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廻光返照顯清淨心B
*****2022/04/15
*****2022/04/15
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
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
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信願行三
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信願行三
藉依"文字般若", 運用"觀照般若", 體證"實相般若"。
藉依"文字般若", 運用"觀照般若", 體證"實相般若"。
只要仍舊,就不會"起心動念"/詳見後/
只要仍舊,就不會"起心動念"/詳見後/
仍舊是肯定真性,
仍舊是肯定真性,
真性起用,裡頭有"覺迷",
真性起用,裡頭有"覺迷",
"覺"是(一真諸)佛法界,
"覺"是(一真諸)佛法界,
"迷"是另外十法界。
"迷"是另外十法界。
真正通達明了的人告訴我們,
真正通達明了的人告訴我們,
迷悟不二,迷悟一體,
迷悟不二,迷悟一體,
這是"圓滿回歸自性",
這是"圓滿回歸自性",
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常寂光淨土"。
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常寂光淨土"。
供養
供養
一個"無心道人",
一個"無心道人",
就是指自己的
就是指自己的
"不生不滅的心性"。
"不生不滅的心性"。
即是
即是
"廻光返照/返觀內照自性"
"廻光返照/返觀內照自性"
你自己內心裡面,
你自己內心裡面,
無念、無住、
無念、無住、
無修、無證,
無修、無證,
與絕對的覺性相應。
與絕對的覺性相應。
(即真如自性、一念心性)
(即真如自性、一念心性)
悟道觀行(特):"覺了"宇宙人生真實相
悟道觀行(特):"覺了"宇宙人生真實相
(一)性體空寂,本無有念。 (應離一切相,心常空寂,不攀緣攀比)(大般若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切法如夢幻泡影)
(一)性體空寂,本無有念。 (應離一切相,心常空寂,不攀緣攀比)(大般若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切法如夢幻泡影)
(二)諸法緣生/緣生性空,"本來無生"。(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生即無生,生本無生也。)
(二)諸法緣生/緣生性空,"本來無生"。(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生即無生,生本無生也。)
諸法空相(緣生性空),法"本不生";
諸法空相(緣生性空),法"本不生";
平等法界(一真法界),法"本無我"。
平等法界(一真法界),法"本無我"。
行深般若/契證法無我/通達無我法。
行深般若/契證法無我/通達無我法。
(三)"無境唯識,心外無法"。 心外無法,故法法不外"一真如"。 "一本散為萬殊,萬殊還歸一本"。 一(真如)即一切(法法、無量、萬殊)。一切(法法、無量、萬殊)即一(真如)。萬事萬物合而為一/諸法一如性本同體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三大煩惱。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法爾如是"。
(三)"無境唯識,心外無法"。 心外無法,故法法不外"一真如"。 "一本散為萬殊,萬殊還歸一本"。 一(真如)即一切(法法、無量、萬殊)。一切(法法、無量、萬殊)即一(真如)。萬事萬物合而為一/諸法一如性本同體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三大煩惱。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法爾如是"。
(四)唯是剎那"生住異滅"相續遷流相。轉變相、因果循環相。"生滅變異, 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四)唯是剎那"生住異滅"相續遷流相。轉變相、因果循環相。"生滅變異, 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五)對境遇緣,皆顯"廻光返照"之道。 (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一切是因果)
(五)對境遇緣,皆顯"廻光返照"之道。 (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一切是因果)
(六)生無所住心,生心無住/無住生心 離一切相行布施六度/以利益一切眾生
(六)生無所住心,生心無住/無住生心 離一切相行布施六度/以利益一切眾生
(七)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放下就是
(七)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放下就是
只要仍舊,就不會"起心動念"/詳見後/
只要仍舊,就不會"起心動念"/詳見後/
凡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凡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覺悟的人呢?
覺悟的人呢?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山是幻相,水也是幻相。
山是幻相,水也是幻相。
正如科學家看山,無非是原子、電子(構成),
正如科學家看山,無非是原子、電子(構成),
看水也是這個東西。隨著心念,看外境就不一樣。
看水也是這個東西。隨著心念,看外境就不一樣。
"徹悟者",
"徹悟者",
山仍是山,水仍是水。
山仍是山,水仍是水。
為什麼?"恆順眾生"。
為什麼?"恆順眾生"。
你們說是山,就算是山吧,
你們說是山,就算是山吧,
你們說那是水,就算是水吧。
你們說那是水,就算是水吧。
"不必相爭",
"不必相爭",
每個人說的都沒錯,
每個人說的都沒錯,
"站在某個角度看"。
"站在某個角度看"。
徹悟的人曉得,
徹悟的人曉得,
你看的是一面,
你看的是一面,
不是面面都看到。
不是面面都看到。
像瞎子摸象,摸到大腿,象像什麼?像柱子。摸到耳朵,象像個畚箕。摸到尾巴,象像個掃把。沒有看到整個象,他只摸到一部分,你不能說他錯,也不能說他對。
像瞎子摸象,摸到大腿,象像什麼?像柱子。摸到耳朵,象像個畚箕。摸到尾巴,象像個掃把。沒有看到整個象,他只摸到一部分,你不能說他錯,也不能說他對。
高峰禪師曰:
高峰禪師曰:
原來只是舊時人,
原來只是舊時人,
不改舊時行履處。
不改舊時行履處。
(黃)念(祖)老(居士)說,
(黃)念(祖)老(居士)說,
只是仍舊,何等自然。
只是仍舊,何等自然。
這個話,不是真正徹悟說不出來,
這個話,不是真正徹悟說不出來,
舊時人是誰?真如自性,
舊時人是誰?真如自性,
能現能變從來沒有改變過。
能現能變從來沒有改變過。
萬事萬法是它所現所生,
萬事萬法是它所現所生,
只是幻相,"剎那不住"
只是幻相,"剎那不住"
(相續、遷流、轉變、因果循環相),
(相續、遷流、轉變、因果循環相),
"不要以為真有"。
"不要以為真有"。
真是自性,永恆不變,永恆不染,
真是自性,永恆不變,永恆不染,
是我們的真心。
是我們的真心。
這個身心是它變的,
這個身心是它變的,
山河大地是它變的,
山河大地是它變的,
一切眾生是它變的。
一切眾生是它變的。
如果你認為能變的是自己,所有現象都是自己舊時人。
如果你認為能變的是自己,所有現象都是自己舊時人。
舊時行履處是什麼?自性現相作用,絲毫沒有改變。
舊時行履處是什麼?自性現相作用,絲毫沒有改變。
我們今天看到有前後,有過去、未來,有十方,有遠近。
我們今天看到有前後,有過去、未來,有十方,有遠近。
真正覺悟之後,
真正覺悟之後,
時間、空間都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不存在,
時間、空間都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不存在,
就是不改舊時行履處,同一個時空。
就是不改舊時行履處,同一個時空。
這句話說得好,只要仍舊,就不會起心動念。仍舊是肯定真性,真性起用,裡頭有覺迷,覺是(一真諸)佛法界,迷是另外十法界。真正通達明了的人告訴我們,迷悟不二,迷悟一體,這是圓滿回歸自性,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常寂光淨土。
這句話說得好,只要仍舊,就不會起心動念。仍舊是肯定真性,真性起用,裡頭有覺迷,覺是(一真諸)佛法界,迷是另外十法界。真正通達明了的人告訴我們,迷悟不二,迷悟一體,這是圓滿回歸自性,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常寂光淨土。
只要仍舊,就不會"起心動念"。
只要仍舊,就不會"起心動念"。
仍舊是肯定真性,
仍舊是肯定真性,
真性起用,裡頭有"覺迷",
真性起用,裡頭有"覺迷",
"覺"是(一真諸)佛法界,
"覺"是(一真諸)佛法界,
"迷"是另外十法界。
"迷"是另外十法界。
真正通達明了的人告訴我們,
真正通達明了的人告訴我們,
迷悟不二,迷悟一體,
迷悟不二,迷悟一體,
這是"圓滿回歸自性",
這是"圓滿回歸自性",
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常寂光淨土"。
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常寂光淨土"。
"微密觀照" 你的無始煩惱習氣貪瞋癡。
"微密觀照" 你的無始煩惱習氣貪瞋癡。
你應該走出你自己心中的
你應該走出你自己心中的
無明、煩惱,"令心解脫"。
無明、煩惱,"令心解脫"。
好讓你的心
好讓你的心
與佛的心相應、相同。
與佛的心相應、相同。
(與道相應,入道修行)
(與道相應,入道修行)
(感應道交,不思議也)
(感應道交,不思議也)
*************************
*************************
"無明"就像一陣風,
"無明"就像一陣風,
來無影、去無蹤。
來無影、去無蹤。
*************************
*************************
所以,我們會
所以,我們會
莫名其妙的情緒化、
莫名其妙的情緒化、
莫名其妙的發脾氣、
莫名其妙的發脾氣、
莫名其妙的貪瞋痴,
莫名其妙的貪瞋痴,
這個就是沒有"微密的觀照"。
這個就是沒有"微密的觀照"。
所以,
所以,
我們很難去
我們很難去
掌控那種微細的觀念,
掌控那種微細的觀念,
或者是煩惱,難以掌控!
或者是煩惱,難以掌控!
你能夠用"大智慧"
你能夠用"大智慧"
打破
打破
無明、煩惱、習氣,
無明、煩惱、習氣,
步步為營,
步步為營,
護持這一顆"清淨心"。
護持這一顆"清淨心"。
這樣子念佛,
這樣子念佛,
保護這一顆"清淨心",
保護這一顆"清淨心",
這樣子下決心保護它,
這樣子下決心保護它,
慢慢慢慢,自自然然
慢慢慢慢,自自然然
牠就會
牠就會
"變成一隻漂亮的蝴蝶"。
"變成一隻漂亮的蝴蝶"。
一切唯心造!
一切唯心造!
靜思精舍德杰師父~
靜思精舍德杰師父~
我在精舍修行今年滿 23年….
我在精舍修行今年滿 23年….
記得剛回來精舍修行時,因為在家排行老大,所以弟弟妹妹都要聽我的,但回來精舍,我忘記自己變成最小的,所以當別人講了一句不順耳的話,他講一句,我回三句,結果弄得大家不歡而散,結了惡緣。
記得剛回來精舍修行時,因為在家排行老大,所以弟弟妹妹都要聽我的,但回來精舍,我忘記自己變成最小的,所以當別人講了一句不順耳的話,他講一句,我回三句,結果弄得大家不歡而散,結了惡緣。
於是,我學習修忍辱,結果對的忍,不對的也忍,人家修到最高境界是『忍而無忍』,我是修到『忍無可忍』,因為強忍沒有消化,最後是火燒功德林,又結了惡緣。
於是,我學習修忍辱,結果對的忍,不對的也忍,人家修到最高境界是『忍而無忍』,我是修到『忍無可忍』,因為強忍沒有消化,最後是火燒功德林,又結了惡緣。
上人晨語曾開示:
上人晨語曾開示:
「要"修定力",要"藉事練心",
「要"修定力",要"藉事練心",
繫緣修心,隨處養心,
繫緣修心,隨處養心,
不要因人亂了心。
不要因人亂了心。
要懂得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把自己的心照顧好。
要懂得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把自己的心照顧好。
並且用心觀照,用愛應對,
並且用心觀照,用愛應對,
觀照此時的心是善是惡;
觀照此時的心是善是惡;
慈悲喜捨的心就是善,
慈悲喜捨的心就是善,
貪瞋癡慢疑的心就是惡。」
貪瞋癡慢疑的心就是惡。」
後來我提起勇氣,
後來我提起勇氣,
嘗試
嘗試
用感恩、尊重、愛,以善意、柔和的態度溝通,
用感恩、尊重、愛,以善意、柔和的態度溝通,
最後大家互相了解,盡釋前嫌,也就皆大歡喜,
最後大家互相了解,盡釋前嫌,也就皆大歡喜,
但是一轉眼,境界又來了。
但是一轉眼,境界又來了。
精舍結好緣最快的地方在大寮,火燒功德林最快的地方也在大寮。因為很忙又很急,每天要準備一兩千人的餐,遇到活動就更熱鬧了。
精舍結好緣最快的地方在大寮,火燒功德林最快的地方也在大寮。因為很忙又很急,每天要準備一兩千人的餐,遇到活動就更熱鬧了。
記得十年前,精舍還在燒柴火的年代,一邊燒柴火,一邊看菜色有沒有燒焦,還要看菜色漂亮嗎?有沒有入味?早餐忙完,忙中餐,中餐忙完,忙晚餐…..
記得十年前,精舍還在燒柴火的年代,一邊燒柴火,一邊看菜色有沒有燒焦,還要看菜色漂亮嗎?有沒有入味?早餐忙完,忙中餐,中餐忙完,忙晚餐…..
有一天好不容易忙完晚餐,正在用餐時,有個人走了進來說:
有一天好不容易忙完晚餐,正在用餐時,有個人走了進來說:
「這些鍋碗瓢盆怎麼沒有放在灶頭上,用柴火的熱度,把餐具烘乾呢?」
「這些鍋碗瓢盆怎麼沒有放在灶頭上,用柴火的熱度,把餐具烘乾呢?」
我那時也很累了,並不想收,就回答:
我那時也很累了,並不想收,就回答:
「那不是我放的喔!是別人放的喔!」
「那不是我放的喔!是別人放的喔!」
過了一會,他又回來跟我講第二次:
過了一會,他又回來跟我講第二次:
「怎麼沒有收呢,剛才不是叫你要收嗎?」
「怎麼沒有收呢,剛才不是叫你要收嗎?」
我就生悶氣了,心想:
我就生悶氣了,心想:
「我不是告訴你,那不是我放的嗎,為什麼還要叫我收?你不知道我現在很累嗎?」
「我不是告訴你,那不是我放的嗎,為什麼還要叫我收?你不知道我現在很累嗎?」
自己起了無明,身體很勞累了,心又在生氣,感覺身心俱疲。吃完飯洗碗的時候,腦海裡突然冒出了上人的話:
自己起了無明,身體很勞累了,心又在生氣,感覺身心俱疲。吃完飯洗碗的時候,腦海裡突然冒出了上人的話:
「人人要大懺悔,懺悔身、口、意惡的造作。」
「人人要大懺悔,懺悔身、口、意惡的造作。」
此時,我生起了懺悔的心,真的很對不起上人。
此時,我生起了懺悔的心,真的很對不起上人。
上人每天苦口婆心,講到口乾,講到嘴破,殷殷叮嚀,諄諄教誨,
上人每天苦口婆心,講到口乾,講到嘴破,殷殷叮嚀,諄諄教誨,
大家要把"一念心"照顧好。
大家要把"一念心"照顧好。
我那時回來精舍十年了,竟然為了這種小事而心生煩惱,我懺悔自己起了瞋心,我懺悔自己心量太狹小,起了計較心?
我那時回來精舍十年了,竟然為了這種小事而心生煩惱,我懺悔自己起了瞋心,我懺悔自己心量太狹小,起了計較心?
懺悔完後,內心好像瞬間從地獄上升到天堂,也體悟到華嚴經云:
懺悔完後,內心好像瞬間從地獄上升到天堂,也體悟到華嚴經云:
一切唯心造!
一切唯心造!
還有上人的教誨~
還有上人的教誨~
懺悔即清淨,心轉境就轉!
懺悔即清淨,心轉境就轉!
上人是我們慧命的導師,精舍裡也有好多善知識,最讓我敬佩的是慈師父的勤勉及慈悲,他一有因緣就會與後輩分享,早期跟隨上人經歷的成長點滴和感想,百聽不厭,每次聽了我都很想哭。
上人是我們慧命的導師,精舍裡也有好多善知識,最讓我敬佩的是慈師父的勤勉及慈悲,他一有因緣就會與後輩分享,早期跟隨上人經歷的成長點滴和感想,百聽不厭,每次聽了我都很想哭。
德慈師父說:
德慈師父說:
「上人強調出家乃大丈夫事,自己的生活要自己承擔,既然挑起如來家業,我們應該要讓社會人群了解佛教精神。
「上人強調出家乃大丈夫事,自己的生活要自己承擔,既然挑起如來家業,我們應該要讓社會人群了解佛教精神。
我們以身作則給大家看,
我們以身作則給大家看,
出家不是依賴社會,
出家不是依賴社會,
是做社會的靠山,
是做社會的靠山,
第一代要徹底的犧牲,
第一代要徹底的犧牲,
吃人家不能吃的苦,
吃人家不能吃的苦,
忍人家不能忍。
忍人家不能忍。
真正發心出家,
真正發心出家,
就要為佛教為眾生。
就要為佛教為眾生。
出家人要有赤子之心,駱駝的耐力,獅子的勇猛,我們要為大眾付出,不怕勞苦,靠自己的雙手自力耕生。」
出家人要有赤子之心,駱駝的耐力,獅子的勇猛,我們要為大眾付出,不怕勞苦,靠自己的雙手自力耕生。」
記得剛決定回精舍修行時,爸爸曾講:
記得剛決定回精舍修行時,爸爸曾講:
「我看你還是不要去好了。」
「我看你還是不要去好了。」
「不,我一定要去。」
「不,我一定要去。」
爸爸又說:
爸爸又說:
「你可不要去托缽。」
「你可不要去托缽。」
我回:
我回:
「不用,我們精舍是自力耕生,不用去托缽。」
「不用,我們精舍是自力耕生,不用去托缽。」
爸爸想了想說:
爸爸想了想說:
「我看你還是老了再去。」
「我看你還是老了再去。」
「不,不,不,我是要去付出的,不是去養老的!」
「不,不,不,我是要去付出的,不是去養老的!」
後來有資深的師兄師姊,向父親介紹慈濟,介紹上人,也說到了慈濟在社會上,做了很多貢獻。能夠跟隨上人修行出家,那是多大的福報啊!後來,家人們非常安心及歡喜地接受了。
後來有資深的師兄師姊,向父親介紹慈濟,介紹上人,也說到了慈濟在社會上,做了很多貢獻。能夠跟隨上人修行出家,那是多大的福報啊!後來,家人們非常安心及歡喜地接受了。
慈濟在風雨中走過 56年,上人所說的,所做的,
慈濟在風雨中走過 56年,上人所說的,所做的,
都是「誠、正、信、實」。
都是「誠、正、信、實」。
前幾年的無明網,傷害了慈濟,好多信心薄弱的人都被吹走了。
前幾年的無明網,傷害了慈濟,好多信心薄弱的人都被吹走了。
其實上人不在乎自己,只擔心人心的無明,造成社會不安,讓好多行善的人退了善心,而人心的向善,是安定社會的一股力量,是祥和人間的一股清流。
其實上人不在乎自己,只擔心人心的無明,造成社會不安,讓好多行善的人退了善心,而人心的向善,是安定社會的一股力量,是祥和人間的一股清流。
感恩當初好多資深師兄師姊回來安慰上人,請上人安心放心,他們一致説:
感恩當初好多資深師兄師姊回來安慰上人,請上人安心放心,他們一致説:
「 上人!我們道心很堅定,會守住慧命,不會退轉,同時會更精進行善的腳步,我們只懺悔自己做的還不夠,無法淨化人心, 上人!讓您憂心了。」
「 上人!我們道心很堅定,會守住慧命,不會退轉,同時會更精進行善的腳步,我們只懺悔自己做的還不夠,無法淨化人心, 上人!讓您憂心了。」
我看到敬愛的師兄師姊,身行的典範是如此慈悲、謙卑及有智慧,那分貼心令我感動與感恩。
我看到敬愛的師兄師姊,身行的典範是如此慈悲、謙卑及有智慧,那分貼心令我感動與感恩。
我心中感嘆,當時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只能默默守著這個家,做好自己的本分事。
我心中感嘆,當時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只能默默守著這個家,做好自己的本分事。
《人身難得今已得,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佛法難聞今已聞,
明師難遇今已遇。》
明師難遇今已遇。》
能付出就是福,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能付出就是福,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財富是五家所共有。遇到水災、火災、貪官污吏、盜賊及不肖子孫,財產轉眼成空。
財富是五家所共有。遇到水災、火災、貪官污吏、盜賊及不肖子孫,財產轉眼成空。
唯有在世間所做的善業與惡業才能帶得走,種善因,結善緣,才能夠得善果!
唯有在世間所做的善業與惡業才能帶得走,種善因,結善緣,才能夠得善果!
淨空法師:【迷悟不二】眾生像瞎子摸象,徹悟者恆順眾生詳見後/
淨空法師:【迷悟不二】眾生像瞎子摸象,徹悟者恆順眾生詳見後/
觀看次數:196次2022年4月19日
淨空法師:【起心動念正能量,有益身心健康,風調雨順】
淨空法師:【起心動念正能量,有益身心健康,風調雨順】
觀看次數:1,631次2022年4月13日
詳見後/
詳見後/
人常想"倫理、道德、因果",
人常想"倫理、道德、因果",
這個起心動念能量,叫正能量,
這個起心動念能量,叫正能量,
有益身心健康,有益居住環境風調雨順。
有益身心健康,有益居住環境風調雨順。
負能量太大了,所以身心不安,"愚痴、迷惑、造業",自己完全不知道。許多奇奇怪怪的病,六十年前沒有的,現在很多。
負能量太大了,所以身心不安,"愚痴、迷惑、造業",自己完全不知道。許多奇奇怪怪的病,六十年前沒有的,現在很多。
那一念
那一念
(轉念)(轉念工程的重要性不可不信)
(轉念)(轉念工程的重要性不可不信)
廻光返照(離相觀性/融妄相回歸自性)
廻光返照(離相觀性/融妄相回歸自性)
"清淨的本體",
"清淨的本體",
在理上一下功夫,
在理上一下功夫,
那就顯現出來了。
那就顯現出來了。
南懷瑾/金剛經的精神/善護念(善咐囑)(十善業/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南懷瑾/金剛經的精神/善護念(善咐囑)(十善業/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
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
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信願行三
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信願行三
當你一生一世,
當你一生一世,
你堅持念佛的時候,
你堅持念佛的時候,
那這個力量就大!
那這個力量就大!
下定決心
下定決心
"聆聽、專注、全神貫注",
"聆聽、專注、全神貫注",
這個很重要!
這個很重要!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處在境界"能解脫"。
處在境界"能解脫"。
(不為境轉,而能境隨心轉)(廻脫根塵,回歸自性)
(不為境轉,而能境隨心轉)(廻脫根塵,回歸自性)
*******************
*******************
"踐行"
"踐行"
是成功的唯一保障。
是成功的唯一保障。
"清淨心"
"清淨心"
才是我們的無價之寶。
才是我們的無價之寶。
*******************
*******************
我有明珠一顆塵盡光生。
我有明珠一顆塵盡光生。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念佛。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念佛。
六祖壇經瞭知廻光返照。
六祖壇經瞭知廻光返照。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
對境遇緣管控妄心意識。
對境遇緣管控妄心意識。
發現提婆達多洞達無我。
發現提婆達多洞達無我。
法無頓漸有利鈍名頓漸。
法無頓漸有利鈍名頓漸。
超越二元對立放下我執
超越二元對立放下我執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
..........................。
"非真非假名悟道"。
"非真非假名悟道"。
有即非有,非有而有;
有即非有,非有而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六度萬行,慈悲喜捨。
六度萬行,慈悲喜捨。
"有心去求",決定求不到;
"有心去求",決定求不到;
"無心去求",也求不到;
"無心去求",也求不到;
必須將
必須將
有心、無心都離開,
有心、無心都離開,
"真如本性"本來現成。
"真如本性"本來現成。
法身緣起,一即一切;
法身緣起,一即一切;
緣起法身,一切即一。
緣起法身,一切即一。
萬事萬物,合而為一。
萬事萬物,合而為一。
性本同體,諸法一如。
性本同體,諸法一如。
無有分別,無有執著。
無有分別,無有執著。
凡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覺悟的人呢?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是幻相,水也是幻相。正如科學家看山,無非是原子、電子(構成),看水也是這個東西。隨著心念,看外境就不一樣。
凡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覺悟的人呢?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是幻相,水也是幻相。正如科學家看山,無非是原子、電子(構成),看水也是這個東西。隨著心念,看外境就不一樣。
徹悟者,山仍是山,水仍是水。為什麼?恆順眾生。你們說是山,就算是山吧,你們說那是水,就算是水吧。不必相爭,每個人說的都沒錯,站在某個角度看。
徹悟者,山仍是山,水仍是水。為什麼?恆順眾生。你們說是山,就算是山吧,你們說那是水,就算是水吧。不必相爭,每個人說的都沒錯,站在某個角度看。
徹悟的人曉得,你看的是一面,不是面面都看到。像瞎子摸象,摸到大腿,象像什麼?像柱子。摸到耳朵,象像個畚箕。摸到尾巴,象像個掃把。沒有看到整個象,他只摸到一部分,你不能說他錯,也不能說他對。
徹悟的人曉得,你看的是一面,不是面面都看到。像瞎子摸象,摸到大腿,象像什麼?像柱子。摸到耳朵,象像個畚箕。摸到尾巴,象像個掃把。沒有看到整個象,他只摸到一部分,你不能說他錯,也不能說他對。
高峰禪師曰: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黃)念(祖)老(居士)說,只是仍舊,何等自然。這個話,不是真正徹悟說不出來,舊時人是誰?真如自性,能現能變從來沒有改變過。萬事萬法是它所現所生,只是幻相,剎那不住,不要以為真有。
高峰禪師曰: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黃)念(祖)老(居士)說,只是仍舊,何等自然。這個話,不是真正徹悟說不出來,舊時人是誰?真如自性,能現能變從來沒有改變過。萬事萬法是它所現所生,只是幻相,剎那不住,不要以為真有。
真是自性,永恆不變,永恆不染,是我們的真心。這個身心是它變的,山河大地是它變的,一切眾生是它變的。如果你認為能變的是自己,所有現象都是自己舊時人。舊時行履處是什麼?自性現相作用,絲毫沒有改變。
真是自性,永恆不變,永恆不染,是我們的真心。這個身心是它變的,山河大地是它變的,一切眾生是它變的。如果你認為能變的是自己,所有現象都是自己舊時人。舊時行履處是什麼?自性現相作用,絲毫沒有改變。
我們今天看到有前後,有過去、未來,有十方,有遠近。真正覺悟之後,時間、空間都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不存在,就是不改舊時行履處,同一個時空。
我們今天看到有前後,有過去、未來,有十方,有遠近。真正覺悟之後,時間、空間都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不存在,就是不改舊時行履處,同一個時空。
這句話說得好,只要仍舊,就不會起心動念。仍舊是肯定真性,真性起用,裡頭有覺迷,覺是(一真諸)佛法界,迷是另外十法界。真正通達明了的人告訴我們,迷悟不二,迷悟一體,這是圓滿回歸自性,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常寂光淨土。
這句話說得好,只要仍舊,就不會起心動念。仍舊是肯定真性,真性起用,裡頭有覺迷,覺是(一真諸)佛法界,迷是另外十法界。真正通達明了的人告訴我們,迷悟不二,迷悟一體,這是圓滿回歸自性,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常寂光淨土。
-------------------------------------------------------------
-------------------------------------------------------------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500集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500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