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當時,六祖大師在曹溪寶林山南華寺弘揚頓法,「神秀大師」:你們也都知道,就是常常想要做第六代祖師,這位有祖師欲的大師。祖師欲是很害死人的,這麼聰明的人都斷不了祖師欲。「在荊南」:荊,荊州。荊南就是在湖北一帶。「玉泉寺」:在那兒有一個廟,叫玉泉寺。「於時兩宗盛化」:在這個時候,就有南宗、北宗這兩宗。南宗就講頓法,北宗就講漸法;在這時候,都很盛的。六祖大師那兒,有幾千人;神秀大師那個地方,有幾萬人,那個地方更盛。因為他原來就有幾百人都跟著他,一天比一天多,比南宗總盛。但是人人當時都知道,南宗是直接接受五祖衣缽的傳人。神秀雖然是很有學問的樣子,認識很多字,但是五祖大師沒有傳給他衣缽。所以「人皆稱南能北秀」:當時的人,就稱南能北秀,說南邊就是能大師;北方呢?就是秀大師。「故有南北二宗」:所以就有南宗、有北宗。這時候,神秀大師的弟子,大家一齊來擁護神秀做第六代祖師。但是他們也知道,衣缽傳給惠能大師,他們雖然擁護神秀做六代祖師,總是名不正、言不順,總還有個六祖惠能大師,所以就派人想要把六祖大師殺了。殺了之後,他們就可以獨稱第六代祖師。「頓漸之分」:有頓教、漸教這兩種分別。「而學者莫知宗趣」:所有參禪學道這一些人,不知道哪一個是對?聽六祖大師呢,他又不認字,有的時候講的道理好像和經典上不相合;北方秀大師,是很有學問的,在五祖的座下,做過教授師,學問是很高超,可是沒有直接得到衣缽。所以這些學人不知道是跟哪一個學好?是跟六祖大師學啊?還是跟秀大師學呢?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