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處不留情繁興處那伽定

法界佛教總會/宣化上人講述

佛的四種智慧

這四種智慧,本來就是自己心裏明白,才生出的。

◎節錄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四種智慧,是本有的,就是自己心裏明白了,才生出這四種智慧。詳見後/

什麼事都加上一個【無】字

慧律法師開示:

教你一個大智慧,

一個無上的法門,一個字,

你什麼事都掛上一個「無」字,

記住!無就是不執著的意思。詳見後/

"有一顆寧靜的心"。

佛陀的格言

一、寧靜來自內心,勿向外尋求!

意思是說:你想要得到幸福快樂的日子,或者是人生,

首先要懂得

"有一顆寧靜的心"。

世間人在

剎那生滅的緣起(法身緣起) 無常法裡面"起心動念",

把感官的刺激誤認為是一種享受,

佛陀說:那是錯覺,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們把感官的刺激當作是一種享受,是錯誤的、是錯覺的,感官是虛偽的證人,我們把錯覺當作是我們的正覺。

佛陀說:

寧靜來自內心/千萬不要向外去追求,任何緣起法的東西都是虛妄的,

沒有一件事情是實在的東西,

愈追求,苦惱就愈多!

二、放下過去的煩惱,不耽憂未來,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放下過去的煩惱,也不擔憂未來,不執著現在,

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換另外一個角度說:

內心不平靜是為什麼?

就是

放不下過去的煩惱,

一直擔心未來,

一直執著於現在,

卻不知道那是 剎那生滅的緣起 "無自性的假相"。

所以,因此全世界的眾生,只要他沒有學佛,就很難得到內心的平靜。所以,佛法一句話,抵得過千金萬兩。

~~慧律法師

菩薩念念都是智慧

衆生念念都是舊的殘酷的記憶

衆生就是活在殘酷的記憶

一直懲罰自己

割捨不掉,放不下

老死記恨

不瞭解生命

生命對我們來講就是一種懲罰

就是念念不忘新仇舊恨

佛法沒有這個東西

什麼叫做凡夫的妄念

就是念念傷害自己的心靈

挖肉成瘡

挖掘衆生的缺點

就是挖掘自己的妄念

一直讓自己苦惱

不懂得善待自己

衆生跟自己過意不去

爲什麼?

都一直挖衆生的缺點

就是挖自己的妄想

然後起來執著

就有了討論不完的對象。

慧律法師

暢談六祖壇經(932)無求即是

觀看次數:17次2022年2月20日


禪心學苑:釋達觀主講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詳見後/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第八識的勢力,非你可控!

上淨下界法師

第八識其實它經常起現行,它沒有休息的時候。八識裡面有兩個識是不休息的,一個第七,一個第八,叫恆常心所,它白天晚上不休息的。前六識會休息,你睡覺的時候前六識,你不做夢的時候前六識是全面休息,第七第八識它沒有休息。但是你拆第八識,你要改變第八識,要從第七意識下手。因為第七意識的我執深深的主導第八識。

所以,我們在研究唯識的時候,你除了研究它當體的功能,你還要注意它之間的互動,它們之間會互動的。第八第七密切互動,第七第六也密切互動,第六前五也密切互動,它會顯現一種互動關係。所以你要破壞第八識,要從第七意識下手,因為它的我愛執是第七意識引起的,它本來是變成因果嘛,對不對?那麼因果裡面有一個我,我去造業,我去得果報,那個我的概念是第七意識給它的。所以,第七意識一轉,第八識就跟著轉,所以六、七因中轉嘛,對不對?五、八果中圓。在因地裡面要改變的只有第六第七,六七嘛,五八是配合的,你六七轉,五八就跟著轉,感受也跟著轉,第八識也跟著轉。

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 - 見輝法師 - 淺談佛法

觀看次數:236次

見輝法師/

六祖旁出第一世 壽州智通禪師

觀看次數:205次

zenwa100/詳見後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觀看次數:430次2016年9月26日

4

不喜歡

分享

剪輯片段

儲存

adam lee

4560 位訂閱者

轉識成智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


觀看次數:2,602次2022年1月15日

《機緣第七》23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

  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凡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謗信永無迷,莫學駛求者,終日說菩提。』」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如上轉識為智也。教中云:『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起脩皆妄動,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


六祖壇經 陳國恩老師講述

四智 |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觀看次數:71次2021年8月2日


佛性/詳見後

法界佛教總會/宣化上人講述

佛的四種智慧

這四種智慧,本來就是自己心裏明白,才生出的。

◎節錄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四種智慧,是本有的,就是自己心裏明白了,才生出這四種智慧。


大圓鏡智性清淨:什麼叫大圓鏡智呢?佛有四種的智慧,大圓鏡智,就是由第八識所轉的,轉識成智。你不會用的時候,就是識;你返本還原,轉第八識,就成大圓鏡智。所以大圓鏡智的本性什麼樣?是清淨沒有染污的。

平等性智心無病:平等性智,就是由第七識所轉變的。也就是你沒明白之前,叫第七識;你開悟了之後,就是平等性智。第七識,叫末那識,又叫傳送識,由第六意識傳給第八識,所以叫傳送識;第八識?又叫藏識。梵語叫阿賴耶識,翻譯成中文,就叫藏識。

藏識,就是我們所做的善惡的種子,都藏在第八識裏頭。你種善因,就結善果,種惡因,就結惡果。所以又叫做八識田,就好像一塊田似的,你種什麼,它就出什麼。

第七識呢?就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平等,就是諸佛和眾生的心,是平等平等的。你心怎麼叫無病呢?無病,就要沒有障礙,沒有妒忌,沒有貪瞋癡。你若沒有障礙、妒忌,沒有貪瞋癡,也就可以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見非功:妙觀察智,就是第六意識所轉成的。第六意識,什麼都分別,分別善惡、是非。你的種種思想,看見這個是好,看見那個是壞;這是善,那是惡;這是非,那是是;這是男,那是女,什麼都分別出來。第六意識,就幹這個工作,所以它很聰明的;好像很聰明,實際上這已經變成一種意識。若是轉識成智,就成什麼呢?成妙觀察智。

妙觀察智的智慧,見一切的境界,不用分別就知道了,所以叫妙觀察。妙觀察和分別心不同的。分別心,是要你用一種分別去分別;現在不要分別就知道,這叫妙觀察智。所以證果到阿羅漢的境界上,他都要作意觀察;作意觀察,就是用妙觀察智,知道一切的。他若不作意觀察,他還是這種的意,這就是一般人所有的;那麼他作意──就是靜一靜,平靜下來;他想要知道某一件事,用妙觀察智一觀察,就知道了。能知道多長的時間呢?能知道八萬大劫以內的事情。

成所作智同圓鏡:成所作智,就是由前五識所成的,眼、耳、鼻、舌、身,這五識成的是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同圓鏡,你用前五識成成所作智,就也是同一塊圓鏡一樣的。

五八六七果因轉:五,就是前五識,八,就是第八識。這五八是在果上轉,六七呢?是在因中轉。六七是因中先轉,轉第六識、第七識;然後前五識和第八識,是果上轉的,轉的大圓鏡智和成所作智。

但用名言無實性:雖然講在因上轉、果上轉,這都不過是這麼樣子來講,實際上,沒有什麼實在的一種性,只是名而已。

若於轉處不留情:若你在它正轉的那個地方不留情,就是不停止,不用你凡夫的心,來想這種轉的情形。

繁興永處那伽定:「繁」當「多」字講,「興」就是當「興起」講。就是很多的時候,常常都在那伽定的裏面。

怎麼叫那伽定呢?那伽,是龍的一個名字;龍常常在定中,那伽定就是在龍的定。你看龍為什麼能大能小?就是由定中所化現出來的,所以叫神龍,因為龍有變化。前邊不是講,六祖大師用缽把龍降住,說:「你若是神龍,你不單能現大身,你還可以現小身;如果你只能現大身,不能現小身,那不是神龍。」所以龍就現一個小身。六祖大師說:「你不敢到我缽裏來。」這個龍,相信也有很大的脾氣,很大的無明:你說我不敢到你缽裏來,我單試試看!

於是乎,就跳到缽裏;跳到缽裏後,再想跳出去,就沒有法子了。所以老和尚──六祖大師就給牠說法,牠就往生了。雖然牠常在定裏,但是牠還沒有破無明,所以還發脾氣,嘿!我就現一個小身給你看看!牠如果真在定裏,你說我不會現小身,我就不會現,那又有什麼呢?我就這個大身給你看!牠被他所轉動了,定力就失去,所以六祖大師就把牠降伏。

那伽定,就是龍的定;龍的定,言其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以前我問你們,龍為什麼變成龍呢?因為他修佛法、學佛法是很努力的,晝夜精進,但是牠不守戒律。牠說那戒律,都是一般普通的人守的,我是一種非常的人,我是簡直不在一般人之列,我可以不守戒了!於是乎,牠就變成龍了。

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四種智慧,是本有的,就是自己心裏明白了,才生出這四種智慧。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六祖與憨山大師深透唯識

所展示的

心能慈力

磁力

張尚德

六祖惠能大師和憨山大師都是肉身菩薩,在廣東南華寺正壇上,被一左一右供奉著。祂們兩位深透唯識。

六祖言: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憨山大師解釋:

「大圓鏡智性清淨:教中說轉識成智。六祖所說識本是智。更不須轉。只是悟得八識自性清淨。當體便是大圓鏡智矣。

平等性智心無病:此言七識染污無知。乃心之病也。若無染污之病。則平等性智念念現前。

妙觀察智見非功:言六識本是妙觀察智。於應境之時。若以功自居。則執我見。此則為識。若不居功。則日用應緣。純一妙觀察智矣。

成所作智同圓鏡:言前五識轉成所作智。此亦不必轉。但悟八識清淨圓明。則於五根門頭放光動地。一切作為。皆鏡智之用矣。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轉名言無實性:此言轉識分位。雖說六七二識是因中轉。五八二識乃果上轉。其實轉無所轉。但轉其名。不轉其體。故云但轉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此結前轉而不轉之義也。所言轉識成智者。無別妙術。但於日用念念流轉處。若留情念繫著。即智成識。若念念轉處。心無繫著。不結情根。即識成智。則一切時中。常居那伽大定矣。豈是翻轉之轉耶。觀六祖此偈。發揮識智之妙。如傾甘露於焦渴喉中。如此深觀。有何相宗不是參禪向上一路耶。予昔居五臺。夢升兜率。親見彌勒為說唯識曰。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予因此悟唯識之旨。此雖夢語。不可向夢人說也。」

尚德說:

「心能慈力,可以跟宇宙磁力相感應,觀世音菩薩說得好:

『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度之。』

此即心能慈力也。

有說:

「是真英雄即真本色」。

是真菩薩即真慈力。

六祖與憨山大師,真「心能慈力」,當然與宇宙萬有磁力相契應。

二零一三年十月六日

於台灣達摩書

六祖壇經心得--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106)

2007/05/22 14:00

瀏覽6,304迴響0推薦1引用0

六祖壇經心得--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106)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因果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即此有智,還成無智。若離三身,即離本體,另在外追求個四智,這種知見稱為有智無身。三身四智猶如定慧一體之理;有身無智或有智無身之知見,猶如先定後慧或先慧後定之知見。惠能大師說若諍先後,即同迷人。往外求三身四智者,亦是如此。故曰即此有智,還成無智。

大圓鏡智性清淨。自性本自清淨,故能照。一有染污即知,其用如鏡能照見五蘊。

平等性智心無病不妄想執著(虛妄取異相),故知大種無差別。進真實不二,能平等心對待眾生。因深知不同眾生外有異相,但其本來面目如一,故行者不因異相而有差別對待之念頭與行為,而以平等觀之,且採取最適當的做法,與眾生分享「覺」。將蚯蚓放回土裡,將人帶出坑 。

末學在自家小花園種花,手拿小鏟挖土,突然看見挖到了蚯蚓,還好沒傷到蚯蚓,蚯蚓縮了進去。就在這剎那間,悟『不垢不淨』。因為蚯蚓是益虫,所以我當以盤子將它盛起,將它洗淨,再好好的供養牠,那麼它的結局將是在不久之後自動往生。如果讓它在土裏,它做其所應作,扮演好它鬆土的角色,它吃土再消化,它的排泄物使土壤肥沃。這麼看,它應該在土裏,土對牠來說是善的。既然土是善的,那將末學活活的埋下去,末學也會自動往生,那麼土對末學來說,應該是惡的。其實土不善不惡,不垢不淨。就這樣末學第一次破了對立之外相。而建立了「不善不惡,不垢不淨」的理念。

妙觀察智見非功。真入不二,明心見性,對內對外的觀察如實知。故曰見見之時,見見非見。不是外面眼睛見的功能,而是裡頭覺的功能。

成所作智同圓鏡。在一生的歷程中,好像有所得、有所增、有所作。其實本性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都只是恢復原本清淨能照而已,故曰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因果轉。六七因中轉,真如自性起念在心行上轉變,故為因中轉。五八果上轉,前五識為身心外相,第八識為藏識。行者先有心行的轉變與昇華,而後在行為與外相上有所顯露,故稱五八果上轉。而事實上,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

若於轉處不留情。承上一句所說,六七因中轉,在我們的心念意識中轉。也就是在所有行住坐臥、待人接物的起心動念處,就是我們的轉處。

如何是於轉處不留情?是無所住而生其心,雖在花花世界,或三界火宅中,不取、不捨、不染萬境。如惠能大師於定慧品中所說: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

於轉處留情者,心有所住,則會以對我有利()或不利()的角度,來感受或取捨這些緣起,而非以生命的原則(理念)來面對這一切。即是以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為實有。則心有所住者無法轉念,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

當學佛行者於轉處不留情,卻留什麼?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並不是「百物不思,念盡除卻」的「念絕」。而是透過真如自性起念(感受、領悟、覺醒),發現生命的準則,建立新的生命價值體系,而能於此世分段生死中,活出生命的表率,留下的是生命的痕跡。故稱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

繁興永處那伽定。佛、阿羅漢稱為摩訶那伽,比喻有大力,不再來受生死。其實不受生死是不受生死所拘。當學佛行者於轉處不留情,處處發現生命的準則,並依法不依人。這時學佛行者今世再來,雖外在繁興之處,而內始終是在大定中。

若於轉處不留情

2014/08/23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放之於我們的現實生活,就是要我們盡管身處紛亂的塵世,但只要心靈能夠保持寧靜淡泊,不為外界事物所干擾,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立處皆真,觸目菩提」,無論是什麼事情,都會「當處發生,隨處解脫」。


在《壇經·機緣品第七》中,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六祖於是開示說:三身即是法身、報身、化身。清淨法身即是你的本性,圓滿報身即是你的智慧,千百億化身即是你行為的示現。四智中大圓鏡智如大圓鏡,洞照萬物令本性清淨無染;平等性智是由無所滯礙的心體流露出來的,隨眾生的根機示現開導,令眾生悟證自性;妙觀察智是在應機接物時,能頓時觀察明瞭,不假功成,不涉計度,不起分別;成所作智即如來成就其本願力所應作事,令諸根隨事應用,悉入正受,如鏡照物,不昧現狀。

六祖最後強調「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不留情」即不起心動念,「那伽定」,即佛定,如龍象不動之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在心悟得轉時,不留餘情,不起心動念,那麼我人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雖然外緣繁雜多起,而心卻常處在定中。須知禪就是涅槃妙心,真知佛性,只要明悟不疑就是。憨山大師對此釋云:「所言轉識成智者,別無妙術。但於日用念念流轉處,若留情念繫著,即智成識;若念念轉處,心無繫著,不結情根,即識成智。則一切時中常居那伽大定矣!」

佛教唯識學認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即是強調在三界之內,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若無心識的了別作用,即無世間萬法的存在。因此,一個人如果沒有用心,對於週遭的一切,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有絲毫的執著之念,那麼他就會必然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直處於安然的禪定之中。

《五燈會元》卷二中有這樣一則公案:溫州靜居尼玄機,唐景雲中得度,常習定於大日山石窟中。一日忽念曰:「法性湛然,本無去住,厭喧趨寂,豈為達邪?」乃往參雪峰。峰問:「甚處來?」曰:「大日山來。」峰曰:「日出也未?」師曰:「日出則熔卻雪峰。」峰曰:「汝名甚麼?」師曰:「玄機。」峰曰:「日織多少?」師曰:「寸絲不掛。」遂禮拜退,才退三五步,峰召曰:「袈裟角拖地也。」師回顧。峰曰:「大好寸絲不掛。」

尼師玄機,世傳其為永嘉玄覺大師的得度弟子,她在禪學上應當是有一定的修為的,所以才會在大日山的石窟裡修習禪定,當她偶然間念及「真如法性清湛澄明,無去無住,而自己卻討厭喧嘩而趨向於寂然,這怎麼能算得上是了悟呢?」於是她便前往雪峰山參訪雪峰義存禪師。在經過一番機峰對答之後,玄機說自己的悟境已是「寸絲不掛」,其用意與「終日著衣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掛著一縷絲」一樣,即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毫不執著的境界。

為了印證這一點,雪峰義存大師趁她不注意的時候,突然對她說:「你的袈裟角拖在地上了。」玄機原本認為自己對事對物已經做到了無痕跡,不會放在心上,大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胸襟,孰料,卻被一句話而引轉回頭,這一回頭,就足以證明她的心中還是依然有所牽掛,於所轉處還留有餘情。所以口裡說是「寸絲不掛」,可心中掛的何止千絲萬縷啊。

其實,「寸絲不掛」確實是一種對境「不留情」,不為境轉的境界,這境界就是一塵不染,六根清淨,收放自如,毫無牽掛。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有著太多的人,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做著身不由己的事,總是認為自己什麼都能夠放下,什麼都不會執著,可是一旦身臨其境,關係切身利益的時候,就什麼都放不下,什麼都執著。比如有的人總說自己的思想境界很高,不會在意別人說什麼是非。但是當聽到別人所說的話對自己不利時,就會馬上高調地到處聲明為自己辯解。還有的人,總是強調自己有錢,願意為他人獻愛心,可是一旦有慈善機構找到他,讓他捐些錢物救助貧睏人員時,他卻百般推諉、千般搪塞,變著法地說自己如何困難,無力奉獻。事實往往就是這樣,理論上可以放下一切,可以對境不留情,沒有執著,可當面對實際情境,才知道放下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只是因為還沒有遇到你可以掛念的事情罷了。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是要我們破除迷執,持有一顆平常心。話說麻谷、南泉、歸宗等五位大德悟道後,有一次,他們一起行腳去拜訪徑山禪師,路上正值天熱,眾人口渴難止,見路旁有一婆婆賣茶,就走過去向婆婆討幾杯茶喝。婆婆見來了五位和尚,就問他們:「大德何往?」禪師答:「參善知識。」婆婆送上茶具沏好茶水後說:「我這裡喫茶有個規矩,要有神通才能喝,無神通不能喝!」幾位行腳的禪師一聽就呆住了,雖然他們已經開悟,但都認為自己神通未發,於是面面相覷,不敢舉杯飲茶。婆婆見狀哈哈大笑,說:「你們這幾隻呆鳥,看我老婆子逞神通喝茶!」說罷,舉起杯來,一飲而盡。幾位禪師看罷恍然大悟,齊聲道:「今日才是我等真正悟道時!我等時時在神通中,不知是神通,還向外馳求。今日不逢婆婆,又幾錯過一生!」

看來這位老婆婆也是位禪林高手,並且在禪門機鋒上略勝幾位禪師一籌。而幾位禪師的落敗,敗就敗在他們雖然開悟但卻於轉處留有餘情,即執著於神通。禪門大德龐蘊居士雲「神通及妙用,運水與搬柴」,在悟道者的眼中,「神通」的大機大用其實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運水與搬柴中顯現出來的。正如天皇道悟禪師所云:「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禪師們的心思都集中在了「神通」上面,而完全忘卻了禪的本來面目是直下裡見佛,失去了平常心,又如何能夠破除對神通的迷執呢?

所以婆婆自然而然地飲茶,當下即讓禪師們心開意解,明瞭「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無別勝解」的旨歸所在。亦如達摩大師云:迷時色攝識,悟時識攝色;但得本,不愁末。直指見性,如自真肯不疑,必然通身放下,寓定於慧,於日用中毫無粘滯。縱或習染深厚,一時不能淨盡,遇個別境緣尚有起心動念處,但前念才起,後念即覺,不至徘徊不去,留連忘返。再經綿密打磨,不斷錘煉,必然「皮膚脫落盡,惟露一真實」,不愁不神通大發。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亦可言指禪定的前因與後果。六祖在《壇經·坐禪品第五》中云:「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內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六祖大師認為禪定就是不執著於一切的相,也不在心裡有妄想雜念,能在一切境前而心安然不亂。

正是如此,六祖晚年,當他告之門人就要離開人世駕鶴西歸之時,法海與諸弟子聽到這話後,未免都傷心流淚起來,唯有最小的弟子神會沒有哭,也沒有流露出哀傷的表情,所以六祖才會認為神會年紀雖小,但卻已有了禪定的功夫,謂他「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這就是在稱讚神會轉識成智,沒有分別心,亦不執著於生死。接下來,六祖又告訴諸門人:「汝等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

神會亦是六祖的弟子,與六祖亦是有感情的,因此他在六祖預言要西歸之時不悲傷流淚並不是他無情的表現,而是正如六祖所言,他已深諳禪定的旨趣,能夠遇到境界而不動心,不留情,能在相離相,在塵出塵,於一切處,時時用直心,所以能夠如如不動,不起憎愛之念。這就是大乘的精義所在:不會只有在離群索居時心才不亂,而是要在境界中也不心亂。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是要我們於種種六塵境界,念而無住,處而不染,心裡沒有粘著,是要我們「放下萬緣,一念不生」。放下萬緣是去除我執,不執著於相,而不是放棄一切,萬事不管,消極避世。真正的放下是隨緣不攀緣,了緣不生緣。如果一顆心萬緣纏繞,念念生滅,那又如何能不導致你的人生煩惱重重,輾轉反側呢?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放之於我們的現實生活,就是要我們盡管身處紛亂的塵世,但只要心靈能夠保持寧靜淡泊,不為外界事物所干擾,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立處皆真,觸目菩提」,無論是什麼事情,都會「當處發生,隨處解脫」。

經句法語: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佛經選讀 六祖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云: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竹窗隨筆 蓮池大師

一轉語

  有先德開示學人道:「我現在都不管你的禪定、智慧、神通、辯才如何,只要你能夠正確的說一句契合真理的話即可。」許多學人聽後,便沒日沒夜的學「轉語」,這是錯誤的。

  既然「一轉語」具有轉迷為悟的功能,它是如此的尊貴、玄妙, 則可以肯定絕不是虛妄情識所能推斷出來的,也不是依憑藥餌、符咒所能修得的,這必須從真實的大徹大悟中自然流露出來的才是!

  如果他只是從經教中,或是從古人的問答機緣中,以自己的聰明小智加以模仿,牽強附會,賣弄口才,也許這些語句稱得上新奇,但其實只是隔靴抓癢;縱使能在短暫的時間內可以連下許多轉語,與自己的真心本性又有何關係?

  現在不要管你所下的轉語是否真的契入真理,暫且放下這些妄想,拋向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之外;只要牢牢守住自己的本性,密密用心,時時不捨,直到大徹大悟時,難道還擔心下不出轉語嗎?我雖然領悟力不高,也不敢不勉力而為。

..........

  先德開示學人,謂我今亦不論你禪定智慧、神通辯才,只要你下一轉語諦當。學人聞此,便晝夜學轉語;錯了也。既一轉語如是尊貴、如是奇特,則知定不是情識卜度、見解依通所可襲取。蓋從真實大徹大悟中自然流出者也。如其向經教中、向古人問答機緣中,以聰明小智模倣穿鑿,取辦於口,非不語句尖新,其實隔靴抓癢;直饒一剎那下恆河沙數轉語,與自己有何交涉?今莫管轉語諦當不諦當,且拋向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之外,只牢守本參,密密用心,時時不捨,但得悟徹時,豈愁無語?吾雖鈍根,不敢不勉。

竹窗隨筆白話解》明‧蓮池大師 著/華藏講記組 恭譯

法語開示

四料簡

  「清朝濟能法師編《角虎集》一書,提出永明延壽大師有「禪淨四料簡」之文。

  相傳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再來的。他在禪宗裡,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是示現來度修禪的人。到晚年,專修淨土,專弘淨土,提倡念佛法門。他說了最有名的「四料簡」,就是四首偈。這四首偈裡面第二首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這裡引用這一段句子。

  在大師那個時期,禪風很盛,也是大家輕慢了淨土。永明大師要挽救這些人,要度這些人,所以先示現修禪。在禪宗裡面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修禪的人對他沒有不佩服的,沒有不景仰的。他再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給修禪人做個榜樣,希望帶他們回來,這就說明:「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這是勸參禪的人。換句話說,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修禪的人如果他要不肯回頭念佛求生淨土,一定還是搞六道輪迴,不能成就,這太可惜了。所以他是現身說法,做一個榜樣,引導他們回歸到淨土來。這是佛祖的苦心,真正是大慈大悲。說「禪淨雙修」,那是對參禪人的一種權巧方便教導。意思是說,若是修禪不能成就,靠修淨土,將來還能往生西方,是這個意思。如果已經發心修淨土的人,決定叫你老實念佛,大勢至菩薩所說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何必還要惹麻煩!這是禪宗裡面一些自尊心很高的,不肯破壞他的自尊心,就勸他說:學禪再加一點淨,不就更好?誘導他們,是這個意思。我們要曉得當時佛門的背景,要了解當時佛教界的狀況,知道祖師的提倡有特別的用意,他是真的有道理,不是隨便說的。

  

(淨空老和尚講述《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大圓鏡智性清淨,大圓鏡智就是我們的第八阿賴耶識。/佛性/


不對的源頭在哪裡?就在我們的念頭,念頭不知道那個是錯,錯的話我們就不能去進行,就是我們就是認為它對才去進行。所以佛才會講我們眾生顛倒,把重要的都看輕,把不重要的看得很重要,就這樣顛倒,眾生都顛倒。我們現在追求真理,該注重的我們要注重,該看輕我們要看輕。只要落入形相都會變化,所以形相要看重,

不生不滅的佛性不會變化,所以我們要看重。

看重佛性,

不讓佛性沾惹污垢,

不要讓祂背負沈重的負擔,

這樣時時刻刻使祂清淨,

佛性都清淨了,自然發出光明,

光明遍照整個宇宙世界,非常理想的,

可是我們就是沒有研究不知道。

要研究要了解,

所以五八六七果因轉,

因轉了,果轉了,

凡夫轉到佛去了,都成佛了。

平等性智心無病,平等性智就是第七莫那識,也就是我們講的潛意識。阿八阿賴耶識是含藏識,含藏善惡種子。第七平等性智是屬於我們的潛意識,日常生活之中都會用到,就是我們皺起眉頭在想事情就是用到第七識,這個就是比較深的潛意識,第七屬於意根,第六就是意識,意根依賴第八阿賴耶識。第八就是我們主要的,可以轉成阿摩羅識,就是佛的果位。可以轉成佛的果位,轉成第七識就變轉成眾生,轉到阿摩羅識就轉成佛了。所以我們在轉的時候都轉錯了,沒有轉成阿摩羅識,都轉成平等性智,第七識,結果我們轉成平等性智都不平等,心裡面都有差別,都有分別心。各位心裡面有沒有分別心?不但有還很強烈,我們分別心很強烈所以才當眾生,當我們分別心消失的時候,我們就成佛了。所以平等性智是第七識。

妙觀察智見非功,妙觀察智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

成所作智同圓鏡,成所作就是前面的眼耳鼻舌身五個,五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個全部成為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那個五就是眼耳鼻舌身五個,第八就是阿賴耶識,第六就是意識,第七就是末那識(就是意根)。所以我們了解五八就是果,六七就是因,那我們是因才轉得動,果是要等到因轉了以後,果才呈現,這樣了解意思嗎?像我們我們在日常生活要先從第六開始做。那麼第六意識我們不要用,我們用妙觀察智。意識就是我們根塵相對產生的那個叫意識,我們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那是表面很粗淺的意識,那我們不要用意識,我們用妙觀察智,因為妙觀察智已經是用不生不滅的佛性來觀察,觀察什麼?就是觀察凡塵的所有萬相,那麼觀察時候可以見非功(見到非有為功用),非有為功用就是無為,無為就是我們佛性。所以妙觀察智就可以見到佛性,從第六的意識不要用,我們用妙觀察智,用妙觀察智觀察,就可以見到不生不滅的佛性。那能夠見到不生不滅的佛性叫做始覺智(開始覺悟的智慧,已經開始覺悟了)。

所以我們能夠把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智,就已經開始覺悟了。開始覺悟就用始覺智來觀照我們佛性本體,就是妙觀察智見非功,就是見到非有為功用的佛性本體,那個叫做「本覺」,用始覺來觀照本覺,合於大覺(就是我們覺性充塞整個宇宙虛空,非常廣泛、很大),然後成究竟覺(究竟覺就是佛)。

所以我們從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智叫始覺智,來觀照本覺理(就是佛性本體),然後合於大覺(我們覺性很寬廣,充塞整個宇宙虛空),合於大覺,然後成究竟覺(究竟覺就是佛)知不知道?(有)。

所以我們日常用的第六意識不要用,各位前賢,假如我們用意識,把這些根塵相對都記得、都講出來、都在想念,就叫做戲論,演戲的台詞論調然後我們去討論,這樣知道嗎?都是沒用,對我們沒有利益,講得很努力,講到精神全部都消耗了都沒用,對我們沒有利益,所以就不要講,也不要想。不要說了、不要想了,把那個意識去掉,我們就實際進入妙觀察,進入實際的始覺(開始覺悟了)。由始覺智,觀照本覺理(觀照佛性本體),剛才所講的觀察自心所現,那個都是本覺理,都是我們佛性本體。我們能夠觀照整個我們的佛性本體到達一真法界,一真一切真,全部都是真心,都呈現出來了。所以要了解我們本來就是很理想的狀態,都在真理世界。各位前賢可以意會嗎?

跟我們之前講的「十世古今不離當念」,我們有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各有三世就九世了,加上我們當前的這一念就是十世。十世古今,就是古時候跟現在,不離開我們當下這個念頭,就是我們這個念頭億萬年前這個念頭,億萬年後一樣這個念頭。所以這個念頭,俱備了千千萬萬年,只要我們能掌握當下,住在當下的念頭,我們就已經進入千千萬萬年,這樣了解嗎?是不是很理想?不用受苦了。億萬年的受苦是幾千萬生,生生死死都是在受苦。落入凡塵有現象,都一定要受苦,苦不苦?凡塵很好玩嗎?都是受苦,假如我們能夠回到本來,不用吃飯,也不用睡覺,什麼都不用,舒不舒服?以凡塵的角度來說,那個是不可言喻的舒服,我們凡塵的舒服都是有對待,這個苦在後面,舒服在前面。所以我們了解一成就以後就沒有,常樂我淨,進入最理想的狀態,每個人都可以到達,現在看我們願不願意。是願意!但是力道都不強,因為凡塵還蠻好玩的,在台灣的福報很大,生活環境都不缺,過得還蠻舒服,沒有強烈的想要脫離苦海。

那我們要了解到現象變化無常,我們有舒適的生活環境,也是累生累世所行善累積而來,才有主客觀的環境都很理想,不管是依報環境,還是主觀的身心,都很理想,這是我們累世所修持,那我們要把它延續,讓它可以成就,讓我們佛性真的可以回到千百億化身,永永遠遠都可以渡化眾生,而且不侷限在娑婆世界,所有的佛世界,我們都可以去渡化眾生,那個是最理想,所以我們朝這個方向去努力。

那現在先渡自己要緊,要渡自己,先要把心收一收,心收回來,迴光返照,完全都在照見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這樣的話,我們靈聚了才不會神散,現在眾生最大毛病就是神散(我們精神分散),什麼都要、什麼都想追求,都追求享受。所以是我們自找苦吃,假如能夠迴光返照,時時刻刻都跟佛性在一起,那真的是生活在天堂一樣。

所以我們了解說第一個先把意識轉成妙觀察智,會不會轉?這倒是轉去觀察別人的是非比較容易,對不對?我們是不是眼睛睜開以後,就在觀察別人的是非?雖然嘴巴沒有講,心裡有在做。那我們了解到觀察凡塵萬相萬事,虛幻不實都是一直在變化。看到虛幻不實在的這些景象,都不值得我們依賴的時候,我們就會回到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回來,所以見非功(見到非有為功用),無為就呈現了,佛性就出來了,所以第一個第六意識去轉就很理想。

第七的末那識也是因,屬於恒審思量,就是皺起眉頭想事情就是意根,第六是意識。那我們要把第七的意根變成平等性智,我們看修證者講話,稱呼別人一定是同等地位,佛講眾生是菩薩摩訶薩;六祖講眾生就稱善知識。善知識就是跟六祖一樣的地位,同等地位,那個就是平等性。那有這個平等性的智慧,我們就會把我們一直在思索的恒審思量,把它轉成平等性,不管是人跟人之間是平等、人與物之間也平等、物與物之間也平等,平等性能夠建立就不用分別,沒有分別就可以回到本來。所以六祖講「平等性智心無病」,我們能夠平等性的時候,心就沒有病了。

所以從這個反面想一想,我們的心有沒有病?都有病,因為有分別心,所以分別心就是心病,還不容易清除掉。我們能夠有平等性智,不管他什麼身份地位,有錢沒錢都沒關係,我們尊重尊敬他,這個叫做平等性。縱然是小孩,佛性也一樣,我們也尊重他。所以在自己的親屬晚輩我們要尊重他不容易。晚輩我們當然要教導,可是你要尊重他的佛性,不是我們生的,你就比較大,佛性沒有喔!佛性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要把自己的孩子當朋友,這樣家庭就和樂。孩子以後在社會,也不會自卑。他會尊重別人,因為從父母的教導,他得到啟發,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會尊重所有跟他在一起的同學跟朋友,這樣是不是很理想,平等性智就會呈現。

所以我們為什麼說我們現在凡人都沒德?因為沒有平等,沒有平等德就建立不起來。所以六祖講「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平等了就是德,只要我們有平等性了,德性就建立,所以培養平等性。我們活佛老師也說,我們現在缺的就是內涵,就是德性沒有建立。不是這樣嗎?(是)所以老師要我們建立德性,建立德性就要從觀念著手,尊重所有眾生,我不同意你的做法,可是我們尊重你的佛性。這樣會不會?他做怎麼樣我們不同意,是另外一個角度,可是我們尊重他的佛性,佛性是相同的、是平等的。所以平等性智心無病,心就沒有毛病了。

然後六、七的因已經轉了,轉了以後,我們用妙觀察智跟平等性智來指揮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這樣前面的五個是不是會聽話?我們現在的毛病,就是前面的五個不聽話,它當家做主,佛性沒有力道可以指揮。所以前面的眼、耳、鼻、舌、身自己當家,自己當家都造業,我們眼睛喜歡看、耳朵喜歡聽、鼻子喜歡聞、嘴巴喜歡吃、身體喜歡摸,都壞事比較多,要拉我們到地府去。我們不要給它當家,叫它不要發號司令,請佛性出來當家,那佛性當家都不會拉到地府去,帶我們回天堂,都是帶我們回無極理天,所以我們都可以回去,要啟發佛性出來當家,這個很重要的,我們每天都要生活,生活的時候不要給感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當家,這樣會不會?我們生活之中誰在當家?

後學都講,尤其年輕的坤道一到服裝店,看到服裝很適合自己穿,那時絕對是眼睛當家,所以都走不開了,你若不買那件衣服,走到哪兒都在想那件衣服,都會想著要我穿那件衣服很合適。現在很多炸雞排,社會人士走過炸雞排攤子,聞到那個氣味,想不想吃啊?很多人就去買來吃,結果吃了很多,愈吃愈想吃,就變得很胖,現在有些人胖得很超過,心臟的負擔很大會早死,所以我們最好不貪口腹之欲,不會聞到那個就喜歡吃,不要給它當家。

後學都講縱然是吃葷的人,只要他兩個禮拜魚肉都不要吃,然後第三個禮拜,你進入市場裡面買菜,你看到那些有生命的魚肉你看了都會不忍心,而且不敢吃,那個味道你很怕,吃魚吃肉的人只要兩個禮拜不吃,他那個慈悲心就顯現,所以不是要很久,你兩個禮拜不吃,你去看到那個,啊!很殘忍!而且現在電動屠宰把那個豬殺了以後就剖成兩半,吊起來,像不像人?(像),很像咧。有時南肉北運,吊起來,我們坐客運車跟在後面,它吊在大卡車裡面搖啊搖,晃啊晃,剛開始看起來怎麼死人掉在那兒,仔細看才知道是豬肉,恐不恐怖?很恐怖。做的不好才去轉生畜生的外殼,要還啦!在還債。所以我們不貪口腹之欲,不要給感官當家。鼻子聞到了,要跟它講:「這個不行,這個殺害生靈,這個不能吃」,佛性有沒有當家?(有),有喔!馬上把鼻子壓下去,嘴巴也不會蠢蠢欲動,就很理想。

所以我修道就是啟發佛性出來當家,不給鼻子當家就很理想。眼睛也是,假如我們看到一些不義之財,眼睛當家就會想據為己有;可是你佛性當家的時候,不義之財全部都拋除了,「這個不應該我拿的」,就不會有非份之想,就能摒除了,一樣佛性在當家,不是眼睛在當家。不然你看到一大堆錢,現場都沒人,可以拿走,都沒有人知道,那個心就是從眼睛當家來。那我們不給感官當家,請佛性當家,那佛性一定是符合真理,就像天地之間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都是正常運轉,那個就是不造業。我們佛性出來當家都不造業,就不用受苦了。所以用第六的妙觀察智跟第七的平等性智,來指揮前面的眼、耳、鼻、舌、身五個都聽話,叫成所作智,你完成我的命令去做。前面已經都完成了,最後一個第八的阿賴耶識,含藏識,祂含藏善惡種子,含藏山河大地,全部都含藏在第八的阿賴耶識,我們一口氣不來,第八的阿賴耶識最後離開,叫作「去後來先」。去後,死去的時候,已經全身都不動了,可是阿賴耶識還在;來先,它就是來投胎的時候(夫妻做愛馬上懷孕了),先來投胎就是第八阿賴耶識。去後來先做主翁,阿賴耶識當主人。假如我們一出生以後,完全不沾惹凡塵塵垢,我們把第八阿賴耶識轉成大圓鏡智,大圓鏡智就是我們好像整個一面大鏡子,物來則現,物去不留,那個叫大圓鏡。我們有這個智慧,所以在平常日常生活萬象來我們就呈現,去就不留。

可是我們為什麼會造業?因為我們沒有啟發大圓鏡智,就是來的時候都記著,已經去了還住在上面。有沒有?景象都不見了,可是還在腦海裡,這是眾生的習性。那些景象我們會深深地去思索,從其中我們想得到利益,那個就是我們生活的習慣性。因為這些生活習慣性,促成我們造業,我們造業還不知道,認為是正常的,「認為正常都是這樣啊」,正常都是在造業,正常是造業的嘛?不對的,所以研究真理以後才知道,原來是不對。

不對的源頭在哪裡?就在我們的念頭,念頭不知道那個是錯,錯的話我們就不能去進行,就是我們就是認為它對才去進行。所以佛才會講我們眾生顛倒,把重要的都看輕,把不重要的看得很重要,就這樣顛倒,眾生都顛倒。我們現在追求真理,該注重的我們要注重,該看輕我們要看輕。只要落入形相都會變化,所以形相要看重,

不生不滅的佛性不會變化,所以我們要看重。

看重佛性,

不讓佛性沾惹污垢,

不要讓祂背負沈重的負擔,

這樣時時刻刻使祂清淨,

佛性都清淨了,自然發出光明,

光明遍照整個宇宙世界,非常理想的,

可是我們就是沒有研究不知道。

要研究要了解,

所以五八六七果因轉,

因轉了,果轉了,

凡夫轉到佛去了,都成佛了。

禪心學苑/釋達觀主講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佛弟子一般死在名相,

沒有學佛的人死在他的妄想分別。

名相是用來幫助你去除妄想執著的,

你不要將之變成負擔。

你當把它們吞下去,

而非抓住它們不放,

也不要抓著它們來解釋。

你知道要用什麼樣的智慧,

借助名相來消除你的妄想執著,

那才是會修行。

否則,你就變成研究佛法。

而且,這樣的修行負擔很重,

學到最後,

你會發現腦袋裡裝的東西越來越多,

但煩惱並沒有減少。

聞後思惟:

你為甚麼放不下想求的心呢?


「若於轉處不留情,」

心迷則為識、心悟則為智。一悟悟至極處、不再退轉、即所謂不留情也。沒有學佛的人看到「不留情」會誤會,其實「不留情」是不執著之意。「轉處」即:你已經轉識成智、去妄歸真了。六祖說真亦不可以執著,此處「不留情」的意思亦是如此,即證悟之後,連證悟亦不可以執著。


  轉識成智時,你若悟得夠徹底,你是不會再退轉的。但是,悟有小悟、中悟、大悟和大徹大悟。有的人是轉念,而非頓悟,即:他遇到境界,暫時轉個好的念頭,並不代表他下次遇到這個境界,就不再被它所綁,因為他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頓悟則是:「我解決這個問題,它以後再也不會迷惑我了。」我有一個學生快六十了,那一天我跟他開玩笑:「還想不想談戀愛?」他笑一笑:「唉!若是有機會,談也無妨。」我問他:「你還沒頓悟嗎?」即:「你對這件事情還沒有頓悟嗎?」他也很老實,他明白我知道他想什麼才問他的,因為我太瞭解他了。


  「繁興永處那伽定。」

「繁興」有兩個意思:一,即整個修行的過程;二,即處在五欲六塵的世界、紛紛擾擾的紅塵,都不被影響,這時你就真的成就了。「那伽定」即自性本定。《起信論》法藏序:「雖複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源。」這個世界,很多人在你的身邊跑來跑去,這叫「繁興」。一般的禪定是修來的,譬如,我的心很煩,我透過觀呼吸,假如我功力比較好,在最短的時間,我的心就可以靜下來了。我認識一位元法師,他只需要三分鐘,內心就可以處在禪定的狀態。這樣的功力算很好了,這叫修來的。凡是修來的,一定會消失。當他專心修時,他就有禪定的狀態;他不修時,遇到各種境界還是會亂。

  自性自「定」,佛性本「定」,即如如不動。這不是修來的,而是本來就如此。「自性本定」你們覺得太抽象,聽不懂。請問,既然知道這個理論,你可不可以一步一步慢慢走?你會不會急?你要不要故意定或故意保持心平靜?當你明白,你的心就平靜了。你是自然平靜,而非修來的平靜。而且,這種平靜的狀態不會因為旁邊放一個炸彈而失去,你也會死得平平靜靜。你一定會歡歡喜喜地來,平平靜靜地去,生生世世皆如此。比如,你拿一串佛珠,念阿彌陀佛,早課、晚課各三個小時,你的內在在幹嗎?你想快快地念。早念完早修成嗎?還是早念完早開悟或早成佛?非也。「師父,你為什麼念那麼慢?」因為我本來就是佛。佛就不用修了嗎?佛坐高鐵還是要買票。


  你的心為什麼不穩定?因為你覺得你是眾生,所以你急著要開悟、做佛祖。你是凡夫,所以想要成佛。當你建立在這個概念時,你一刻是不會平靜的。你的潛意識就是有所求,想要變成那樣的人。比如,你現在已經是人了,就不會有所求想要變成一個人。按照這個理論,無所求你馬上就做到了:「因為我是人,我幹嗎還想求做一個人?」你以為很困難嗎?領悟這個道理,你就無所求了。同理,我是佛,我幹嗎急著要變成佛呢?要開悟,就要無所求。無所求的那一剎那,你就開悟了。


佛弟子一般死在名相,

沒有學佛的人死在他的妄想分別。

名相是用來幫助你去除妄想執著的,

你不要將之變成負擔。

你當把它們吞下去,

而非抓住它們不放,

也不要抓著它們來解釋。

你知道要用什麼樣的智慧,

借助名相來消除你的妄想執著,

那才是會修行。

否則,你就變成研究佛法。

而且,這樣的修行負擔很重,

學到最後,

你會發現腦袋裡裝的東西越來越多,

但煩惱並沒有減少。

聞後思惟:

你為甚麼放不下想求的心呢?

聞後思惟:你為什麼放不下想求的心呢?

zenwa100

六祖大鑒禪師旁出法嗣第一世

壽州〈安徽〉智通禪師

安豐人也。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不會三身四智。禮祖求解其義。祖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通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祖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譚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轉識為智者。教中云。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通禮謝以偈贊曰。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師曉。終無污染名

若于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2012-02-13 10:59:35)

转载

标签: 佛教 文化

分类: 佛教--入门

  問:佛教我們放下執著,但又要我們發願努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不是放下這個世界的執著又執著于另外的世界嗎?  

  這個問題頗見功力。執著與不執著,一直是困擾學佛人的大問題。當今有很多人談執著即色變:這件事我不能再做下去了,否則執著了;那件事我不能再做下去了,否則著相了。認爲:世間事都是虛妄,做什麽事都沒有意義;什麽事都不去做,那就是不執著。  

  這與佛家的義理是背道而馳的。須知,佛學是積極的,絕不是消極的。如果認爲什麽事都不去做,那就是不執著,那是你自己的分辨心在作怪,絕不可認爲這是佛家所說。  

  對于此,我想說的是,執著與不執著是考慮問題方法上的問題,而不是指事情的本身。如果你認爲堅定信心、堅持不懈地做某一件事情就是執著,那麽你錯了。  

  關于考慮問題的方法,

執著就是:世間所有都是實有,都是一成不變的;

而不執著則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世間的東西都不是實有,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全是我們的錯覺。  

  金銀財寶實有嗎?有人說實有,遠古就有。但彼時之金銀財寶同于此時之金銀財寶嗎?可曾見過遠古茱蘿紀時代恐龍把他們當作寶貝的?很顯然沒有。一直到了後來,這些東西才具備了能購置貨物的屬性,才被人當作寶貝。而到了未來是不是仍被人當作寶貝亦不確定。所以說,一切都是因緣際會,一切都是我們的錯覺。  

  過去是,現在未必是;現在是,未來未必是。如果你認爲一直都是,那麽你執著了。  

  回過頭來,我們再來談談關于做事的問題。堅定信心、堅持不懈地做某一件事情,只管做好了,成敗不必放在心上,大不了重頭再來嘛。如果你一定要一擊而中,那麽你執著了。  

  而對于努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可認爲那是執著。西方極樂世界不是一個從開始就有的存在,它是阿彌陀佛成佛後“制造”的一個世界。如果你認爲西方極樂是一個自始至終永恒不變的存在,那麽你執著了。  

  《六祖壇經》有雲:若于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論何時何地,我都不留情,那麽我永遠處于禅定。不留情,即是不執著。如果你認爲不留情是無情,那麽你執著了。

什麼事都加上一個【無】字

慧律法師開示:

教你一個大智慧,

一個無上的法門,一個字,

你什麼事都掛上一個「無」字,

記住!無就是不執著的意思。

你回去碰到一些是非,你就告訴自己,無所謂的是,也無所謂的非,是非都是人定出來的,知道嗎?

你碰到人家罵你,四大皆空,五蘊無我,無!沒有所謂侮辱我的事。

今天你做善事佈施,佈施了一了百了,無!加一個無字,沒有所謂的佈施一了百了的事。

為什麼?一切因緣法不可得,求其自性,了不可得。

百年後這個全部沒有,全部消滅。

你今天貧窮,你告訴自己沒有所謂的貧窮;你很富有,加一個無,沒有所謂的富有;你很健康,加一個無;你很病苦,你也不必苦惱,沒有所謂得病苦。

這叫作空一切法。

說法者無法可說,

聽法者無法可聞,

當下不生不滅,

就是我們未來的面目。

你就馬上進入涅槃。

所以,既不高傲,也不自卑,

無所謂的大,無所謂的小,

無所謂的是,無所謂的非,

無所謂的對,無所謂的錯。

保持一個覺悟清醒的心,

那就是空一切法,就是無!

碰到一切好的不執著,碰到人家跟你計較,你今天吃虧,沒有所謂吃虧,吃虧就是佔便宜。

你今天佔便宜,有一天人家就會來報復你,你今天什麼都要贏,有一天你就必須吃盡苦頭。

有一個無,你想想看,

世間的修養就夠了。

出世間的法就覺悟了,

在這個世間,能夠空,

那麼求生極樂世界,就在一念之間。

我們有了無常、苦、空,

還要有個大菩薩的精神,

就是無我!無我就是不自私。

同學們,師父教你一個偉大的思想:你什麼事情都不要考慮到「我」,先考慮整個佛教,整個團體,大無我的精神!

你任何事情都不要顧慮到自己,你的煩惱就少,為什麼?你沒有時間來自私,沒有自私,處處考慮別人,你的煩惱就沒有。

煩惱從那裡來?從一個「我」開始。什麼你今天怎麼對我不滿,我受盡委屈。

無我,你煩惱什麼?處處為別人著想,犧牲奉獻,你想想看,你的煩惱怎麼會多呢?根本不可能。

所以第二個要發覺悟心,

要徹底的覺悟這個世界

是苦的,空的,無常的,無我的。

運用這個智慧在世間,

哇!無往不利!

節錄自《談初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