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念力念彌陀佛聖號
緣起如幻/隨緣妙用(二)
緣起如幻/隨緣妙用(二)
淨空/衆生無我唯緣生D
淨空/衆生無我唯緣生D
明白了
明白了
因緣果報事實的真相,
因緣果報事實的真相,
"隨緣妙用",
"隨緣妙用",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
==================
用念力
用念力
念念念
念念念
彌陀佛聖號
彌陀佛聖號
來調養身體
來調養身體
戰勝一切病毒
戰勝一切病毒
"智者大師"說
"智者大師"說
所觀者何 不出色心
所觀者何 不出色心
色從心造 全體是心
色從心造 全體是心
這是佛法的總綱領
這是佛法的總綱領
宇宙全體
宇宙全體
就是個念頭
就是個念頭
那你念頭善
那你念頭善
就是極樂世界
就是極樂世界
念頭若不善
念頭若不善
即地獄現前
即地獄現前
淨空法師:【信願念佛,不論一心功夫淺深,都能往生】
淨空法師:【信願念佛,不論一心功夫淺深,都能往生】
觀看次數:185次
一心不亂,念佛三昧得到,就是經典常講所作已辦,生死自在了。也有個說法,利根能夠七天不亂,鈍根僅僅一天不亂,中根從二天到六天不定。二種說法都講得通,以第一種說法為善。
一心不亂,念佛三昧得到,就是經典常講所作已辦,生死自在了。也有個說法,利根能夠七天不亂,鈍根僅僅一天不亂,中根從二天到六天不定。二種說法都講得通,以第一種說法為善。
《彌陀經》講七天,《無量壽經》講十天,齋戒清淨,一心常念,十晝夜不絕者。《鼓音王經》也講十天,《大集經》講七個七,連在一起是四十九天。《般舟三昧經》定九十天,三個月,《文殊般若經》也講九十天。
《彌陀經》講七天,《無量壽經》講十天,齋戒清淨,一心常念,十晝夜不絕者。《鼓音王經》也講十天,《大集經》講七個七,連在一起是四十九天。《般舟三昧經》定九十天,三個月,《文殊般若經》也講九十天。
諸經所說克期求證時日長短不同。《彌陀經》最短,用心最純,簡單容易,無過於此經。人人都能做,男女老幼,貧富貴賤,乃至六趣四生,都能修,都能成就。《無量壽經》(龍舒居士校輯本)指出:一心繫念於我,雖止於一晝夜不絕,亦必生我剎。七天、一天都行。
諸經所說克期求證時日長短不同。《彌陀經》最短,用心最純,簡單容易,無過於此經。人人都能做,男女老幼,貧富貴賤,乃至六趣四生,都能修,都能成就。《無量壽經》(龍舒居士校輯本)指出:一心繫念於我,雖止於一晝夜不絕,亦必生我剎。七天、一天都行。
總而言之,念佛法門,只要一心,不論時間長短都能往生,但是生西方世界,品位高下不一樣。蕅益大師《要解》講得很清楚,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品位高下,決定在念佛功夫淺深。淺深,也沒有說多少,是念的淺深。
總而言之,念佛法門,只要一心,不論時間長短都能往生,但是生西方世界,品位高下不一樣。蕅益大師《要解》講得很清楚,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品位高下,決定在念佛功夫淺深。淺深,也沒有說多少,是念的淺深。
理事相應就深,不相應就淺。與阿彌陀佛弘願相應就深,與阿彌陀佛行願相應得不圓滿就淺。更簡單的說法,與定慧相應,功夫深,心定慧開了,能斷煩惱,能破無明,品位當然就高。念佛功夫淺,定慧比較弱,能伏煩惱,不能斷煩惱,品位當然就低了。
理事相應就深,不相應就淺。與阿彌陀佛弘願相應就深,與阿彌陀佛行願相應得不圓滿就淺。更簡單的說法,與定慧相應,功夫深,心定慧開了,能斷煩惱,能破無明,品位當然就高。念佛功夫淺,定慧比較弱,能伏煩惱,不能斷煩惱,品位當然就低了。
本文節錄自【1993佛說阿彌陀經要解】38集
本文節錄自【1993佛說阿彌陀經要解】38集
(一)
(一)
用"念力"來調養身體,
用"念力"來調養身體,
能夠戰勝一切的病毒。
能夠戰勝一切的病毒。
==================
==================
念念念彌陀佛聖號、
念念念彌陀佛聖號、
念衆生苦、代衆生苦。
念衆生苦、代衆生苦。
天台"智者大師"說:
天台"智者大師"說:
所觀者何?不出色、心。
所觀者何?不出色、心。
色從心造,全體是心。
色從心造,全體是心。
這句話是
這句話是
"整個佛法的總綱領",
"整個佛法的總綱領",
這跟今天量子力學家
這跟今天量子力學家
所講的完全相同。
所講的完全相同。
色從心造,色是物質,
色從心造,色是物質,
物質從哪裡來?
物質從哪裡來?
是心造的,
是心造的,
就是念頭造的。
就是念頭造的。
所以
所以
整個宇宙全體
整個宇宙全體
"就是個念頭"。
"就是個念頭"。
那你念頭善,
那你念頭善,
就是極樂世界;
就是極樂世界;
念頭若不善,
念頭若不善,
就是地獄現前。
就是地獄現前。
"印光大師"開示:
"印光大師"開示:
心之本體如一張白紙,
心之本體如一張白紙,
心之作用,善惡因果,
心之作用,善惡因果,
如畫佛、畫地獄
如畫佛、畫地獄
各隨心現,
各隨心現,
其本體雖同,
其本體雖同,
其造詣迥異。
其造詣迥異。
故曰:
故曰:
唯聖,"罔念作狂";
唯聖,"罔念作狂";
唯狂,"克念作聖"。
唯狂,"克念作聖"。
吾人可不慎於
吾人可不慎於
所念所作乎哉!
所念所作乎哉!
應戒慎於善惡因果,
應戒慎於善惡因果,
因果可怖!因果可畏!
因果可怖!因果可畏!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涅槃經"云:
"涅槃經"云: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二)
(二)
用"念力"來調養身體,
用"念力"來調養身體,
能夠戰勝一切的病毒。
能夠戰勝一切的病毒。
==================
==================
所謂
所謂
"菩薩畏因,衆生畏果",
"菩薩畏因,衆生畏果",
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
不可不知,不可不信也!
不可不知,不可不信也!
"印光大師"開示:
"印光大師"開示:
畏因,則可不受果。
畏因,則可不受果。
畏果,則毫無所益。
畏果,則毫無所益。
倘移
倘移
畏果之心,以畏因,
畏果之心,以畏因,
則
則
"世界自可清寧矣"。
"世界自可清寧矣"。
節錄自
節錄自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
文鈔三編/八五五頁
文鈔三編/八五五頁
現在世界之劫運,
現在世界之劫運,
人人
人人
所受種種病毒災難,
所受種種病毒災難,
皆是過去惡業所召,
皆是過去惡業所召,
以致感受現在苦果。
以致感受現在苦果。
若
若
人人明達"因果之理",
人人明達"因果之理",
則
則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
災劫(病毒)
災劫(病毒)
自然無從生起。
自然無從生起。
唯
唯
今人不明''因果之理",
今人不明''因果之理",
私欲填胸,無惡不作。
私欲填胸,無惡不作。
只知有己,
只知有己,
不知
不知
與衆生"同體無二",
與衆生"同體無二",
詎知
詎知
利益衆生,即是利益自己;
利益衆生,即是利益自己;
傷害衆生,甚於傷害自己。
傷害衆生,甚於傷害自己。
****************
****************
人生苦短知因果,
人生苦短知因果,
己所不欲勿傷生,
己所不欲勿傷生,
自然界物競天擇,
自然界物競天擇,
菩薩勸人不殺生。
菩薩勸人不殺生。
****************
****************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用"念力"來調養身體,
用"念力"來調養身體,
能夠戰勝一切的病毒。
能夠戰勝一切的病毒。
念念念彌陀佛聖號、
念念念彌陀佛聖號、
念衆生苦、代衆生苦。
念衆生苦、代衆生苦。
天台"智者大師"說:
天台"智者大師"說:
所觀者何?不出色、心。
所觀者何?不出色、心。
色從心造,全體是心。
色從心造,全體是心。
這句話是
這句話是
"整個佛法的總綱領",
"整個佛法的總綱領",
這跟今天量子力學家
這跟今天量子力學家
所講的完全相同。
所講的完全相同。
色從心造,色是物質,
色從心造,色是物質,
物質從哪裡來?
物質從哪裡來?
是心造的,
是心造的,
就是念頭造的。
就是念頭造的。
所以
所以
整個宇宙全體
整個宇宙全體
"就是個念頭"。
"就是個念頭"。
那你念頭善,
那你念頭善,
就是極樂世界;
就是極樂世界;
念頭若不善,
念頭若不善,
就是地獄現前。
就是地獄現前。
"印光大師"開示:
"印光大師"開示:
心之本體如一張白紙,
心之本體如一張白紙,
心之作用,善惡因果,
心之作用,善惡因果,
如畫佛、畫地獄
如畫佛、畫地獄
各隨心現,
各隨心現,
其本體雖同,
其本體雖同,
其造詣迥異。
其造詣迥異。
故曰:
故曰:
唯聖,"罔念作狂";
唯聖,"罔念作狂";
唯狂,"克念作聖"。
唯狂,"克念作聖"。
吾人可不慎於
吾人可不慎於
所念所作乎哉!
所念所作乎哉!
應戒慎於善惡因果,
應戒慎於善惡因果,
因果可怖!因果可畏!
因果可怖!因果可畏!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涅槃經"云:
"涅槃經"云: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所謂
所謂
"菩薩畏因,衆生畏果",
"菩薩畏因,衆生畏果",
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
不可不知,不可不信也!
不可不知,不可不信也!
"印光大師"開示:
"印光大師"開示:
畏因,則可不受果。
畏因,則可不受果。
畏果,則毫無所益。
畏果,則毫無所益。
倘移
倘移
畏果之心,以畏因,
畏果之心,以畏因,
則
則
"世界自可清寧矣"。
"世界自可清寧矣"。
節錄自
節錄自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
文鈔三編/八五五頁
文鈔三編/八五五頁
現在世界之劫運,
現在世界之劫運,
人人
人人
所受種種病毒災難,
所受種種病毒災難,
皆是過去惡業所召,
皆是過去惡業所召,
以致感受現在苦果。
以致感受現在苦果。
若
若
人人明達"因果之理",
人人明達"因果之理",
則
則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
災劫(病毒)
災劫(病毒)
自然無從生起。
自然無從生起。
唯
唯
今人不明''因果之理",
今人不明''因果之理",
私欲填胸,無惡不作。
私欲填胸,無惡不作。
只知有己,
只知有己,
不知
不知
與衆生"同體無二",
與衆生"同體無二",
詎知
詎知
利益衆生,即是利益自己;
利益衆生,即是利益自己;
傷害衆生,甚於傷害自己。
傷害衆生,甚於傷害自己。
****************
****************
人生苦短知因果,
人生苦短知因果,
己所不欲勿傷生,
己所不欲勿傷生,
自然界物競天擇,
自然界物競天擇,
菩薩勸人不殺生。
菩薩勸人不殺生。
****************
****************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用"念力"來調養身體,
用"念力"來調養身體,
能夠戰勝一切的病毒。
能夠戰勝一切的病毒。
即是"一心念佛",
即是"一心念佛",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念念念彌陀佛聖號、
念念念彌陀佛聖號、
念真如心、歸自性體、
念真如心、歸自性體、
念衆生苦、代衆生苦。
念衆生苦、代衆生苦。
天台"智者大師"說:
天台"智者大師"說:
所觀者何?不出色、心。
所觀者何?不出色、心。
色從心造,全體是心。
色從心造,全體是心。
這句話是
這句話是
"整個佛法的總綱領",
"整個佛法的總綱領",
這跟今天量子力學家
這跟今天量子力學家
所講的完全相同。
所講的完全相同。
色從心造,色是物質,
色從心造,色是物質,
物質從哪裡來?
物質從哪裡來?
是心造的,
是心造的,
就是念頭造的。
就是念頭造的。
所以
所以
整個宇宙全體
整個宇宙全體
"就是個念頭"。
"就是個念頭"。
那你念頭善,
那你念頭善,
就是極樂世界;
就是極樂世界;
念頭若不善,
念頭若不善,
就是地獄現前。
就是地獄現前。
所謂"佛佛道同":
所謂"佛佛道同":
"印光大師"開示:
"印光大師"開示:
心之本體如一張白紙,
心之本體如一張白紙,
心之作用,善惡因果,
心之作用,善惡因果,
如畫佛、畫地獄
如畫佛、畫地獄
各隨心現,
各隨心現,
其本體雖同,
其本體雖同,
其造詣迥異。
其造詣迥異。
故曰:
故曰:
唯聖,"罔念作狂";
唯聖,"罔念作狂";
唯狂,"克念作聖"。
唯狂,"克念作聖"。
吾人可不慎於
吾人可不慎於
所念所作乎哉!
所念所作乎哉!
應戒慎於善惡因果,
應戒慎於善惡因果,
因果可怖!因果可畏!
因果可怖!因果可畏!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涅槃經"云:
"涅槃經"云: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所謂
所謂
"菩薩畏因,衆生畏果",
"菩薩畏因,衆生畏果",
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
不可不知,不可不信也!
不可不知,不可不信也!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明白了
明白了
因緣果報的真相
因緣果報的真相
隨緣妙用
隨緣妙用
得失從緣
得失從緣
得到無歡喜
得到無歡喜
不住有相
不住有相
失掉無怨恨
失掉無怨恨
不住空相
不住空相
心無增減 內心安定
心無增減 內心安定
連身體都得不到
連身體都得不到
何況身外之物
何況身外之物
不住空有 一道清淨
不住空有 一道清淨
以清淨心念佛
以清淨心念佛
求生淨土
求生淨土
決定生極樂佛國
決定生極樂佛國
明白了
明白了
因緣果報事實的真相,
因緣果報事實的真相,
"隨緣妙用",
"隨緣妙用",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
==================
內心
內心
始終是平靜安祥的,
始終是平靜安祥的,
好壞善惡
好壞善惡
都不會耿耿於懷也。
都不會耿耿於懷也。
連身體都得不到、
連身體都得不到、
都無法控制,
都無法控制,
何況身外之物,
何況身外之物,
自然不容易
自然不容易
遭受環境的干擾。
遭受環境的干擾。
得到
得到
不生歡喜心,
不生歡喜心,
不住有相;
不住有相;
失掉
失掉
也沒有怨恨心,
也沒有怨恨心,
不住空相;
不住空相;
不住空有,一道清淨。
不住空有,一道清淨。
以這樣的心態
以這樣的心態
念
念
"南無阿彌陀佛"聖號,
"南無阿彌陀佛"聖號,
感應道交,
感應道交,
果報不思議也!
果報不思議也!
求生淨土,
求生淨土,
哪有
哪有
不生極樂世界的道理。
不生極樂世界的道理。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