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念佛人的念佛心(二)
何謂念佛人的念佛心?何謂佛心?
何謂念佛人的念佛心?何謂佛心?
受持何種念佛方法能與佛心相應,念佛成佛。
受持何種念佛方法能與佛心相應,念佛成佛。
"智者大師"云:
"智者大師"云: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華嚴自性念佛心
華嚴自性念佛心
"慧律法師"開示念佛方法/詳見後
"慧律法師"開示念佛方法/詳見後
一個念頭阿彌陀佛,
一個念頭阿彌陀佛,
一個方向極樂世界,
一個方向極樂世界,
一個目標求生淨土,
一個目標求生淨土,
一個願望萬法平等。(空有不二,性相ㄧ如)
一個願望萬法平等。(空有不二,性相ㄧ如)
"心是何物,心在何處"。
"心是何物,心在何處"。
"金剛經"曰:
"金剛經"曰:
應云何住。
應云何住。
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降伏其心。
"金剛經"曰:
"金剛經"曰:
應如是住,
應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如是降伏其心。
何謂(一)
何謂(一)
念佛人的念佛心?
念佛人的念佛心?
==============
==============
"慧律法師"開示:
"慧律法師"開示:
沒有
沒有
天生釋迦,自然彌陀,
天生釋迦,自然彌陀,
"沒有白吃的午餐"。
"沒有白吃的午餐"。
你一定要吃過苦頭,
你一定要吃過苦頭,
一定要下過功夫念佛,
一定要下過功夫念佛,
"念到有定力"。
"念到有定力"。
一剛開始
一剛開始
念佛會心煩,後來輕安,
念佛會心煩,後來輕安,
然後把
然後把
這個輕安的喜悅再放下,
這個輕安的喜悅再放下,
就接近三昧,事一心不亂。
就接近三昧,事一心不亂。
但是在
但是在
接近事一心不亂的時候,
接近事一心不亂的時候,
如果你能夠
如果你能夠
配合見性法門那更不得了,
配合見性法門那更不得了,
保證上上品往生。
保證上上品往生。
為什麼?
為什麼?
你不著一物,
你不著一物,
這句佛念下去
這句佛念下去
就是
就是
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
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
***********************
***********************
"佛心就是無生",
"佛心就是無生",
生即是無生,念就是無念,
生即是無生,念就是無念,
理事當下就是完成佛道。
理事當下就是完成佛道。
***********************
***********************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何謂(二)
何謂(二)
念佛人的念佛心?
念佛人的念佛心?
==============
==============
"慧律法師"開示:
"慧律法師"開示:
修行,
修行,
它就這樣子,
它就這樣子,
沒有什麼訣竅,
沒有什麼訣竅,
就是重復練習放下,
就是重復練習放下,
"一心念佛"。
"一心念佛"。
*********************
*********************
對於
對於
緣起緣滅的假相(假名),
緣起緣滅的假相(假名),
一點都不貪染,
一點都不貪染,
是不是?
是不是?
*********************
*********************
誰得罪你,當作消災;
誰得罪你,當作消災;
誰贊嘆你,也是隨喜。
誰贊嘆你,也是隨喜。
凡所有相,都是假相。
凡所有相,都是假相。
你今天
你今天
默默的這樣修行,
默默的這樣修行,
拜佛,念佛,
拜佛,念佛,
不誇張,不比較,
不誇張,不比較,
這樣真實的聽經聞法,
這樣真實的聽經聞法,
諸位,
諸位,
佛菩薩正會器重你
佛菩薩正會器重你
會加被你,
會加被你,
世間人看起來,
世間人看起來,
你好像
你好像
受盡了委屈,吃虧,
受盡了委屈,吃虧,
錯了,
錯了,
佛菩薩正在加被你。
佛菩薩正在加被你。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何謂(三)
何謂(三)
念佛人的念佛心?
念佛人的念佛心?
==============
==============
"慧律法師"開示:
"慧律法師"開示:
那一些
那一些
往生極樂世界的,
往生極樂世界的,
絕對不會是
絕對不會是
貪小便宜的人。
貪小便宜的人。
絕對不會是
絕對不會是
一天整天
一天整天
傷害別人的人。
傷害別人的人。
佛絕對不會
佛絕對不會
來接引這些人,
來接引這些人,
而
而
這些人對淨土
這些人對淨土
也不會有信心。
也不會有信心。
*****************
*****************
佛接引的
佛接引的
都是那一些
都是那一些
肯吃虧的人,
肯吃虧的人,
肯吃苦的人,
肯吃苦的人,
肯受盡委屈的人,
肯受盡委屈的人,
肯埋頭苦幹的人,
肯埋頭苦幹的人,
佛欣賞的是這個,
佛欣賞的是這個,
因為什麼?
因為什麼?
"他符合佛的教義"。
"他符合佛的教義"。
*****************
*****************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慧律法師"開示」
「"慧律法師"開示」
沒有天生釋迦,自然彌陀,沒有白吃的午餐。你一定要吃過苦頭,一定要下過功夫念佛,念到有定力。一剛開始念佛會心煩,後來輕安,然後把這個輕安的喜悅再放下,就接近三昧,事一心不亂。
沒有天生釋迦,自然彌陀,沒有白吃的午餐。你一定要吃過苦頭,一定要下過功夫念佛,念到有定力。一剛開始念佛會心煩,後來輕安,然後把這個輕安的喜悅再放下,就接近三昧,事一心不亂。
但是在接近事一心不亂的時候,如果你能夠配合見性法門那更不得了,保證上上品往生。為什麼?你不著一物,這句佛念下去就是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佛心就是無生,生即是無生,念就是無念,理事當下就是完成佛道。
但是在接近事一心不亂的時候,如果你能夠配合見性法門那更不得了,保證上上品往生。為什麼?你不著一物,這句佛念下去就是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佛心就是無生,生即是無生,念就是無念,理事當下就是完成佛道。
修行,
修行,
它就這樣子,
它就這樣子,
沒有什麼訣竅,
沒有什麼訣竅,
就是重復練習放下,
就是重復練習放下,
一心念佛。
一心念佛。
對於緣起緣滅的假相,
對於緣起緣滅的假相,
一點都不貪染,
一點都不貪染,
是不是?
是不是?
誰得罪你,當作消災;
誰得罪你,當作消災;
誰贊嘆你,也是隨喜。
誰贊嘆你,也是隨喜。
凡所有相,都是假相。
凡所有相,都是假相。
你今天默默的這樣修行,
你今天默默的這樣修行,
拜佛,念佛,
拜佛,念佛,
不誇張,不比較,
不誇張,不比較,
這樣真實的聽經聞法,
這樣真實的聽經聞法,
諸位,佛菩薩正會器重你
諸位,佛菩薩正會器重你
會加被你,
會加被你,
世間人看起來,
世間人看起來,
你好像受盡了委屈,吃虧
你好像受盡了委屈,吃虧
錯了,佛菩薩正在加被你
錯了,佛菩薩正在加被你
那一些往生極樂世界的,
那一些往生極樂世界的,
絕對不會是貪小便宜的人
絕對不會是貪小便宜的人
絕對不會是一天整天傷害別人的人,
絕對不會是一天整天傷害別人的人,
佛來接引這些人,絕對不會
佛來接引這些人,絕對不會
而這些人對淨土也不會有信心,
而這些人對淨土也不會有信心,
佛接引的都是那一些肯吃虧的人,
佛接引的都是那一些肯吃虧的人,
肯吃苦的人,
肯吃苦的人,
肯受盡委屈的人,
肯受盡委屈的人,
埋頭苦幹的人,
埋頭苦幹的人,
佛欣賞的是這個,
佛欣賞的是這個,
因為什麼?
因為什麼?
他符合佛的教義。
他符合佛的教義。
學習江味農居士
學習江味農居士
受持(運用)"金剛般若智慧(金剛心)"
受持(運用)"金剛般若智慧(金剛心)"
念佛"求生淨土"。
念佛"求生淨土"。
"華嚴經"曰:
"華嚴經"曰: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
但以妄想執著所障,不能證得。
但以妄想執著所障,不能證得。
"妄想",分別心是。"執著",我法二執是。
"妄想",分別心是。"執著",我法二執是。
放下"妄想執著"煩惱/放下"貪瞋癡"三毒
放下"妄想執著"煩惱/放下"貪瞋癡"三毒
障除心空,三障既除,三空齊朗。
障除心空,三障既除,三空齊朗。
"金剛經"曰:(首)
"金剛經"曰:(首)
應云何住。
應云何住。
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降伏其心。
"金剛經"曰:(尾)
"金剛經"曰:(尾)
所言法相者。
所言法相者。
如來說
如來說
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
==================
一切『法相』,
一切『法相』,
皆是假名。
皆是假名。
本來即非。生即無生也。
本來即非。生即無生也。
此明
此明
"不生法相"之所以然。
"不生法相"之所以然。
(放下萬緣,一念不生)
(放下萬緣,一念不生)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一心念佛,念佛一心)
(一心念佛,念佛一心)
(佛在心中,心中有佛)
(佛在心中,心中有佛)
所謂
所謂
「不生法相」者,
「不生法相」者,
乃是
乃是
一切法相,本為緣生。
一切法相,本為緣生。
"緣生之法",
"緣生之法",
當體即空,本性無故。
當體即空,本性無故。
既本性無,則不生亦亡,
既本性無,則不生亦亡,
生即無生故。乃為真不生義。
生即無生故。乃為真不生義。
一切發心者,
一切發心者,
當在「一如皆是」上,
當在「一如皆是」上,
"知見信解"。
"知見信解"。
*******************
*******************
自性空寂,本無有念。
自性空寂,本無有念。
諸法緣生,本來無生。
諸法緣生,本來無生。
當體即空,生即無生。
當體即空,生即無生。
無境唯識,心外無法。
無境唯識,心外無法。
心生法生,心滅法滅。
心生法生,心滅法滅。
*******************
*******************
*******************
*******************
諸法一如,一切皆是。
諸法一如,一切皆是。
性本同體,諸法一如。
性本同體,諸法一如。
人無貴賤,法無好醜。
人無貴賤,法無好醜。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
此正「降伏」,
此正「降伏」,
此即「無住」。
此即「無住」。
果能
果能
知見信解"如是如是"。
知見信解"如是如是"。
*******************
*******************
則雖"法相熾然",
則雖"法相熾然",
初何嘗生,
初何嘗生,
以本性不生故。
以本性不生故。
則不降伏而降伏。
則不降伏而降伏。
無住而住,住而無住。
無住而住,住而無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證入
證入
無相無不相之真實性矣。
無相無不相之真實性矣。
********************
********************
**************************
**************************
此正是結顯經初
此正是結顯經初
應如是住,應如是降伏"之義。
應如是住,應如是降伏"之義。
"全經義趣",至是而包舉無遺,
"全經義趣",至是而包舉無遺,
"首尾完成"矣。
"首尾完成"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