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代聖僧如此苦修,奉行善法,由修禪定悟明本性後,因病苦而轉為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後來在定中見佛,佛光普照在他身上,僧顯法師在禪宗有成就,修淨土法門也有成就。我們相信法師已在阿彌陀佛身邊,親近、供養、聞法。已經了生脫死,所作皆辦,梵行清淨,直往西方。/詳見後
=========================
=========================
=========================
=========================
=========================
僧顯法師是一代聖僧如此苦修,奉行善法,由修禪定悟明本性後,因病苦而轉為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後來在定中見佛,佛光普照在他身上,僧顯法師在禪宗有成就,修淨土法門也有成就。我們相信法師已在阿彌陀佛身邊,親近、供養、聞法。已經了生脫死,所作皆辦,梵行清淨,直往西方。
開悟本性的人,未必就沒有病苦,過去有很多高僧、開悟的阿羅漢,色身仍受業力牽纏,病苦纏身時,一樣會痛苦的呻吟,但自性如如不動,不受病苦的影響,病痛呻吟只是一種習氣,無傷大雅,仍要念阿彌陀佛聖號
;何況毫無禪定功夫之眾生,一旦受病苦折魔,渾身不自在,所以能不念佛嗎 ? 因為念佛往生淨土是最穩當的法門。在末法時代,要修到開悟證果,沒那麼簡單;但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是易如反掌,只要你的信願懇切,發願往生西方淨土,則十人念佛,十人往生;百人念佛,百人往生,関鍵在於能執持佛號。
所以平時念佛,累積往生的資糧,在世緣盡時,有念佛的功夫,遇逆境時就用得上。若平時念佛不純熟、不堅定、不紮實,當百歲命終時,就派不上用場。當你遇到緊急事件,心裡恐怖、驚慌,遭遇生命危險時,你也用不出來。可見平時念佛,要念到有慣性作用,成為習慣性,不假思索,就能念出阿彌陀佛,使佛號能脫口而出,這樣才派得上用場。
念佛的功夫要靠平時鍛練,累積無形的法財資糧,念佛不用花半毛錢,只要有空閒就念佛;找到機會就念佛。念佛若念得很純熟,當你碰到危難、困境時自然佛號就脫口而出,知道要念佛,這代表你念佛號漸漸有成就了。
所以平時要念佛以近程來說,自己可以消災解厄使內心清淨,光明的自性顯露,明心見性;以遠程來說,百歲命終,世間緣盡,西方三聖手執蓮臺,來接引往生西方淨土,所以念佛修行,唯有好處。
總之,生死輪迴實在太苦了,把我們折磨得不成人形,世間的苦,讓人苦不堪言,如果苦有形相,世間的苦事,不是用講的講不完?但是我們無須煩惱,要將生生世世,多生累劫的苦,在今生全部停止下來,不要再繼續沉淪,要以苦為師,吃些苦,更能吃苦離苦。而享福就是消福,久而久之福報就會享盡。縱然家財萬貫,福報總是會用完。所以何不以福培福呢?如同將種子撒入土壤裡,雖然只是一把種子,但是當他開花結果後,就是一整擔的收成,所以要讓今生所吃的苦有意義,要從世間畢業,唯一的方法就是修行,若是沒有修行,哪怕一直吃苦,也無法離苦,修行就是將苦的根源連根拔起。若沒有修行,只是盲目的吃苦,這種苦沒有意義,所吃的苦無盡期。人生下來本來就是苦,種種的煩惱、貪、瞋、癡不間斷,永遠有吃不完的苦。所以世人吃的苦是無止境的。而修行人,無論出家、在家,知道世間苦的根源,苦是多生累劫所造的業因,今生接受業果 ;或是今生所造的業因,無論過去、現在造因,都沒関係,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後,若能稱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必定承蒙所發之誓願,待娑婆世界的緣盡時,接引往生西方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