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对巴特(Barth)圣经观的抵制和否定

小草注:1978年,以史普罗,巴刻为首的两百多人制定了《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此《宣言》共有19条确认和否认。2009年,史普罗出版了《我能相信圣经吗?》一书。史普罗在书的前言里说道,“三十多年中,有关圣经的斗争有增无减。 理解圣经是什么和为什么他们可以全心全意地信任圣经,这对于信奉者 来说,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加重要。本书是对《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中的确认和否认条款的简要评论。” 本文则是从史普罗的《我能相信圣经吗?》一书里摘录对《宣言》第三和第九条的评论。这两条宣言和相应的评论对巴特的新正統所持的圣经观给予了抵制和否定。

作者: 史普罗 (R C Sproul)

《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第三条

我们确认:全本圣经(作为一个整体的神的成文话语)都是神恩赐的启示。

我们否认:圣经仅是对“启示”的见证;圣经只有在神与人交会时,才变成启示;圣经的有效性是取决于人类的反应。

第三条的确认与否定部分均涉及圣经中神启的客观性这一富有争议的问题。20 世纪充斥着相当大的对此议题的分歧,尤其是随着所谓的“辩证神学”和“新正统派神学”的兴起而来的分歧。这种方法所追求的是促进形成对圣经的一种动态观点,认为圣经权威是在“神的话语”和“聆听神的话语”之间的关系中起作用的。有若干神学家已经否认了“圣经本身系客观启示”。他们坚持,启示只有在人对神的话语有了内心的主观的回应之后才能发生。例如,像 Emil Brunner 这样的学者,一贯坚持“圣经本身不是启示,而仅仅是耶稣基督身上所显示出的启示的见证而已。”的观点。有人认为“特殊启示仅体现于耶稣基督,而认为圣经是客观启示将会偏离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的唯一性。”坚持这种观点在某些地区已经成为时尚。

启示是神以耶稣基督的身份客观地赋予我们的,启示也是神以同样客观的神的话语默示给我们的。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本条的精神旨在反对这种割裂。在此,圣经被看做不仅仅是启示催化剂,而且还是启示本身。如果说圣经是神的话语,而其内容源于神,那么,圣经的内容则应该被看做启示。在这里,启示被认为是命题性的。其所谓“命题性”并非因为圣经的写作是“逻辑等式”或者是“分析公式”风格;而是因为圣经传达了真理,这真理可以理解为命题。

第三条中,“全本圣经”也即“圣经作为一个整体”(in its entirety)这一短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有人宣称圣经在这里或那里,在某些规定了的地方包含了神的启示,但是,个人或教会必须独自或共同将圣经中包含启示的部分与不包含的部分分开。本条用“全本圣经”这一术语,申明圣经作为一个整体,其全部内容均应视为神的启示,其蕴含意义在于对上述那种看待圣经的方式进行批判,并与之决裂。

第三条中的否定部分更加强调了圣经启示的客观性,并主张神启的正确性并非依赖人的反应。圣经的真理性是不会由“是否有人相信这个真理”而决定的。第三条的中心思想在于富有信心地宣称,圣经的内容不是人类想象的结果,也不是人类巧妙设计的哲学观点;而是神对其本身及对圣经所涉及的一切事物的最高权力的彰显。因此,圣经是真理的体现,这个真理源自我们人类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外,这个真理源自上帝本身。

《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第九条 圣经无谬/可靠性

我们确认:圣灵的默示,虽然并未使得作者无所不知,但却保证了圣经作者们受感所说所写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可信的。

我们否认:这些作者因其有限与有罪,必然或偶然地会将曲解或错误带入神的话语中。

第九条的确认部分指出默示保证了圣经的成文是真实可信的。也即是,圣经所传达的不是伪造的,虚假的或具有欺骗性的。如果说,我们在第四条中论及人类语言的局限性,那么,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困难则是,由神的创造物来传达真理,而这个创造物却不是“无所不知的”(omniscient)。神授予经文“绝对可靠性” (infallibility)是一回事,而神授予经文的作者“全知性”(omniscience)是另一回事。我们必须谨慎的区别“绝对可靠性”(infallibility)和“全知性”(omniscience)。

虽然两者在神那里是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但对人类而言,却并非如此。“全知性”指的是人的知识范围,而“绝对可靠性”指的是其声明的可靠性。知识较为丰富的人,如果想要欺骗别人,则会说假话。反之亦然,知识有限的人,如果他们确保是完全可靠的,则会说出绝对可靠的话。因此,我们说,尽管圣经的经文是受神的启示而写成的,这并非暗示其作者对要知道的事无所不知,抑或他们自己是绝对无误的。他们所传达的知识并不复杂,但是,就其本身而言,这些知识是真实可靠的。

第九条 的否定部分涉及到人类作者:涉及到作为受限和堕落的被创造物,人类作者有将歪曲和虚假东西引进神的话语里的倾向。在第四条文中,这一议题从另一角度得到了阐释。而在这里所涉及的是屡次发生的指控:对文字默示的教导或对圣经可靠性的承认本身就是用“基督幻影观点”(docetic view)来看待圣经。“基督幻影说”(Docetism)对耶稣基督引入了一种特别歪曲的圣经观点。在早期基督教会中有一些人,他们通常与诺斯替教派(初期基督教的一派)(Gnosticism)有关。他们认为,基督实际上不具有人的属性,也没有肉身。他们辩称基督仅显现出物质之身。这种异端邪说被称作“基督幻影说”(Docetism),Docetism 一词源于希腊词根“dokeo”,意为“似乎、凭想象或显得”。这些否认基督道成肉身的事实,并主张基督只不过具有幻影之身的人们则被指控为传播这种异端邪说。在更加复杂的意义上,“基督幻影说”适用于“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耶稣基督人类属性的真实局限性”的任何观点。“基督幻影说”的指控针对的是圣经无误性的支持者。

巴特 Karl Barth(瑞士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卡尔·巴特)是最引人注目的指控者他指责我们持有“在神的默示中,圣经作者们的真实的人性被神的绝对无误性所取消”的观点。对于巴特来说,人的本性在于人有犯错误的倾向。如果经典的说法是 errare est humanum,“犯错者是人”(to err is human),那么,我们的回答就是,尽管这是事实,但不能由此而得出“人类犯错误是必然的”或“人总是犯错误”的结论。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则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亚当在堕落之前不得不犯错误,否则他不是肉身(不具有人性)。我们同样也会说, 在天堂,在荣耀的国度,如果我们要继续做人,就得不断地犯错误。我们不但要将此错误归罪于堕落之前的亚当,归罪于得荣耀的基督徒,而且还要归罪于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犯错误将成为基督人性的本质, 因此,基督必须要歪曲真理以保持其彻底的人性本质。让我们永远也不要做这种亵渎神明的事,尽管我们承认我们堕落之深,承认我们犯错倾向之严重。甚至在神的默示之外,人也没有必要为了做人,而去犯错误。

因此,如果一个没有受到圣灵默示的人也能毫无错误地说出事实,那么,对于一个受到圣灵默示影响的人能毫无错误地说出事实,这种可能性又能增加多少倍呢?“有限性”(Finitude)意味着对知识的必然限制,而不是对知识的必然歪曲。圣经经文的可靠性不能根据人的“有限性”而对其加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