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江味農居士講般若與淨土-珠海菩提園地
教宗般若 行在彌陀 一心念佛 求生淨土 般若彰顯 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 般若之行
南無阿彌陀佛
普勸學佛念佛
江味農居士的金剛語錄
遵循遺教斷惑證真了生脫死
重刋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序
文鈔菁華錄序言
文鈔菁華錄編言
文鈔論理事(上)
文鈔論理事(中)
文鈔論理事(下)
文鈔論心性(上)
文鈔論心性(下)
印光大師嘉言錄題詞
印光大師法語擷錄目錄
讚淨土超勝
勸信願真切
印光大師文鈔全集
七大修行綱目準則A
七大修行綱目準則B
七大修行綱目準則C
七大修行綱目準則C1
@@@十百大階段薰修項目
清淨平等覺大悲大願行(一)
清淨平等覺大悲大願行(二)
清淨平等覺大悲大願行(三)
掌握佛法大智慧返本還源(一)
掌握佛法大智慧復本心性(二)
掌握佛法大智慧回歸自性(三)
淨界覺五蘊非有妄想非真(一)
超越貪瞋癡慢的煩惱習氣(一)
遣除分別與執著之生滅法(一)
慈悲喜捨無量破我法二執(一)
慈悲喜捨除卻貪瞋悟禪心(一)
錯用了心追求錯誤的東西(一)
自我設限為意識形態控制(一)
命定限十二因緣三世因果(一)
諸衆生用諸妄想此想不真(一)
佛法重要樞紐般若無我慧(一)
華嚴自性信解行證信願行(一)
教理行果與信解行證(一)
教理行果與信解行證(二)
教理行果與信解行證(三)
ˇ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實相
華嚴覺林菩薩諸法性如是(一)
夢參老和尚講覺林菩薩偈(二)
華嚴覺林菩薩諸法性如是(三)
華嚴覺林菩薩諸法性如是(四)
華嚴諸法一如不二寂照同(一)
心跟法界虛空是一三而一
華嚴一即一切般若空無我慧1
華嚴一即一切般若空無我慧2
華嚴一即一切般若空無我慧3
華嚴十地品/宣化上人講(一)
華嚴十地品/宣化上人講(二)
華嚴十地品/宣化上人講(三)
華嚴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愛(一)
華嚴三世諸衆生悉在五蘊中
123發現提婆達多達無我
456發現提婆達多達無我
QQQ行深般若無我全特1
QQQ行深般若無我全特2
QQQ行深般若無我全特3
了了常明諸法空相無念物
楞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
因六祖壇經瞭知廻光返照
平等心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無住而住住而無住中觀行
吾人妙性天然不屬悟何可迷
悟1性相理事因果一如不二
悟2性相理事因果一如不二
悟3性相理事因果一如不二
悟4性相理事因果一如不二
悟5性相理事因果一如不二
調心性如調水性入實相(一)
調心性如調水性入實相(二)
調心性如調水性入實相(三)
Q3長講演我覺悟滅苦你也能
Q3長講演清淨平等覺大願行
Q3長講演我覺悟滅苦你也能
Q3長講演我覺悟滅苦你也能
淨界成佛正常做衆生不正常
淨界法師人生重要法語(一)
淨界法師人生重要法語(二)
淨界法師人生重要法語(三)
Q3慧律法師佛教與人生(一)
Q3慧律法師佛教與人生(二)
Q3慧律法師佛教與人生(三)
Q4講演大藏經四字緣起如幻
Q4講演諸法常自寂滅相總檔
Q4講演星雲清涼月畢竟空
Q4講演佛法重要樞紐禪定
Q4講演/四念處觀/禪定(一)
Q4講演/五停心觀/禪定(二)
Q4講演/四聖諦/禪定(三)
Q4講演聖嚴生滅已寂滅為樂
Q4講演證嚴/涅槃本寂滅相
Q5講演印光大師護國息災
Q5講演因果報應生死輪廻
Q5講演印光大師戒殺放生
Q6講演細談緣起法因緣觀
Q6講演細談緣起法生死觀
Q6講演細談緣起法慈悲觀
Q6講演細談緣起法智慧觀
Q6講演細談緣起法入出世
常須薰修重要綱目準則短1
常須薰修重要綱目準則短3
@常須薰修重要綱目準則長1
@常須薰修重要綱目準則長2
@常須薰修重要綱目準則長3
@常須薰重要綱目準則長31
@常須薰重要綱目準則長32
@薰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41
@薰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42
@薰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43
@薰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44
@薰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45
QQQ000常常薰修重要PO
QQQ111常常薰修重要PO
QQQ222常常薰修重要PO
QQQ333常常薰修重要PO
QQQ444常常薰修重要PO
QQQ555常常薰修重要PO
QQQ666常常薰修重要PO
QQQ777常常薰修重要PO
最吉祥話南無阿彌陀佛(一)
PO吉祥南無阿彌陀佛(二)
PO吉祥南無阿彌陀佛(三)
PO吉祥南無阿彌陀佛(四)
最吉祥話南無阿彌陀佛(五)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念佛(一)
PO念佛心轉無明業識(二)
正念念佛心轉無明業識(三)
正念念佛心轉無明業識(四)
正念念佛心轉無明業識(五)
正念念佛心轉無明業識(六)
正念念佛心轉無明業識(七)
***朱境祥念佛心觀心觀慧
念佛消宿業竭誠轉凡心(一)
念佛心觀心轉無明恩慧(二)
念佛心觀心轉無明業識(三)
念佛心觀心轉無明業識(四)
念佛心觀心轉無明業識(五)
念佛心觀心轉無明業識(六)
念佛心觀心轉無明業識(七)
念佛心觀心轉無明業識(八)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定慧A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定慧B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定慧C
平靜安詳入華嚴極樂世界觀照1
莫忘初衷平靜安詳觀照心性2
莫忘初衷平靜安詳觀照心性3
佛法重要樞紐般若無我慧
慈悲喜捨無量破我法二執
慈悲喜捨卻貪瞋悟禪心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
淨界改命方法改變思想(一)
淨界有智慧的主動歸還(二)
淨界提起應做智慧覺照(三)
對治煩惱廻光返照內觀(四)
淨界/總檔弘法資料平台(五)
淨界/總檔弘法資料平台(五A)
淨界心作觀音是心觀音(五B)
淨界/總檔念佛資料平台(五C)
慧律/總檔念佛資料平台(五C)
慧律/總檔弘法資料平台(五C)
慧律法師精華法語節錄
淨界/總檔弘法資料平台(五D)
淨界/總檔弘法資料平台(五E)
淨界/總檔弘法資料平台(五G)
淨界法師精華法語節錄(五H)
印光師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自然本然離貪瞋怒破二執1
自然本然離貪瞋怒破二執2
自然本然離貪瞋怒破二執3
滅苦得樂四念觀身受心法1
滅苦得樂四念觀身受心法2
滅苦得樂四念觀身受心法3
楞嚴自心取自心非幻(一)特
廻光返照外影七識自我ABC
1/6發現提婆達多通達無我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一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二
調心性如調水性入實相三
調心性如調水性入實相四
調心性如調水性入實相五
聖嚴空裡哭笑本來沒有我
聖嚴渠今是我我今不是渠
@2聖嚴/生滅已寂滅為樂
淨界/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一)
淨界八風吹不動把握第二念
惟覺八風不動無住八面生1
蓮池/八風現惺惺寂寂一念
惠空/八風現惺惺寂寂一念
天聞/八風現惺惺寂寂一念
八風不動無住八面玲瓏生2
八風不動無住八面玲瓏生3
八風/禪修心得/中台心旅4
廻光返照觀心觀慧觀自性
轉處不留情繁興處那伽定
1/2/2/6/****/43/7*25彙整1
重要PO住五蘊世界幻住1
彙整2
悟後起修/知幻即離/彙整1
悟後起修/知幻即離/彙111
BB1諸法本來常自寂滅相
觀心過空性智慧生活(一A)
觀心過空性智慧生活(二)
觀心過空性智慧生活(三)
觀心慧觀自在菩薩(一)(五)
南無觀自在菩薩回歸自性
一清淨煩惱菩提性相不二A
一清淨煩惱菩提性相不二B
一清淨煩惱菩提性相不二C
超越二元對立啟療癒轉化
佛法生活療效慈悲喜捨*A
一行禪師開啟療癒轉化88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一)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二)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三)
體會一門深長薰互因果1
體會一門深長薰互因果2
體會一門深長薰互因果3
開悟不生不滅中道解脫1
開悟不生不滅中道系列2
見性成佛 111-6-1 系列3
法句譬喻經
開悟不生不滅中道解脫4
開悟不生不滅中道解脫5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真心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一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二
實虛/一法不捨/一法不立
滅心法須法根源體悟一心
人人本具如如不動之自性
深般若見蘊空證不生滅心
華嚴三世諸衆生悉在五蘊
實相無相無不相諸法實相
八不非一非異非斷非常
A八不非一非異非斷非常A
B八不非一異斷常B(總菩提)
C無住生心修持佛道根本C
中道宛然有畢竟空空假無礙2
真空金剛經妙有無量壽經
見性成佛 111-6-1 系列3
奢摩他毘婆舍那妙緣起
憨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三
一念廻光返照顯清淨心四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五
了法自性本平等離相觀性
了法自性本無二融相歸性
AA自性般若智慧如何做主
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一
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二
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三
1/時薰廻光返照聞自性(特)
2/時薰廻光返照返聞自性
3/時薰廻光返照返聞自性
1/法無頓漸人利鈍名頓漸
2/法無頓漸人利鈍名頓漸
3/法無頓漸人利鈍名頓漸
戒定慧三心地無非自性戒
戒定慧三心地無癡自性慧
戒定慧三心地無亂自性定
戒定慧三不增不減自金剛
戒定慧三身去身來本三昧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一)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二)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三)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四)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五)
彌陀願王平等大道轉念A
平等/平等彌陀願王大道B
自性彌陀非假非真中道A
自性彌陀非假非真中道B
自性彌陀非假非真中道C
長期薰淨業至誠感通一A
得一萬事畢一門薰通一B
得一萬事畢一門薰通一C
淨界法師楞嚴經淺釋3
宣化上人楞嚴經淺釋1
宣化上人楞嚴經淺釋2
六祖壇經自性如虛空寂滅平等
壇經/真假動靜偈不失宗旨
壇經/見真佛解說頌識衆生
中道宛然有畢竟空空假無礙2
真空金剛經妙有無量壽經
宣化上人六祖壇經淺釋1
宣化上人六祖壇經淺釋2
宣化上人六祖壇經淺釋3
宣化上人六祖壇經淺釋4
宣化上人六祖壇經淺釋5
宣化上人六祖壇經淺釋6
宣化上人六祖壇經淺釋7
宣化上人六祖壇經淺釋8
宣化上人六祖壇經淺釋9
宣化上人六祖壇經淺釋10
***知幻即離不取於相(一)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二)
***知幻即離覺照真如(三)
何謂自性心量遍周法界A
何謂自性心量遍周法界B
何謂自性心量遍周法界C
何謂般若華嚴一即一切A
何謂般若華嚴一即一切B
何謂般若華嚴一即一切C
*******行深般若波羅全(6)
行深般若/賢首四德(6A)
行深般若波羅蜜全(6B)
行深般若波羅蜜全(6C)
***深般若波羅蜜全(特1)
***深般若波羅蜜全(特2)
***深般若波羅蜜全(特3)
***行深般若空性全(特4)
***深般向內觀心感應(特5)
***深般若迴光返照全(特6)
***深般若自心取自心(特7)
南無觀自在菩薩歸自性特1
南無觀自在菩薩五蘊空特2
南無觀自在菩薩歸自性特3
大作夢中佛事回歸自性A
大作夢中佛事不一不異
大作夢中佛事空有如夢
OO淨空用真心除妄心日常
PP淨空用真心除妄心日常
QQ五祖禪宗最上乘真妄
QQ四祖道信入道安心真
QQ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
Q特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特)
Q1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1
Q2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2
Q3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3
Q4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4
Q5三祖僧燦信心銘耕雲5
Q6三祖僧燦信心銘中台6
Q7三祖僧燦信心銘慧廣7
Q8三祖僧燦信心銘達觀8
Q9三祖僧燦信心銘聖嚴9
Q10心銘/入道方/聖嚴10
最吉祥話南無阿彌陀佛(一)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江味農居士念佛心
楞嚴念佛圓通章念佛心
華嚴自性念佛壇經一一切
十善業/念佛人淨業三福
念佛轉識成智捨妄識用根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一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二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三
體會/無塵無塵無塵無塵
釋達觀SHUNUCHEN華龍
淨光/體會空性心性自性1
憶憶/不生不滅中道解脫
LIXINGWEI世出世調理
般若般若/行深般若空性
親家PO留言20220911
PO/留言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四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五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六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七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八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九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十
整部大藏經四字緣起如幻
佛法的空性智慧空義體證
寶藏沉潛深山空山悟佛性
BB1諸法本來常自寂滅相
123放下塵染風采依然周發
一念廻光返照顯清淨心A
一念廻光返照顯清淨心B
一念廻光返照顯清淨心C
一眼覰向一切法本不生處
如來/來無來相/如無如相
萬法仍舊是幻相剎那不住
寶藏沉潛深山空山悟佛性
明無聖凡明度無度念
一合相但凡夫貪著其事
123我有明珠一塵盡光生
最吉祥的話南無阿彌陀佛
456我有明珠一塵盡光生
789我有明珠一塵盡光生
123打破虛空滿腮六字該
456打破虛空滿腮六字該
中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
實虛/一法不捨/一法不立
滅心法須法根源體悟一心
深般若見蘊空證不生滅心
憨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
無住生心修持佛道根本C
中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三)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A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B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C
因六祖壇經瞭知廻光返照
廻光返照觀心觀慧觀自在
轉處不留情繁興處那伽定
123深般若法無我無我法
456深般若法無我無我法
123發現提婆達多達無我
456發現提婆達多達無我
123超二元對立放下我執
456超二元對立放下我執
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求生極樂回歸淨土五ABC
整部大藏經四字緣起如幻
123B緣起如幻/隨緣妙用
緣起法/推因驗果驗果尋因
@1法身緣起偈諸法從緣起
@2法身緣起偈諸法從緣起
@3法身緣起偈諸法從緣起
*A幻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B幻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C幻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A無常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B無常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C無常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A慈悲平等活在當下淨土
*B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BB1諸法本來常自寂滅相
@1證嚴/涅槃從本寂滅相
@2聖嚴/生滅已寂滅為樂
@3實相是非相說名實相
@4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2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3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4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5
*C自性空寂放下當下淨土
*D淡定釋懷苦不言喜不語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一)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A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B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C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D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E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F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G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二)
***行深南無阿彌陀佛(三)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四)
放下萬緣制心一處GA
放下萬緣制心一處GB
放下萬緣制心一處GC
真心被妄想分別執著蔽
放下萬緣制心一處(6)
放下萬緣制心一處(7)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定慧1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定慧2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定慧3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一)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二)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三)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四)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五)
微密觀照/煩惱習氣(一)
微密觀照/煩惱習氣(二)
微密觀照/煩惱習氣(三)
有生有滅/不生不滅(一)
無二佛性/有為即無為(一)
無二佛性/無常即真常(一)
學會轉境界/境隨心轉(一)
學會轉境界/境隨心轉(二)
無二佛性/雲煙焰陽(一)
無二佛性/雲煙焰陽(二)
無二佛性/夢幻三昧(一)
無二佛性/生死涅槃(一)
無二佛性/生死涅槃(二)
無二佛性/生死涅槃(三)
無二佛性/煩惱菩提(一)
無二佛性/煩惱菩提(二)
無二佛性/煩惱菩提(三)
無二佛性/煩惱菩提(四)
無二佛性/煩惱菩提(五)
無二佛性/煩惱菩提(六)
無二佛性/煩惱菩提(七)
無二佛性/五蘊法身(一)
你本來是沒有妄想煩惱的1
你本來是沒有妄想煩惱的2
你本來是沒有妄想煩惱的3
沒有念頭調伏煩惱念頭A
沒有念頭調伏煩惱念頭B
沒有念頭調伏煩惱念頭C
廻光返照返觀內照除妄A
廻光返照返觀內照除妄B
廻光返照返觀內照除妄C
廻光返照外影七識自我A
廻光返照外影七識自我B
廻光返照外影七識自我C
廻光返照外影七識自我D
一念廻光返照顯清淨心A
一念廻光返照顯清淨心B
一念廻光返照顯清淨心C
一眼覰向一切法本不生處
如來/來無來相/如無如相
萬法仍舊是幻相剎那不住
寶藏沉潛深山空山悟佛性
廻光返照觀心觀慧觀自在
123行深般若法無我無我
456深般若法無我無我法
123發現提婆達多達無我
456發現提婆達多達無我
123超二元對立放下我執
456超二元對立放下我執
內觀觀心觀慧解慧(一)
內觀觀心觀慧解慧(二)
內觀觀心觀慧解慧(三)
***觀心修心掌握扼要一
***觀心一念不生境界A
***觀心一念不生境界B
華嚴了一切法悉隨心現A
華嚴了一切法悉隨心現B
華嚴了一切法悉隨心現C
楞嚴自心取自心非幻(一)特
楞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二)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A1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A2
楞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三)
南禪頓悟眾生本來是佛C
戒心入定內學止觀滅妄A
戒心入定內學止觀滅妄B
戒心入定內學止觀滅妄C
戒心入定內學止觀滅妄D
戒心入定內學止觀滅妄E
戒心入定內學止觀滅妄F
戒心入定內學止觀滅妄G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定慧A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定慧B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定慧C
***觀照要訣/導歸極樂A
***觀照要訣/導歸極樂B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C
用念力念彌陀佛聖號(四)
制心一處南無阿彌陀佛A
制心一處南無阿彌陀佛1
制心一處南無阿彌陀佛2
制心一處南無阿彌陀佛3
真心被妄想分別執著蔽
制心一處南無阿彌陀佛(6)
制心一處南無阿彌陀佛(7)
制心一處南無阿彌陀佛(8)
制心一處南無阿彌陀佛(9)
制心一處南無阿彌陀佛B
制心一處南無阿彌陀佛C
制心一處南無阿彌陀佛D
制心一處南無阿彌陀佛E
頓悟眾生本來是佛南禪F
華嚴自性念佛心(一)
用念力念彌陀佛聖號
***真如心念佛成佛1
淨土發願文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E
聖賢念佛往生錄A
聖賢念佛往生錄B
聖賢念佛往生錄C
聖賢念佛往生錄D
聖賢念佛往生錄E
何謂念佛人的念佛心(一)
何謂念佛人的念佛心(二)
華嚴自性念佛心(二)
華嚴自性念佛心(三)
華嚴自性念佛心(四)
華嚴自性念佛心(五)
***緣起如幻/賢首四德一
***緣起如幻/隨緣妙用二
***緣起如幻/隨緣妙用三
緣起法推因驗果驗果尋因
O/法身緣起偈諸法從緣起
轉念工程重要性概說(A)
轉念工程的重要性(A1)
轉念工程重要性概說(B)
轉念工程重要性概說(C)
轉念工程重要性概說(D)
轉念工程重要性概說(E)
轉念工程重要性概說(F)
轉念工程重要性概說(G)
重要文章(一)
重要文章(二)
了義衆生本來是佛(四)
重要文章(五)
重要文章(六)
般若心經濟群法師(七)
般若心經/Cinrong (七1)
第六識/第七識(八)
重要文章(十)
佛法僧三寶(十一)
達摩祖師悟性論(一)
達摩祖師悟性論(二)
達摩祖師悟性論(三)
達摩祖師悟性論夜坐偈
大乘佛教中道中觀學派
印光大師文鈔精要特選1
印光大師文鈔精要(一)特
印光大師文鈔精要(二)特
印光大師文鈔精要(三)特
滅心法須法根源體悟一心
深般若見蘊空證不生滅心
印光大師文鈔精要留言
印光大師文鈔精要儲要
印光大師文鈔精要(一)
印光大師文鈔精要(二)
印光大師文鈔精要(三)
印光大師文鈔精要(四)
印光大師文鈔精要(五)
印光大師文鈔精要(六)
印光大師文鈔精要(七)
印光大師明十法界理與事
(8)印光大師略釋六即義
慧律法師精要法語(一)
慧律法師精要法語(二)
慧律法師精要法語(三)
慧律法師講經法語(四)
慧律法師講經法語(五)
慧律法師精要法語(六)
淨空老和尚/妄盡還源觀A
淨空老和尚/妄盡還源觀B
淨空老和尚/妄盡還源觀C
淨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D
淨空/念力的秘密分享E
淨空/學會轉境界轉念F
淨空/我都放下未感應G
淨空一念俱五蘊相相用H
QQ淨空用真心除妄心日常
"金剛經"講義(一)
金剛經講義/要義總結麗雲
"金剛經"講義(一A)
"金剛經"講義(一B)
"金剛經"講義(一C)
WWW"金剛經"講義(特B)
般若與淨土同修求生淨土
紅塵亦極樂
"金剛經"講義(一D)
"金剛經"講義(二)
"金剛經"講義(三)
"金剛經"講義(四)
"金剛經"講義(五)
真妄毘婆舍那妙緣起(五)特
應云何住降伏其心一/六
執持名號/體會一心/不亂
體會一心/越對待/入絕待
體會一心唯是一心所作(2)
實虛/一法不捨/一法不立
滅心法須法根源體悟一心
深般若見蘊空證不生滅心
發願超越迷性契入覺性
菩薩願力能化解凡夫業力
從一朵花裡看六度精神
WWW龍樹菩薩大願行
賢首得失從緣隨緣妙用A1
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如來所得無上菩提無實無虛
"金剛經"講義(八)
慧能師教在家如何修行
12月PO行深般若無我法A
12月po行深般若無我法B
12月po行深般若無我法C
菩薩願行儘管驀直行去A
菩薩願行深般若得一畢A1
菩薩願行深般若得一畢A2
菩薩願行深般若得一畢A3
菩薩願行儘管驀直行去B
菩薩願行儘管驀直行去C
菩薩願行儘管驀直行去D
菩薩願行儘管驀直行去E
菩薩願行儘管驀直行去F
菩薩願行儘管驀直行去G
QQ十法界理事染淨從緣
QQ十法界不離一念心性
QQ息瞋靜貪滌嫉淨欲慈
QQ學會轉境界/淨空轉念
QQ真妄一如無二轉念工
QQ五祖禪宗最上乘真妄
QQ四祖道信入道安心真
QQ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
Q1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1
QQQ薰修三祖僧燦信心銘
QQQ薰修憨山觀心銘醒世
PP1薰修覺宇宙人生真相
PP2薰修/覺宇宙人生真相
PP3薰修/覺宇宙人生真相
PP4薰修/覺宇宙人生真相
PP5薰修/覺宇宙人生真相
PP6薰修/覺宇宙人生真相
PP7薰修/覺宇宙人生真相
驀直行去/極樂世界(一)
驀直行去/極樂世界(二)
驀直行去/極樂世界(三)
3p華嚴自性念佛福慧雙修
3p真如自性念佛解行相應
3p空性智慧念佛與道相應
3p實相無相念佛能見如來
3p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念佛
3p觀世音菩薩念佛圓通章
3p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念佛
PO江味農金剛經講義
永嘉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PO江味農金剛經講義
無念無相無住定慧不二
念佛一句福增無量禮佛一拜
PO修淨業印光文鈔要讀2
PO修淨業印光文鈔要讀1
廻光返照轉識成智見如來
安然與病毒共存唯茹素滅貪
安然與病毒共存茹素滅貪1
緣起法推因驗果驗果尋因
3P疫情壟罩全球揮之不去
3P從自己心裡頭解冤釋結
3P不食衆生肉平安渡災劫
3P食事大剎那轉念茹素A
3P食事大剎那轉念茹素B
2P覺了宇宙真諸法實相A
2P覺了宇宙真諸法實相B
2P真學佛得真實受用
2P用智慧解脫種清淨因
2P真發菩提心持佛名號
1P常明娑婆是妄極樂是真
12月po印光大師釋六即義
11月迷與悟/印光大師(一)
11月迷與悟/印光大師(二)
11月迷與悟/印光大師(三)
11月迷與悟/印光大師AA
11月迷與悟/印光大師AB
11月六即佛/印光大師AC
11月治瞋心/印光大師AD
11月迷與悟/觀心觀慧BA
11月迷與悟/觀心觀慧BB
印光大師/念佛心
草庵法師/念佛心
僧顯法師/念佛心
三祖僧燦法師/念佛心
宣化上人/念佛心
江味農居士/念佛心
夢參老和尚/念佛心
廣欽老和尚/念佛心
慧淨上人/上因/念佛心
淨空老和尚/念佛心(一)
淨空老和尚/念佛心(二)
淨空老和尚/念佛心(三)
淨空/一念具足五蘊(四)
甘露法雨菩薩清涼月(一)
甘露法雨菩薩清涼月(二)
法本來常自寂滅相總檔B
BB1諸法本來常自寂滅相
善惡因果/生死輪廻 (三)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三A)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三B)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A2
華嚴柔和忍辱慈悲喜捨
觀心五蘊皆空四念處觀A
不離當處沐浴極樂中12
QQ憨山觀心無相光明皎
QQ憨山師觀心銘醒世歌
QQ薰修憨山觀心銘醒世
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QQ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
Q1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1
Q2薰修三祖僧燦信心銘2
藥師寶懺/觀心無心
放下執著(四)
分別與執著(九)
放下執著(四A)
放下執著/其他(四B)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五A)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五B)
無住生心修持佛道根本C
無住生心/性相空有(五1)
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求生極樂淨土(五A)
求生極樂淨土(五B)
求生極樂淨土(五C)
123放下塵染風采依然周發
觀心過空性智慧生活(一A)
觀心過空性智慧生活6789
***懂得廻光返照修無為法
***懂得廻光返照無心道人
***懂得廻光返照修清淨心
觀心過空性智慧生活(一B)
觀心過空性智慧生活(一C)
觀心過空性智慧生活(二)
觀心過空性智慧生活(三)
南無觀自在菩薩回歸自性
觀心觀慧觀自在菩薩(一)
觀心觀慧觀自在菩薩(二)
觀心觀慧觀自在菩薩(三)
觀心觀慧觀自在菩薩(四)
觀心觀慧觀自在菩薩(五)
推廣正法功德最大
超度自己無明煩惱業力
息攀緣妄想的道理
你就贏得生命的一切
輪迴轉世七識執著000
最大虛妄五蘊色身333
看只是看聽只是聽111
處處相處處無相大自在
莫抗拒境界皆自性現
用大智慧打破煩惱習氣
念佛人持心如大地222
極樂世界本有家園
***真如心念佛成佛2
淨土發願文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心是何物心在何處
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南懷
中道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中道慈悲喜捨沈潛養晦A
禪在日常生活釋迦牟尼
禪定歷事鍊心慈悲喜捨A
禪定歷事鍊心慈悲喜捨B
禪定歷事鍊心慈悲喜捨C
靜坐思惟自性禪定念佛
禪定思惟修靜慮(一)
禪定思惟修靜慮(二)
佛法生活療效慈悲喜捨*A
一行禪師開啟療癒轉化88
一行禪師在空性中什麼是空
超越二元對立啟療癒轉化
佛法生活療效慈悲喜捨*B
佛法生活療效慈悲喜捨*C
慈悲平等活在當下淨土A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B
自性空寂放下當下淨土C
淡定釋懷苦不言喜不語D
通透人生釋懷自己常泰
中道人生如淡水火相容
楞嚴正念真如遠離諸幻
止觀四念處慈悲喜捨
八正道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無住不取放下慈悲喜捨
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
無有定法貫通一切法
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歸性
其他留言(一)
其他留言(八。A)
其他留言(八。AA)
整理編輯留言(八1AAA)
彌勒真彌勒(1)
聖嚴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珍)
如何顯發超越輪迴大慧(珍)
發願超越迷性契入覺性
整理編輯留言(八2AAA)
整理編輯留言(德八2BBB)
轉煩惱為菩提(德八2BBB)
整理編輯(慕彥良2BBB)
整理編輯(wills lillian)
整理編輯(CHANHUA2BBB)
整理編輯留言(八3AAA)
整理編輯留言(八4AAA)
整理編輯留言(八5AAA)
整理編輯留言(八6AAA)
整理編輯留言(八7AAA)
其他短留言(八。A1)
其他中留言(八。A2)
其他霈長留言(八。A3)
其他留言(C1)
其他留言情緒和慾望(C)
其他留言情緒和慾望(D)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筆(8D)
徹悟大師遺集卷
達摩祖師悟性論(91)
達摩祖師悟性論(92)
達摩祖師悟性論(93)
大乘佛教中道中觀學派10
色即是空即是色中道正觀
中觀論頌觀四諦(德八2BBB)
中道龍樹亦空有非空非有
龍樹菩薩中觀論頌(一)
龍樹菩薩中觀論頌觀因緣
龍樹菩薩中觀論頌(二)
龍樹菩薩中觀論頌(三)
龍樹菩薩中觀論頌(特)
江味農居士講般若與淨土-珠海菩提園地
善惡因果/生死輪廻 (三)
善惡因果/生死輪廻
一切衆生皆有靈性
皆生死輪廻六道裡
善惡變化相生相剋
無有止息
戒殺放生吃素修福
不但能
增強自身免疫力
更能與
衆生解怨釋結
不再相生相殺
是最佳防疫妙方
病毒乃
動物無辜被殺
恨氣化作病毒
報復人類
"凡事皆有因果",
戒慎因果,深信因果。
"妙法蓮華經"曰:
如是因,如是緣,
如是果,如是報。
==================
一切衆生皆有靈性,
皆生死輪廻六道裡,
善惡變化,相生相剋,
無有止息。
戒殺、放生、
吃素、修福,
不但能
增強自身免疫力,
更能與
衆生"解怨釋結",
不再"相生相殺"。
這是
"最佳防疫的妙方法"。
"新冠病毒"乃
動物無辜被殺,
恨氣化作病毒
來報復人類。
''印光大師''開示:
世出世間之理,
不外心性(自性心體)二字。
世出世間之事,
不外因果(因緣果報)二字。
"徹悟禪師"云:
是故善談心性者,
必不棄離於"因果";
而深信因果者,
終必大明乎"心性"。
學佛必須知道
世間是業報現形處,
因緣果報是無法改變的。
因為這都是自己
過去世所作之業因,
一旦因緣成熟會遇,
業果報自然就會現形。
誰都無法逃避因果,
除非貪瞋癡三毒消滅。
出離娑婆世界,
永生極樂世界。
稱為
了生死,出輪廻,
度一切苦厄矣。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所謂因果
果復成因 因又成果
果因因果 自此以往
千差萬別 永永無盡
世出世間種種之事相
所謂諸法者更無他物
只是不斷之因果果因
於眾生心目間
顯現變幻而已
然則
苦苦分別 牢牢執著
豈非癡乎
不被因果糾纏
一切的
人事物
不過是因因果果
次第演變眩人心目
剎那不停住
仍
"執為有實"
自生纏縛不得自在
因是前因之果
果乃後果之因
剎那之間 皆成陳迹
萬法皆空 因果不空
不昧因果
深信因果
諸法因緣生
五蘊所顯現
相
有
性空
可知一切法當體
如幻如化 絕非實物
緣起緣
滅
緣聚緣散
聚散生滅 無常苦空
隨緣心自在
攀緣好辛苦
不被
因果業力
糾纏
套住
命中有很好
沒有也很好
都不放在心上
常行
柔和忍辱法
安住
慈悲喜捨中
華嚴經
了了常明
六道衆生
在三界中輪廻不已
冤怨相報 沒完沒了
仍不知
色身命運 世界境緣
皆是自己過去
所造作善惡因果業力
藉由五蘊的變現果實
來人間受報因果可怖
柔和忍辱
微笑沈默
隨緣妙用 代衆生苦
了了常明
善惡因果 剎那遷流
生死輪迴 流轉六道
恩怨酬償
相生相剋
一切是因果
一切是考驗
華嚴經
縱使百千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隨緣自在ABC/D/
攀緣心苦
沒有了憂慮
沒有了懷疑
也沒有了恐懼
得失心放下了
希求心放下了
不再分別我相
不再執著我見
心就能清靜自在
當知
"
智慧現前之境界"
心行處滅 不可思也
言語道斷 不可議也
因緣生法
謂一切法之生
不外因緣
法
即因緣所生之果
無異言
一切法不外因果
故因果攝一切法盡
因緣生法
但有相而無性
可知一切法之當體
如幻如化 絕非實物
緣起緣生
緣聚緣散
聚散生滅 無常苦空
佛說一切法緣生
意在明其本不生
若二六時中
隨緣做隨緣起
卻一眼覷向
一切法本不生處
看之
正隨緣時 正如是看
正看時 正如是隨緣
豁然開朗
內三際心不可得
外一切法本不生
天下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也
諸法因緣生/abc1
五蘊所顯現
相有性空
可知一切法當體
如幻如化 絕非實物
緣起緣滅 緣聚緣散
聚散生滅 無常苦空
隨緣心自在
攀緣好辛苦
不被
因果業力
糾纏套住
命中有很好
沒有也很好
都不放在心上
菩薩知道/abc2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在這個時代
遇到佛法
能相信能理解
還能做一些
這都是有
善根福德和因緣
可是為何沒成就
不是你沒有善根
"
念頭把不住"
就隨緣隨變便
了
真可惜不知
隨緣妙用妙有也
賢首國師講述/abc3
妄盡還源觀
"
賢首四德"
教我們
隨緣不變
"
隨緣要妙用
"
妙用就是不變
那
是
真空妙有
不可
隨方便
染
貪瞋癡
要能夠提高警覺
不取於相 如如不動
"
你要學這個本事"
一切以利益衆生
是
也
衆生abc4
若欲識佛境
當淨其意如虛空
遠離
妄想即諸取
令心所向皆無礙
華嚴經
無礙無二的國度
乃華嚴世界
一真法界
極樂世界
常樂我淨也
隨緣妙用 柔和質直
隨緣生妙有也
代衆生苦
利益一切衆生也
今生/abc5
決定要超越自己
脫離
生滅
不平等
對待法的世界
到達
不生不滅平等無二
絕待法的境界上
即是
一真法界
極樂世界
不然仍舊是
善惡因果
生死輪廻
糊塗生呀
又糊塗死
因果可怖 因果可畏
一切是因果
人人無處躲
對境若不識人人會發火
一切是考驗
看爾怎麼辦
覿面若不識
須
再重頭煉
真認自己錯
莫論他人非
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十法界不離念妄心
世界色身
全由眾生昏擾
擾
的妄想所變現
生住異滅
剎那
相
續相
豈能真實乎
當知人生在世
一切遭逢
莫非妄識業緣所變現
世間即是戲場
順逆諸境雖歷歷身受
其實皆如幻耳
智者便當自警
轉眼即下臺矣
豈可當真
緣生法
當體皆空
虛妄現有
考實則無
因心造業
循業而現
壽夭好醜
因果難逃
悲歡離合
得失窮通
轉眼成空
五蘊
本身不可得
何況
假合之幻身
若
仍
迷戀塵世
計較分別 執著不捨
真癡人說夢也
佛說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解說唯自心中
迷悟兩路
一切善惡因果
除此心外
無片事可得
吾人妙性天然
本不屬悟 又何可迷
如今說迷 只是不了
自心本無一物
不達身心世界本空
被他障礙 故說為迷
憨山大師:觀身非身,鏡像水月。觀心無相,光明皎潔。
即此一念,本自無生。
現前種種境界,都是幻妄不實,唯是真心中所現影子。
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只是解說唯自心中,迷悟兩路。
一切善惡因果,除此心外,無片事可得,蓋吾人妙性天然,
本不屬悟,又何可迷?
如今說迷,只是不了自心本無一物,不達身心世界本空,
被他障礙,故說為迷。
一向專以妄想生滅心,當以為真,故於六塵境緣,
種種幻化,認以為實。
如今發心趣向,將自己現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
全是自心中所現浮光幻影。如鏡中像,如水中月。
觀一切音聲,如風過樹;觀一切境界,似雲浮空。
都是變幻不實的事。
不獨從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慮,一切愛根種子,
習氣煩惱,都是虛浮幻化不實的。
至若工夫做得力處,外境不入,唯有心內煩惱;
此乃八識中含藏無量劫來,習氣種子,只須離心意識參,
離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處,不管是善是惡,當下撇過。
締信自心中本無此事,但將本參話頭,著力提起,
如金剛寶劍,魔佛皆揮。
節錄自《 憨山大師集 》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生的是救人救世的心。本來無我,是我們的攀緣心,有一個我讓我們煩惱受苦。
圓覺經云
知幻即離 不作方便
離幻即覺 亦無漸次
這十法界不離一念心
十法界
從什麼地方生出來的
就從我們人現前
這''一念心''生出來的
憨山大師:觀身非身,鏡像水月。觀心無相,光明皎潔。
即此一念,本自無生。
現前種種境界,都是幻妄不實,唯是真心中所現影子。
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只是解說唯自心中,迷悟兩路。
一切善惡因果,除此心外,無片事可得,蓋吾人妙性天然,
本不屬悟,又何可迷?
如今說迷,只是不了自心本無一物,不達身心世界本空,
被他障礙,故說為迷。
一向專以妄想生滅心,當以為真,故於六塵境緣,
種種幻化,認以為實。
如今發心趣向,將自己現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
全是自心中所現浮光幻影。如鏡中像,如水中月。
觀一切音聲,如風過樹;觀一切境界,似雲浮空。
都是變幻不實的事。
不獨從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慮,一切愛根種子,
習氣煩惱,都是虛浮幻化不實的。
至若工夫做得力處,外境不入,唯有心內煩惱;
此乃八識中含藏無量劫來,習氣種子,只須離心意識參,
離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處,不管是善是惡,當下撇過。
締信自心中本無此事,但將本參話頭,著力提起,
如金剛寶劍,魔佛皆揮。
節錄自《 憨山大師集 》
寬運法師
2013/09/03
百丈懷海禪師是禪宗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著名的《百丈清規》便是由他製定的。據《五燈會元》記載:百丈禪師有一天上堂,下座後,眾僧都已散去,獨有一老人站著不走。百丈禪師便問其原因。老人回答說:「我不是人,實是野狐,迦葉佛時曾是這裡的住持,當時有學人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回答說:‘不落因果。’
因此便墮野狐身五百世,無法脫身,因仰慕禪師的修為,特請禪師慈悲開示。」百丈禪師默許了。於是老人合掌問道:「請問禪師,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百丈禪師答道:「不昧因果。」老人言下大悟,即禮謝道:「今承和尚代語,令我超脫狐身,乞和尚以亡僧禮送。」便消失了。次日,禪師在後山岩洞中發現一狐身,便用往生之禮葬了。
大家試想想,這個狐狸就是一種示現,說明了它在迦葉佛的時候,因為說錯了「不落因果」一句話,後來反覆思量:不是啊!因為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自己是不是說錯了呢?就這一念的疑慮,便墮落狐狸身。其實,「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到底有什麼差別呢?這中間的一絲差別,就只是「迷」與「悟」;其實悟了以後,就無所謂因果不因果,但如果說「不昧因果」的話;「不昧」就是「不棄」,即是由於知道因果、明白因果,而把因果避開了。如何「避」呢?
我們經常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眾生由於愚癡的關係,果報未現前時是不知道怕的,但當果報現前的時候,卻又後悔莫及了。菩薩因為有智慧,所以不種因;不種因將來就無所謂「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的問題。我們今天既然知道了貪、瞋、癡的害處,便應該把它改掉;貪、瞋、癡三毒袪除了,將來就不必畏因果、落因果了。因此,如果我們所作所為,都是好的善因,對於修行來說,將會是很大的幫助。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不要執著於名相、文字,因為這些都是戲論,是全無意義的,我們應該以信、願、行、證的方法來學佛。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