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二元對立啟療癒轉化

萬物相互依存/超越二元對立,更容易理解《心經》的空義。

編按:

一行禪師曾說,《心經》「是佛陀給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一份無畏勇敢的禮物」。在講解《心經》之前,禪師用雲與紙相即的智慧,帶著我們深入觀察,超越二元對立,更容易理解《心經》的空義。

■ 文/一行禪師·圖/摘自梅村網站

開啟療癒與轉化之門|一行禪師開示 2.11.1997

觀看次數:327次2021年10月4日


1997年 開啟療癒與轉化之門 佛教心理學七天禪營第一講


禪師詳細解釋如何修習正念呼吸、坐禪、行禪、食禪、止語、照顧感受和情緒等

1997年 佛教心理學七天禪營第四講

開示中提到的偈頌見於一行禪師

《心如一畝田:唯識50頌》:

39【真心】

因緣有兩面,

妄識及真心,

妄識因遍計,

真心由圓成。

因緣有兩個面向 –

妄心與真心。

妄心是虛妄分別的心。

真心則是圓成實性。

愈錯(挫折)愈勇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學習大師 #智慧 勇敢面對人生轉捩點】#給大人的學習單 你的生活哲學是什麼呢?​

有些時候,明明已經盡心盡力了,卻還是受到許多打擊和抗爭,面對這種情況,常會使人感到心灰意冷。其實,這時候這是你人生的轉捩點,可以讓你學習處事的方法。​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逆境不一定是壞事,如果能夠把阻力化為助力,逆緣就有可能變成一生之中最大的助緣,敵人也可能成為你最好的貴人。​

#感恩 的心​

如果缺乏慈悲與智慧,往往會把順緣變成逆緣;反之,悲智雙運用,就能扭轉乾坤、轉逆為順、化敵為友,而這之中最大的關鍵就在於「常存感謝心」。​

時時心存感謝,即使遭逢逆緣,也能將它變成助緣,進一步轉化為成長動力。​

文/節錄自聖嚴法師《愈錯愈勇健》

一行禪師答問:如何抒發心中的憤怒?

觀看次數:1,321,920次2015年1月17日

1997年 佛教心理學七天禪營第四講


開示中提到的偈頌見於一行禪師《心如一畝田:唯識50頌》:


39【真心】

因緣有兩面,

妄識及真心,

妄識因遍計,

真心由圓成。


因緣有兩個面向 –

妄心與真心。

妄心是虛妄分別的心。

真心則是圓成實性。


41【修行的方法】

觀照依他性,

無明轉覺智,

輪迴與真如,

雖二實為一。


觀照依他起的本質,

能轉虛妄無明為覺悟。

輪迴與真如並非二。

它們是相同的一體。


42【鮮花與垃圾】

花謝成肥料,

料反養香花,

兩者實不異,

迷悟亦如是。


即使正當盛開,

花朵已在堆肥裡,

而堆肥也已在花朵裡了。

鮮花與堆肥並非是二,

無明與覺悟相即。


19【分別】

六轉識為本,

為染淨之依,

有覆而無記,

恆審是性相。


作為其它轉起之六識,

染及淨之基礎,

末那識持續地分別。

它的性質無記且有覆。


24【感知】

通三性三量,

亦接觸三境,

俱善惡不定,

別境與遍行。


意識有三種性質(三性),

三種感知模式(三量),

能觸及感知的三個領域(三境)。

所有的心所--

遍行、別境、善、不善、與無記--

都現行在意識中。

萬物相互依存

編按:

一行禪師曾說,《心經》「是佛陀給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一份無畏勇敢的禮物」。在講解《心經》之前,禪師用雲與紙相即的智慧,帶著我們深入觀察,超越二元對立,更容易理解《心經》的空義。

■ 文/一行禪師·圖/摘自梅村網站

如果你是一位詩人,你會清楚地看到一朵雲飄浮在這張紙裡。沒有雲,就不可能有雨;沒有雨,樹木無法生長;沒有樹木,我們無法造紙。雲,是造紙所必須的。如果雲不在這裡,這張紙就無法在這裡。因此,我們可以說雲與紙相即。我們把「相即」譯作interbeing,字典裡沒有這個詞,但如果我們把前綴inter-和動詞to be 加在一起,就有了一個新的動詞:inter-be,這就是interbeing 的由來。

Interbeing這個詞是我1980年代在加州塔撒加拉禪修中心帶領禪營時創造的。當時我在教導空性。我身邊沒有紙,無法以紙為例來說明空性。於是我用了一把木椅,我邀請所有人深觀那把椅子,以看到椅子中森林、陽光、雨水和雲朵的存在。我解釋說,椅子無生無滅,也不能用「有」或「無」來形容。我問在場的人,在法文或英文裡是否有一個字,可以用來形容那把椅子是如何與一切非椅子的元素相互依存。我問如果用「同在(togetherness)」這兩個字是否適合。有人說那聽起來很怪,因此我建議用interbeing這個詞。

相即超越二元思想

相即的智慧,能夠幫助我們更容易理解《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更清晰地明白關於空性的教導。相即帶我們超越「有」與「無」的二元思想,幫助我們不再害怕「無」。

人們聽到「空」這個字時,通常會感到惶恐,因為他們傾向於將「空」等同於「無」、「不存在」。西方哲學專注於有與無的問題。我經常說:「有或無,那已不是問題。問題在於相即。」

如果我們繼續深觀這張紙,可以看到紙之中的陽光。如果沒有陽光,就不會有森林。沒有陽光,一切都無法生長,包括我們。因此我們知道陽光在這張紙之中;這張紙與陽光相即。再深刻觀察,我們可以看到將樹木砍下、送到造紙廠的伐木工人。我們也看到小麥。我們看到伐木工人依賴他每天吃的麵包而生存,因此用來做麵包的小麥也在這張紙之中。伐木工人的父母也在這張紙之中。缺少當中的任何一個東西,就不會有這張紙。

更深刻地觀察,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也在這張紙之中。這不難看到,因為當我們看著這張紙,這張紙便成為我們感知的對象。腦神經科學家愈來愈清楚地知道,我們無法確定地說,在我們的感知之外有一個客觀的世界,也無法說有一個存在於我們心裡的純主觀的世界。一切—時間、空間、大地、雨水、泥土裡的礦物、陽光、雲朵、河流,甚至我們的心識—都在這張紙裡。存在,即相互依存。你無法獨自存在,而必須與萬物相互依存。有這張紙,是因為有其他萬物。

假設我們嘗試把其中一個元素歸還到它的源頭,譬如把陽光歸還給太陽,那我們還會有這張紙嗎?不。沒有陽光,就不會有樹木。如果我們把伐木工人歸還給他的母親,我們也不會有這張紙。如此觀照,我們看到這張紙全然由非紙的元素所造。如果我們把任何一種非紙的元素歸還到它的源頭,就根本不會有這張紙。這張紙雖然很薄,但它含藏宇宙的一切。(摘自《一行禪師講《心經》》之〈相即〉,橡樹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