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廻光返照顯清淨心A

*****2020/04/15

自性自然清淨本然因法法"如"則法法真

南懷瑾/金剛經的精神/善護念(善咐囑)(十善業/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長期薰修/至誠感通/感應道交不思議也(日日薰修/常常溫習/學而時習之悅乎)

"踐行(實踐/實行)"是成功"唯一保障"。

(因法法"如"是,則法法"真"顯) 生處漸熟熟處漸生/福慧雙修解行相應

轉念工程/歸無二佛法/一切法皆是佛法窗外黃花莫非般若/庭前翠卒盡是真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人無貴賤法無好醜

(轉"妄心意識"歸真如本性/自性清淨心)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沒有分別與執著)

(一即一切不變隨緣一切即一隨緣不變)

(一多無二、一如、平等,沒有差別相)

(離相觀性/頭頭是道)(萬事萬物皆真如)

性相一如理事無礙/諸法一如性本同體

廻光返照返妄歸真/復本心性回歸自性

(一) 無境唯識,心外無法(念佛轉識成智) 心外無法,故法法不外"一真如"。 無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法皆是佛法。(識得一/萬事畢。歸"一"萬事畢)。

"一本散為萬殊,萬殊還歸一本"。

一(真如)即一切(法法、無量、萬殊)。一切(法法、無量、萬殊)即一(真如)。萬事萬物合而為一/諸法一如性本同體

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三大煩惱。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法爾如是"。

(二) 唯是 剎那"生住異滅" 相續相、 遷流相、轉變相、因果循環相。 "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三) 隨緣了塵緣,莫再造新殃。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活在當下,當下淨土;放下分別就是

對境遇緣,皆顯"廻光返照"之道。 (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一切是因果)

生無所住心,生心無住/無住生心 離一切相行布施六度/以利益一切眾生

悟道觀行(四):

常常檢視/觀察自己/行深般若"法無我"

若心隨境轉/則"迷相而轉,貪瞋癡慢"

若境隨心轉/即"廻光返照,反求諸己"

自性念佛心/一念相應一念佛/轉識成智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諸法一如/性本同體

隨緣不變/六度萬行/以利益一切衆生也

悟道觀行(特):覺了宇宙人生真實相

(一)性體空寂,本無有念。 (應離一切相,心常空寂,不攀緣攀比)(大般若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切法如夢幻泡影)

(二)諸法緣生/緣生性空,"本來無生"。(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生即無生,生本無生也。)

諸法空相(緣生性空),法"本不生";

平等法界(一真法界),法"本無我"。

行深般若/契證法無我/通達無我法。

(三)"無境唯識,心外無法"。 心外無法,故法法不外"一真如"。 "一本散為萬殊,萬殊還歸一本"。 一(真如)即一切(法法、無量、萬殊)。一切(法法、無量、萬殊)即一(真如)。萬事萬物合而為一/諸法一如性本同體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三大煩惱。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法爾如是"。

(四)唯是剎那"生住異滅"相續遷流相。轉變相、因果循環相。"生滅變異, 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五)對境遇緣,皆顯"廻光返照"之道。 (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一切是因果)

(六)生無所住心,生心無住/無住生心 離一切相行布施六度/以利益一切眾生

(七)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放下就是

處在境緣,能自"解脫",不隨波逐流。

心不為外境所轉,而能"境隨心轉"。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放下就是)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切法如夢幻泡影)

離相觀性/融相會性/廻脫根塵回歸自性

"微密觀照" 你的無始煩惱習氣貪瞋癡。

你應該走出你自己心中的

無明、煩惱,"令心解脫"。

好讓你的心

與佛的心相應、相同。

(與道相應,入道修行)

(感應道交,不思議也)

*************************

"無明"就像一陣風,

來無影、去無蹤。

*************************

所以,我們會

莫名其妙的情緒化、

莫名其妙的發脾氣、

莫名其妙的貪瞋痴,

這個就是沒有"微密的觀照"。

所以,

我們很難去

掌控那種微細的觀念,

或者是煩惱,難以掌控!

我有明珠一顆塵盡光生。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念佛。

六祖壇經瞭知廻光返照。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

對境遇緣管控妄心意識。

發現提婆達多洞達無我。

法無頓漸有利鈍名頓漸。

超越二元對立放下我執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

"非真非假名悟道"。

有即非有,非有而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六度萬行,慈悲喜捨。

"有心去求",決定求不到;

"無心去求",也求不到;

必須將

有心、無心都離開,

"真如本性"本來現成。

法身緣起,一即一切;

緣起法身,一切即一。

萬事萬物,合而為一。

性本同體,諸法一如。

無有分別,無有執著。

悟道觀行(一):

應離一切相,心常空寂,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無動搖。

不起生滅,沒有分別,沒有情執(著),平等一如,光明清淨。

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自莊嚴自性清淨心(清淨平等覺心)。

應如是覺,如是修。云何修?

生無所住心,(生心無住,無住生心)

"離一切相"行布施六度,以利益一切眾生是也。

悟道觀行(二):

"金剛經"曰: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唯是剎那"生住異滅"相續相、遷流相、轉變相、因果循環相。

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修行/除三障),

如是觀察,漸離生死(沒有生死/詳見後)

悟道觀行(三):

"無境唯識,心外無法"。

(唯無明業識/念佛轉識成智/回歸自性)

心外無法,故法法不外"一真如"。

一(真如)即一切(法法、無量、萬殊)。

一切(法法、無量、萬殊)即一(真如)。

萬事萬物合而為一/諸法一如性本同體

但眾生外為境相所迷,

內為心念所擾,不能證得。

此般若所以令離相離念也。

性體空寂,本無有念。諸法緣生,本來無生,當體即空,生即無生(諸法空相,法本不生;平等法界,法本無我)

悟道觀行(四):

常常檢視/觀察自己/行深般若"法無我"

若心隨境轉/則"迷相而轉,貪瞋癡慢"

若境隨心轉/即"廻光返照,反求諸己"

自性念佛心/一念相應一念佛/轉識成智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諸法一如/性本同體

隨緣不變/六度萬行/以利益一切衆生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道實相觀照修行

(生心無住,無住生心,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隨緣不變,離相觀性,融相歸性,回歸自性)

(慈悲喜捨,六度萬行,歷事鍊心,修清淨心)

以智慧"明鑒"本心(亦名真如),

以禪定"安樂"本心(亦名自性),

以精進"堅固"本心(亦名實相),

以忍辱"滌蕩"本心(亦名法身),

以持戒"清淨"本心(亦名寂滅),

以布施"解脫"本心(亦名涅槃)。

【學會轉境界】

看見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

看見一切事都是極樂世界,

希望我們把這個念頭這樣轉過來,

這就是轉凡成聖。詳見後/

*******信受

金剛般若智慧,

知一切法"無我"

得成於忍。

"忍得過",*衆生忍/*法界忍/無生法忍

人生這一齣戲,

我們就演贏了。

中道義/中道實相觀行

修鍊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生心無住,無住生心)

(隨緣不變,離相觀性)

(不變隨緣,隨緣妙用)

自性清淨心、真如本性、

無相心體、彌陀理體相應。

***********************


隨緣不變,

"明一切皆非",

有即非有,色即是空,

"應無所住"。

離相觀性,頭頭是道。

妙有非有,才是真空。

(隨緣不變,離相觀性)


不變隨緣,

"明一切皆是",

非有而有,空即是色,

"而生其心"。

窗外黃花,莫非般若。

庭前翠卒,盡是真如。

是之謂

"一切法皆是佛法"。

真空不空,才能妙有。

(不變隨緣,隨緣妙用)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緣起

中道觀行,

得失從緣,隨緣妙用。


得意,

喜而不語,

微笑柔和,慈悲喜捨,

不住有相。


失意,

苦而不言,

沈默忍辱,沈潛養晦,

不住空相。


空有雙離,一道清淨。

久久自然體會

佛性空性之妙處。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要把"降伏自心"放在首要的位置。

如果我們不能不隨時隨地

"調伏這顆心",失去了"觀照(自性清淨心)",

(觀照般若法無我無我法)

(廻光返照觀自性戒定慧)

我們的(無明業識貪瞋癡)

煩惱就會(隨時隨地)起來。

(三)

"金剛經"曰:(首)

應云何住。

云何降伏其心。

"金剛經"曰:

應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金剛經"曰:(尾)詳見後/

那一念

(轉念)(轉念工程的重要性不可不信)

廻光返照(離相觀性/融妄相回歸自性)

"清淨的本體",

在理上一下功夫,

那就顯現出來了。

南懷瑾/金剛經的精神/善護念(善咐囑)(十善業/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

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信願行三

當你一生一世,

你堅持念佛的時候,

那這個力量就大!

下定決心

"聆聽、專注、全神貫注",

這個很重要!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處在境界"能解脫"。

(不為境轉,而能境隨心轉)(廻脫根塵,回歸自性)

*******************

"踐行"

是成功的唯一保障。

"清淨心"

才是我們的無價之寶。

*******************

淨空法師:【起心動念正能量,有益身心健康,風調雨順】

觀看次數:1,631次2022年4月13日

詳見後/

人常想"倫理、道德、因果",

這個起心動念能量,叫正能量,

有益身心健康,有益居住環境風調雨順。

負能量太大了,所以身心不安,"愚痴、迷惑、造業",自己完全不知道。許多奇奇怪怪的病,六十年前沒有的,現在很多。

供養

一個"無心道人",

就是指自己的

"不生不滅的心性"。

即是

"廻光返照/返觀內照自性"

你自己內心裡面,

無念、無住、

無修、無證,

與絕對的覺性相應。

(即真如自性、一念心性)

"慧律法師"慈悲開示:

有一句話,(更新編輯文)詳見後/

你一定要背起來,

修學佛道的人,

你不必

去戰勝邪惡(外境),

你只要/

用一顆智慧的心(清淨心),

善良的心,"自我降伏",

你就贏得生命的一切。

(證入無相無不相真實性矣)

(回歸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你能夠用"大智慧"

打破

無明、煩惱、習氣,

步步為營,

護持這一顆"清淨心"。

這樣子念佛,

保護這一顆"清淨心",

這樣子下決心保護它,

慢慢慢慢,自自然然

牠就會

"變成一隻漂亮的蝴蝶"。

(一)

"慧律法師"開示:


要把"降伏自心"

放在首要的位置。


如果我們

不能

隨時隨地

"調伏這顆心",

失去了"觀照(自性清淨心)",

(觀照般若法無我無我法)

(廻光返照觀自性戒定慧)

我們的(貪瞋癡)煩惱

就會(隨時隨地)起來。


我們若想要活得

很快樂、

"很超越",

"降伏這顆心",

就比甚麼都重要。

(自性彌陀)

(自性清淨心)

(自性戒定慧)

(二)

"慧律法師"慈悲開示:

有一句話,

你一定要背起來,

修學佛道的人,

你不必

去戰勝邪惡(外境),

你只要

用一顆智慧的心(清淨心),

善良的心,

"自我降伏",

你就贏得生命的一切。

(證入無相無不相真實性矣)

(回歸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

(三)

"金剛經"曰:(首)

應云何住。

云何降伏其心。

"金剛經"曰:

應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金剛經"曰:(尾)

所言法相者。

如來說

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一切『法相』,

皆是假名。

本來即非。生即無生也。

此明

"不生法相"之所以然。

(放下萬緣,一念不生)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一心念佛,念佛一心)

(佛在心中,心中有佛)


所謂

「不生法相」者,

乃是

一切法相,本為緣生。


"緣生之法",

當體即空,本性無故。

既本性無,則不生亦亡,

生即無生故。乃為真不生義。


一切發心者,

當在「一如皆是」上,

"知見信解"。


自性空寂,本無有念。

諸法緣生,本來無生。

當體即空,生即無生。

無境唯識,心外無法。

心生法生,心滅法滅。


諸法一如,一切皆是。

性本同體,諸法一如。

人無貴賤,法無好醜。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此正「降伏」,

此即「無住」。

果能

知見信解"如是如是"。


則雖"法相熾然",

初何嘗生,

以本性不生故。

則不降伏而降伏。

無住而住,住而無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證入

無相無不相之真實性矣。


此正是結顯經初

應如是住,應如是降伏"之義。

"全經義趣",至是而包舉無遺,

"首尾完成"矣。

(四)"慧律法師"開示:


什麼叫做

"無心道人"呢?


在《四十二章經》

裡面講說,

飯千億三世諸佛,

不如飯一個

無念、無住、

無修、無證者。


就是供養了

千億的三世諸佛,

這是指事相上的,


*****************

不如一念廻光返照,

自己的清淨心顯現。

*****************


不如你廻光返照,

"你自己內心裡面",

無念、無住、

無修、無證,

與絕對的覺性相應。

(即真如佛性、一念心性)


*****************

供養

一個"無心道人",

就是指自己的

"不生不滅的心性"。

*****************


所以

一個是

站在事相上修行,

百千成萬劫都不能成道,


因為事相是"落入"

因果、生滅次第法嘛,

對不對?(有為法)


不如一個

懂得

"廻光返照"的人。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五)

"慧律法師"開示:


我們應當瞭解,

找回

自己內心的寧靜,

念念

觀照一切皆是無常。


這樣,

遇到任何逆境,

就自然放得下,

而能

解脫自在,遠離煩惱,

這樣才是

"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六)

"慧律法師"開示:


你應該走出

你自己心中的

無明、煩惱"令心解脫"。

好讓你的心

與佛的心相應、相同。

(與道相應,入道修行)

(感應道交,不思議也)


******************

"無明"就像一陣風,

來無影、去無蹤。

所以,我們會

莫名其妙的情緒化、

莫名其妙的發脾氣、

莫名其妙的貪瞋痴,

這個就是沒有

"微密的觀照"。

******************


所以,

我們很難去

掌控那種微細的觀念,

或者是煩惱,難以掌控!


但是,

這個「個個圓成」,

雖然說:

每一個人都存在,


但是,

"如果不悟",

就等於沒有,

等於遺失一樣。

(沒有覺了宇宙人生真相)

"慧律法師"慈悲開示:

有一句話,(更新編輯文)

你一定要背起來,

修學佛道的人,

你不必

去戰勝邪惡(外境),

你只要

用一顆智慧的心(內心),

善良的心,"自我降伏",

你就贏得生命的一切。

(證入無相無不相真實性矣)

(回歸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


"慧律法師"慈悲開示:


你能夠用"大智慧"

打破

無明、煩惱、習氣,

步步為營,

護持這一顆"清淨心"。


這樣子念佛,

保護這一顆"清淨心",

這樣子下決心保護它,

慢慢慢慢,自自然然

牠就會

"變成一隻漂亮的蝴蝶"。


"踐行"

是成功的唯一保障。


佛門四大菩薩,

大悲、大智、大願

都體現在"大行"上,

沒有行,前三者皆落空。


一個人

縱然滿腹經綸,

學富五車,

若不

"發心行願,學以致用",

一生終將空過。


往生極樂世界的人,

沒有任何的中陰身,

是為什麼?因為太快!


這個色身果報盡了,

因為他心二六時中

都是精進的,

而且懂得修福,


他只要是善,

他就想辦法去修;

只要能佈施的,

他也不會吝嗇;


只要能寬恕眾生的,

他也不跟眾生計較,

受到委屈的,也認命。


*******************

當你一生一世,

你堅持念佛的時候,

那這個力量就大!

*******************


*******************

"踐行"

是成功的唯一保障。

"清淨心"

才是我們的無價之寶。

*******************


當我們

"堅持念佛"的時候,

不管我們

神識什麼時候脫離,


都有人指引我們,

阿彌陀佛現身,

觀世音菩薩現身,

大勢至菩薩現身,

清淨大海眾菩薩現身,


來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出來不會茫茫然",

不會走錯路,何樂而不為?


所以

不要到臨命終的時候,

才聽人家跟你指引,

臨命終就開始要助念,

這個最重要,

強化

那個意生身裡面的"意念"。


所以,

下定決心聆聽、專注、

全神貫注,這個很重要!


"臨命終的時候",

你就是要這樣子:

我不見佛就不斷氣,

就這樣子,

發那種非常堅定的意志,


*********************

在臨命終的時候,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意思就是沒有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你死定了!

*********************


你不能出三界,

用這種豁出去的心,

用這種好像是

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心,

堅定的"執持佛號",


那這個"意",

馬上

全心全部都是佛號,

隨著佛號就會

往生極樂世界,

這樣才有辦法!


佛法是導人解脫,

"趣向"究竟的法。


而人天善法,

雖說可以導人向善,

但是不能圓滿佛法

當中"了生死"的部分。


現在大多數佛法修學者,

以老年人居多的一些修行者,

他們往往誤認為

世間的善法就是佛法。


有時會讓我們可嘆,

甚至無力勉回。


例如,

有些人會選擇《了凡四訓》、

《弟子規》、《太上感應篇》、

《三世因果文》等

一些世間善書來努力修行。


但是不管做什麼事,

若把

自己的目標與方向訂錯了,

不管再怎麼精進努力,

也不可能得到預期的結果。


就算盡其一生,

不管多麼努力的修行,

終不能得解脫。


學佛的可貴處

在哪裡呢?


"要會用"。

不是聽經聞法

聽了一大堆。


意思就是說:

****************

在境界"能解脫",

這個是

學佛的可貴處!

****************


而不是說:

要把它研究一大堆,

變成學者,


結果

習氣還是習氣,

貪瞋癡還是一樣,

排斥、攻擊、

嫉妒、毀謗,

統統從來沒停止過,

我行我素,

那這個跟學佛

扯不上關係了!


****************

我們應當瞭解,

找回

自己內心的寧靜,

念念

觀照一切皆是無常。

****************


這樣,

遇到任何逆境,

就自然放得下,

而能

解脫自在,遠離煩惱,

這樣才是

"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佛陀說法

只為了一件事情,


**********************

那就是:

你應該走出

你自己心中的

無明、煩惱"令心解脫"。

好讓你的心

與佛的心相應、相同。

(與道相應,入道修行)

(感應道交,不思議也)

**********************


******************

"無明"就像一陣風,

來無影、去無蹤。


所以,我們會

莫名其妙的情緒化、

莫名其妙的發脾氣、

莫名其妙的貪瞋痴,

這個就是沒有

"微密的觀照"。

******************


所以,我們很難去

掌控那種微細的觀念,

或者是煩惱,難以掌控!


但是,

這個「個個圓成」,

雖然說:

每一個人都存在,


但是,

"如果不悟",

就等於沒有,

等於遺失一樣。

(沒有覺了宇宙人生真相)


拿金錢、外在的,

拼命的佈施,

不如一個

懂得

"廻光返照"的人。


什麼叫做

"無心道人"呢?


在《四十二章經》

裡面講說,

飯千億三世諸佛,

不如飯一個

無念、無住、

無修、無證者。


就是供養了

千億的三世諸佛,

這是指事相上的,


*****************

不如一念廻光返照,

自己的清淨心顯現。

*****************


這句話的意思

就是說,

你供養了外在的

這些千百億的佛,

這是福,


不如你廻光返照,

"你自己內心裡面",

無念、無住、

無修、無證,

與絕對的覺性相應。

(即真如自性、一念心性)


*****************

供養

一個"無心道人",

就是指自己的

"不生不滅的心性"。

*****************


所以一個是

站在事相上修行,

百千成萬劫都不能成道,


因為事相是"落入"

因果、生滅次第法嘛,

對不對?(有為法)


****************

那一念

廻光返照,

"清淨的本體",

在理上一下功夫,

那就顯現出來了。

****************


簡單說,

拿金錢、外在的,

拼命的佈施,

不如一個

懂得廻光返照的人。

(修"無為法"者)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沒有生死!」

感恩淨空老和尚慈悲開示:

我沒有生死。我要有生死,我要是死了,佛也別學了,什麼都不幹,死了一切就完了,搞這個幹什麼?白搞了。就是因為我們永遠不死,這個身是假的,換身體而已。

你看你們死了之後,靈魂過幾天去投胎去了,他又得一個身體,常常換身體,身體像衣服一樣,常常在換。我是不生不滅,這給你講真話。你要真懂了,什麼災難你都不在乎了,你都不覺得可怕了,為什麼?沒關係,我換個身體。

換身體,我得愈換愈好。知道這個事情的人他愈換愈好,不知道的,他恐懼害怕,那愈換就愈壞了,換到畜生道、換到餓鬼道去,那就很苦了。

不驚不怖,歡歡喜喜的換,人是往上升,天道去了、佛道去了,不一樣。所以這個是學佛的好處,學佛的真實利益,不可以不知道。

所以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我所有的也不要執著,執著就錯了,不執著就對了。我們用這個身體借假修真,借這個假的身體,真是什麼?把我們的靈性提升,要升等,這就對了。

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非常特殊。遇不到這個,我們向上提升確實有限度的;遇到這個法門,我們會把它提升到無限度,這個不可思議。所以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天道、諸佛如來的剎土我們全放下了,我們只取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認定一尊阿彌陀佛,我不到別地方去,就到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見到阿彌陀佛你就成佛了。你成佛跟阿彌陀佛一樣,為什麼?那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我們說這些是有根據的,不是隨便說的。所以身見不能有,認為身是自己,錯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七十四集)

今天社會動亂不安,

最明顯的,氣候嚴重反常,

地球自然災難非常頻繁。

科學家找不到原因,佛知道,人的念頭產生變化。過去,我剛到臺灣,三十八年,從廣州坐船到高雄,跟著孫立人將軍軍隊,登陸後住在臺南,火車站旁邊旭町營房。年歲大的人還記得,年輕人不知道了,日本人的營房,在那住了半年。


那時候社會風氣好,全臺灣人口只有六百萬。人民老實純樸,沒有講假話騙人,沒有賣有害於人的東西,糧食、醫藥貨真價實,不像現在社會。初到臺灣,出去看朋友,有時候不知道路,路上問一個人,他能把自己工作放下,陪著我一起到朋友家,他才離開。


現在(2014)沒有了,你問他,不知道,搖頭不理。我對那時候非常嚮往,六十年前,真可愛,到處都這樣。臺灣民風特別淳厚,有人情味。那時候民間,堂屋還供祖先牌位。我在福建住很久,家家堂屋都供天地君親師,兩旁是自己祖宗牌位,初一、十五都拜拜。

現在這個現象沒有了,

那個時候自然災害很少。


為什麼變這樣?人心。過去教育,最重要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沒有不著重倫常八德。現在城市還保留八德路、忠孝路、仁愛路,這些路牌全世界找不到了,唯獨臺灣有,還能找到痕跡。特別是高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做成街道名稱,臺北跟高雄不能比。


愈往後可能愈淡薄,

對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也造成地球災難,一切法從心想生。

人常想倫理、道德、因果,

這個起心動念能量,叫正能量,

有益身心健康,有益居住環境風調雨順。

負面思想

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

起心動念跟貪瞋痴慢相應。


今天負能量太大了,所以身心不安,愚痴、迷惑、造業,自己完全不知道。許多奇奇怪怪的病,六十年前沒有的,現在很多。真正懂道理,大概還有少數佛門弟子,常常學習經教,經教講得非常清楚透澈。


----------------------------------------­­­­­­-------------------------

本文節錄自【2012淨土大經科註】604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