。因怕他的痛苦,就遠遠的站著說:哀哉!哀哉!巴比倫大城,堅固的城啊,一時之間你的刑罰就來到了。」到世界末了之時,末後的巴別、巴比倫仍要受上帝的審判完全毀滅。當女人的後裔耶穌基督在地上建立祂的國度之時,祂要審判毀滅一切罪惡的人間國度。人子必「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他的國必不敗壞。」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