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清淨心即是真如本性

清淨心

即是

"真如本性"

當知

自性清淨心,

即是

"真如本性"。

所謂

真實如此之

本來面目是也。

十方法界所共具,

故又名"一真法界"。


清淨心,

即是"無相",

於一切相,離一切相。

離一切虛妄之相,

故又名"涅槃"。


不住六塵生心,

乃為

清淨心。

住塵,即是著相,

清淨心也。


若心取相,

即為

著我人衆生壽者。

心有分別,便是無明,

便

違背

平等一真法界。


但應生起

於所有對待的塵境,

"一無所住的心",

乃是

菩提心(清淨心)也。


生心時即是無住時,

無住時即是生心時。


如此,

有即是空,空即是有,

空有同時。

在在處處,無一非中。


所謂圓中(圓滿中道),

(圓滿菩提,得無所得)

我法雙空,四句具遣,

"無相"之極致,

方為

離一切相

之無上菩提心。

"印光大師"開示:


大悟

一法不立之"理體",

力行

萬行圓修之"事功",

方是

空有圓融之"中道"。


(文鈔菁華錄/169頁)


俗諦之理之觀,

名為假觀者,

真諦一法不立之性體,

圓具

六度萬行

諸法圓備之功德。

此即

心經/諸法空相之"諸法"。


(文鈔菁華錄/173頁)

"無上菩提",

乃無上正等正覺,

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稱真如本性,

亦名自性清淨心。


無上菩提,

即是

真正平等

覺知一切真理

無上智慧。

亦是

般若實相的理體,

"無生無滅"。


因其

為萬法之宗,

故稱"無上"

為一切衆所同具,

故名"正等"。


但為

分別執著妄想所障,

若能

"遣妄除障",

則名"正覺"。


覺至究竟,性德全彰。

無以名之,

不得已強名之曰,

無上正等正覺耳。


實則

自性清淨心是本具,

安有所得,

所以

雖得而必歸無所得。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人人本具

如如不動之自性,

"無明"為障,

"妄心"生滅不停。


學者

應在"聞"字上用功。

返聞聞自性,

時時照、時時聞,

則見"諸法實相"。

(即真如實相、中道實相)

一切大乘經,

皆以

"諸法實相"為體。


佛四十九年所說,

無非

宇宙人生真相而已。


實相,即是"非相",

此中"非"字,

"一切俱非",

空、有、雙亦、雙非

之諸相俱非,非亦不立。


諸法實相,

本來如是,真實如是,

無以名之,強名實相耳。


身心世界,皆為緣生,

緣起性空,當體即空,

了不可得,別無實法。


有即非有,非有而有;

二邊不著,合乎中道,

乃是

"斷除妄念"之極致。


明得此理,

便知

不應存有法想、

不應存有得想。


當知一切法,

莫非因緣聚會,

"假現有相"。


緣聚則生,緣散便滅。

正當聚會時,

復起變化,無常無定。


可悟其"並非堅實",

實是"幻現之假相"。

此之

謂"有即是空"。


凡夫誤認為實,

遂致取著,隨之流轉,

"輪迴之因"也。


一切法

所以有種種不同,

隨"業力"而異。

(唯識所變)


業力複雜,現相亦複雜。

業力純淨,現相亦純淨。

因果絲毫不爽。

此之

謂"空即是有"。


凡夫不明此理,

"撥無因果",

取著空相,無所不為,

"墮落之因"也。


"知"

一切法,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心現識變"。


不著有相,有即非有;

不壞空相,非有而有。

不住空有,空有同時。

性相圓融,一切無礙。


性相本來圓融,

理事本來無礙。

染幻尚且無礙,

淨幻豈復有礙。

佛說一切法,

但是

幻相而無實體。


體唯"清淨心",

故曰萬法唯心。

又曰心外無法。


可就一切法,

以明"諸法實相"。


一切法之實相,

即是

"平等之性體"故。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惟此

平等之性體"獨實",

不變不壞,故名實相。


又名

佛性、法性、法身、

理體、智體、真諦等。


"起信論"云:


不知一法界故,

不覺念起而有無明。

遂成衆生。


"一法界"者,一真法界也。

"十法界",萬象森羅,

"真如"則是一也。

即一切同體之意。


若知得

一切法之真實狀況,

莫不"空有同時"。


上自十方諸佛,

下至一切衆生,

以及

山河大地,情與無情。

莫不皆以

"清淨心"為本體。


清淨心之"實相",

本是"空有同時",

謂之

一真法界,諸法一如。

當知"般若",

是人人本具之智,

即是"清淨心"。


清淨心,

住處無方所,用時無痕跡。

本是把不住、取不得的。


所謂

心月孤圓,光吞萬象。


若能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

有即非有,有即是空。


復能

離一切相,行一切法。

非有而有,空即是有。


果能

如是"奉持",

方於

世出世法,

究竟達其本末邊際,

謂之"波羅蜜"。


般若(清淨心),

無言無說,境智一如,

"實有一法"。


"法法皆般若"之意,

以明

諸法一如。


經上

常言"如來說"三字最要。


明其是約

"真如之本體"而說。


離相觀性,則頭頭是道。

意指

"離"

一切法緣生差別之虛相,

"觀"

一切法同體平等之真性,

法法皆如,法法皆真。


性本同體,諸法一如。

"萬相"雖有差別,

性體相同,一法界也。

如來之義:


"離"

一切法

差別對待

不平等之虛妄相,

"證"

一切法

一如絕待

平等之真如本性。


"楞嚴經"云:


五蘊、六入、

乃至十八界,

如來藏妙真如性。


古德言:


窗外黃花,莫非般若。

庭前翠竹,盡是真如。


此之謂

"一切法皆是佛法"。


又謂

世出世法,皆是緣生,

觀其不異之性體,

觀其不變之心體,

一切皆是,諸法一如矣。

一切法皆是佛法也。

=====================

=====================

如欲明瞭更多相關的資訊,

敬請搜尋

行深般若 觀照般若

(1)---(3)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