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感恩大慈上师堪钦創古仁波切慈悲开示,嗡阿吽班匝格热呗玛色德吽
為什麼佛陀開示一切現象皆是空性?目前,我們尚未輪回的形式存在,且由於不善行的果報,致使我們都遭受到痛苦,都具有痛苦的經驗,這些痛苦的境遇是由煩惱造成的。
「我們真的必須遭受這些痛苦嗎?」的問題於是升起。
答案是:「不,我們並不須如此。」
避免或離棄痛苦是可能的嗎?離棄痛苦的原因是可能的嗎?
是的,這是可能的。
為什麼離棄煩惱的肇因及其苦果都是可能的?
這是因為煩惱及痛苦的感覺二者都不具有任何真實的存在性,這兩者都是空性的。藉由了悟其本性為空性、不具任何實質,我們可以離棄這兩者。如果它們是真實的、具體的,我們就無法使自己掙脫苦因(煩惱)及苦果(輪回的痛苦);但是我們能得到解脫,這全然是因為它們的本性是空性,不具有任何實質的本體。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我們在某個地方,那裡的草地上有一大條雜色繩子,光線相當昏暗,我們的眼力或許也不太好,由於某種理由,我們誤以為草地上的那一條繩子是一條大蛇。我們立刻變得很害怕,心想:「這條蛇可能會咬我。好危險!如果我被這條蛇咬到,不但會痛,甚至可能會死!」於是,我們被恐懼所籠罩。
顶礼感恩大慈上师堪钦创古仁坡切慈悲开示,嗡阿吽班匝格热呗玛色德吽
只練習一次是無法永遠根除煩惱的。但如果你養成習慣,不斷以這些法門來對治煩惱,煩惱將會逐漸減少。
不僅如此,養成對治煩惱的習慣還有一個妙處,那就是臨終的時候,如何想和想些什麼特別重要,影響力也最大,因為它將引導死後亡者的方向。所以,臨終時保持正面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的大半生都是在煩惱中,臨終時這些煩惱必然會再跑出來,決定你往生的方向。另一方面,如果你大部分時間都能保持正念,一有煩惱生起立刻給予對治,這種生前養成的習慣,在臨終時也必然會再生起,對你的幫助將很大。因此,現在你還活著,就應該養成正念的習慣。
—— 《穿越生死,心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