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这是预示着要劝我们去往生。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预示往生的方法,也就是极乐世界怎么去,指出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往生的大法。/詳見後
《人生宛如鏡中花,心知西方是我家》身演些許浮塵事,策勵群迷出苦涯。
觀看次數:839次2021年11月25日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的這個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最特殊的就是教育,沒有別的,極樂世界好單純,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一個老師,一個學生,老師阿彌陀佛,學生諸大菩薩。菩薩用《華嚴經》來說,可以說從初信位的菩薩到等覺菩薩,太多太多了!
我現在這個一天講四個小時,跟極樂世界比差遠了,極樂世界一分一秒也沒有中斷過。那個世界很奇特,光明世界,它沒有昏暗,所以它沒有晝夜,永遠是明亮的。佛放光,菩薩個個人身都有光,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統統放光,樹木花草都放光,光明世界,它不用燈,它也不用太陽月亮,不用,所以它沒有晝夜。人不是肉身,肉身很麻煩,要用飲食去養它,飲食又會起副作用,副作用就帶給你病痛。西方極樂世界金剛不壞身,是法性身,法性土,所以人不需要飲食,大小便溺全沒有,多乾淨!生活方便得大自在,一天到晚聽經,學習決定沒有中斷,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容易。這樣一個修學環境在十方世界找不到,阿彌陀佛建立了,所以十方諸佛都歡喜,也都感激。諸佛如來底下這些眾生,很難度的,業障深重的,都把他介紹到極樂世界送給阿彌陀佛去教。所以極樂世界每天往生的人不可計量,沒法子計算,太多太多了。能容得下嗎?它是法性土,法性土沒有大小,不像我們這裡是物質的土,物質的土有大小,有限量,法性沒限量。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八四集)2011/4/23 檔名:02-039-0384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下」,這是底下一段,「復舉十方恆沙諸佛,亦復如是稱讚彌陀」。前面是說的東方,這一方講得詳細,「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稱讚彌陀,跟東方恆沙諸佛一樣,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沒有一尊佛不歡喜、不讚歎。我們這個世間人確實在六道輪迴久了,有很深的情執,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把釋迦牟尼佛當作慈父,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不肯去,我不去,我愛爸爸,我不愛老師,結果爸爸搖頭歎氣,孩子業障太重,可憐,不聽話。你要聽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你爸爸才歡喜!你爸爸才讚歎!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就成佛了,你就證得大圓滿。真正諸佛菩薩希望你早一點成就,希望你超過我。東方的聖賢是這樣的心量,沒有嫉妒、沒有障礙,希望底下一輩超過我這一輩,社會愈變愈好,人生愈來愈幸福,這一種心念是正常的。我吃苦了,你們也應該吃苦,你們應該比我吃得更苦,這種心念是不正常的,這是反常的,那是什麼人的念頭?魔王就這個念頭,我吃的苦,你也應該吃苦;我吃得很苦,你必須比我吃得更苦,魔王外道,那不是佛菩薩。佛菩薩慈悲,我受苦受難,絕不希望你也受苦受難,我還全心幫助你如何離開苦難。
現在有佛菩薩心量的人不多,有魔王那個念頭的人很多,所以社會亂了,人心壞了,地球變了,災難這麼多。我是不看新聞、不看報紙,有一些好心的同學把世界各地災難,從網路上下載,節錄一點給我看。還有很多傳聞,很多恐怖的傳聞,我看到這些信息,我只看一樁事情,這些災難用什麼方法化解,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應對,幾乎大多數,百分之九十是相同的,都勸人念佛。證明印光老法師兩句話,「竭誠恭敬念佛」,你能夠自度,能夠利他。自度,消業障,度他是幫助別人破迷開悟,這一樁事情說得容易,做起來很難。現在在這個世間,幫助眾生比幫助自己難得多了,難在哪裡?他多疑,他不相信。現在人聽騙不聽勸,你騙他,他很歡喜跟你走;你誠心誠意待他,他懷疑,這個人對我這麼好,他有什麼企圖?他有什麼目的?提心吊膽。把你帶到火坑裡去,歡歡喜喜跟他去。這真難!什麼原因?沒人教,真叫迷惑顛倒,不懂事,沒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連善惡利害都沒有能力辨別,你說糟不糟!這才是個真正大問題,這個大問題很難解決。我們看中國的古書,古籍,中國這個國家、這個族群,在全世界最懂得教育,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它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經驗,有教育的成就,在中國世世代代都有聖賢君子出現,教成的,好人是教出來的,佛菩薩也是教出來的。
然後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的這個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最特殊的就是教育,沒有別的,極樂世界好單純,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一個老師,一個學生,老師阿彌陀佛,學生諸大菩薩。菩薩用《華嚴經》來說,可以說從初信位的菩薩到等覺菩薩,太多太多了!
我現在這個一天講四個小時,跟極樂世界比差遠了,極樂世界一分一秒也沒有中斷過。那個世界很奇特,光明世界,它沒有昏暗,所以它沒有晝夜,永遠是明亮的。佛放光,菩薩個個人身都有光,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統統放光,樹木花草都放光,光明世界,它不用燈,它也不用太陽月亮,不用,所以它沒有晝夜。人不是肉身,肉身很麻煩,要用飲食去養它,飲食又會起副作用,副作用就帶給你病痛。西方極樂世界金剛不壞身,是法性身,法性土,所以人不需要飲食,大小便溺全沒有,多乾淨!生活方便得大自在,一天到晚聽經,學習決定沒有中斷,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容易。這樣一個修學環境在十方世界找不到,阿彌陀佛建立了,所以十方諸佛都歡喜,也都感激。諸佛如來底下這些眾生,很難度的,業障深重的,都把他介紹到極樂世界送給阿彌陀佛去教。所以極樂世界每天往生的人不可計量,沒法子計算,太多太多了。能容得下嗎?它是法性土,法性土沒有大小,不像我們這裡是物質的土,物質的土有大小,有限量,法性沒限量。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八四集)2011/4/23 檔名:02-039-0384
心經裏有一段: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究竟是結果的意思,有深入研究之意,在翻譯梵文的佛經時,用來表示最高的境界,比如大智度論有原文這樣說:
究竟者,所謂諸法實相,大詩人王維曾經寫過:究竟達於無生,因地從於有相的詞句,明朝的哲學家李贄曾有言:此六度總以解脫爲究竟,然必須持戒,忍辱以入禪定,而後解脫可得。
涅槃是佛教用語的專用名詞,有圓寂、滅度、解脫、不生不滅等意思,後來被冠以鳳凰涅槃,有重生的意義。
與究竟涅槃相反的詞,應該是顛倒妄想,白黑顛倒,是非顛倒,本末倒置,都屬於顛倒,因爲顛倒,一般人所發的思維,皆是妄想妄念,人們才痛苦不堪。
人的一切煩惱和苦難有多種,有六苦、八苦,生老病死四苦等,最基本的苦是苦中苦,比如貧病交加,禍不單行,佛所說的苦是變易苦,也叫壞苦,比如我們喫好東西時,會感到快樂,像喝酒喫肉,喫多了、喝多了就會變成苦,會生病,再比如人們結婚組建家庭,是爲了得到幸福,但因愛生恨,家庭又成了苦的根源。
任何人都希望過的幸福,並且能持久的幸福,但通常幸福都是短暫的,一旦感到幸福了,馬上就要變,靠不住的,最終還是痛苦,無論是做國王,還是做億萬富翁,也不會長久,縱然長久了,終究還要死,富貴榮華也不會長保,這些想起來都是恐怖可怕。
人的生和滅是同因,決定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死了,我們從生下來,逐步長到少年、青年、壯年、老年,好像是在上升,但站在哲學的角度來看,生下來的第一步就是邁向死亡,走一步就距死亡近一步,過一年就少一年,一方面是生,另一方面是死,人從生下來,每天要死兩條經脈,到天壽120歲的時候,72000條經脈全部壞死,人就死了,當然很多人修的不好,還活不到那麼長,有的人把該享的福,早早享完了,還到不了這麼老,有的人做的壞事太多,年輕時就橫死了,這就是辯證法。
不只是人,世間的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即生即滅,沒有一剎那的停頓或靜止,這纔是真正的自然規律,昨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此時此刻的我,也不是此時此刻的我,正如古希臘哲學家所說的,人生兩次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一切事物要靠緣起才能夠生起、生存,煩惱和痛苦也是這樣,解脫痛苦的辦法,要修無漏思維,漏的概念,就是煩惱痛苦,有煩惱痛苦就是有漏,中秋節給人家送了禮,就惦記着人家能不能幫你,這就有漏思維,人因爲具有分別思維,是有漏,去除分別思維,要修無我,這個我,是事物的一種獨立自主的本性,任何事物都是緣起,所以沒有自我,沒有自性,就是無我,就是無漏。
無漏可得究竟涅槃,把自我生死的因全部消除了,超脫生死輪迴,就是涅槃。
涅槃有兩種,一種是破除煩惱痛苦的涅槃,這是小乘的涅槃,另一種是達到佛境界的涅槃,是大乘的涅槃,玄奘大師把涅槃譯爲圓寂,具足一切福德智慧的叫做圓,永離一切煩惱生死的叫做寂,或者說,德無不圓,患無不寂,獲到了一種純善純美的莊嚴解脫。
人生是由很多煩惱組成的,處在這樣一個在物慾橫流的現實社會,貧窮終歸是煩惱的主要原因,只有達到了究竟涅槃的境界,才能得到自在的心靈,修的究竟涅盤境界,並不很難,就像天上隨時出現的彩虹,但是很多人沒有看見,而有的人每天都會看到,比如在城市裏堵車了,大家都煩惱的按着喇叭,在車流裏鑽來鑽去,而有的人,會保持一顆安靜的心,耐心的等待,欣賞着車裏雅緻的音樂,看路邊有美麗的鮮花綻放,沾滿了清晨露水的綠葉,如同綠寶石一樣燦爛,這就是超然的境界。
學心經,並不是讓你燒香拜佛發願,心經的智慧,只是在啓發你的靈魂,讓你覺醒,有使命感的人,應當啓動自己的小宇宙,點起心中智慧的明燈,尋找自己靈魂的家。
生命旅程中遇到的煩惱痛苦,大都是爲人們量身定做的,很多事,唯有當距離漸遠時,才能回首看清它,時光真的很單薄,什麼都很輕,風一吹,煩惱都會走散了,心經的智慧,會給自己一個正確的方向,哪怕不能天荒地老,讓自己有一份信仰,再也不會一路慌張,只要心有所向,萬事皆無法阻擋,當人們不在意別人如何看自己的時候,才能更專注於想做的事,而這個時候人們會發現,會比原來收穫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