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雨了. 憨人/Shi jizhe/
Shi Jizhe
寫文章是近兩三年的事,以前都不寫,是特地不寫。這特地不寫,是自己的修行方法之一。
先放下主觀意識(有些人的主觀意識很強,在這裡要放下來),然後稍加思考、消化。存疑、存著讓它發酵,不一定要馬上找答案。
當你在現實中發現更多,你需要禪坐來幫助令心澄明。這階段你要找「見性」的上師(廣義)來指導你認識出心的本性。
寫文章是近兩三年的事,以前都不寫,是特地不寫。這特地不寫,是自己的修行方法之一。
這修行方法跟去概念、去習慣思維模式有關。跟修禪定的目的一樣。
看是寫什麼,這時候就是進入聞思修的「思」的階段。佛教所說的思,更貼切的說是在生活裡發現到了「法」,你開始去觀察和思維。非只是概念性的分析和思考。
創巴仁波切說,大意是:有一天當你發現到你對生活的觀感都湧現了法的思維,到這個階段,你可以把所有的閱讀放下,然後進入「思慧」的階段。
佛教所說的智慧包含聽聞、思維、修證的三個階段或者三個層次。
剛開始是大量的聽聞,不斷的吸收。先放下主觀意識(有些人的主觀意識很強,在這裡要放下來),然後稍加思考、消化。存疑、存著讓它發酵,不一定要馬上找答案。這是「聞慧」的階段。
當你在現實中發現更多,你需要禪坐來幫助令心澄明。這階段你要找「見性」的上師(廣義)來指導你認識出心的本性。這是「修慧」的階段。
大家一起以智慧——法性為師,今生也走上智慧、自在、慈悲之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