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真假動靜偈不失宗旨


真假動靜偈 ◎ 出處:六祖壇經 作者:達觀法師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為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知假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

解:一切諸法,因緣所生,其性本空,無有真實,故見諸相,不以為真;若見相著相,此見不能悟其真相,故不能見如來。


悟真

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

解:若要明白真相,知假相、離妄執,即能悟心真,此心亦不可執,因無心可得,只是假名為真心、佛性、真如等;自迷不悟,心染諸相,何處去求真。


不動(假不動)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解:有情眾生,能解能動,無情木石,不知不動;若修身不動,心不起,便如同無情一般,何能覺悟本性,生起般若妙智,破除無明煩惱而解脫自在呢?


真靜(真不動)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解:想要心不動搖,則於日用平常中,行住坐臥、動靜語默,心不被外境所影響,才是真不動;若錯解不動意,以為空心靜坐,長坐不動,即同無情。修行之人,當於動中心不動;緣起而動,性空故不動、不受、不貪、不瞋、不有、不無、不生、不滅、不得、不失、不亂、不定………


正見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解:因緣不同,故相有差別。智者不但對境清清楚楚,其心亦能如如不動;若依此見地而修持,則能運用自如,一切無礙。


悟心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解:修行之人,應精進於「心」上用功,所謂:「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切莫於無上法門,錯解真實義,執我、執法、執空、執般若智、執真心、執佛性,因一切法畢竟空。


說法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解:為人說法,隨緣度化,當契理契機,即論一乘大法;若不堪受,亦不可損人道心,貶低他法,自讚毀他,應鼓勵其人再精進修行,使他歡喜、給予信心才是。


無諍

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解:空無分別,豈有可諍,一切強辯,皆是戲論;與人相諍,即是迷人,自迷不知,已入生死,還與人言,出離生死,實是可嘆!

六祖壇經心得(145)真假動靜偈〈一〉

2007/07/28 18:02

瀏覽4,976迴響0推薦1引用0

六祖壇經心得(145)真假動靜偈〈一〉

汝等盡坐,吾與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眾僧作禮,請師說偈。偈曰。

一切無有真 不以見於真 若見於真者 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 離假即不動 自心不離假 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此見 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 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一切無有真,如覺林菩薩偈,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故人肉眼所見之物,並無那「真實」的存在。故金剛經云: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若有人說修行人用肉眼見到佛性,那一定有問題。因為「見見之時,見見非見。」故惠能大師說,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離假即不動。假者,身心幻垢也。如圓覺經云: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見本來面目者,即能「離」假,那能「離假」的「大能」,是自性也。亦即惠能大師所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故稱「不動」。何為「不動」?圓覺經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在生活中自性起用,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是故重點是自性『起用』,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起用即能離假,若不能知幻離假,亦即自性未「不取相起用」,故被一切相所取、所染而不能離假。當行者落於一切相時,無處是真實。但若自心能離假,意則處處皆是真。所以就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六祖《壇經》|弟子們要按「真假動靜偈語」修行,就不會迷失宗旨

2018-12-24 由 勇蓮茶業 發表于佛教

六祖《壇經》|弟子們要按「真假動靜偈語」修行,就不會迷失宗旨

在我國歷史上六祖《壇經》是第一部為白話文的作品,如果有詳細研究,會發現六祖惠能大師在歷史上就把佛法已經生活化。「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這兩句都是將佛法和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的內容。也因此,六祖《壇經》在哲學史上受到了中西方的認可。

我們都知道,壇經里的偈語可謂是六祖惠能許多核心含在內,就在《壇經》裡,報恩寺即將建成時,六祖惠能也知曉很快自己就要圓寂而去,並把弟子們召集起來。給他們念誦了一首「真假動靜偈」,並告誡弟子們,如果按照此偈就不會迷失宗門的宗旨。我們從偈語中無不含有生活中的道理。

六祖《壇經》原文師曰: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坐,吾與汝說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眾僧作禮,請師說偈。偈曰: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禪修前熱身

大譯為:佛性本來沒有生滅說法,你們都全部坐下,我給你們說一個偈,名叫:「真假動靜偈」。你們念誦聽取這個偈,就能和我的心意相同;依照這個偈修行,就不會迷失宗門宗旨。所有僧人都行禮,請六祖惠能作偈。偈說:

「一切萬法皆非真,不要顛倒看作真;若是當作真實看,此見假象不是真。若能自心識得真,離了假相即心真;自心不能離假相,既已無真何處真。有情本來就解動,木石無情才不動;若是偏修不動行,則同木石頑不動。如尋自心真不動,不動自存於動中;不動若是頑不動,無情卻是無佛種。」

原文繼續:「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大譯為:「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只要能作這樣看,此見就是真如用。告訴諸位學道人,著力必須要用意;勿在大乘宗門下,卻仍執著生死見。彼此談論若相契,就應共論佛法義;所言若實不相契,也應合掌使歡喜。宗門原本是無諍,有諍就失真道義;固執違逆諍論者,心性便轉入生死。」

四祖寺院內冬天圖景

真法應該不動不靜

六祖除了在偈語中告誡弟子們,不要跟那些與佛法不相應的人爭論。關於動與靜:動即生死,淨即涅槃;動即去來,不動就是如來。

在我們生活中,有的人能動卻不能靜,每天忙裡忙外,在動盪的生活里,倒能生活得自在愜意,如果要他閒下來,淨下來,不忙、不動,日子就很難過不習慣了。相反,有的人能靜不能動,他歡喜安閒,逍遙自在,如果要他稍微勞苦一點,活動多一些,覺得日子會很難過。 動靜如此,貧富也是一樣。世上就有很多的人,能富不能貧,在富貴的時候,他很會生活,一旦窮了下來,就不習慣了。有的人能貧不能富,他安於貧窮,一旦有了錢,反而引生煩惱,不能自在過日子。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說,有無、動靜都不是真法,真的法應該是不動不靜。

當然,特別是我們修行的人,「真假動靜偈」的核心並不是要人動與不動,而是要人識得本心,不要心隨物轉,而要隨心轉境,動靜一如,做到「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則行住坐臥都具有禪味,平常用心皆是道,生命的分分秒秒便會在從容中走過。

法雨 | 六祖惠能大師《真假動靜偈》探微——第一義不動

2020-07-21 靈隱寺

惠能大師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

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是見,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摘自《六祖壇經》

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 ,六祖惠能大師知曉很快自己就要圓寂而去,他把弟子們召集起來,給他們念誦了一首「真假動靜偈」,並告誡弟子們,如果按照此偈修學,就不會迷失宗門的宗旨。

在這首 《真假動靜偈》中,惠能大師認為:

真與假,是相對的;

動與靜,是相對的;

有情與無情,也是相對的。

凡夫往往執著於表相上,

內心不定,隨外境外物而轉。

唯有真正體解了佛法的人,

才會明白,

一切唯心造的真理。

《真假動靜偈》探微

偈語為四句一首。且看第五首偈語之妙義——體相動用。

體相動用

第五偈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是見,即是真如用。

什麼叫善分別?善分別,不是世俗的凡夫的分別見,凡夫分別是好壞對錯,而善分別是分別讓我們進入實相的路徑。因為,修行要有解悟,見地上先不能錯。善分別,不是業分別。

「第一義不動」,在佛教中的第一義諦就是空性見,也叫清凈見。

把心安住於第一義空性上,即是真如妙用。真如,就是我們的佛性。所做的一切,都是真如在起妙用,都是起佛性。就像關注這個心,你看一部電影的時候,掉到情節裡面,就被它所牽動,就是凡夫。你跳出來,你了知是電影,知道是電影的幻相,你就看得很娛樂,還不會掉在裡面被它牽動得揪心。

我們把心安在妙明真心上,如如不動的自性上的時候,再看世間的萬般假相,你就不會被它所勾牽、拖累。這種狀態即是真如用,真如就是佛性的妙用。

【能善分別相】

能善分別相,即相明無相;

逞能遂願處,分別心不晃。

行者,之所以能善,因為都曾發心立願。阿羅漢從自覺狀態,又提升了一步而入覺他,開始能善之旅,故不忘初心。

分別相,是跟隨眾生救度眾生。佛有隨逐眾生恩,即願力所使然,善分別眾生心,好去滿眾生願,故能恆順眾生。不能善,就不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為能善分別是我們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本段偈語,強調的是大乘頓悟祖師禪的悟後妙用的智慧。 發揮主觀能動性是此能,是此心光明,是此願超大。想要達到能善分別的境界,就要先去掉生命電腦內存里的各種胡思亂想。凈化身心靈之後,成為凈化器,就能善得出去了。

積德行善是本色。能善分別是擔當。 行者要儘量了知菩提路上將要經歷的種種心相,法相。萬相歸一,進入一相,一歸何處?一相即空相,空相即無相。

從禪宗行法來說:「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乃是生生不已之動。」那麼, 為什麼我們不把動上之動和動上有不動說成靜呢?因為,動靜一如,動靜不二。妙用為善能,亦是能善分別相之善用。

六根甚善,則萬用亦甚善。大德大能,都是慈悲為體,智慧為本。慈悲就是用,慈悲就是一真法界分別,分別直通方便。

【第一義不動】

第一義不動,根性居於中。

難說不思議,非所亦非能。

祖師的妙用,會影響很多行者照葫蘆畫瓢,去模仿,去實踐。但是能行,不代表真實的覺悟,有真實功夫。

什麼是第一義諦呢?佛言:「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是名為實,是名實相,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大般涅槃經·卷第四十》)世尊在這裡明確開示:諸法實相是第一義諦。

這裡是勸勉行願者,不要忘記初心,就是不忘第一義諦,不忘何期自性本不動搖這個根本,就是不要忘本,不要傲慢,不要得意忘形。

【但作如此見】

但作如此見,句中即道關;

不迷即認路,不信仍迷山。

此句偈語,字字鏗鏘有力,是自信滿滿的開示。

但作:就是成所作智是功夫。 但作,是行動,是作為。如此見:即正見。用《心經》的語言來說,就是色空不二、有為無為不二、有作無作不二。

但作,包含但不作,故具足正見,事理無礙。理由事顯,事由理成,事理不二。

如此之「如」:如即本真,如理如法,如露如電,如如不動,皆非事外之理,亦非理外之事。如此之「此」:此心光明,當下就是永恆,立處皆是道場,本地風光,體露真常,此性此見,此心此度。

如此契入第一義諦,動靜相宜,無為無不為。

【即是真如用】

即是真如用,用時處處通;

唯通儘管用,內外照明明。

因緣不同,故相有差別。智者不但對當下的對境清清楚楚,其心亦能不動;若依此見地而修持,則一切無礙。

禪宗心法,不管你悟前悟後如何修持,只管當下是否明心見性,就是只論見地。 故知,祖師的語錄或偈語,句句安心,字字明心。「真如用」,是一乘圓教之大機大用,整體全用,不用而用,無所不用。

心性明了,身心解脫,自由自在,普度眾生而本心不動,那就是真如用。涅槃寂靜與行願無盡,都是無為和不動。

《真假動靜偈》探微

偈語為四句一首。且看第六首偈語之妙義——悟心不執。

悟心不執

《真假動靜偈》

第六偈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這句偈是告訴我們,要用自己的甚深思維,明了無上妙法。不要在大乘的法門中,執生死的智慧,

生死智是什麼?就是人天乘的智慧。了生死的智慧,就是解脫的智慧。生死的智慧就是在世間掙個錢,當個官,就是世間的名利。

六祖告訴學道的人,千萬別錯用其心,你是個修道的人, 你的目標是成佛,不是為了輪迴得更光彩。

【報諸學道人】

報諸學道人,頓悟法尤深;

讚嘆萬緣美,心光太可欽。

……

心中執著善惡兩種念頭及意識,有對待,就有排斥和抱怨。

認命才有命,命實無自性;

把捉即不用,放下即空明。

……

頓悟禪機,不是放下,也不是拿起。從心性根本、不生不滅上去體認,去聞思修。一路修來,一切皆心性作用,就是法界緣起。

世人分三類:一是造惡修魔業的人;二是修善和福報的人;三是學道修禪的人。光去修福報,但沒有跳出六道輪迴,沒能了生脫死,還是不究竟,不圓滿。

報汝學道人,即專門傳法,傳心法,令發心,勸立願,激勵行普賢行的人……重點還是當下悟入佛法大意,即第一義諦,徹悟法身。

【努力須用意】

努力須用意,真參要大疑;

透得禪關過,狂心當下息。

……

參禪悟道,要用意識心,故有「須用意」之勸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參禪的疑心,不是五毒之一的懷疑,是一種不理解而又想理解的急迫心情,是一種深心切願,是種子衝破一切阻礙破土而出的力量。真切地明心見性的渴望,其心之真誠,用心之深重,是那麼的虔誠恭敬。全力以赴,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須用意:就是要藉助意識來改變心靈,最後完成轉識成智,成就大圓鏡智。開悟的剎那,親自體證真如理體。

努力:就是要發起勇猛心,勇猛精進,直驅生命覺醒的彼岸。用足全部的心意,心誠則靈,真實不虛。心想事成,更是鐵律。就怕你對禪宗心法不全信,猶猶豫豫,耽誤修行,耽誤見自本性而開悟。

努力參話頭,努力參公案,

努力悟塵緣,努力透重關,

……

然大腦意識形態念念私心喜歡造業,但離開大腦意識,也不能修行。自己的事自己了,在意識上栽了跟頭,就要在意識上再爬起來。此時的 須用意:是妙用意識心。

【莫於大乘門】

莫於大乘門,退失菩提心;

真修一念契,法界作全身。

……

你與大乘頓教有緣,甚至不僅碰到大乘門,而且已經入門了。於是,你就能生起自信心;向內,相信自己善根;向外,相信諸佛無窮無盡的加持,加倍珍惜。如果你是大乘根器,不學佛做佛,就是浪費生命。

【卻執生死智】

卻執生死智,未能幻象離;

執著於理苦,而自性仍迷。

生命總是受業力的推動,自心纏縛,陷入煩惱。如今幸遇大乘頓悟法門,直悟菩提,了生脫死,可是修著修著,又退失道心,又去追名逐利,又陷入五濁惡世不能自拔。五戒不守,危機四伏,險象環生。等等不善,都是一念私心,害己害人。

執著生死法,放棄菩提心,

愚痴善根毀,六道再輪迴;

……

世間的一時之樂,都可能成為永恆的痛苦。迷人不知,以苦為樂,多造惡業,顛倒夢想,甚至連做夢都是顛倒的。

修行之人,精於在心上用功,所謂:「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切莫於無上法門,錯解真實義。如果與別人產生爭執,就要懺悔自己,善待他人。

參禪悟道,是自覺自明,自心自悟,自性自度。正如本師釋迦牟尼佛誕生之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天生是來人間參禪悟道的,走出生死逆境,才是彼岸!

心性無生滅,但你不知道:

此岸與彼岸,一悟竟圓成!


宣化上人主講

處,你們若知我的去處,就不應該悲泣。法的自性,本無生滅,它是不生不滅,沒有來也沒有去。大家不要著急,不要悲哀。大家一起坐下,我現在為你們說一偈頌,名叫『真假動靜偈』。此偈有講真的道理,也有講假的道理,動的道理、靜的道理。你們念誦此偈後,好好保存著,就和我意思相同。你們照此偈修,就不失頓教的宗旨。」

眾僧被六祖大師如此呵斥後,就叩頭頂禮,恭請六祖大師說偈。

一切無有真 不以見於真

若見於真者 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 離假即心真

自心不離假 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此見 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 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所有一切都不是真的,你不要將不真的當真來看,若在不真之中而認它為真,則你所見也不是真的。如果你能自己迴光返照,反求諸己,在自性裡就知道它是真的。若你能離開世間所有一切的假形假相,那就是你的真心。你自己心裡不離開假,心裡沒有真,何處能找到真呢?所以真是不離自性,離開自性也找不到真的。

在你有情知覺性上就能明白這個「動」,你若沒有知覺性就是「不動」。你若想修行此不動的行門,就要像無情那樣不動。若你再想找真正的不動,就不要離開動而找不動,因動上就有不動。不動就是不動,而動是在有情才有動。若是有情而你再能不動,這是真正不動。你若沒有知覺性,則你連佛種都沒有了。在你有情知覺性上,不用識心來分別,而用成所作智來分別諸法相,證得自性的理體,得到第一義的境界,那才是真正「不動」。你但作這種見解,就是真如的妙用。

我現在告知你們諸位學道的人啊!你要努力誠心去修行。不要在大乘佛法法門下,卻執著你那生死的智慧,著相的智慧。我現為你們講此偈頌,聽後若能明心見性,那我就可和你們討論佛理,若你聽後不能言下相應,明心見性,也應合掌令一切眾生歡喜。我此宗是修無生法忍,無所爭論,不和人爭執。你若和人一爭就失去道義,失去道的本體,故說「諍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你若執著爭論的法門,就不能出生死輪迴。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

當時南華寺六祖大師的徒弟,聽說此偈後,都虔誠叩頭頂禮,且都體諒大師的心意,所有的人現在都不哭不吵亦不鬧了,也不互相辯論。從此依法修行,不互相爭辯。大家都知六祖大師在世大概只有一個多月,故法海上座(他時時都忘不了他自己,什麼時候都想爭第一),再拜問大師說:「和尚您圓寂之後,衣法當交付給誰呢?」他現也想接這衣缽。

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曰。

吾本來玆土 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六祖大師說:「我在韶關大梵寺說法,一直到現在所抄錄流通,此部經叫做『法寶壇經』,你們要守護此法寶,要輾轉流通互相抄錄傳授,來廣度一切的眾生。你若依照這個方法去修行,這就是正法。你們現都明白我所給你們說的法,所以不須傳這衣了。因為衣是表信的,而你們這些人都是信根淳熟,對我決定沒有懷疑,所以都能擔當如來的家業來教化眾生。可是話又說回來,根據先代祖師菩提達摩大師,他傳授偈頌的意思,說這衣從我開始就不該傳了。達摩祖師的偈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