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善薇講解/張恩慧/見後
********************************
然而,如果他念佛后,从一个坏人变成好人, 这也正合佛心。
The mind and conduct of a Bodhisattva
An extract of the above link: 摘录
Dwelling among the myriad things they are all at ease with self-mastery.
They befriend the multitude of living beings without being asked.
They shoulder the burdens of all living beings and take them as their responsibility.
They abide by and uphold the Thus Come One profoundly deep Dharma Treasury.
They protect the Buddha Seed Nature so that the seeds will continue to flourish.
With great compassion they take pity on all living beings.
With the kind eloquence they bestow the Dharma eyes on all.
The three evil paths are closed down and the wholesome path are opened up.
They give the dharma to the multitude of living beings without being asked.
They resemble a filial son who loves and respects his parents.
They see all living beings not as others but as they themselves.
All the good roots they have cultivated are transferred to living beings so that they will arrive at the shore of Nirvana.
They obtain the immeasurable merits and virtues of the Buddha and are endowed with the inconceivable sagely wisdom of clarity.
Ineffable and uncountable Bodhisattva Mahasattva such like these come together to the assembly at the same time.
The Buddha speaks the Sutra of Immeasurable Lifespan
by the Tripiṭaka Master Saṃghavarman from India
菩萨深入如来甚深经藏,以此自修,并且教导, 护持众生。
以一颗慈悲的心,他们以无碍辩才,教导众生,令得见法。
菩萨不需要众生的请求,会自动把佛法教导所有的众生。
所有的善根,皆回向众生,令他们能得度,到道涅槃的彼岸。
誓愿偈文 一遍上人 作Composed by Ippen-Shonin (1234-1289)
【修行就是修心,為什麼最簡單的方式,是從改變自己的行為開始?】
修行,一切都是往內心去尋找真正的自己,才是正道,才能覺醒、開悟,才能告訴你真相。相反的,一切往外求,都是有求,都不究竟,沒有人能夠給得了你什麼;因為,修行是只能是靠自己,靠自己去悟,靠自己去尋求自己的內心,只有自己的內心不斷的回答你,給到你答案,這些才是你的智慧,這些才是真理。如果還沒有悟到這一些,就證明平時我們修行,只是在作秀、在欺騙自己,並沒有真正的領悟。
由於行為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生命層級,也可以説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素養。如果我們有著不良的行為,那就會體現出我們生命層級的低下;如果我們的一切行為為展現都非常得體,不但能體現我們生命的尊貴,而且還能為宇宙提供更多的正向訊息(正能量),從而幫助宇宙不斷的向上發展。
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心好、心壞由其外在的行為中,都能一一的呈現出來。但是改變自己,不但是要改變自己的內心(心念),同樣也是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而改變心念與行為,彼此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並不會有任何衝突。因為改變內在的自己,需要的各方面條件的配合,而且非常的抽象,不容易察覺到成果;但是行為的改變,自己隨時都可以察覺而來修正,只要有決心卻很容易做到。這樣在行為的改變之下,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潛移默化的效果:在行為的帶動下,改變自己的內心就容易許多。在此僅提供本身的經驗給大家作參考,目前我仍持續以這樣的方式在做著,你心中有那尊神佛菩薩,就以祂們為學習的榜樣,照著去做、依樣晝葫蘆,大家一起加油。
真正的修行就是修心,如果不從內心做起,只要往外求的都不是正道,都會偏、都會執著;所以,不能有那麼多的凡夫慣性思維。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去清除,一切凡夫的慣性思維與舊有的模式,全部都是清除,不能殘留!有,那就是「縫」,這種縫殘留在我們身上或者是內心世界,這些慣性思維它會不斷的膨脹擴大,這就是一種「漏」。如果這種漏一直帶在身上,它會再繼續不斷膨脹擴大,對修行者來講就會是一個災難。一個人只要還有自我的想法、自我的意識,放不下自己的面子,把自己抬得太高、太在乎,這就是有自我的存在,放不下自我。如果一個真正達到無我的人,他不會在乎自身的環境,是處於怎樣的狀態,這才叫做真正的超越自我!超越不了自我的人,是因為他還放不下,在修行的這條路上將很難有成就;有些人雖然嘴巴説已經放下了,但那是受小我的欺騙,而真正放下的沒有幾人!反問一下自己,放下萬緣了嗎?放下自我了嗎?
修行,一切都是往內心去尋找真正的自己,才是正道,才能覺醒、開悟,才能告訴你真相。相反的,一切往外求,都是有求,都不究竟,沒有人能夠給得了你什麼;因為,修行是只能是靠自己,靠自己去悟,靠自己去尋求自己的內心,只有自己的內心不斷的回答你,給到你答案,這些才是你的智慧,這些才是真理。如果還沒有悟到這一些,就證明平時我們修行,只是在作秀、在欺騙自己,並沒有真正的領悟。
那修心為什麼最簡單的方式,是從改變自己的行為開始呢?這不是跟往內修相違背嗎?其實不然。我們平的言談舉止,行站坐臥都是一種行為的展現,而且這些行為的展現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如果沒有意識去注重生活上的每一個細節,我們就很難清楚知道自己展現了怎樣的行為,因為我們每天所展現的行為太多太多了;既使有錯,一般人也很難發現自己那些不良的行為,從而能夠有意識的去改變它,讓自己的行為都能正向的展現。
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很重要,因為,我們的行為所散發出來的訊息,隨時都在宇宙中蔓延;我們有著怎樣的行為,宇宙就會得到怎樣的訊息。如果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正向的,那麼宇宙提供的訊息就是正向的(正能量);同理,如果我們的行為當中有負面的,那麼為宇宙提供的訊息中也會有負面的(負能量):我們的行為在宇宙中會產生如此大的作用,所以我們必須去重視。
由於行為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生命層級,也可以説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素養。如果我們有著不良的行為,那就會體現出我們生命層級的低下;如果我們的一切行為為展現都非常得體,不但能體現我們生命的尊貴,而且還能為宇宙提供更多的正向訊息(正能量),從而幫助宇宙不斷的向上發展。並且在現今這個五濁惡世中,由於我們仍然需要生活在這社會中,根本無法離群而索居、跟社會脫節;所以要做到純粹的清靜無為,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説的清心寡欲,這是相當困難的,需要各種條件的配合。因此,面對現今複雜的社會型態,以漸進、間接的修行方式,也不失為另一種較佳的選擇。
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心好、心壞由其外在的行為中,都能一一的呈現出來。但是改變自己,不但是要改變自己的內心(心念),同樣也是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而改變心念與行為,彼此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並不會有任何衝突。因為改變內在的自己,需要的各方面條件的配合,而且非常的抽象,不容易察覺到成果;但是行為的改變,自己隨時都可以察覺而來修正,只要有決心卻很容易做到。這樣在行為的改變之下,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潛移默化的效果:在行為的帶動下,改變自己的內心就容易許多。在此僅提供本身的經驗給大家作參考,目前我仍持續以這樣的方式在做著,你心中有那尊神佛菩薩,就以祂們為學習的榜樣,照著去做、依樣晝葫蘆,大家一起加油。謝謝閱讀,請多分享!感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