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即是無量壽、無量光。光和壽~即包括了無量美好的、殊勝的時間與空間。
《阿彌陀佛》,這句佛名,是萬種功德的結晶,具有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力。
佛法是透過「心念 + 實踐」的改變,進而讓人從內在到外在的一切產生改變,進而「改變命運」。
《南無阿彌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沒有比這個更殊勝。「念佛」是整個佛法的大總持法門。
《南無阿彌陀佛》;稱為萬德洪名,具足無量義、無量壽、無量光、無量清淨、無量莊嚴、無量智慧,乃至無量的無量。
名號含攝一切法,虛空法界無有一法不包括其中,它超勝了無量無邊的法門;十方三世一切的法門,都離不開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想要改造命運,需要靠自己,每天不忘「念佛」,積功累德,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慢慢長夜裏的明燈。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所有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極致精華,能量奇大,最簡單,也最珍貴,最易受持,也最難參悟。
念佛之人,「阿彌陀佛」,常住其頂,放大光明,日夜守護,菩薩相隨,天神擁護;現世安穩利樂,臨終往生淨土。
2. 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3. 常為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4. 一切惡鬼若夜叉羅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龍毒藥悉不能害。
5. 一切火難、水難、冤賊、刀箭牢獄、杻械橫死、枉死,悉皆不受。
6. 先所作罪,皆悉消滅,所殺冤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
9. 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所恭敬供養,歡喜禮拜,猶如敬佛。
10. 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聖眾,手持金台,接引往生西方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
念佛的威力就是這麼大,所以我常說:世間最珍貴的音聲,莫過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一心常念「阿彌陀佛」,可令煩躁的心平靜下來了,清洗心靈的污濁,從而使人的面相變得美麗、慈善、莊嚴。共勉~
===========================
******************************
******************************
雖然現代學佛的人,以淨土法門的人較多。 淨土法門表面上是較簡單,因為它入門的方式以念佛為主,是較簡單。
但是,其實還是以心法為主。那我們要教育人淨土法門,也是要善巧方便,隨順眾生。
因為之前阿彌陀佛也有來提起:淨土法門就是一個難信、易行的法門。
就是說要深信淨土法門、深信不疑的人,畢竟不多。原因就是他們認為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這是太過簡單,也是太過便宜的事情。
所以不只是在家的人相信的很少很少,就是出家僧眾相信的也是不多。
不了解淨土法門入門簡單,其實也是一樣要以心法為主,來體悟心性,達到一心不亂、清淨心。
清淨心就是我們的真心、本心。清淨心裡面智慧無量,能夠顯露我們的佛性。所以清淨心來念佛,那這念清淨心就能夠顯露佛性,叫做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佛就是我們一念清淨心當中來顯露,所以叫做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自性彌陀:我們一心不亂稱念佛號,清淨心顯露自性佛,叫做自性彌陀。 是自力、他力都有;其實還是以自力為主,他力為輔、輔助,這才是真正淨土法門的心法。
那因為要來深信不疑的人不多,所以他們所念出來的佛號,並不能都與佛相應,這樣叫做念佛不得力,無法與佛相應,這樣他們要來往生極樂淨土的機會就不大。
所以一定要記得:深信不疑就能夠產生力量。切願,願力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相應力就有多大。
現在都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在四種念佛來說,就是最簡單的念佛方式。不必觀相、不必觀想,所以持名念佛就是一種簡單的念佛方式。
若能夠來體會心性、悟明心性,能夠開悟見性。了解佛性就是空性,以清淨心、無所著、無一物、畢竟空的心法來稱念佛號,這樣就是叫做實相念佛。
開悟見性,或以清淨心、一心不亂來稱念佛號,每一句佛號與佛相應,每一句佛號就是一尊佛,那這樣是實相念佛。
實相就是無相,就是無所著、心中無一物、無所住的心境來稱念佛號。
實相就是無相,無相就是無所著。但是我們畢竟在世間生活;所以必需也要無不相。
無相就是不著一切相。金剛經説: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所以於相離相、即相離相。離一切相,就是空相、就是空性,這樣就能與佛相應。
無不相就是說:我們生活在緣起的世間,面對的一切相,雖然我們心境上了解緣起性空、真空妙有的法;但是我們在世間生活,畢竟不是自己一個人,要面對家庭、社會、種種的對象。
所以我們不能去否認外相,這樣生活在緣起的生活當中,與人來往,才能和諧相處,才能事事無礙、事理圓融。
這樣就是要無不相,不能否認緣起的外相,但是我們心境上無相。了解緣起都是短暫的生滅幻相,是無常、無我。
所以我們雖然不否認緣起的萬象,但是我們心境能超越。叫做面對現實、超越現實,面對又超越,這樣我們就能解脫。
所以實相念佛必須悟明心性,甚至開悟見性;至少要能夠以清淨心、一心不亂來稱念佛號。要有這種心境、心法,這樣才叫做實相念佛。
每一句佛號與佛相應,叫做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就是稱念佛號的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