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毘婆舍那妙緣起

奢摩他力常知止,

毘婆舍那妙緣起,

寂照不二三摩地,

非一非異總菩提。

4、奢摩他,此云止、定也。智從定生,名「知」。觀此,是知為真諦智矣。此與本經三心不可得、諸法緣生即空、開佛正知之義恰合。約內證邊說也。

5、毗缽舍那,此云觀。觀即是慧。智從慧出名「見」。觀此,是見為俗諦智矣。慧則差別事相,無不洞見。故曰「見」也。此與本經五眼、是沙、不執一異,開佛圓見之義正同。約外照邊說也。(詳見後)

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奢摩他」與「毗婆舍那」是什麼?(詳見後)

2018-08-04 由 念念觀自在 發表于佛教

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奢摩他」與「毗婆舍那」是什麼?/皆仁法師/

如此,佛陀勸誡比丘們

應該即刻付諸行動培養正念,

藉由正念的修習,讓自己從「有身見」解脫。(詳見後)

摘自 馬哈希(Mahāsi Sayādaw)尊者 《毗婆舍那》講記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自心取自心】:一切眾生,不明白見分和相分,都是唯心所現,故執著在見相二分上,以能見之見分,來妄取所見之相分,取字即執著,結縛之意。

【非幻成幻法】:不能迴光返照,只知向外馳求,遂將本來不是幻法的,都妄成虛幻法了。

【不取無非幻】:如果明白見相二分,皆是虛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不會去取著。那就非特沒有虛幻法,就連非幻的真法也沒有了。

【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非幻之真法尚且不生,那麼妄之幻法更沒有立足之餘地了。

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

如能不取見相二分,而能返本還原,轉識成智,那就是妙蓮花。蓮花是出於污泥而不染,又是花果同時,金剛表示我們之真正智慧堅固,有如金剛劍能破一切無明習氣,表示自在;寶覺,表示我們的真心。

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宣化上人/楞嚴經)

三摩提,即等持之意,平等受持慧力定力。有慧力便能解結,有定力便不會結縛。有了定慧便能滅盡諸幻法,返本還源,證入圓通,

得住首楞嚴三昧大定,那就在一彈指的時間便能超過無學,證四果阿羅漢。

ps:

中道義/中道觀

修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是本心、心性、心體、理體。

亦是菩提心、如來藏心、自性心。

亦是阿彌陀心、真如心、清淨心。

亦是佛性、覺性、法性、真實性。

(異名同義)(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

中道義/中道觀/

中道第一義諦:

修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是本心、心性、心體、理體。

亦是菩提心、如來藏心、自性心。

亦是阿彌陀心、真如心、清淨心。

亦是佛性、覺性、法性、真實性。

(異名同義)(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與道相應/入道修行/果報不思議也)

"止觀雙運,定慧等學"。念佛/轉識成智耳。

************************************

*******覺照本性(內心),

是在本源上用功,

是"修定"(修止)。

*******(不為心念所擾)

(心淨則佛土淨)

*******觀一切法(外境),

是在境緣上用功,

是"修慧"(修觀)。

*******(不為境相所迷)

(魔境隨佛心轉)

******************


約內心外境以明"正知",

「無境唯識,心外無法」

之義也。


"對境遇緣,不為所轉"也。

皆以

"如夢幻泡影"等道理印之。

(微密觀照自我煩惱習氣)


"緣生之法,當體皆空"。


凡夫

之所以為凡夫,無他。

誤認

一切有為法(緣生之法)

為真實。

由是愈迷愈深,

不肯回頭,永被輪轉矣。





毗婆舍那講記

如此,佛陀勸誡比丘們

應該即刻付諸行動培養正念,

藉由正念的修習,讓自己從「有身見」解脫。

摘自 馬哈希(Mahāsi Sayādaw)尊者 《毗婆舍那》講記

四正勤

「正精勤」(sammappadhāna),有四種功能:

努力令未生起的「惡不善法」,不生起;



努力去除已生起的「惡不善法」;


努力令未生起的「善法」,生起;


努力維護、增長、圓滿已生起的「善法」。


(1)「未生的惡不善法」,意指自己未犯作,但見到或聽到他人所犯作的殺生、偷盜、妄語等不善行。當見到或聽到別人造作這些不善的行為時,應警剔自己要小心避免造作類似的行為。比方說,看到別人因罹患痢疾而受苦,我們就應採取預防的措施,如維持整潔的環境以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有害的食物與飲水等等。同樣的,我們應把別人的不善行,當作一種警訊,提醒自己應有所作為,以避免類似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2)我們應努力避免過去曾生起的惡不善法,再次生起。就此,也包含努力斷除「隨眠煩惱」(anusayakilesa)。


(3)「未生的善法」,指尚未在自身裡生起的,因「施」(dāna)、「戒」(sīla)、「修」(bhāvanā)的實踐而引發的利益。譬如,以前未曾做過「布施」善行,像供養僧團食物、衣服等的布施 (dāna),應在自己的能力、狀況許可之下,開始進行。


再者,「戒」是行為的準則,所有佛教徒都必須持守基本的「五戒」(pañcasīla),如果還沒有做到的人,就應該即刻奉行。進一步的,佛教徒也應當盡可能地受持「八戒」,乃至還應當努力實踐「禪修」(bhāvanā)。禪修的實踐,約可分為「奢摩他修行」與「毗婆舍那修行」二類。


若要修習「奢摩他修行」(samatha-bhāvanā)或者說「定」(samādhi)的話,可依「佛隨念」(Buddhānussati)—— 反覆思惟、憶念佛陀的功德——等業處來修習。其實,最重要的是「毗婆舍那修行」(vipassanā- bhāvanā)。「毗婆舍那修行」嚴格要求禪修者投入最大的精進,這樣的嚴格要求絕對值得!因為若能盡最大的努力投入毗婆舍那修行,依毗婆舍那修行所獲得的利益將會迅速地增長,且這些利益會於修行的道路上一路支持著禪修者,直到他的修行究竟圓滿。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毗婆舍那的修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就是為何大多數人仍未修習毗婆舍那的緣故,也是為何我們竭盡所能地教導大眾學習毗婆舍那的簡要方法之原因所在。聆聽如我現在的說明,你們應該要能夠從中學得如何在家中修習毗婆舍那的方法,並在智慧的道路上穩健地前進。古代的[一位女居士]瑪蒂迦瑪妲(Mātikamātā),就是依照這樣的學習方式而成就「不還果」(anāgāmi)的。


在今日,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僅僅禪修數日,就得以修得毗婆舍那智。善根較深厚的人或許可以在七日內修得毗婆舍那智,其他的人可能就需要十五天、二十天乃至一、兩個月的時間。


需謹記在心的是,禪修者應盡最大的精進,且延續此精進直到至少證得「預流道」(sotāpattimagga)(第一聖道)。


這就是第三「正勤」——以最大努力證得尚未獲得的善法(在此,即指「預流道」)。藉由正勤,將能斷除「有身見」。在此之後,禪修者仍須依於正勤依序地證得「一來道」、「不還道」及「阿羅漢道」。


(4) 努力維護、增長已生的善法,乃至成就最終的目標。此意指,努力持續已有的「布施」等善行,並且還要努力證得「禪那」、「道」、「果」等善法。特別重要的是,要盡最大努力去持續「毗婆舍那善」,並證得更高的善法。

如此,佛陀勸誡比丘們應該即刻付諸行動培養正念,藉由正念的修習,讓自己從「有身見」解脫。


摘自 馬哈希(Mahāsi Sayādaw)尊者 《毗婆舍那》講記

一七八、結成不生 正明不生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1、經初所說發廣大心、起廣大行、不取法與非法之相、乃至發心不住、得果不住、不住亦不住。必如是知見信解,方為通達無我法。故曰「應如是知見信解,不生法相」。正所以顯示發菩提心,必應如是,乃為菩提心。

2、『一切法』,通指世出世境、行、果而言。『如是』二字,指上來所說種種義。不外緣生性空。性空不礙緣生,故成平等法界。緣生不礙性空,故即諸法空相。由是觀之,「如是」二字即顯諸法一如,一切皆是。

3、「知、見、解」三字。連說,則意各有指,大有區別。嘉祥云:「知是世諦智,見是第一義諦智。」達天云:「知是比量,見是現量。」今依《無著論》云:「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止毗缽舍那故見。此二依止三摩提故解。」此義是明三者皆智,但依止方便不同,故立三名。

4、奢摩他,此云止、定也。智從定生,名「知」。觀此,是知為真諦智矣。此與本經三心不可得、諸法緣生即空、開佛正知之義恰合。約內證邊說也。

5、毗缽舍那,此云觀。觀即是慧。智從慧出名「見」。觀此,是見為俗諦智矣。慧則差別事相,無不洞見。故曰「見」也。此與本經五眼、是沙、不執一異,開佛圓見之義正同。約外照邊說也。

6、三摩地,此云等持。謂定慧均等也。名之曰「解」。可見「解」是由定慧出。亦即知見二者之總名。此與本經深解義趣之言義同。因其於一如皆是之理,契合無間,定慧均等,故能『不生法相』。

7、『如是知』句,明其定力。『如是見』句,明其慧力。『如是信解』句,明其定慧均等之力。「信」字貫通三句。『不生法相』句,是由上三句所生之功效也。

8、有定有慧,契合一如。可見其於言說、名字、心緣、諸相,一切皆離。諸相皆離,便引生根本正智。即是不分別智。智無分別,即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名『不生法相』。

9、知見信解,是「不生」之前方便。方便修足,便證本不生。其功行全在知見信解上。不生是其功效。本不生上,著力不得。著於不生,便是生也。

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奢摩他」與「毗婆舍那」是什麼?

2018-08-04 由 念念觀自在 發表于佛教

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奢摩他」與「毗婆舍那」是什麼?

皆仁法師

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對於一些初學佛法的人來說,也許覺得很陌生。其實,說起兩者的譯名,大家就會覺得親切多了。

《大乘義章》中說:「奢摩他,此翻名止。攝心住緣。」奢摩他,也就是止,即攝心住於緣,遠離散亂。

《一切經音義》中說:「毗缽舍那,唐雲觀。」毗婆舍那,也就是觀,即用具足正慧抉擇諸法。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是禪修的兩種方法:舍摩他是修止,毗婆舍那是修觀。

我們所熟知的止和觀的說法,一般常見於論中,而在經典中,則常常用奢摩他和毗婆舍。止是修定,而觀則是修慧。

因為眾生有各種各樣的根性,所以每個人修行的路子也不一定相同。有人先修定,後修慧;有人則先修慧而後有定;有人則定慧合修。

在《圓覺經》中還提及了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就是大菩薩們依不同根性而選擇不同的修法。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讀讀。

在修奢摩他的時候,會涉及到四禪八定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四禪八定不是佛法中才有的,外道也有。而依《法界次第》中說:禪可分為世間禪和出世間禪兩種,而出世間禪又有出世間和出世間上上禪兩種之別,前者是聲聞、緣覺二乘之人所修之禪,後者為大菩薩所修之禪。這裡就不詳細說了。

這裡提及的四禪八定是隨順世間的說法,我們藉由禪定為基礎來修出世間佛法。

我們知道,四禪中從初禪到四禪是定力次第增上的過程。

一、初禪

《楞嚴經》中說:「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詳細來說,初禪具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等五支。初禪可以得到八觸和十種功德,心能寂靜審慮,感受到離開欲界諸惡而生起喜、樂,心感喜受,身感樂受,所以稱為「離生喜樂」,但初禪中仍有尋和伺的心理活動。

二、二禪

《楞嚴經》中說:「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二禪含攝了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等四支。在三受中感受喜、樂二受。所以又稱為定生喜樂。得二禪時,信相明淨,無尋無伺,無覺無觀。

三、三禪

《楞嚴經》中說:「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悲華經》中描述三禪之樂時說道:「身心快樂,無有疲極。」《佛學次第統編》中說:「若人坐禪得此,隨其淺深,命終必生少淨等之天中,是為三禪天因也。」

四、四禪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中說,四禪具有舍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等四支。因為四禪脫離了第三禪定的殊勝妙樂,所以稱為「舍清淨」;又因為僅憶念修養功德,所以又稱為「念清淨」,也因為這樣的緣故,住在不苦不樂的感受中。

修習四禪,可以得到生於第四禪天的果報。

入第四禪時,因為已經脫離了八種災患(也就是尋、伺、苦、樂、憂、喜、出息、入息等八種能動亂禪定的災患),所以又稱第四禪為不動定。

值得注意的是,心念的清淨程度會影響修行用功的深入程度。初禪所能達到的程度,遠遠不能和四禪相比,所以好好用功修習禪定是修學佛法的一條必經之路。

那修止和修觀又有什麼區別呢?

簡單來說:

修止強調的是心一境性,也就是說修止的時候,需要把自己的心念集中在所緣境上不動。無論外界有什麼干擾,你都置之不理,專注在自己所修的境界裡,這就是修止。

修觀則不同,當境界來時,心念緣所修的觀法去觀察境界,雖然境界變化萬千,但是你的心中一清二楚,不被它的變幻所迷惑。這就是修觀。

總而言之,修止的時候,要避開動亂的境界,如如不動;而修觀的時候,任何境界都可以是起觀的對境。這就是修止和修觀的區別。

關於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今天就講到這裡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