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知道真相時,我們就會成為不必多想的人,我們就會成為有智慧的人。 如果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思維比智慧更多,或者根本沒有智慧。 很多沒有智慧的思考是極端的痛苦。
佛陀教导我们,不要逃避。如果“苦”顯現,就以这个“苦”来思维,以”苦”来学习。如果我们时时有正念正知,也就等于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修行了。
因此不应该以为:佛法很遥远。如果我们把这些事物看作是无常、苦、无我的,那么智慧就产生。不管是开心,难过,喜欢,讨厌,一生起来,我们就如此的思维:也不过如此(无常、苦、无我的)而已……
獨處的藝術——身獨處,心獨處,離煩惱的剎那獨處 阿姜給尊者
01 阿那律的大尋思 Anuruddhamahāvitakka「 02:40-19:06 」
在佛陀的幾大大弟子之中,大家知道那位「天眼第一」的尊者是誰嗎?他就是阿那律尊者,他的天眼通最棒的。
阿那律和阿難尊者是同時出家的,在他剛剛出家不久,就體證到了初果,並且在那一天就有了天眼通。
阿那律尊者的天眼通比其他人都厲害,他可以在一個瞬間看到1000個人的心,啪!所有人的心,他就都知道了。我們這個教室還不到100人,而他一下子就可以看1000個人,而且是從證初果時就可以了。
有一次,阿那律尊者心想:為什麼我還沒有證到阿羅漢果呢?
於是,他就去頂禮舍利弗尊者並問道:我可以在同一個瞬間知道上千個人的心,我非常的精進用功,覺性很快,心也很安住,但為什麼還是沒有體證到阿羅漢果呢?
舍利弗尊者回道:阿那律尊者,您認為自己可以在一瞬間看到1000個人的心,這是我慢。您認為自己非常精進用功、覺性很快、心安住得非常好,這是您的心正在散亂。您覺得自己精進用功卻仍未體證到阿羅漢果,這是您的心正在煩躁不安。
舍利弗尊者直接點出了阿那律尊者的境界,讓他看到了自己的狀態。
阿那律尊者是天眼通第一,他可以看別人的心,但是他忘了回來看自己。所以,舍利弗尊者指出了他內心的煩惱習氣,讓他回來看自己的內心。
舍利弗尊者指出了在阿那律心中的三個煩惱習氣:第一個煩惱習氣是「我慢」,也就是認為自己很棒;第二個煩惱習氣是心的散亂;第三個煩惱習氣是心的煩躁不安。
舍利弗尊者繼續開示:在您心裡有這三個煩惱習氣,要去及時地覺知它,別追隨它。如果它再次生起,也只是看著它,因為您已經看見過了。
阿那律尊者聽完,就回到了自己的地方,開始重新修行用功。經典裡並沒有記載阿那律後來證到了幾果,師父本人估計或許他可能證到了三果。
阿那律已經體證到了非常高的道果,但他知道自己的工作並沒有結束,他去經行,經行很久很累了,就坐在一棵樹下休息。
當阿那律尊者坐在樹下的時候,他開始思維自己所體悟的那些法,他是這樣思維這些法的:
第一,這樣的法,適合那些想要所求不多之人,不適合那些想要所求很多的人。
第二,這樣的法,適合那些容易知足之人,不適合那些不知足的人。
第三,這樣的法,適合那些獨處之人,不適合那些四處攀緣的人。
第四,這樣的法,適合那些精進之人,不適合懶惰的人。
第五,這樣的法,屬於那些有覺性的人,不屬於那些迷失的人。
第六,這樣的法,適合那些心安住的人,不適合那些心隨著境界迷失的人。
第七,這樣的法,適合那些有智慧的人,不適合那些沒有智慧的人。
當阿那律尊者在心中如此思維:所有想要得法之人,都一定要具備這7項特質。
而此時,佛陀正身處在另外一個地方,他知道阿那律有了這樣的領悟,便一瞬間出現在了阿那律面前。
阿那律看到佛陀出現,立馬為佛陀鋪坐,然後頂禮佛陀,於是佛陀為他開示:阿那律,你這樣思維是對的。這些特質是一位「大丈夫(maha-prurisa)」所應具備的特質。
佛陀繼續開示:這樣思維很好,這七條是對的,但還不夠,還應有一條,如果我們按照這7條去實踐之後,就會得到第8條,也就是見法的速度一定不會慢。
佛陀開示之後,阿那律就明白了,但阿那律只是明白了裡面的意思,並沒有體證到阿羅漢果。佛陀知道了阿那律接下來適合在何處用功修行,發現他只須一個人獨處用功,便能很快體證阿羅漢果。佛陀就對他說:你繼續修行吧!
後來,佛陀回到了原來的地方,也跟其他的師父們開示了這段內容。佛陀在與阿那律互動時,只是開示了主題,但後來佛陀為其他師父們的開示,則是非常詳細的八條。
—阿姜給尊者 聽錄自阿姜給尊者,2014年12月3日 在第3屆泰國四念處課程中的開示 中文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稿音頻來源」 千聊APP,搜索關注:四念處之窗 收聽完整法談,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聲明:文字根據法談音頻聽錄、整理而成。文字未經尊者老師、譯者審校;口譯轉文字過程,為通順句意有進行潤色。文稿內容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阿姜甘澎在泰國指導隆波田禪法已多年,他的遭遇見於自傳《殘障身·明亮心》。
24歲那年,這位船民的孩子剛剛成為國立大學的體育老師,由於一次跳水的意外,導致脊椎第五節以下全部癱瘓。
當時醫生的判決是:在無併發症的前提下,他最多可活五年。
然而奇跡般的,臥床約十六年之後,他仍然活著,並且按照佛陀在《大念處經》開示的原則及隆波田的禪法實踐正念覺知。
由於無法移動手臂,他只能躺在床上依靠翻動手掌來建立覺知。
就這樣,他克服了普通人難以想像的艱難,經歷層層遞進的階段,抵達目的地——苦的止息。
導致他癱瘓的事故已過去35年,“最多五年可活”的判決縮短成一次又一次“最多6個月”之類的宣判。
可是許多“6個月”過去了,他還在這裡指導著有所需要的人——帶著接納、放鬆和自然。
然而當你發現心向外馳或向內收時,也不用提醒自己回到中道,因為提醒只是個(想法)念頭而已。
法喜也好、洶湧之念也好,保持對一切的了知,心會自己回到中道,無須念頭的引導。
* 別跟心情吵架,只要及時認清心情的發生是念頭所造的。
這種分開不是造作出來的,是覺性累積以後自然發生的。
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你理解到念頭只是自然現象,只是一種事實,無須消滅也無須跟隨,它自己會改變。
當你經驗到心和念頭是分開的,隨念而起的感受、情緒乃至種種境界,都會成為心所覺知的對象。
最後,只剩下能知的心;繼而你發現,能知的心也是無法把持的,這個“觀者”也是生滅的,不是“我”也不是(屬於)“我的”。
所觀的物件以及能觀的心,裡面都沒有一個“我”,都只是自然現象。
沒有“我”,只有現象與過程;對一切均無執著,才有自由與自在。
* “身苦”是一種不由自主的逼迫,所有的動作都源於身的不適。
試試保持身體不動,看看能堅持多久,然後去覺察心中想動的意欲,就會看到想動的意欲是被身體的不適感所逼迫的。
粗顯的念頭之下,有更多不由自主的念頭潛流,這些“想”從未停止,同樣逼迫著精神之苦。
同時也會發現無法停止它,因為它不是“你”,也不屬於“你的”。
* 無論你知道多少關於“覺知”的理論,也不如實際發展一刹那的覺知來得有用。
你無法把它給予別人,但是任何人發展正念覺知到終點,便會看到實效:活著卻沒有心苦——這是真正的勝者。
或許你不相信,你今生的一切造作,都決定著你來世的人生劇本,今生你所種的因,來世必然結出豐碩果實。
這種超越時空的因果法則,沒有智慧的人是感觸不到也意想不到,然而,我們過去所做的必然會影響現在,現在做的也必然會影響我們的未來。
換句話說,下輩子的人生劇本,在我們這輩子生命結束前已經全部寫好。
如果生活上出現什麽委屈,你常常想這一切都會過去的,那就好了。
『Handadāni, bhikkhave, āmantayāmi-vo:
vaya-dhammā saṅkhārā, appamādena sampādethā,
一切因緣合和的諸行都會壞滅的,一切都會滅的,這個就是真相,認清這個真相,很多煩惱就沒有了;要不放逸的奮鬥,其實是總結了我們修行的精華:
即時時刻刻保持正念,時時刻刻不生起不善法,時時刻刻生起善法。不放逸的奮鬥就是佛陀要我們做到的修行,三十七道品的實踐,到頭來也是這個不放逸的奮鬥。
第一是真相,讓我們了解到真相,醒覺到真相,從而不會苦惱;
瞋心怒氣,從「貪——想要」而起,當我們想要卻得不到,就生氣。所以,要減少「想要」。佛陀教導我們要學習「安樂知足」,得到什麼都滿意歡喜。
別太過挑剔想要這樣那樣,想要事情變成這樣那樣,一旦達不到心中想要,就生氣。
但如果懂得知足,隨緣歡喜,得到這樣也歡喜,成為那樣也歡喜,如此心就不會生氣。所以要學習減少「想要」、「期望」,學習得到什麼都能安樂歡喜,那就不會生氣。
現在淨宗方法太妙了,妙極了,叫你一切都放下,你就一心念佛,念佛裡頭,看破、放下統統具足。一心只嚮往極樂世界,只嚮往阿彌陀佛,我願意到極樂世界去,我依阿彌陀佛做老師,做彌陀弟子。這個世間什麼都不要求,連身體健康都不要求,不要求怎麼辦?自己好了,沒事了。天天照顧這個東西也是個妄念,還是沒放下。身體本來是健康的,煩惱習氣讓自己的細胞帶上了病毒。什麼是毒?貪瞋痴慢疑是毒,五毒,這是所有一切病菌的根源。如果人把貪瞋痴慢疑斷掉了,就是金剛不壞身,他就不生病。
這個東西很麻煩,過去,祖師大德講貪瞋痴的多,稱為三毒,大家都知道,可是慢跟疑講得少。慢之毒、疑之毒絕不亞於貪瞋痴,我們現在才曉得。因為人懷疑,用現在醫學上的一句話說,你免疫的能力全部崩潰掉了,你對自己懷疑,全部崩潰掉了。如果對自己不懷疑的話,你的免疫能力就非常強,一切病菌沒有辦法侵犯你,侵犯不進去。有疑,它就進來了。現代科學家,已經有很多人對於念力很有興趣,都在研究這個東西。研究念力的這種科學家就告訴我們,意念非常重要,意念不相信自己就完了。堅強的意念能夠治絕症,他們現在就用這個來做實驗,在全世界各地方調查,得重病的人,醫生放棄治療,他自己好了,到那裡去調查他,什麼原因。像幾年前,中國山西有四十多個罹患癌症,都是癌症末期醫院放棄治療,告訴他們,他們能存活的時間只有二、三個月。這些人學佛的,他們知道自己壽命到了,所以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他念,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心是阿彌陀佛,口念的是阿彌陀佛,把這個病完全忘掉,不想。我就求生極樂世界,反正活一天我就多念一天佛,求生極樂世界。念到三個月之後,沒事,再去檢查沒有了。醫院裡不知道什麼原因,感覺得這是奇蹟。這些人現在還在,多少年了!什麼原因我們知道,他念頭改變過來,疑心沒有了。
所以一個正念,今天我們說念阿彌陀佛這個念頭,在所有念頭是最善的,它跟自性相應。阿彌陀佛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真心,跟真心相應,所以那個病自然好了,帶著病毒的細胞統統恢復正常。所以,科學家今天提出來一句話,「以心控物」,心就是念頭,用念頭控制物質。身體是物質的,清淨的念頭、善的念頭你身體健康長壽,念頭重要!他們的研究,人念頭到專一,不但可以治療、治癒你身心的健康,還能夠影響到星球;換句話說,可以治療地球,地球上這些災變可以統統把它化解。能不能?在理論上講決定可能。為什麼?極樂世界為什麼沒災難?我們這個世界上災難為什麼這麼多?居住在這個地方的居民貪瞋痴慢疑,沒有一個沒有。所以對自己身體來講,五臟六腑都是病;居住環境來講,什麼災難都出現了。今天被科學家發現了,真了不起!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講清楚,問題你信不信?你要信,真管用。不信,那你自己想辦法去,你自己打妄想去,用妄想治妄想永遠治不了。不用妄想,自然就恢復正常,就這麼個簡單的道理。
祈願師父上淨下空老法師。法體安康。正法久住。度生無量。南無阿彌陀佛!
隨喜功德分享此文。皆悉回向給文章、圖片原作者(佛友大德)和眾讀者(佛友大德)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
感恩南無阿彌陀佛。閱讀開智慧。分享好文。利人利己。正法流通。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