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评电影《一个人的课堂》:错误的人性观,傻傻的背大黑板

作者:小草

年初开始,网上和微博上看到了一些有关电影《一个人的课堂》的话题,有人为这部电影代言,号召观看,但上演后由于排片率极低,只有0.1%,于是又出现了号召自己组团,包场去看的情形。在华人基督教界里,也有几个人参与了观看这部电影的号召行动,比如,孙海英,吕莉萍,范学德,袁莉。特别是范学德,还发表了几篇极力推荐此电影的文章。

这部电影被冠以“呼吁整个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和乡村教师的爱心之作、良心之作”,在这样的爱心和良心标签之下,推荐、支持、和号召观看,也就显得有爱心和良心,显得是在关爱留守儿童和乡村教师。但我就是不理解,观看这部电影与爱心或良心有啥关系?这是什么逻辑?若有个电影讲述当代不少男人无房无车,娶不上老婆,精神状态令人堪忧,国家人口出生率也出现了严重下降。那么,去看这电影就是在对这种娶不上老婆的男性群体表爱心?就是在对国家的人口出生率表关心?但这种看电影的表“爱心”和“关心”,对改变现状又有啥用处?就算全国人都去看,这一男性群体就能娶上老婆生孩子了?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就会回升了?

如果号召观看纯属就是为了传播效果的话,那么把电影放到网络上,不就是最便于被广大的网民所观看到的方式吗?前几天的“雪花男孩”,不就是凭着一张相片被发到网络上来,瞬间就传遍了网络,成了网民热议的话题。拍张相片,发到网络上,简直就是举手之劳。而电影《一个人的课堂》的拍摄和制作,不仅耗时耗力,还耗去大量的资金,结果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却不如一张“雪花男孩”的相片。所以,号召观看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传播,还是为了票房收入?

我现在是看不到这部电影的,但是据于电影故事情节的介绍,和电影的广告片,以及一些相关的报导和评论,我也想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这部电影对人性的刻画流于表面和片面,宣扬了错误的人性观。范学德在其博文《孙海英主演的《一个人的课堂》即将上映,崔永元等大力推荐》里这么赞扬道:“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用最真挚的爱,教育自己唯一的一个学生。正是这爱,令人心生敬意,也使得这部影片超越了公益片,它深入的不是一群特定的人如乡村教师,而是一个人,一个人的灵魂,这灵魂因爱而无比美丽。”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塑造出了一个因爱学生而无比美丽的灵魂。请问,在现实的人世中,有无比美丽的灵魂吗?圣经说,“神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他的没有。 他们各人都退后、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诗53:2-3)“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 监察人心的神看世人的内心是坏到极处,连一个行善的人都没有,都是污秽的,按本相都是该下地狱受刑罚的,哪还配得什么颂赞?而这部电影和范学德,却宣扬着截然相悖的论调,他们认为世人的灵魂竟还有无比美丽的!若是无比美丽的话,那岂不是连耶稣基督都无法与之相比了吗?!如此美丽的灵魂哪还需要认罪悔改了?!岂不可以直接上天堂了?!上帝岂不成了说谎的?

我不否认,在现实中有些老师对学生挺有爱心,也颇有付出的精神,但这是表面、片面,和非常有限的,是不能过份夸大,更是不可以就此认为这样老师的心灵就是何等的美丽无比了。人性里还残留这一些良知和闪光的部分,因人是按照神的形象样式造的,但人类堕落后,人性的基色是黑暗污秽的,把人性里残存的、少得可怜的、那点点良知和闪光的部分大加美化和渲染,似乎人性的底色还是可以很美丽感人,这就完全不符合真实的人性,是极具误导性的。

实际上,留守儿童的问题正是人性之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结出的恶果,2015年的这篇调查报告《湖南无妈乡调查:且慢煽情 真相待追问》,倒是看到和指出了,造成留守儿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父母的不良行为,是人性黑暗面在贫困之境下的表露。贫困、物欲、家暴把人性里普遍尚存的一点亲情扫荡除尽,人性之恶显得更加的赤裸裸,以致大量的留守儿童,严重地缺失正常的家庭温暖,缺失父母的关爱,活在悲惨的状况下。面对人性之恶所导致的留守儿童这样的特殊困境,不去深刻地揭露问题的实质和真相,以便认识罪恶,限制恶行,缓解留守儿童的困境,反而去拍《一个人的课堂》来颂赞不真实的人性之美,这样的颂赞究竟有何真实的意义和价值?就算赚取了一些观众的眼泪,可这些眼泪洗得掉罪行吗?限制得了罪恶吗?对乡村教师的高度赞扬,能让留守孩子的父母回来好好地照管和教养他们自己的孩子吗?显然都是不可能的!

其次,我觉得这部电影有煽情之嫌。影片中有段乡村教师(孙海英扮演的主角)背着一个大黑板到一个学生家里去上课的情景(见文后附图)。电影介绍说,“背着几十斤的黑板在山路上行走10多里路”(引自《一个人课堂》点映 孙海英背黑板行走10里山路)有人说,这幕太感人了。可我觉得,拍摄这种背个大黑板走10多里路的情景,纯属就是为了煽情。

说得难听点,要是现实中真有这样背大黑板的老师,那就是个大傻瓜!就给一个学生讲课,根本就不需要黑板,师生坐在同一张桌上,在纸上写写画画就可以了。黑板是在对多人讲学时才比较有用,可以让一个班的学生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就看得到老师所写和画的,当只有一个学生时,黑板就没必要了。特别是,要走10多里的山路,就去给一个学生上课,就一个学生,背几十斤重的大黑板,这还不是在费傻劲吗?!当然,我相信现实中不至于真的有这么傻的教师,要真有这种背大黑板走山路去给一个学生上课的老师的话,依我看,其智商已够不上当教师,还是去当个体力劳动者更合适。

对于背大黑板这幕,范学德说,“我仿佛看到他背的不是黑板,而是十字架。老师,演员,都是用爱心在背着,而唯有爱心,才使他们有力量和勇气背到底,那底,就是一个孩子的心灵。”范学德的煽情堪比导演还更上一层,如此背大黑板,让他“仿佛看到背的不是黑板,而是十字架。”这么说来,这位并非基督徒的教师傻乎乎的背个大黑板的样子,竟还被吹嘘到了背十字架的境界,真真的怀疑范学德到底懂不懂得背十字架的真意和所指呢?

最后,指出一点。在一些介绍和推荐这部电影的文章里说到,“在第49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中,《一个人的课堂》从全世界91个国家的4000多部影片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外语片奖。”有的人把这个奖称为是“国际大奖”,这是夸张了。因为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的奖在电影界里是没什么影响力的,去年杨幂拿下了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一些网民就在质疑这个奖的含金量。这篇文章《33部中国片参展12部获奖 杨幂休斯顿影后含金量几何?》比较客观地介绍和评价了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文中说道,“电影节主席、知名制片人兼导演亨特·托德表示,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的显著特点,正是依靠较高的得奖率和为独立电影提供展映平台来体现组委会对独立电影的鼓励与扶持。该电影节在某种意义上讲类似于电影爱好者之间的自娱自乐。。。。魅力休斯敦网记者柯燕全程参与了休斯敦电影节的报道。在回答北青报记者“当地如何看这个奖的含金量”问题时,柯燕表示,肯定不是野鸡奖,但这个奖的含金量确实不高,专业性不强,在电影行业中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每年会颁发600多个奖项,基本是以鼓励为主。”以这种没啥含金量、电影爱好者之间的自娱自乐所得的奖来做广告,吹得好像得了什么国际大奖,是不诚实的作法,有欺骗之嫌。

附图:电影《一个人的课堂》里背大黑板的情景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