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能量和负能量是心理学和东方异教的混杂

作者:小草

这几年正能量和负能量成了一个热门词,热门到这个词语也出现在基督教界里了,但这是混合了心理学和异教的东西。国内出版了一本有关正能量的倡销书,书名为《正能量:坚持正能量,人生不畏惧》据说作者 [英]理查德•怀斯曼 是一位世界级的心理学大师(见下图),这本书也归于心理学类,可见这种所谓的正能量是心理学的名堂。

国内还有一本有关正能量的书,叫着《正能量修习术》,作者是格桑泽仁 。这位格桑泽仁也号称是心理学专家,但他更是个催眠大师,被称之为中国的催眠大师。在百度百科里,看到他自己这么介绍他的催眠术的:“我对传统催眠方法进行了改进。一是改变传统催眠的语言内容,用了许多藏教密宗、藏医学里的东西;二是加入点穴的技巧,用特殊的方法,包括点、提、推来帮助被催眠者快速进入催眠状态。”这位格桑泽仁是接纳藏教密宗这种邪教的东西,难怪他的这本书还会被活佛所认可。

实际上,光是从正/负能量的定义和对此的一些谈论也能看出其问题来。根据《正能量:坚持正能量,人生不畏惧》的定义,“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据此定义也就不难推导出负能量的定义了,那就是“负能量指的是妨碍人向上,有损于使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从这样的定义可见,推崇正能量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圆满幸福”呢?我相信,这是那些搞正能量和跟着追捧正能量的人都无法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不同文化和信仰下的人,对幸福的定义是会很不一样的。某些人觉得幸福的,换另一些人可能并不认为那是幸福。所以,在无法对幸福下个确切的、客观的定义的前提下,就来谈如何得到幸福,那是极为荒谬和可笑的。

先撇开对幸福的定义这个问题不说,这些书讲的就是如何开发人自身的正能量,并如何抑制负能量,如何传递正能量,以致达到“产生一个新的自我,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也更有安全感。”而所教导的一些方法无非就是一些心理学的东西,比如在《正能量:坚持正能量,人生不畏惧》这本书里说,对着镜子,保持大笑20分钟,结论是“大部分人都说这个练习让自己感觉更加快乐。只要改变自己的面部表情几秒钟,你就能感受到情绪上的巨大变化,负面能量也随之被驱散。 ”这种所谓的快乐纯属是自欺欺人。真正的快乐是从心里往外的笑脸的流露,而不是反过来从外面的笑脸到心里的快乐。不是出于内心快乐而笑,只是为了笑而笑,那是心灵和行为相分离的作法,搞习惯了的话,倒更可能成为一个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而不是成为什么快乐的人。

那么,格桑泽仁《正能量修习术》一书又是怎么修习正能量的呢?这本书在最后是这么归纳道:

【心中有佛,看到的就是佛!

修炼正向的能量,方法就是接纳——任何人都有缺点,淡化对方的缺点,多看以方的优点。积极正向地鼓励自己,去面对优点,接纳缺点。

如此,看待别人的时候,色彩就不一样了。这时候,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五彩的。】

所以,所谓的开发或修炼正能量就是应用佛教的那套“心中有佛,看到的就是佛”的歪理邪说。也就是说,只要你看人是好的,他就是好的,你要是看人不好,他才会不好,而不是他真的有什么不好。按此理论,人并没有罪,只是你看人家有罪,才让他看起来是个罪人而已。所以,按此理论,只要修炼心态,多看人家的优点(这就是所谓的发掘人自身所拥有的正能量),淡化掉人家的一切过失或缺点(也就是抑制自身的负能量),那么人就都成了完美的人了,世界也就变得美好了,你自己的心情和生活也就变得美好了。

人的快乐和幸福岂是修炼出来的?“撒拉说、 神使我喜笑、凡听见的必与我一同喜笑。”(创21:6)“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的时候、外邦中就有人说、耶和华为他们行了大事。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诗126:3)作为神的百姓,我们喜笑、欢喜,是因为神为我们行了大事。还有一节我很喜欢的经文,“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 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 神喜乐。”(哈3:17-18)既使外面的环境看起来是多么的悲凉,我们还能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 神喜乐”。所以,哪里需要去修炼什么正能量,或看着镜子装笑脸来寻乐?

诗人向神祷告道,“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诗90:14)真正的喜乐乃是来自主耶和华,唯独祂是我们一生一世喜乐的泉源。

现在心理学已被很多教会堂而皇之地引进,比如,公开请心理学老师给教会开课,请心理学人士担任神学院教师,这种现象已相当的普遍。混杂着东方异教和神秘主义的正能量,在心理学的包装之下也就很轻易地溜进了基督教界。

写于2014年12月

修改于2019年2月

修改于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