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大藏經四字緣起如幻
(一)(三)
(一)(三)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緣起如幻"。20200901
"緣起如幻"。20200901
=====================
=====================
(一)
(一)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緣起如幻"。
"緣起如幻"。
=====================
=====================
"慧律法師"
"慧律法師"
講經精華開示摘錄:
講經精華開示摘錄: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緣起如幻"。
"緣起如幻"。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生滅;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生滅;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無常,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無常,
它就像夢幻泡影不實在的。
它就像夢幻泡影不實在的。
所以,記得!
所以,記得!
我們這個世間是不實在的世間。
我們這個世間是不實在的世間。
六祖講:
六祖講:
"萬法無有真,離假一切真"。
"萬法無有真,離假一切真"。
哪一種人真正在修行呢?
哪一種人真正在修行呢?
平等心的人,真正在修行、
平等心的人,真正在修行、
無所住心的人,真正在修行、
無所住心的人,真正在修行、
能夠放得下這些,煩瑣的,
能夠放得下這些,煩瑣的,
是是非非,全部放下、
是是非非,全部放下、
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也不說是非、先擺平自己、
也不說是非、先擺平自己、
你這樣子就叫做"用功"。
你這樣子就叫做"用功"。
你使
你使
你的感性跟你的理性(心性),
你的感性跟你的理性(心性),
達到平衡的狀態,
達到平衡的狀態,
這個是叫做"修行"。
這個是叫做"修行"。
佛講的,
佛講的,
一切眾生都是愚痴。
一切眾生都是愚痴。
(六度/般若度治愚癡)
(六度/般若度治愚癡)
不知道
不知道
是
是
"剎那生相,剎那滅相",
"剎那生相,剎那滅相",
不知道是敗壞,
不知道是敗壞,
不知道
不知道
有一天帶不走,
有一天帶不走,
統統不知道這個。
統統不知道這個。
====================
====================
緣起如幻、幻有、幻住。
緣起如幻、幻有、幻住。
剎那"生住異滅"相續相、
剎那"生住異滅"相續相、
遷流相、因果循環相。
遷流相、因果循環相。
善惡報應,如影隨形,
善惡報應,如影隨形,
三世因果,循環不息。
三世因果,循環不息。
====================
====================
因為取著於實有,
因為取著於實有,
能享受多少,就享受多少,
能享受多少,就享受多少,
取內根身,外器界,
取內根身,外器界,
執為實有,
執為實有,
造了無量無邊的惡業,
造了無量無邊的惡業,
"繼續輪廻"。
"繼續輪廻"。
======================
======================
"一切眾生都卡在這個妄想"!
"一切眾生都卡在這個妄想"!
======================
======================
(般若心經曰:遠離顛倒夢想)
(般若心經曰:遠離顛倒夢想)
惡知見就是毒,
惡知見就是毒,
思想是很可怕的,
思想是很可怕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貪瞋癡,是三毒煩惱)
(貪瞋癡,是三毒煩惱)
(所有疾病、災厄來源)
(所有疾病、災厄來源)
(修行即滅貪瞋癡三毒)
(修行即滅貪瞋癡三毒)
佛法本身義理很深,
佛法本身義理很深,
在初學佛法或者是
在初學佛法或者是
沒有修到深入究竟的,
沒有修到深入究竟的,
他根本就摸不著門,
他根本就摸不著門,
也不曉得什麼叫做善知識。
也不曉得什麼叫做善知識。
現在
現在
能滿足他的需求的,
能滿足他的需求的,
他叫做善知識。
他叫做善知識。
走到一陣子的時候,
走到一陣子的時候,
他開始懷疑了,
他開始懷疑了,
為什麼?
為什麼?
因為
因為
"他上人"
"他上人"
悟得不究竟囉"!
悟得不究竟囉"!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二)
(二)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緣起如幻"。
"緣起如幻"。
=====================
=====================
諸位!
諸位!
相相(萬法)本空,
相相(萬法)本空,
所以
所以
相相(諸法)當體即空,
相相(諸法)當體即空,
就是(自)性。
就是(自)性。
(心性、心體、自性、性體)
(心性、心體、自性、性體)
因此你一定要
因此你一定要
瞭解這個"當體即空"。
瞭解這個"當體即空"。
(空性智慧、般若空性)
(空性智慧、般若空性)
你用這個不變、
你用這個不變、
隨緣不變,
隨緣不變,
這個很容易落入二分法:
這個很容易落入二分法:
有一種隨緣,有一種不變。
有一種隨緣,有一種不變。
為什麼?
為什麼?
它是二種觀念的,
它是二種觀念的,
它沒有辦法恢復到當下那一剎,
它沒有辦法恢復到當下那一剎,
這個會變成二法;一二三四的二。
這個會變成二法;一二三四的二。
如果你瞭解
如果你瞭解
"相———體本空",
"相———體本空",
就是性,
就是性,
你這樣就瞭解,
你這樣就瞭解,
沒有一種東西叫做永恆,
沒有一種東西叫做永恆,
其實
其實
就是用"空"來代表永恆。
就是用"空"來代表永恆。
==============
==============
諸位!
諸位!
能夠改變觀念,
能夠改變觀念,
這個是最好,
這個是最好,
"相空就是永恆"。
"相空就是永恆"。
==============
==============
(空性智慧、般若空性)
(空性智慧、般若空性)
(心性、心體、自性、性體)
(心性、心體、自性、性體)
你記得!
你記得!
這種觀念完全
這種觀念完全
就是
就是
"佛的正確的知見"。
"佛的正確的知見"。
相本空,
相本空,
沒有東西可以討論,
沒有東西可以討論,
只要但有言說,
只要但有言說,
它都無實義,
它都無實義,
都是
都是
"識心分別",周遍計度。
"識心分別",周遍計度。
好!
好!
那就相相空相相空。
那就相相空相相空。
為何要活在痛苦的深淵裡。
為何要活在痛苦的深淵裡。
==================
==================
"金剛經"曰:
"金剛經"曰: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
所以,
所以,
我們如來藏性,
我們如來藏性,
從來沒有用過,
從來沒有用過,
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沒有聽過佛法,
沒有聽過佛法,
也從來沒用過,
也從來沒用過,
什麼叫做
什麼叫做
"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不知道,
不知道,
我們用的,統統認為、
我們用的,統統認為、
以為有一種東西可以貪;
以為有一種東西可以貪;
以為有一種對象可以瞋;
以為有一種對象可以瞋;
貪、瞋、癡,
貪、瞋、癡,
因此本體
因此本體
(即空性、心性、自性)
(即空性、心性、自性)
就被掩蓋了。
就被掩蓋了。
所以,
所以,
每一個點、動點,
每一個點、動點,
全部被所有的煩惱遮蓋住了,
全部被所有的煩惱遮蓋住了,
但是,這些煩惱,
但是,這些煩惱,
只是
只是
我們清淨本體裡面
我們清淨本體裡面
的膚淺的意識而已,
的膚淺的意識而已,
膚淺的。
膚淺的。
換句話說:
換句話說:
我們所有的
我們所有的
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還有境界所影現出來的,
還有境界所影現出來的,
都是"如來藏性"。
都是"如來藏性"。
=====================
=====================
只是因為我們
只是因為我們
多了一層執著、
多了一層執著、
多了一層分別、
多了一層分別、
多了一層顛倒(夢想),
多了一層顛倒(夢想),
因此讓我們活在痛苦的
因此讓我們活在痛苦的
"深淵裡面"。
"深淵裡面"。
=====================
=====================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三)
(三)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緣起如幻"。
"緣起如幻"。
=====================
=====================
不聽經聞法是不行的,
不聽經聞法是不行的,
沒有"開佛的智慧",
沒有"開佛的智慧",
你念佛,煩惱來了,
你念佛,煩惱來了,
你怎麼辦?
你怎麼辦?
你壓不下去的,
你壓不下去的,
你絕對沒有辦法的,
你絕對沒有辦法的,
無量億劫來的煩惱、
無量億劫來的煩惱、
慾望,
慾望,
那種我執、法執、
那種我執、法執、
"煩惱障、所知障"。
"煩惱障、所知障"。
**************
**************
你不聽經聞法,
你不聽經聞法,
如何擺平?
如何擺平?
不是念佛不好,
不是念佛不好,
是要
是要
用大智慧念佛;
用大智慧念佛;
不是誦經不好,
不是誦經不好,
要
要
用大智慧誦經。
用大智慧誦經。
**************
**************
要瞭解
要瞭解
佛的真實義理是什麼,
佛的真實義理是什麼,
瞭解
瞭解
第一義諦的真如本性,
第一義諦的真如本性,
"起點就是終點"。
"起點就是終點"。
起點就是終點,
起點就是終點,
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這個就是
這個就是
入第一義諦涅槃妙心。
入第一義諦涅槃妙心。
初發心,
初發心,
你用的是本性修行,
你用的是本性修行,
(用真如自性修行)
(用真如自性修行)
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
===============
不可以
不可以
用意識心修行,
用意識心修行,
意識心
意識心
修了又執著、
修了又執著、
修了又分別、
修了又分別、
修了又煩惱,
修了又煩惱,
修了又人我是非,
修了又人我是非,
斷不了,斷不了。
斷不了,斷不了。
===============
===============
=======================
=======================
初學佛法的人,
初學佛法的人,
選擇大善知識"親近入道",
選擇大善知識"親近入道",
是生命中
是生命中
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課題。
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課題。
=======================
=======================
"如果押對寶了",
"如果押對寶了",
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
快樂、幸福、解脫、安詳,
快樂、幸福、解脫、安詳,
臨終往生淨土。
臨終往生淨土。
"如果選擇錯誤,壓錯寶了",
"如果選擇錯誤,壓錯寶了",
無量劫後,你還在輪廻,
無量劫後,你還在輪廻,
"苦不堪言,苦不堪言"。
"苦不堪言,苦不堪言"。
"選對和選錯",
"選對和選錯",
全在於個人宿世的善根和福德,
全在於個人宿世的善根和福德,
以及
以及
今生今世的因緣,萬法勉強不來。
今生今世的因緣,萬法勉強不來。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緣起如幻"。20200901
"緣起如幻"。20200901
=====================
=====================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生滅";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生滅";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無常",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無常",
它就像夢幻泡影不實在的。
它就像夢幻泡影不實在的。
"金剛經"曰:
"金剛經"曰: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
初學佛法的人,
初學佛法的人,
選擇大善知識親近"入道",
選擇大善知識親近"入道",
是生命中
是生命中
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課題。
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課題。
=======================
=======================
===========================
===========================
"如果押對寶了",
"如果押對寶了",
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
快樂、幸福、解脫、安詳,
快樂、幸福、解脫、安詳,
臨終往生淨土。
臨終往生淨土。
"如果選擇錯誤,壓錯寶了",
"如果選擇錯誤,壓錯寶了",
無量劫後,你還在輪廻,
無量劫後,你還在輪廻,
"苦不堪言,苦不堪言"。
"苦不堪言,苦不堪言"。
"選對和選錯",
"選對和選錯",
全在於個人宿世的善根和福德,
全在於個人宿世的善根和福德,
以及
以及
今生今世的因緣,萬法勉強不來。
今生今世的因緣,萬法勉強不來。
===========================
===========================
"慧律法師"
"慧律法師"
講經精華開示摘錄:
講經精華開示摘錄: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緣起如幻"。
"緣起如幻"。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生滅;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生滅;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無常,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無常,
它就像夢幻泡影不實在的。
它就像夢幻泡影不實在的。
所以,記得!
所以,記得!
我們這個世間是不實在的世間。
我們這個世間是不實在的世間。
六祖講:
六祖講:
"萬法無有真,離假一切真"。
"萬法無有真,離假一切真"。
哪一種人真正在修行呢?
哪一種人真正在修行呢?
平等心的人,真正在修行、
平等心的人,真正在修行、
無所住心的人,真正在修行、
無所住心的人,真正在修行、
能夠放得下這些,煩瑣的,
能夠放得下這些,煩瑣的,
是是非非,全部放下、
是是非非,全部放下、
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也不說是非、先擺平自己、
也不說是非、先擺平自己、
你這樣子就叫做"用功"。
你這樣子就叫做"用功"。
你使
你使
你的感性跟你的理性(心性),
你的感性跟你的理性(心性),
達到平衡的狀態,
達到平衡的狀態,
這個是叫做"修行"。
這個是叫做"修行"。
佛講的,
佛講的,
一切眾生都是愚痴。
一切眾生都是愚痴。
(六度/般若度治愚癡)
(六度/般若度治愚癡)
不知道
不知道
是
是
"剎那生相,剎那滅相",
"剎那生相,剎那滅相",
不知道是敗壞,
不知道是敗壞,
不知道
不知道
有一天帶不走,
有一天帶不走,
統統不知道這個。
統統不知道這個。
====================
====================
緣起如幻、幻有、幻住。
緣起如幻、幻有、幻住。
剎那"生住異滅"相續相、
剎那"生住異滅"相續相、
遷流相、因果循環相。
遷流相、因果循環相。
善惡報應,如影隨形,
善惡報應,如影隨形,
三世因果,循環不息。
三世因果,循環不息。
====================
====================
因為取著於實有,
因為取著於實有,
能享受多少,就享受多少,
能享受多少,就享受多少,
取內根身,外器界,
取內根身,外器界,
執為實有,
執為實有,
造了無量無邊的惡業,
造了無量無邊的惡業,
"繼續輪廻"。
"繼續輪廻"。
======================
======================
"一切眾生都卡在這個妄想"!
"一切眾生都卡在這個妄想"!
======================
======================
(般若心經曰:遠離顛倒夢想)
(般若心經曰:遠離顛倒夢想)
惡知見就是毒,
惡知見就是毒,
思想是很可怕的,
思想是很可怕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貪瞋癡,是三毒煩惱)
(貪瞋癡,是三毒煩惱)
(所有疾病、災厄來源)
(所有疾病、災厄來源)
(修行即滅貪瞋癡三毒)
(修行即滅貪瞋癡三毒)
佛法本身義理很深,
佛法本身義理很深,
在初學佛法或者是
在初學佛法或者是
沒有修到深入究竟的,
沒有修到深入究竟的,
他根本就摸不著門,
他根本就摸不著門,
也不曉得什麼叫做善知識。
也不曉得什麼叫做善知識。
現在
現在
能滿足他的需求的,
能滿足他的需求的,
他叫做善知識。
他叫做善知識。
走到一陣子的時候,
走到一陣子的時候,
他開始懷疑了,
他開始懷疑了,
為什麼?
為什麼?
因為
因為
"他上人"
"他上人"
悟得不究竟囉"!
悟得不究竟囉"!
諸位!
諸位!
相相(萬法)本空,
相相(萬法)本空,
所以
所以
相相(諸法)當體即空,
相相(諸法)當體即空,
就是(自)性。
就是(自)性。
(心性、心體、自性、性體)
(心性、心體、自性、性體)
因此你一定要
因此你一定要
瞭解這個"當體即空"。
瞭解這個"當體即空"。
(空性智慧、般若空性)
(空性智慧、般若空性)
你用這個不變、
你用這個不變、
隨緣不變,
隨緣不變,
這個很容易落入二分法:
這個很容易落入二分法:
有一種隨緣,有一種不變。
有一種隨緣,有一種不變。
為什麼?
為什麼?
它是二種觀念的,
它是二種觀念的,
它沒有辦法恢復到當下那一剎,
它沒有辦法恢復到當下那一剎,
這個會變成二法;一二三四的二。
這個會變成二法;一二三四的二。
如果你瞭解
如果你瞭解
"相———體本空",
"相———體本空",
就是性,
就是性,
你這樣就瞭解,
你這樣就瞭解,
沒有一種東西叫做永恆,
沒有一種東西叫做永恆,
其實
其實
就是用"空"來代表永恆。
就是用"空"來代表永恆。
==============
==============
諸位!
諸位!
能夠改變觀念,
能夠改變觀念,
這個是最好,
這個是最好,
"相空就是永恆"。
"相空就是永恆"。
==============
==============
(空性智慧、般若空性)
(空性智慧、般若空性)
(心性、心體、自性、性體)
(心性、心體、自性、性體)
你記得!
你記得!
這種觀念完全
這種觀念完全
就是
就是
"佛的正確的知見"。
"佛的正確的知見"。
相本空,
相本空,
沒有東西可以討論,
沒有東西可以討論,
只要但有言說,
只要但有言說,
它都無實義,
它都無實義,
都是
都是
"識心分別",周遍計度。
"識心分別",周遍計度。
好!
好!
那就相相空相相空。
那就相相空相相空。
為何要活在痛苦的深淵裡。
為何要活在痛苦的深淵裡。
==================
==================
"金剛經"曰:
"金剛經"曰: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
所以,
所以,
我們如來藏性,
我們如來藏性,
從來沒有用過,
從來沒有用過,
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沒有聽過佛法,
沒有聽過佛法,
也從來沒用過,
也從來沒用過,
什麼叫做
什麼叫做
"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不知道,
不知道,
我們用的,統統認為、
我們用的,統統認為、
以為有一種東西可以貪;
以為有一種東西可以貪;
以為有一種對象可以瞋;
以為有一種對象可以瞋;
貪、瞋、癡,
貪、瞋、癡,
因此本體
因此本體
(即空性、心性、自性)
(即空性、心性、自性)
就被掩蓋了。
就被掩蓋了。
所以,
所以,
每一個點、動點,
每一個點、動點,
全部被所有的煩惱遮蓋住了,
全部被所有的煩惱遮蓋住了,
但是,這些煩惱,
但是,這些煩惱,
只是
只是
我們清淨本體裡面
我們清淨本體裡面
的膚淺的意識而已,
的膚淺的意識而已,
膚淺的。
膚淺的。
換句話說:
換句話說:
我們所有的
我們所有的
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還有境界所影現出來的,
還有境界所影現出來的,
都是"如來藏性"。
都是"如來藏性"。
=====================
=====================
只是因為我們
只是因為我們
多了一層執著、
多了一層執著、
多了一層分別、
多了一層分別、
多了一層顛倒(夢想),
多了一層顛倒(夢想),
因此讓我們活在痛苦的
因此讓我們活在痛苦的
"深淵裡面"。
"深淵裡面"。
=====================
=====================
不聽經聞法是不行的,
不聽經聞法是不行的,
沒有"開佛的智慧",
沒有"開佛的智慧",
你念佛,煩惱來了,
你念佛,煩惱來了,
你怎麼辦?
你怎麼辦?
你壓不下去的,
你壓不下去的,
你絕對沒有辦法的,
你絕對沒有辦法的,
無量億劫來的煩惱、
無量億劫來的煩惱、
慾望,
慾望,
那種我執、法執、
那種我執、法執、
"煩惱障、所知障"。
"煩惱障、所知障"。
**************
**************
你不聽經聞法,
你不聽經聞法,
如何擺平?
如何擺平?
不是念佛不好,
不是念佛不好,
是要
是要
用大智慧念佛;
用大智慧念佛;
不是誦經不好,
不是誦經不好,
要
要
用大智慧誦經。
用大智慧誦經。
**************
**************
要瞭解
要瞭解
佛的真實義理是什麼,
佛的真實義理是什麼,
瞭解
瞭解
第一義諦的真如本性,
第一義諦的真如本性,
"起點就是終點"。
"起點就是終點"。
起點就是終點,
起點就是終點,
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這個就是
這個就是
入第一義諦涅槃妙心。
入第一義諦涅槃妙心。
初發心,
初發心,
你用的是本性修行,
你用的是本性修行,
(用真如自性修行)
(用真如自性修行)
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
===============
不可以
不可以
用意識心修行,
用意識心修行,
意識心
意識心
修了又執著、
修了又執著、
修了又分別、
修了又分別、
修了又煩惱,
修了又煩惱,
修了又人我是非,
修了又人我是非,
斷不了,斷不了。
斷不了,斷不了。
===============
===============
=======================
=======================
初學佛法的人,
初學佛法的人,
選擇大善知識"親近入道",
選擇大善知識"親近入道",
是生命中
是生命中
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課題。
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課題。
=======================
=======================
"如果押對寶了",
"如果押對寶了",
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
快樂、幸福、解脫、安詳,
快樂、幸福、解脫、安詳,
臨終往生淨土。
臨終往生淨土。
"如果選擇錯誤,壓錯寶了",
"如果選擇錯誤,壓錯寶了",
無量劫後,你還在輪廻,
無量劫後,你還在輪廻,
"苦不堪言,苦不堪言"。
"苦不堪言,苦不堪言"。
"選對和選錯",
"選對和選錯",
全在於個人宿世的善根和福德,
全在於個人宿世的善根和福德,
以及
以及
今生今世的因緣,萬法勉強不來。
今生今世的因緣,萬法勉強不來。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