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頭一個就認識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不分別不執著是真的,不起心不動念是純真,那就差不多快要明心見性了。用什麼方法達到這個境界?大乘八萬四千法門,淨土法門也不例外,淨土的特殊是靠佛力,不是靠自力,完全靠阿彌陀佛本願力成就的,所以它是個特別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要靠自力,沒有他力,全是自力,所以難!凡夫要修行成佛一世做不到,生生世世,大乘教上說的無量劫,才能修到菩薩的地位。菩薩要修成佛,也要無量劫,不簡單!
我們現在慢慢的都搞清楚、搞明白了,明心見性的菩薩住在實報土。在實報土幹什麼?在實報土就斷無始無明的習氣,無明斷了,你才能生實報土。但是無明習氣沒斷,習氣不好斷,習氣沒方法斷,只有不要去理它,時間久了,自然斷了。要多長的時間?三個阿僧祇劫,所以叫無量劫。
我們於是就體會到,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隨順性德一切真,違背性德就一切是虛妄。我們的疑,就煩惱裡頭貪瞋痴慢疑,疑就斷掉,對於聖教、聖賢再也不疑惑了。斷疑就生信,信心才真正現前,有這個信心,菩提心就建立了。這個信心要是生不起來,菩提心怎麼發都發不出來,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修行永遠停留在六道,出不了六道輪回。我們把話講清楚,真正的原因著相修行,就出不了六道輪回;離相修行就超越六道,離就是放下,放下就是離。可不能有絲毫執著,不能有絲毫貪戀,有絲毫執著、有絲毫貪戀,你就在造輪回業。
佛陀的教育,重點是教我們開智慧,不是別的,不是叫你經要念多少、要記多少,不是的,不重視這個,這些都是世間法。真正出世間法就是教你放下,眼能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就成佛了;耳能放下音聲,對於音聲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開悟了,也成佛了。
誦經,會誦經的成佛,不會誦經也在造業。不會誦經是什麼?念這個經想,這什麼意思、那個什麼意思,這一句講得好、那一句不怎麼樣,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造業了。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誦經是修禪定,念的時間長了,清淨心出現了,平等心出現了,大徹大悟。佛法學習的理念、方法跟世間完全不一樣,用世間人修學的理念、方法來學佛法,佛法變成世間法,變成一種知識,不生智慧,那就錯了,釋迦牟尼佛看到會搖頭,佛法變質了。
觀看次數:501次2013年1月5日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539集 14/8/2011 檔名:02-039-0539
我們要想到極樂世界,對於放下名聞利養這樁事情要能忍。欲望前面說了,是六道裡頭第一惡,就是有欲望,欲望是第一個惡事,無論你貪財、貪色、貪名、貪利,你所貪的那個對象就是欲望。所以你要能夠忍,把它放下,遠離它。它對我們的傷害一定要知道,無量劫來到今天,我們不能脫離六道、不能往生都是它害了,還不放下嗎?不放下,這一生又空過了。這個日子還留戀嗎?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不想留戀,我想走了,不再搞這些把戲,那災難來了不是正好嗎?災難來就是我走的時候。所以你心是定的,你心是坦然的,你沒有驚慌,你沒有恐怖,你這一句佛號念到底,今生今世無論什麼境緣,我只抓住一句阿彌陀佛。身外之物學什麼?不取不捨,也就是說別去理它,不重要。雞毛蒜皮小事決定不放在心上,有,隨它去,沒有也隨它去,不要為這些東西操一點心,不要為這些東西起一個念頭,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
讀經,這一部《無量壽經》、這一部註解夠了,我不再搞別的了。學蓮池大師,「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別人行」,我全放下了,我就是一部經、一句佛號、一個法門。那我還想廣學多聞?暫時放下,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你廣學多聞這個願望就圓滿了。為什麼?每天到十方世界,你分身去的,無論想學什麼法門你還可以同時學。在毘盧遮那佛那裡學《華嚴》,在極樂世界學《無量壽》,在藥師如來那裡學醫道,在香積如來那個地方學烹調,你看什麼都可以學;彌勒如來那個地方學唯識、學法相,你就統統都可以學,有的是時間。現在時間寶貴,很短,把我們拘束在這個裡頭,非常非常有限,這個時間就太寶貴了。我們要把這個寶貴的時間、很短的時間完成淨土,這叫真智慧,這叫真聰明!你要把這個時間浪費了,你錯了,你錯到底了。所以放下要忍,忍才能放下,不忍放不下,一定要能忍。我們自己從忍辱得無比殊勝的利益,也教別人這個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所以說是其福最勝。
觀看次數:3,982次2013年3月25日
【去極樂世界幹什麼?】
十方世界菩薩來到極樂世界,「皆具殊勝大願」。他們到極樂世界來幹什麼的?就像惠能大師見五祖,他到黃梅見到五祖,五祖問他,你來想要些什麼?惠能大師說,我想要作佛。大概五祖一生,問人,問學佛的人,你想求什麼?你想要什麼?從來沒有一個人說他想來作佛的,可能只遇到惠能這麼一個,他是要來作佛的,他不要別的。別人來拜佛,都是求平安、求保佑、求升官、求發財。大概就一生當中遇到這麼一個人,他什麼都不要,他要來作佛。我們到極樂世界,記住,極樂,我不是來看到極樂我是來享受的,這個世界沒有苦只有樂,我來享受的,那你去得了嗎?去不了。為什麼?跟極樂世界不相應。
極樂世界是真樂,樂從哪裡來的?樂從清淨平等覺來的,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是從這來的,是自然的。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六祖惠能大師那個願望,我來幹什麼?我來想作佛的;不但我想作佛,我想跟阿彌陀佛一樣。這樣的心願跟極樂世界百分之百的相應,一點都不差,阿彌陀佛就是歡迎這樣的人。
所以佛「皆知之。其願乃志求嚴淨土,受記當作佛」,他們是來幹這個的,到極樂世界來學習,莊嚴淨土。極樂世界是個學校,我到這個學校來學習,將來畢業出來,我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學生,阿彌陀佛的學生成佛了。就如同學校,這學校學生畢業,拿到博士學位了,將來在社會上個個都出人頭地,這學校光榮。光榮就是莊嚴,就是嚴淨土的意思。所以,「是諸菩薩,發此大願,故彌陀讚之」。我們今天發這個願,阿彌陀佛也讚歎我們。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七一集) 2012/6/10 淨空法師主講
250未分類資料夾
★★苦集,苦、無常確實可以厭惡,厭惡這兩個字是形容,我覺得也有點過分,放下就好了,世間法的因跟果都放下。
★★「又道諦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捨」,過河要划船,到岸,船筏都要丟掉,「故總不願樂之,故以之為緣,謂之無願三昧」。
★★這道是什麼?經教。經教它的作用是幫助我們認識佛法的,佛法真的認識了,經教就不需要了,它是說明書。
★★釋迦牟尼佛介紹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經是說明書,我們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一心求生,這經要不要?可以不要了,不必再重視它。
★★什麼東西重要?念佛重要,信願重要,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真正相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真的,它不是無常的。
★★不是跟我們這個世界一切萬物,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阿彌陀佛不是虛妄的,佛跟世界都是無量光壽。我們到那個地方去,決定成就。這個緣到哪裡去找!
★★每一個同學,你今天聽到了、遇到了,大乘經裡說的,你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如果沒有這麼深厚的善根,你這一生遇不到,遇到了你對它沒興趣,你也聽不懂。
★★遇到了能生恭敬心、能有幾分信心,也曾經發過這個願求生,這都是過去生中宿根深厚之人,不是普通人。我們如果完全了解事實真相,那我們的善根要在這一生起作用,我不再搞六道輪迴,我這一生就要到極樂世界去。這就對了,完全對了。
★★在這個世間,我們還有些多餘的資源,應當拿出來跟一切眾生結緣。結緣有什麼好處?結緣的好處很多,我們成佛之後,再來度他們。
★★諸位都知道,佛門有句話說,「佛不度無緣之人」,有的佛度眾生很多,有的佛度眾生不多,什麼原因?過去沒跟人結緣。所以結緣比什麼都重要,結緣要掌握機會,機會不能錯過。我們在年輕時候,初出家,沒有人供養,生活都很辛苦。
★★李老師教我們跟大眾結法緣,他老人家每個星期講一次經,星期三,不必通知的,他在台中三十八年,沒有間斷。每個星期三講經,每個星期三你到慈光圖書館,一定他在講經,講經在晚上,七點鐘到九點鐘。
★★怎樣跟這些聽眾結緣?老師把我們這批學講經的學生,統統叫他做義工、做招待,來接待這些聽眾,替他找位子、替他們拿經本,有時候端一杯茶。如果我們有力量,他給你說去買一包糖、買一包花生米,一個人一個,那就結緣。
★★我們都真幹,所以學會結緣,以後真的法緣就殊勝。這緣從哪來?緣是結來的,不結緣怎麼行!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任何地方講經都是廣結善緣。
★★一定要記著,與眾生有緣,不要做其他的用處,統統用來結緣。緣結得愈多愈好,將來成佛之後,這些人還在六道輪迴,遇到了統統得度,叫與佛有緣。
★★我們再接著看念老的註解,四百七十八頁,第五行末後這兩句,第五行當中看起。「如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個經是《金剛經》,這是《金剛經》上兩句話。
★★也就是說明菩薩普度眾生,廣結善緣,心裡頭著不著相?不著相。
★★做了跟沒做一樣,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他就與空、無相、無願三昧相應。
★★這個好,這是真正功德,連功德這個念頭都沒有,才叫真實。一著相,功德就沒有了,變成什麼?變成福報,你看功德變成福德。福德在人天,功德在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功德殊勝。
★★所以,佛勸導我們積功累德,不求人間福報,人間天上的福報都不求,只求往生淨土、只求親近彌陀。這就對了。往生淨土的好處,親近彌陀的好處,這本書裡頭講得非常透徹、講得非常清楚。
★★完全搞清楚、搞明白了,念佛往生不難。時間短的,《彌陀經》上說,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成就。我們看歷代念佛人,絕大多數的,他們真正念佛的時候大概不出三年,就成就了。
★★三年念佛的功夫成就了,也就是說跟阿彌陀佛信息接通了,我隨時想去,阿彌陀佛就來接引。
★★這條路通了,還有壽命不要了,提前來接你,這是往生裡面至少是一半以上。到命終的時候來接那很多,也很多,可是確實有許多他壽命還有,他就走了。
★★二、三個月前,東北劉素青居士,她是發了個願,為我們做表演,她還有十年壽命她不要了。表演什麼?表演依這部會集本、依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依我講經的光碟,為這個做證明。
★★因為在國內有很多人反對,說這個會集不如法,我們依照這個經學習有錯誤,她來表演往生給我們看,證明真的,不是假的。從發心到往生大概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你看多快!
★★發這個願,那個緣分是她妹妹,她妹妹劉素雲,我們淨宗同學很多人都知道。她妹妹是專門學這部經,而且在得重病的時候,得紅斑狼瘡,比癌症還嚴重。
★★她不害怕,有這個定力,不去找醫生,不求醫,在家裡聽經、念佛,每天聽《無量壽經》,就聽我講的,一天聽十個小時。
★★她這十個小時,實際上是一個小時,聽十遍,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她用這個方法。那套光碟是我早年講的,在台灣講的,這部經從頭到尾講完大概一百多個小時。
★★她每天這樣聽法,一部聽完從頭再聽,十年就聽一部經,除聽經之外就念佛。她的病自然好了,再去檢查,連疤痕都沒有。醫院覺得這是奇蹟,醫生說,縱然能好,那個紅斑狼瘡的疤痕一生不會脫掉的。他說妳為什麼一個疤痕都沒有?
★★她跟人說,我這是阿彌陀佛給我治好的。醫院人相信她的話。什麼原因?她一生沒有說過妄語,一生不妄語,句句是老實話,所以醫院醫生都相信。
★★最近兩年,國內反對這個聲音很大,所以她就很感嘆,如果有個人來示現一下做證明,他真正就是依這部經、依這個註解、依我們講經光碟來修行,真修成功了,希望有這麼一個人。她姐姐聽到了,告訴她,我來做證明。這就太好了。
★★因為她姐姐學佛大概只有四年,看到劉素雲學佛這麼好,所以她專學《無量壽經》,也專學這個註解,也是聽我的光碟。跟大家做證明,這樣學法可以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她就發了這個願。她留的有完整的紀錄,從發這個心之後,每天聽經念佛就非常專心。
★★她妹妹劉素雲好像在她往生十六天之前,就十六天,她得到一個消息。聽到一個聲音,也沒有人,聽到聲音,給她一個密碼,她就把它記下來。這個聲音說二0一二一一二一一二,就這麼一組數字。她把它記下來,細心去看,她說可能是她姐姐往生的日期。
★★二0一二是年,二0一二,一一是十一月,二一是二十一日,後頭還有一二,就是十二點鐘。她把它寫張紙條送給她姐姐,她姐姐看了,笑笑,收起來了。果然是這天往生,一秒鐘都不差,走的時候完全錄像存證。
★★還有一分鐘之前,還跟大家說笑話,大家在一起,時間一到,跟大家揮揮手再見,她就走了,歡歡喜喜,真走了。證明這個經、註解,跟我們學習,沒有錯誤。所以這是作證轉,她來示現給我們做證明,堅定我們的信心。這是很不容易的一樁事情。
★★下面說,「乃至廣說故。如是發心不可思議,是明順理發心相也」。「隨事發心,有可退義,不定性人,亦得能發」。
★★這是講隨事,人人都能發,發了怎麼樣?發了以後就退心了,沒有去照幹。出家的人,受戒的人,哪一個人沒有發過四弘誓願?
★★在家居士受菩薩戒、受五戒的時候,都要發四弘誓願。發完了就沒了,也不知道發心是什麼意思,念這四句偈,在佛菩薩面前念了,意思不懂,沒有人詳細解釋。所以發心的人多,退心的人也多。
★★可是順理發心的人,他有理論做依據,「即無退轉」,這個人是「菩薩性人,乃能得發」。他發是真發,他不是假的。為什麼?他明理,都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個發心是正確的。
★★發了之後他就不退,就成為一股動力,讓你精進不懈。你循著這個目標去做,一定要幫助眾生,我們講熱愛眾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沒想到自己。
★★一定要斷煩惱,一定要學法門。學法門,實在說「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絕對正確的。但是,今天一般接受西洋的教育的概念,廣學多聞,走這個路子的人多。
★★現在佛門裡頭佛學院也是廣學多聞,它聘請很多老師,開很多門功課,我們早年也教過佛學院,了解這個情形。模仿世間學校,這樣來辦佛學院,跟古時候不一樣。
恭錄於淨空法師2012淨土大經科註 影音講演( 第二百一十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