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就是覺察、覺照、覺悟三個過程,始終是在這念心上來用功,不離當念。而古人有詩云:「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中軍主將能行令,不動干戈致太平。」在紫禁城裡面都是寶,所以要派駐衛兵。我們心當中也有財寶,要「晝防六賊夜惺惺」,如果能讓強盜、土匪跑進去,那你就失敗了。修行不僅是防外面的賊人,而是防自己的六根,六根就是六賊。叫自己不要打妄想,偏偏要打妄想,那就是「一念不覺生三細」,自性功德就被偷走了;打了瞌睡,心就不清明,就糊塗了,不是跟賊人偷走寶藏一樣嗎?這六個賊人時時刻刻都準備要偷自己的財寶、偷自己的法寶,所以這念心必須要惺惺寂寂,也就是祖師所傳打坐的口訣──「惺惺寂寂、寂寂惺惺」,不妄想、不昏沉、要作主、不落入無記。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解鈴還須繫鈴人,假使自己不修,就算十方諸佛現前也幫不了你。為什麼呢?不是佛不慈悲,而是因為你有妄想、有昏沉、有業障,要自己去消業;自己不打妄想、不落昏沉,清淨心才會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