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这是预示着要劝我们去往生。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预示往生的方法,也就是极乐世界怎么去,指出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往生的大法。
一开始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这是预示着要劝我们去往生。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预示往生的方法,也就是极乐世界怎么去,指出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往生的大法。
“今现在说法”,预示往生以后的利益,即闻法、证果。
“佛号阿弥陀”,正报庄严的功德就从这一句展开。正报不仅包括佛,也包括菩萨和往生的人,这些都从阿弥陀佛名号而展开。
在所有的大乘教法中,净土法门称为果地法门。释迦牟尼佛在这部经典里没讲什么玄妙的道理,所以说净土法门是不讲道理的,讲道理的就是等而次之、等而下之。
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经》,是直接把成果端出来,直接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净土法门是佛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证明的,也没有任何人、事、物可以为它证明。
它是自证自明的,是真理的显现,就像光明,光明本身就是如此,不需要黑暗来证明它,黑暗也不可能证明它。
此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妄法,我们可以用世间的人事物来证明这个世间的人事物,但永远不可能用这个世间的人事物,或者道理、逻辑、理论、推断,来证明佛的境界,这是不可能的。
佛法,用科学不能证明,用肉眼也不能看见,用逻辑不能推理,用思维也不能通达,世间一切东西都用不上。所以不要指望证明,信了就信了。
此世能够证明的人事物,是不能给人信心的。比如科学,世间的一些道理,饮食、衣服,这些眼睛所见、耳朵能听到的,能够被我们证明的,都是无常法,这些不是我们心灵的滋养。
净土法门属于果地法门,经中说,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比如《心经》《金刚经》《楞严经》,这些都属于因分。因分,即从因地起行修行,所以才讲这些道理。果分,到果上的地位,那就没的说了,所有一切都包含了,所以果分不可说,没法分辨它。
昙鸾大师说:“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说到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佛,这不是正常的话,是“非常之言”,超越一般正常的,平常人的耳朵听不进去。
问:《弥陀要解》、善导大师皆以今经为佛自发起,有无差别?
答:二皆妙释。若欲比较,自有远近、广狭、深浅、隐显之别。
1《弥陀要解》以“从是西方”为发起,善导大师以“一时佛在”为发起。
2《弥陀要解》发起,近在今会;善导大师发起,远亘一代。
《弥陀要解》的发起近,就是局限在《阿弥陀经》的法会当中,叫“近在今会”;善导大师所讲的发起因缘,叫“远亘一代”,就是整个一代说法,“四十九载度众生,五天竺国皆行化”,释迦牟尼佛出世一代说法,都作为净土法门《阿弥陀经》的前方便和发起序。
3《弥陀要解》发起,限于数语;善导大师发起,博及诸经。
“《弥陀要解》发起,限于数语”,就用数句话,局限在几句经文当中;善导大师所讲的发起,就不是局限在这几句话了,而是“博及诸经”,整个一代教法都是净土法门的发起因缘,这就能显示出世本怀的意义。
4《弥陀要解》发起,唯局世尊,显其孤高,弟子不及;善导大师发起,旁括圣众,明主伴一体,共为一大事因缘。
5《弥陀要解》发起,为善导大师发起之末,故入正说。
6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看出:《弥陀要解》发起,已是妙说,超乎诸家;善导大师所释的发起,深入佛智,究明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