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次數:4,317次2020年5月7日
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性成無上道,明心見性。見性不是在經本上見,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在六根對六塵境界裡頭見性,從有裡面見到空,從動當中見到靜,從雜亂裡面見到平安。一切法無一不是自性,法法皆如,法法皆是,叫思道,別胡思亂想,想其他的全錯了。
世間人所想的財色名食睡,七情五欲,他想這個,錯了。在佛法裡面想多做一點好事,多度眾生,多積德,比世間人想的稍微好一點,還是錯了。為什麼?向外攀緣,六根不清淨。
觀看次數:191,286次2013年1月9日
觀看次數:115,350次
觀看次數:185次
觀看次數:113,063次2012年12月28日
觀看次數:170,016次
觀看次數:104,166次2011年7月22日
觀看次數:145,417次
觀看次數:18,970次2018年6月19日
「隨緣行」:謂眾生無我,皆由業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這教我們看芸芸眾生,站在什麼地方看?站在清淨平等覺的這個位置來看,看一切眾生,眾生無我。自己一個錯誤概念,以為有我,這個錯誤概念在佛法的名詞叫「遍計所執性」,用現在的話來說大家容易懂,就是一個抽象念頭,錯誤的抽象概念,它不是真的,都從緣生的。若得勝報榮譽等事,皆是過去宿因所感,緣盡還無,何喜之有。這一生得到善的果報,這個果報是過去善因生的。譬如過去財布施,這一生發大財,過去法布施,這一生聰明智慧過人,這一生健康長壽,過去生中無畏布施。財富、地位、聰明、長壽,果報,他這一生都得到了,過去生中修的,這一生當中應該得到。但是如果緣盡了,福報享盡,享完就沒有了,他沒有再造。了解因果事實真相,得到了不會歡喜,失掉了也沒事,不會耿耿於懷,哪來的得失。連身體都得不到,都無法控制,何況身外之物。所以他心清淨,不受環境干擾,得到不生歡喜,失掉沒有怨恨,清淨心現前。
觀看次數:361次2021年11月19日
觀看次數:30,582次
觀看次數:48,291次2013年5月17日/詳見後
觀看次數:5,146次2021年9月21日
觀看次數:1,847次2021年10月11日
人生苦短,身上背負無量劫來罪業的包袱,這包袱有多大?《華嚴經》上有比喻,如果這個罪業有體相,像物質一樣它有個體相,哪怕它再小,遍虛空也容納不下。我們認為經上這一句話是真相,不是假設,不是比喻,是事實真相。這麼重的罪業,怎麼能消除?佛經上有個比喻,「千年暗室」,這個房間日月光明照不到,裡面也沒有燈,已經千年,比喻什麼?比喻一個人累積造作的罪業太多太多了!可是點一盞燈就把黑暗照破了,一燈能破千年暗。這個比喻的意思是,我們無量劫來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就像千年暗室,今天聞佛法明白了、覺悟了,這就好比燈點燃了,無始以來的罪業都消除了。這個比喻好,這個比喻裡頭的意思無盡的深廣,一般人很難體會。我們學佛的人對這句話,初學的時候解得很淺,隨著長年累積,一年比一年深刻,二、三十年後對這句話就有很深刻的認知,跟初學完全不一樣。時時刻刻能警惕自己,放下妄想,放下分別、執著,真正知道經上所講的真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何必在虛妄境界裡頭做活計,錯了。這句話是古人說的,要用現在的話說,何必在這些假現象上你用盡心機,錯了,白用了心。
我們人生在世,對這個外面環境應該什麼態度?隨緣,「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我不再造罪業了,隨緣消業,不造罪業。怎麼不造罪業?我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不造業了。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造業。菩薩應化到世間來度化眾生,我們凡夫學菩薩度化眾生,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為什麼?你自己都沒度得了,你怎麼能度人?這個話佛在經上常說,常常提醒我們,意思在什麼地方?你要著重自度,自度而後才能度他,一心一念自度為主。要不要度眾生?給你說,自度就是度他,真的度他。為什麼?你在社會上做出學佛最好的榜樣,人家照你這個方法去學肯定成功,這就度他。你說得再多,人家未必相信,你真做出樣子出來,人相信了。我們天天叫人放下,自己沒放下那怎麼行?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自己要真放得下。
放下,不是在事上講,事,事事無礙,理事無礙,最重要的是清淨心,清淨心裡一塵不染,事相上再多,無動於衷。所以他有能力隨時往生,為什麼?沒有貪戀,沒有牽掛,沒有憂慮,乾淨了,沒有了,自在了,連身體都放下了,何況身外之物!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給我們做出這個榜樣,實際上,這樁大事所有一切眾生也給我們做了好榜樣。眾生生病死亡了,你細細去觀察,他能帶走什麼?身體帶不走,產業帶不走,財富帶不走,地位帶不走,親情帶不走,沒有一樣能帶走。佛教給我們,帶不走的別放在心上,帶得走的要常放在心上。
帶得走的我們想想看,我們帶什麼?我學佛學了六十年,講經教學今年是五十三年,我是真幹。講經教學是我一生的事業,從來沒有停止過的,我臘月三十、大年初一照樣講經,沒有放過假的,只有旅行,在旅途當中講經停止個二、三天,很快就恢復。這麼多年的經驗,我們在大乘法找到了,帶什麼走?帶阿彌陀佛,這個帶得走的。我只要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我什麼都不要了。
這個道場是供養大家修道用的,你們利用這個場所,好好的在這裡學十年,你就成佛了,你就成菩薩了。十年如果還搞貪瞋痴,那你就搞餓鬼、地獄、畜生,也在這裡修道,修餓鬼道、修畜生道、修地獄道,都能修成功。如果十年心裡只有阿彌陀佛,其他都放下了,你修的是阿彌陀佛的大道。同樣的時間,用心不同!無論什麼個方式都能成就。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49集
「隨緣行」:謂眾生無我,皆由業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這教我們看芸芸眾生,站在什麼地方看?站在清淨平等覺的這個位置來看,看一切眾生,眾生無我。自己一個錯誤概念,以為有我,這個錯誤概念在佛法的名詞叫「遍計所執性」,用現在的話來說大家容易懂,就是一個抽象念頭,錯誤的抽象概念,它不是真的,都從緣生的。若得勝報榮譽等事,皆是過去宿因所感,緣盡還無,何喜之有。這一生得到善的果報,這個果報是過去善因生的。譬如過去財布施,這一生發大財,過去法布施,這一生聰明智慧過人,這一生健康長壽,過去生中無畏布施。財富、地位、聰明、長壽,果報,他這一生都得到了,過去生中修的,這一生當中應該得到。但是如果緣盡了,福報享盡,享完就沒有了,他沒有再造。了解因果事實真相,得到了不會歡喜,失掉了也沒事,不會耿耿於懷,哪來的得失。連身體都得不到,都無法控制,何況身外之物。所以他心清淨,不受環境干擾,得到不生歡喜,失掉沒有怨恨,清淨心現前。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心是定的。喜風不動,歡喜是八風之一,喜怒哀樂無動於衷。冥順於道,冥是靜默,它跟道,道是自性,就是清淨平等覺相應,這叫隨緣行。賢首大師的四德,把這個擺在第一條,隨緣妙用,冥順於道就是妙用,真妙!得到沒有歡喜,失去沒有煩惱,得失不放在心上,一個人能入這個境界,吉凶禍福都沒有了。真正離苦得樂,真正是佛家講的解脫自在。以這樣的心態念阿彌陀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在彌陀會上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時間一定很短,不會很長,真正得利益。
-----------------------------------------------------------------
本文節錄自【2012淨土大經科註】512集
-----------------------------------------------------------------
華藏衛視官網
我們要盡量的學,向極樂世界學習,學什麼?學我們在境界當中學不受影響,我們守住一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至善,純淨純善,用這個心待人接物。別人用什麼心對待我們不要去管他,我們只用佛心待人,為什麼?我們要到極樂世界成佛,道理就這麼簡單,就這麼一句話,我要成佛,我用佛心待人接物。
這個世間有一些我們常講冤親債主,一些不善的人找麻煩,毀謗、陷害、欺騙,幹這些事情對待我們,我們怎麼看法?首先不要怪別人,他為什麼不對別人,不毀謗別人,不陷害別人,要對我?你就找這個原因。找不到,我沒有得罪他,那前世、更前世呢?他來陷害我這是果,果必有因,哪有沒有因的果,這找不到的,肯定是宿世前生我也是這麼糟蹋別人,今天都得到人身,遇到了,他來回報,這很正常。你明白這個,這一報還一報,清了、帳了了。你看,歡歡喜喜,一絲毫怨恨都沒有。報過之後,以後都變成好朋友了,這是什麼?報掉了。
重大的怨恨,你把他殺掉了,這個可麻煩大了,這就不是簡單的事情。那要怎麼樣?要有耐心,不要害怕,一昧以真誠心對人,過去再不好的事情也都能夠化解。決定不可冤冤相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生生世世雙方都痛苦,何必?
所以我們一覺悟,解這個結從哪裡解?從自己心裡頭去解,不能要求他,要求他就錯了;我的心結解開了,問題就解決了。學佛人如果說不遭磨難,得要學這一招,你的磨難全沒有了。有神通的看到,你旁邊沒有這些惹麻煩的,旁邊都是護法神。如果處處還是顧著自己,過失都在別人身上,這個事問題就嚴重了,這是真正的過失。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九八集)淨空法師主講2012/2/18
我們不談佛法,什麼叫佛不告訴你,那個太高了,那是祕密,你還差遠了,慢慢來,先把你迫切需要的告訴你。告訴他要素食,很重要,現在這些動物不能吃,不像從前。為什麼?從前動物生活在乾淨的土地上,牠很健康,牠不帶病毒。現在的動物,地球被染污了,水被染污了,水土被染污了,所以不但是動物帶有病毒,植物都帶有病毒,不健康,千萬不能夠吃動物。連魚都不能吃,海水、江河統統受了染污,這都是科學帶來的恩惠。逼著我們自己要自己耕種,吃得才放心,沒法子!
所以,我們在澳洲真的自己耕種,買了土地,合中國大概有一萬畝。我們自己不會耕種,找農夫,不用化肥、不用農藥,你給我種,用原始的方法給我耕種。我們付他的工資,他做一天多少錢,給錢給他。划得來,收成之後我們多餘的可以賣,賣了付他們錢還有多餘的。去年我們收成小米,收了一萬三千公斤,我們吃不了那麼多,在市場賣。我們東西人家喜歡,有機的,沒有化肥、沒有農藥。今年我們計畫種的東西很多,我們種馬鈴薯、種玉米,再實驗種稻米、種小麥,種糧食。蔬菜,我們開闢大菜園,蔬菜太多了吃不完,可以送到超級市場去賣,有機蔬菜。自給自足,首先自己吃得心安!
今天不走這個路真的提心吊膽,市場買的東西敢吃嗎?如果有疑心,那就真不敢吃,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我疑惑那個不乾淨,那就不能吃,真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即使有農藥的,你相信它沒有,你吃了沒事;沒有農藥,你相信它有,吃了都有事情。這就是以心控物的道理。所以我們念頭純淨純善,對外面不懷疑,也不要宣揚不懷疑,我們自給自足這是最上之策。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五五集)
2012/1/23 淨空法師主講
觀看次數:113,063次2012年12月28日
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性成無上道,明心見性。見性不是在經本上見,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在六根對六塵境界裡頭見性,從有裡面見到空,從動當中見到靜,從雜亂裡面見到平安。一切法無一不是自性,法法皆如,法法皆是,叫思道,別胡思亂想,想其他的全錯了。
世間人所想的財色名食睡,七情五欲,他想這個,錯了。在佛法裡面想多做一點好事,多度眾生,多積德,比世間人想的稍微好一點,還是錯了。為什麼?向外攀緣,六根不清淨。
說實實在在的話,我們念頭才起,《還源觀》上告訴我們,念頭才動就周遍法界,遍法界虛空界全都接收到了。我們的這個身就好像一個電台一樣,念頭一動發射出去,遍法界虛空界全收到,沒有人不知道。有接收到,但是不知道,那是什麼?那是那個機器有故障。我們現在這個機器就有故障,十方世界那個資訊從來沒中斷,我們在接收,但是接收不知道,沒有感覺到,這機器有故障,不靈了,麻木不仁,不是沒收到。六道凡夫迷了自性,原因在此地。
如果我們修行,心清淨了,你就能收到一些信息,愈清淨愈靈敏,你所收到的你感受的就愈多。如果你心思一亂,這個能力立刻就失掉。可是我們發出去的,我們念念都沒有間斷,我們發出去我們的思想,精神的波動,我們的造作是物質,這身體的這個波動,統統遍法界。諸佛菩薩收到,他清楚,他不迷惑。天地鬼神也能夠收到,有些天地鬼神比我們厲害,為什麼?他有修行,只要有修行的全都能收到。有修行的人是心清淨,清淨心特別敏感,靈敏。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不謹慎。
佛在大經上說,我們自己所造的一切業,不但發射,而且我們自己還保存資料,有資料庫,這個資料庫是什麼?阿賴耶。阿賴耶裡面收藏這些種子,就是你的檔案,永遠不會失掉。這個資料庫可堅牢了。無量劫中,世界有成住壞空,這個資料庫不會壞,為什麼?這個資料庫不是物質,它是精神現象不是物質現象,所以它永遠不壞。
大徹大悟的時候,這些資料重新整理過了,轉識成智,把你裡面所有的資料一轉變都變成智慧,這個智慧叫後得智,無所不知。般若無知是根本智,從根本智起後得智,無所不知。所以煩惱無盡不怕,一轉變之後就智慧無盡,煩惱沒有了,智慧就沒有了,轉煩惱成菩提,貴在轉變。
特別是我們生活在現代的局面,災難頻繁,最重要的把心轉變過來,我們學佛這麼多年,常常講的純淨純善,重要!我們是純淨的心,純善的心,就沒有災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個大地震,一個大海嘯,我們也完了,身體沒有了,身體是假的,身體不是我,純淨純善的意念是真的,它到哪裡去?它到極樂世界去了。我們知道大災難當中死的那些人,阿彌陀佛在場,與佛有緣的人看到佛,沒有緣的人看不到,佛統統接引走了,一點都不假。這是真的,那我們就得真幹,我們才能成就。
所以從早到晚,日日月月念佛不能間斷,世緣必須放下,全是假的,不放在心上。遇到有緣,應付它,應付很認真,做好榜樣給世間人看,不能做壞樣子,要做好樣子。報佛恩,讓社會大眾看那是學佛的人,學佛好,這是報佛恩。如果要讓別人毀謗佛,那我們就錯了;我們要表現的讓別人讚歎,不能讓人毀謗。
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64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