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總檔弘法資料平台(五A)

講感應神通的兩大重罪/詳見後

——淨界法師

修行最怕一開始用錯了心!

——淨界法師

所以古人講,

修行最怕一開始錯用心。

無始劫來錯用心,那就完了,

你後面的加行都沒有用。

就是你要先掌握根本——

什麼是成佛的根本,

什麼是生死的根本。

《印光大師文鈔》講到一個公案,說有一個人他每天拜佛,很用功,念佛也念了很多,但是他越拜佛、越念佛,脾氣越大。他不知道怎麼辦,就問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說,你這一念心沒有調好,你這一念心都是向外攀緣啊。你用攀緣心來念佛,用攀緣心來拜佛啊。他說,你小心啊!你來生不是求生到淨土,你來生變成阿修羅法界。

我們這一念心是個根本。你是一個葡萄的種子,它終究是成就葡萄的;你是一個蘋果的種子,它最後一定變成蘋果。你的加行只是加快它的速度而已,頂多你在阿修羅當中,你是一個大福報的阿修羅。你的拜佛念佛,變成一個大福報的阿修羅,但是你阿修羅的本質沒有改變。

我希望大家要抓到你的根本。每一件事情都有根本。

你看你要煮飯,飯的根本是什麼?你要拿米啊,米是飯的根本。成佛也有成佛的根本,你要找到你那個不生不滅的本性。

如果你今天沒有掌握成佛的根本,你怎麼修行都不可能成佛,因為你根本上就錯了。

所以說你看,我們從前面一路走來,阿難尊者問佛陀成佛的法門,佛陀到這個地方什麼法門都還沒講。

為什麼?先要找到你的根本!

如果你第一步錯了你後面就錯了,

後面修行都沒有用。

所以古人講,

修行最怕一開始錯用心。

無始劫來錯用心,那就完了,

你後面的加行都沒有用。

你本身是一種瞋心的個性,用功下去瞋心越大,阿修羅法界;你是貪心的個性,用功下去,變成魔王魔眷屬。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

就是你要先掌握根本——

什麼是成佛的根本,

什麼是生死的根本。

生命的真實相貌。

上淨下界法師

我們學習佛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明白宇宙人生的真實道理。一個人在生命當中,他會出現種種安樂的果報,比如說富貴、長壽、莊嚴,乃至於來生能夠往生淨土,他會出現安樂的果報,這當中一定有他的道理。反過來說,一個人在生命當中會出現痛苦,他會出現貧窮、卑賤、醜陋,乃至於來生到三惡道去,這當中也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當我們能夠掌握痛苦跟安樂的真實道理,我們就能夠對生命產生正確的改變,所謂的離苦得樂。

 生命的真實道理,應該是什麼相貌呢?我們可以簡單地做一個理解。  簡單地說,生命的相貌就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它的相貌是相續而變化的。主導這個生命的水流,有二種的力量:

第一個力量,是我們前生種種的造作所熏習的一種業力,我們叫作先天的力量,這個先天的力量,可能是善良的,也可能是邪惡的。所以在我們的生命水流當中,我們不可以否認,的確有前生的力量在影響著我們。我們前生所留下來的這種等流勢力,對我們的生命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是一種先天的力量。

第二個就是我們後天的努力,我們開始修學佛法,透過佛法的修學,創造一種清淨的力量,來扭轉、改變前生的力量。

所以我們對生命的瞭解就是:生命的水流是由先天的力量跟後天的努力,這二種力量的結合。這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面臨了二個選擇:

第一個,我們放棄努力,我們內心當中就是心隨妄轉,我們完全由前生的力量來主導我們。我們遇到人事的因緣,該起煩惱還是起煩惱,你在過去的因緣當中,會造作什麼業力,你還是造作什麼業力;那你應該受什麼痛苦,還是受什麼痛苦:這個叫作流轉門,你的生命會在這種流轉的力量當中,不斷地痛苦地重復,歷史重復。因為你沒有做出改變,你會被過去的力量牽引著,產生一種惑業苦的惡性循環。

第二個,我們想要產生一種新的力量,來扭轉這種過去的力量,這個時候叫作不隨妄轉。我們透過佛法的修學,產生一種清淨的力量,把過去邪惡的力量慢慢地消滅、把善良的力量慢慢地增長,這個時候我們進入到一種還滅門。所以我們基本上是有二種選擇。當我們選擇今生要做一些努力,來扭轉過去的力量,那應該怎麼努力呢?

...第一個,你要確定你生命的目標。你到底希望你的生命,有什麼樣的結果?...你必須給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我們講的--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當我們生命有一個目標以後,第二個,你要培養一個正確的觀照力。我們都知道,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當中,都不是非常平靜的,因為我們內心有一種先天的力量,我們過去有很多很多的煩惱、妄想的力量累積在心中,我們雖然確定了目標,但是當我們要趨向目標的時候,會打很多很多的妄想,給我們作錯誤的引導。

所以我們必須有我空、法空的智慧,一次又一次地來化解心中的妄想。你不能有一次的錯誤,妄想它會用不同的相貌來引導你,告訴你放棄努力,告訴你往錯誤的方向去。你必須每一次都要很正確地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來化解你過去所留下的這些妄想,這就是破除遮障。當我們有觀照力、有目標以後,能夠破除遮障,這樣還不夠,要實際地付諸行動,就是六波羅蜜的修學。

由感受來牽動,這就是顛倒想

淨界法師

《首楞嚴王三昧》它所破的當然是煩惱。我們剛剛講過煩惱它是有根本的,什麼是根本呢?《楞嚴經》講生滅心或者講妄想,這地方講顛倒想,這都是煩惱的根本。

我們解釋一下:顛倒想我們又叫妄想,在《楞嚴經》的觀念,它第一個要你分別真妄。我們這一念心,你要隨時知道你現在是安住在妄想還是安住在真心。那麼怎麼知道什麼是真心跟妄想呢?《楞嚴經》做出一個判斷的方法,什麼叫顛倒想?

想是沒有錯,人是應該有思想,問題是不能落入顛倒;

當我們的心

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感受,而我們的想法

是跟著外在的感受而走,

跟著感覺走這就是顛倒想,

因為這個就會引生煩惱。

譬如我們吃苦瓜,當我們的舌頭跟苦瓜接觸的時候,有一個苦的感受;這受我們就產生一個想法,這苦瓜不好吃,這個就是顛倒想。

我們今天去吃蜂蜜,我們的心跟蜂蜜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感受,一個甜蜜的感受,這蜂蜜很好吃,這也是顛倒想。

當你的想法是由感受來牽動的,這就是顛倒想。

那什麼是真實的想,

真心出來的呢?

譬如說

我要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

你這想法是從

你內在對道理

的思惟而產生的一個想法,

是從內心生起的,

這就是真實的想。


所以我們在判斷什麼是顛倒想,

什麼是真實的想,

你要找到它的根源是從哪裡來的;

只要你這想法是從外面來的,

通通是妄想,通通是痛苦的根源,

這都是你要破的。


就是說我現在有一個想法,你問他,你從什麼地方來?這想法是我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而產生的,外境消失了我這想法就消失,這就是顛倒想。

我今天生起一個想法,外境不管怎麼變,我一定要利益有情,我一定要弘揚佛法,外面怎麼變你的想法還是不變,這就是真實想。

只要從

內心(般若)深處生起的想法,

這就是真實的功德,

由外境的刺激引生的就是顛倒想。

簡單的判斷就是這樣,

當然《楞嚴經》它會很詳細的說明。

總而言之,阿難尊者說:這法門我得到最大、最大的好處,就是消滅我的顛倒想。

《楞嚴經》說:所有的煩惱有一個根本,不管貪慾、瞋恚,就是顛倒想。

你這個根拔掉以後煩惱就沒有根本了,所以當我們把顛倒想拔掉以後,就很快能夠證得清淨的法身。

這是講到阿難尊者修習《首楞嚴王三昧》,

所成就的

一個自利自受用的功德。

當然它的功德不僅於此,

它會產生利他的功德。

總想向外求的概念,錯得很!

上淨下界法師

你只要做兩件事:第一個,安住清淨心;第二個,修一切法。就是離一切相,修一切法。在心中你做兩件事就夠了,其他的外境都不要管,你自然有好因緣。諸位你要知道,你的內心準備好了,外面就準備好了,你相信這個道理嗎?你相信,那恭喜你!真的,不要求,多事,自找麻煩。

我再講一次,你內心的功德準備好了,外面自然準備好。大乘佛法的空就是這樣安立的。一念心性,你只要自我完善,人生自求完善,你只要把你的心準備好了,外面自然就會準備好。你先相信這個道理,不需要求,但是要修。你有什麼好求的呢?該你的,它還跑得掉嗎?但是你一求就糟了,一念妄動烏雲變色了!生死輪回,把你整個生命的檔次都降低了,本來是功德莊嚴的,變成人天福報了。這就是你想求,求到最後是輪回生死。

佛陀什麼都不想求,他萬德莊嚴。那你想想看,「求」這個門是向外攀緣的門,你走上了外門,安住是走內門。這兩個門,走外門也有蛋糕,但這個蛋糕裡面都是毒藥;你走內門的蛋糕是沒有毒藥的。如果你是注定有一塊蛋糕吃,看你是要走外面的門去找蛋糕,還是到裡面找蛋糕。你向外面找蛋糕,你就準備面對老病死的折磨了;你向裡面找蛋糕,就是常樂我淨的大般涅槃。同樣是快樂,看你要哪一種快樂。你有什麼好求的呢?

所以向外求是不對的,這是錯誤的選擇。諸位!你要知道,我們以前有一個很嚴重的毛病,就是總想要向外求、攀緣,這個概念錯誤,錯得很嚴重。我們以前修行很多資糧都浪費掉了,甚至老是想要把那個資糧向外面去攀求,換一些小糖果吃。其實你可以把資糧向內安住,去喚起你內心的糖果,不是更好嗎?

這個是比較深,但是這個道理很重要——安住的問題,安住一念心性。所以人生不要求,人生只要修就好。你要永遠相信一件事情——當你的內心準備好了,外面自然準備好,不要求。

這個就是有點深,但是這個觀念很重要,整個大乘佛教的思想都在這裡,稱性起修。

附:術語解釋

【清淨心】1、毫不懷疑的心。2、沒有污染的心。3、沒有煩惱的心。

【攀緣】是心意不定,隨著外境而轉的意思。凡夫之心,時常攀緣外境,隨著外境而轉,沒有一刻的寧靜;有道之士,放下萬緣,凡事隨緣而不攀緣,其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攀緣】心不獨起,必有所對之境,攀緣於彼而起。恰如老人之攀杖而起,謂之攀緣。又心忽彼忽此,馳回外界之事物,如猿攀木枝,忽在彼處,忽在此處,謂之攀緣。常略之以緣之一字而說之。心為能緣,境為所緣,心涉於境,謂之緣。楞伽經一曰:「法佛者離攀緣,攀緣離一切所作根量相滅。」楞嚴經一曰:「諸眾生以攀緣為自性。」維摩經問疾品曰:「何謂病本,謂有攀緣?(中略)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

對治煩惱最好的方式。/詳見後

我們今天對治煩惱最好的方式

就是,"回光返照",觀察原來妄想是沒有根的,這時候你是把根先拔掉。

這時候會有什麼結果呢? 所有的妄想都沒有勢力了!妄想的勢力就是自我意識,你就觀想,覓心了不可得,這時候你發現妄想它是怎麼樣?你會看到你的妄想生起,然後你不管它,它又消失掉,然後它又生起,它又消失掉。這時候你跟妄想慢慢慢慢分開了,它再也不影響你了,這時候你就安住在真如本性了,這時候我們講返妄歸真或者講逆流造性,你的心已經開始抗拒那生死流。


對治煩惱最好的方式。

上淨下界法師

我們不懂正確的方法修行,真的是效果差很多,因為你還是活在自我意識當中,你還是用自我意識,來對治自我意識產生的煩惱,這都不對的。


我們今天對治煩惱最好的方式

就是,"回光返照",觀察原來妄想是沒有根的,這時候你是把根先拔掉。


這時候會有什麼結果呢? 所有的妄想都沒有勢力了!妄想的勢力就是自我意識,你就觀想,覓心了不可得,這時候你發現妄想它是怎麼樣?你會看到你的妄想生起,然後你不管它,它又消失掉,然後它又生起,它又消失掉。這時候你跟妄想慢慢慢慢分開了,它再也不影響你了,這時候你就安住在真如本性了,這時候我們講返妄歸真或者講逆流造性,你的心已經開始抗拒那生死流。

我們一個妄想起來我們就隨順它,把這生死的業力越弄越堅固,就是順生死流。現在我們一個念頭起來的時候,我們回光返照逆流,我們抗拒那個生死流,然後照了本性,這時你的生命開始變化了,而且這個變化是一個整體性的變化,這時候消的業障完全是從根本上的扭轉。

所以《楞嚴經》你會用以後,這個思考模式,一個正確的思考模式,你產生對治煩惱的效果,那是天差地別;你懂善巧智慧再改變自己就改變快。 你看我們學佛的人,有些人學了很久,也很用功的拜佛,也很用功的誦經,也做很多慈善事業,但是你看他學佛學了十年二十年,你看他沒什麼改變。

他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過去生什麼念頭,現在還是生什麼念頭,老家風一直沒有沒有變,它過去走的路一直都是這樣子。他的生命當中怎麼樣?積集善業,這叫積集善業。這種人是在修福報的,他沒辦法改變的,因為他一直認為妄想是真實的,我怎麼改變呢?它是真實的怎麼改變。 你看有些人他一學佛以後他改變很快,因為覓心了不可得,妄想是可以改變的,他不隨妄轉,一念間轉過來,他整個生命都改變了。

【大】:什麼叫大呢?就是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詳見後

你遇到境緣的時候,告訴你自己:這些都是虛妄相;你開始迴光返照,安住在你本來的清淨本性,你會發覺:你的心,比較沒有對立的心了。

三方面檢查自己是否有進步

淨界法師

我們經過理觀跟事修的修學,怎麼知道自己有進步呢?可以從三方面來檢查自己。

【大】:什麼叫大呢?就是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你遇到境緣的時候,告訴你自己:這些都是虛妄相;你開始迴光返照,安住在你本來的清淨本性,你會發覺:你的心,比較沒有對立的心了。

我們一個人經常喜歡跟人家比較,就表示你這個人妄想很重,也表示你這個人生死業力很重。你看有些人他修念佛法門,他念佛念一段時間…他很快就往生了,因為他的生死業力比較淡薄;有些人他的生死業力很重的,看他的心態你就知道─對立心越重的人、妄想越重、無明妄想越重,你啟動了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第一個是無明妄想,無明緣行就造業,然後生老病死,你的十二因緣的力量當然就強了。所以修首楞嚴王三昧,首先你覺得你的對立心減低了。

【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覺也,你那種智慧的光明慢慢的開展出來了,一個人你老是跟著妄想,你的生命當中大概就是做你喜歡做的事情,你喜歡做什麼、你就做什麼,誰也管不住你。一個開始修首楞嚴王三昧的人是做我該做的事情。比方說,我的功課時間到了,我現在的心情不想拜佛,你不要管它,那是你的妄想,你衣搭上去,走到佛堂就是拜佛。當你有一天,你發覺你慢慢從我喜歡做什麼,改成我應該做什麼的時候,恭喜你,你開始遠離你這個惡朋友了,你跟妄想慢慢保持距離了,也表示障礙我們無始的生死業力─十二因緣的力量開始淡薄了。你的心態改變,就是你生死業力的改變!如果你還是活得很情緒,我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那你一輩子就是生死凡夫,你來生還是生死凡夫,修再大的福報都沒有用。所以說,修首楞嚴王三昧你智慧理性的力量會開始加強─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妄想它打它的,我做我的。

倓虛老和尚他是依空假中三觀的方法在修行的,有一天,他生病長了一個瘡,醫生跟他開刀的時候,他痛得唉唉大叫。弟子說:師父啊!你修空假中三觀,正念要提起來啊!倓虛老和尚說:我有啊!我叫歸叫,我內心裡面還是很清楚啊!因為這個叫是直覺,它是一種感受。在佛法中,並不對治感受,因為對一個初學者來說,感受是不能控制的;比如說,你用針刺我,這種痛苦的感受,這個沒辦法對治,那是業報;但是這樣的感受,產生什麼想法?這個想法就可以對治了。色、受、想…到受蘊的時候,都不能對治的,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但是到想蘊的時候,這個你就要主導了。所以這個佛字,就表示你心中開始依止智慧的判斷來做事情,而不是依止你的感覺來做事情─你不再跟著感覺走了。

【頂】:妙用無窮,不墮諸數。

你的內心當中,那種無量無邊大悲的妙用開始啟動了,你心中沒有任何的限制跟障礙。這個數就是限制或者障礙。我們一個人,自我意識很重的人、妄想很重的人,他內心是很剛強;一個人真正安住真如,他的內心是調柔的,調柔清淨,他是調柔相;懺公師父常說的:該怎麼做好,就怎麼做。他沒有固定的執著,就是--妙用無窮,不墮諸數這一句話。


【213】觀身不淨,

我們對色身的攀緣是不合道理的!

  離開娑婆世界的攀緣這一塊,我們看第二個,別相念。這是藏教法門就專門在告訴你,怎樣把一個攀緣娑婆世界的心,帶到厭離娑婆的心,

這個法藥就專門治這個病的。

  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別相念者:

  一、觀身不淨。

  二、觀受是苦。

  三、觀心無常。

  四、觀法無我。

  對治依於五蘊所起四顛倒也。

  我們對娑婆世界之所以貪戀,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愛取;第二個,就是我見。愛取的煩惱,就是由觀身不淨跟觀受是苦來對治;我見的顛倒,由觀心無常跟觀法無我來對治。

  從佛法的角度,我們今天對娑婆世界的問題,來自於愛取的煩惱跟我見的顛倒這兩個觀念。愛取的煩惱,其實取就是愛。我們前面說過,取是比較堅固、比較嚴重的,非得到不可的愛就叫取,它的本質還是一種貪愛。

我們貪愛的東西有兩個:一個是色身;一個是感受。這兩個是有關係的,其實就是一種感受,一個是所感受,一個是能感受。我們所要去攀緣的感受是什麼呢?

第一個是身,身廣義來說是整個依正二報,三界依報的山河大地、房子、草木,這一切所受用的資具都叫身。但是狹義來說,我們最貪愛的還是自己的色身。

  唯識學上說,我們跟我們的正報色身是同一個感受,你把房子破壞了,你不會有痛苦的感受,因為你的感受跟房子是不同感受。但是,人家破壞你的身體,你的感受很強烈,因為色身跟我們的心是同一感受。

  所以,在整個攀緣當中,色身最嚴重,所以重者先治。佛陀對治我們對男女色身的攀緣,是從不淨觀下手。這個不淨觀前面講很多,我們簡單地講,它有兩種觀法:

  第一種,從空間上觀察。就是由內而外,內相的不淨,種種不淨物充滿與身內,我們的這個色身是種種的膿血屎尿所構成;第二是外相不淨,它這個膿血屎尿不是在裡面一直待著,它白天晚上透過九孔流出種種的不淨物,外相不淨。這是從空間上觀察。

  第二種從時間。我們的色身透過時間的遷流,它會老病死,會從一種莊嚴慢慢變成醜陋,變成死亡,最後膨脹破裂,變成腐敗,最後變成一堆白骨。

所以,我們透過這種空間跟時間的觀察,可以知道,我們對色身的攀緣是不合道理的,因為它不是一個美妙的東西,那是我們自己一廂情願的想象。就是說我們自己把它想成美好,而不是它本身美好,這叫顛倒。

【214】觀受是苦,

你一直追求感官的快樂是不對的!

  觀身不淨是對治我們對這種感受、所感受的一種攀緣,但是真正的問題在於觀受是苦,這個是調伏愛取煩惱的最重要的根本。

  比方說,有一個人喜歡吃榴蓮,其實你不是真正喜歡吃榴蓮,你是在吃榴蓮時,因為過去的習氣,會給你創造快樂的感受,其實你要的是那個快樂的感受。有些人喜歡睡覺,其實他也不是真的想睡覺,而是他每次睡覺時都會莫名其妙出現一種快樂的感受,他要的是那個感受,他只是假借睡覺讓它出現。所以,你看,如果他真的喜歡吃榴蓮,那榴蓮吃多了,他產生痛苦厭惡的感受,怎麼都不想吃了?

  所以諸位,我們在攀緣時,真正的病根不在於物質本身,其實我們要的是滿足心中那種感受。我們希望那個感受再一次出現,所以去做同樣的事情,這個病根在於感受。

這種感受的追求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今生的感受;第二個,是來生的感受,我們一般有兩種追求。

第一種人福報比較大,他今生的果報是善業起現行,所以他身體健康,眷屬也特別如意,財物也充足,所以他感受的追求,可以在今生盡情地開展出來,追求他的感受。

  追求今生的感受有什麼問題呢?無常敗壞!就是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因為你這樣子追求下去,在死亡到來時你會受不了,因為你踩不住剎車。就是當你把今生的福報花完時,你對感受的期待還是這麼大,你死亡到來時會進入一種非常大的恐怖跟挫折,這種情況就很可能讓你今生墮到三惡道去了。如果你到晚年不收心、不剎車的話,等到福報盡的那一天你就很慘。

  所以追求今生的感受你要面臨總有一天的無常敗壞之苦,這第一個。

  第二個,追求來生的感受。這種人一般來說,是今生福報比較差,可能身體有病痛,可能今生比較貧窮,或者是眷屬也不如意,他把所有的希望放到來生。他今生努力地積集資糧,懺悔業障,廣修善業,幹什麼呢?他對來生有一種期待跟夢想。

  這種情況也有過失。因為你今生在修果報時,就帶著一種攀緣的有所得心,你不是真的為菩提道,為了菩提心而修,為了往生淨土而修,這個發心有問題。所以你來生果報現前時,一定會放逸,因為你前生在修果報時,因地的這個種子就種下了。

  所以,你看現實生活,有些人福報很大,他不攀緣他的福報,還是照樣自在地學佛,因為他以前在修福報時,就不帶業力。

  怎麼知道你這個福報帶業呢?你看這個人福報很大,但是非常忙碌,這個福報在因地時就有問題了,是帶業的福報。你看,你福報很大,他福報也很大,但是你的福報是白天做到晚上,他是輕輕鬆松,因為你們兩個在修福報善業時,一個有所得,一個無所得。

  所以諸位,你今天用攀緣心來造善業時,你是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善業裡面夾雜毒藥,你來生快樂時,根本沒辦法清閒,因為是夾雜了堅定的生死業力的福報。

  所以你今天把快樂的感受放到來生,雖然會享受快樂的果報,但是你第三生一定要付出代價了,因為你的放逸會造罪,所以第三生會墮落。

  所以結論:觀受是苦,你一直追求感官的快樂是不對的。這個事情你要這樣想,我們凡夫追求快樂是可以理解,因為我們就是想要離苦得樂,才有一種修行的動力。但是快樂有兩種:一種透過感官從六根的攀緣得到了,這是佛陀要對治的。就是說,你追求快樂這件事沒有錯,但是錯在你的快樂不能向外面去求得,你要從內心產生的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其實,我們是可以追求一種沒有過失的快樂,更加精緻、更加美妙,而沒有老病死的過失。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為什麼要放棄感官的快樂,而追求我們內心寂靜的快樂?

  在《阿含經》裡面講一個公案,兩個兄弟一起學佛,後來哥哥就出家了,跟著佛陀修學,很快就證得阿羅漢果了。阿羅漢是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阿羅漢在動態時,心中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不取亦不捨,無喜亦無憂。但是阿羅漢一旦靜下來,他雙腿一盤,寂滅樂就現前,他只要入三昧,他的身心世界就充滿了快樂。

  哥哥走上了修行的路線,弟弟後來沒有修行,但是他學佛了,也深信因果了,做慈善事業到處跑。年紀大時,哥哥就入定觀察他弟弟到底怎麼樣了,一看他弟弟往生了,因為修善的關係,投生到一個大富長者的家庭,有三個人照顧他的生活,從小就有人照顧他吃飯,有人照顧他睡覺,有人陪他玩。其中一個照顧他日常生活的保姆,有一天在抱他時不小心失手,把他摔到地上摔死了。摔死以後,他弟弟想想心不甘:我前生修這麼多善業,就是為了求得今生,結果你把我這個快樂的果報給摔死了,他臨終時起瞋心,就墮三惡道去了,變成一頭牛。

  觀察這個因緣以後,哥哥很緊張,就從三昧裡面出來,有一天晚上用神通力飛到那頭牛的前面去,現跏趺坐,放大光明。阿羅漢具三明六通八解脫,不可思議的境界。

  這頭牛剛好在正忙碌的時候,膝蓋都磨破流血了。這個阿羅漢哥哥就說了:你就是我前生的弟弟,前生勸你修行你就不聽,就一天到晚到處跑,你看你現在,累得兩個膝蓋都長滿了膿瘡,就開始說法,說世間無常,無常苦諦的觀念。他弟弟這頭牛,因為阿羅漢的攝受力,它起慚愧心,開始不吃飯絕食,就往生了。

  所以這個地方,佛陀說苦的意思就是說,沒錯,你用善業的力量,你可以在三界裡面換取快樂的果報,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這也是佛陀說的,但是這個快樂是有問題的快樂。第一個你享受快樂時,躁動不安,你看福報愈大的人他心愈不安,不是他故意的,因為他追求的快樂就是動蕩不安。

  第二個他容易造罪。

  所以,佛陀意思就是說,觀受是苦,你應該放棄由六根攀緣六塵所產生的快樂,應該追求更精緻更美妙而沒有過失的快樂。比方說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就是你在佛堂裡面拜佛打坐念佛時,你心中有一種寂靜的快樂,而這種快樂是你可以盡情享受的沒有過失的快樂。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追求快樂的心態沒有錯,但是你應該把眼光放遠一點,你把快樂的訴求要跟淨土的功德結合。就是說追求快樂是一種修行的動力,但是你不能夠把快樂依止在娑婆世界,這個地方問題嚴重,因為你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所以,我們透過這種對感受的追求,慢慢地放棄娑婆世界的愛取,這是講到對治感受的愛取。

【215】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第二個,我們對娑婆世界,除了追求快樂以外,還有第二個問題,我們想要主宰娑婆世界。作為母親的想要主宰子女,作為太太的想要主宰先生,就是我們一直想要去主宰外在的人、事,這個也是生死的一個業緣。

我們看佛陀怎麼對治: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這個心就是五蘊裡面的想蘊,第六意識的想象分別。這個法,在《阿含經》的意思,法叫五取蘊相。就是你所追求的色受想行識,落謝到第六意識產生的一個影像,簡單地說就是法塵,就是第六意識的想象所緣的境界,所以關鍵還是在這個心,因為你能主宰的就那一念心。佛陀意思就是說,從無常而看到無我。

就是說,我們的心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這生滅變化當中,其實我們是不能主宰自己,也不能主宰他人,你連自己的心都主宰不了。

你看,我們的心遇到快樂的人事,遇到你喜歡的人,你自然產生快樂,快樂的相貌慢慢地消失到回復平靜。然後你轉眼出門以後,遇到你不喜歡的冤家,你自然產生痛苦,而痛苦的感受也是一下子生起,最後消失。你整個過程完全不能主宰,只能夠完全聽從命運業力的主宰。就是外境給你什麼訊息,你內心只好出現什麼相貌,你沒辦法主宰。

  西藏的上師有一句話說,怎麼叫作人生不能主宰?他說,這個人、這件事情,當然他是變化的,如果他注定要往好的方向變化,你就不要操這個心了,是吧?他往好的方向走,你操心有什麼用?他如果注定要往不好的方向變化,你操心也沒用。如果他變好,你就不需要操心;如果他變壞,你操心也沒用,因為你也沒辦法去主宰,所以你是白操心了。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要講一下。小乘的思考跟大乘的思考不太一樣。

  小乘的思考是放棄主宰,然後就沒了;但是大乘佛法是放棄主宰,他還要發願,他有所放棄所有承當。就像懺公師父常常說,隨緣盡分,盡分隨緣。

  這句話的操作是怎麼回事呢?對於結果你要放棄主宰,因為結果不是你說了算,你的子女最後會變成什麼結果,不是你可以決定的,他有他的業力,但作為過程你可以主宰,你可以怎樣去影響他、去引導他,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所以大乘佛法是,過程必須要盡分,盡最大的努力,但是結果要放棄主宰,它是分成因跟果。

  總而言之,這個觀念,不管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還是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它主要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斷除生死業力的相續。生死業力的可怕,不是說它今生給你什麼痛苦,重點還不在這裡,而是它輾轉相續,它沒有一個止境。一個人墮入大海,問題不是說他現在怎麼了,而是這個大海沒有邊際。

  就是說,諸位!你現在對今生的果報覺得很痛苦,其實這個痛苦,你只是看到一部分而已。三界的痛苦就是說,它沒完沒了,最可怕就在這裡。

  你說你今天身體不舒服,肚子痛,不是暫時的嗎?你牙齒痛也是痛個幾天就過去了,但是你在三界得果報,這個業力,只要你不處理這個問題,它怎麼樣?輾轉相續,無有止境,問題在這裡。

  就是說,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當你這個業緣結束時,它來生又創造一個果報,所以你要是不處理它,未來就是無止境的痛苦在等著你了。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今生受了痛苦也就罷了,關鍵在哪裡呢?就是我們從此要把這個痛苦結束。結束痛苦有兩個方法:第一個,你要把你對三界的愛取降到最低,調伏愛取;第二個,你要放棄主宰,這兩個重點。一個是調伏愛取的煩惱,一個是調伏我見的顛倒。

  從淨土宗角度來看,這個也是很重要。就是說,你要帶業往生,當然要把生死業力的勢力降到最低,所以要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是對治我們對五蘊的愛取跟主宰所產生的四種顛倒。

這個是別相念。

【初學佛,不離名言;真見道,不帶名言】

淨界法師:

我們剛開始去學習佛法的時候,是要從語言文字,離開語言文字我們不能夠跟真如理相應,不可以,帶名言的。但是你在真見道的時候是沒有名言的,是無我無我所,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一切法不生的境界。但是你從真見道以後到了相見道,又出現名言了。但是這個名言是一種方便,你開始要去引導眾生了。

你看六祖《壇經》上有一個南嶽懷讓禪師,懷讓禪師他最初去參訪六祖,六祖大師說,你從什麼地方來?懷讓禪師答不出來。禪宗講話不是講你的色身從裡來。他問你這一念心,你這一念分別心是怎麼有的呢?為什麼有分別心呢?你從什麼地方來?他答不出來。答不出來就在六祖大師的座下學習了八年。

你看,為了這句話,在六祖大師座下學習了八年,他有一天,哦,我知道了,他跟大師說,我知道我從什麼地方來了。六祖大師又說,你從什麼地方來?懷讓禪師說,說是一物即不中,講出一個東西,那就不是那種境界了,那個東西是離語言文字的。

六祖大師再繼續考他,還有修證否?你這種理還可以修證嗎?他怕他斷滅。他說,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六祖大師說,是的,只此染污即不得,即是三世諸佛之所護念的正法,這個染污不得的清淨心,就是三世諸佛所傳的正法。染污即不得,修證即不無,就是一個中道的真如,染污即不得是離相,修證即不無是離開空。

所以,說一個真實見道的人,他能夠假借語言文字來表達道的內涵,一定可以的。所以我們說一開始是文以載道,從文字裡面體會道。你得到道以後,你也可以從你內心的道表達出很多的文字,而這些文字你不一定學習過,不一定,但是你能夠模仿真見道所有的功能,以諸言說等善巧,來化度有情,來引導這些有情也能夠悟入你心中所謂的道。這就是相見道,這個是後得智所收攝。

總想向外求的概念,錯得很!/詳見後

附:術語解釋

【清淨心】1、毫不懷疑的心。2、沒有污染的心。3、沒有煩惱的心。

【攀緣】是心意不定,隨著外境而轉的意思。凡夫之心,時常攀緣外境,隨著外境而轉,沒有一刻的寧靜;有道之士,放下萬緣,凡事隨緣而不攀緣,其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攀緣】心不獨起,必有所對之境,攀緣於彼而起。恰如老人之攀杖而起,謂之攀緣。又心忽彼忽此,馳回外界之事物,如猿攀木枝,忽在彼處,忽在此處,謂之攀緣。常略之以緣之一字而說之。心為能緣,境為所緣,心涉於境,謂之緣。楞伽經一曰:「法佛者離攀緣,攀緣離一切所作根量相滅。」楞嚴經一曰:「諸眾生以攀緣為自性。」維摩經問疾品曰:「何謂病本,謂有攀緣?(中略)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

上淨下界法師

總想向外求的概念,錯得很!

上淨下界法師

你只要做兩件事:第一個,安住清淨心;第二個,修一切法。就是離一切相,修一切法。在心中你做兩件事就夠了,其他的外境都不要管,你自然有好因緣。諸位你要知道,你的內心準備好了,外面就準備好了,你相信這個道理嗎?你相信,那恭喜你!真的,不要求,多事,自找麻煩。

我再講一次,你內心的功德準備好了,外面自然準備好。大乘佛法的空就是這樣安立的。一念心性,你只要自我完善,人生自求完善,你只要把你的心準備好了,外面自然就會準備好。你先相信這個道理,不需要求,但是要修。你有什麼好求的呢?該你的,它還跑得掉嗎?但是你一求就糟了,一念妄動烏雲變色了!生死輪回,把你整個生命的檔次都降低了,本來是功德莊嚴的,變成人天福報了。這就是你想求,求到最後是輪回生死。

佛陀什麼都不想求,他萬德莊嚴。那你想想看,「求」這個門是向外攀緣的門,你走上了外門,安住是走內門。這兩個門,走外門也有蛋糕,但這個蛋糕裡面都是毒藥;你走內門的蛋糕是沒有毒藥的。如果你是注定有一塊蛋糕吃,看你是要走外面的門去找蛋糕,還是到裡面找蛋糕。你向外面找蛋糕,你就準備面對老病死的折磨了;你向裡面找蛋糕,就是常樂我淨的大般涅槃。同樣是快樂,看你要哪一種快樂。你有什麼好求的呢?

所以向外求是不對的,這是錯誤的選擇。諸位!你要知道,我們以前有一個很嚴重的毛病,就是總想要向外求、攀緣,這個概念錯誤,錯得很嚴重。我們以前修行很多資糧都浪費掉了,甚至老是想要把那個資糧向外面去攀求,換一些小糖果吃。其實你可以把資糧向內安住,去喚起你內心的糖果,不是更好嗎?

這個是比較深,但是這個道理很重要——安住的問題,安住一念心性。所以人生不要求,人生只要修就好。你要永遠相信一件事情——當你的內心準備好了,外面自然準備好,不要求。

這個就是有點深,但是這個觀念很重要,整個大乘佛教的思想都在這裡,稱性起修。

附:術語解釋

【清淨心】1、毫不懷疑的心。2、沒有污染的心。3、沒有煩惱的心。

【攀緣】是心意不定,隨著外境而轉的意思。凡夫之心,時常攀緣外境,隨著外境而轉,沒有一刻的寧靜;有道之士,放下萬緣,凡事隨緣而不攀緣,其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攀緣】心不獨起,必有所對之境,攀緣於彼而起。恰如老人之攀杖而起,謂之攀緣。又心忽彼忽此,馳回外界之事物,如猿攀木枝,忽在彼處,忽在此處,謂之攀緣。常略之以緣之一字而說之。心為能緣,境為所緣,心涉於境,謂之緣。楞伽經一曰:「法佛者離攀緣,攀緣離一切所作根量相滅。」楞嚴經一曰:「諸眾生以攀緣為自性。」維摩經問疾品曰:「何謂病本,謂有攀緣?(中略)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

心住在外境的二個過失

在本經當中最重要的是─你要看清生命的真相,重點在看清你內心的真相!


淨界法師

古德有一句話說:

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

在我們這一生當中,我們整個修學的重點,事實上就是包括了福德跟智慧二種資糧。從一般的修學次第來說: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主要的重點是在修學福德資糧,所謂的:懺悔業障、積集資糧。

修學佛法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從因果的思惟,看到我們過去生有無量無邊的罪業,我們虔誠在佛前懺悔,我們發覺有很多的善法我們沒有具足,我們開始廣大的積集善業的資糧,所以在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心中所緣的目標就是積集善業,做這件事情。

但是有個問題,就是我們在修善業的時候,我們的心是依止一種攀緣的心。什麼叫攀緣心呢?本經說的【心有所住】。當我們明瞭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的心住在外境,並沒有把它帶回家,這當中就產生二個過失:

第一、我們今生的心很容易產生憂惱—憂愁苦惱。因為外境是變化的,而且它怎麼變化,你又作不了主,所以弄得我們經常…心有很多的罣礙、很多的怖畏,就是心不安穩。

第二、更嚴重的…就是當我們的心住在外境的時候,會引生一種生死的業力。

為什麼我們今生死了以後,還會有來生的果報?為什麼文殊菩薩進入無生,就沒有生死的果報呢?因為我們的心有所住,就牽動了十二因緣的力量: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於…生老病死。所以在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雖然我們很努力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但是我們總是覺得弟子心不安啊!第一個、憂愁苦惱。第二個、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緊緊的綁住我們。

隨著年齡慢慢的增長,我們開始去思惟這生死的問題。古人說的【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想到我們今天好不容易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我不能夠只是積集善業、不可以只有這樣,我應該要徹底的解決自己生死輪迴的問題。當我們嚴肅的面臨生死的時候,這時候就開始修學智慧,在我們無明的心中,點亮了一道光明出現,智慧就是一種光明─看清生命的真相。當然生命的真相很廣,你也看不完,

在本經當中最重要的是─你要看清生命的真相,重點在看清你內心的真相!

修學,請你先內調

淨界法師

一個迷惑的人,

福報越大越危險。

福報不見得是好事,

看你怎麼用。

用得好,你借假修真,

用福報力來成就功德;

弄得不好,

你在福報中迷失自己,

那你造的業是非常可怕的。

● 修學,請你先內調

諸位,我勸大家,你如果空觀的智慧、自我意識的這種雜染沒有慢慢調伏,你就一開始修福報,對你非常不吉祥啊!但是這句話不一定有人會告訴你--這樣不對。

佛法的次第你搞錯了以後,你是越修越糟糕!因為你自己的自我意識沒有調伏,你福報修了老大,你福報越大你就越有自在力,你說什麼都算,你的自心中的這個我啊,也慢慢的養得又肥又大,對你非常不利。因為你這自我意識是一切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這是輪回的根本,你怎麼處理你的自我意識呢?

你心平氣和的看看佛法,其實佛陀教育弟子啊,剛開始修學佛法,你要先靜下來,先大死一番,先做內調,不是要你馬上去做善事,不是!雖然善事要做但是你不能馬上做,你要先內心有某種程度的安住力、調伏力,然後才有資格從空出假,隨緣去做你的慈善事業。但是你這樣子以後,你有這種心地法門的攝持,你所做的善法那就不是善法啦,那叫波羅蜜,到彼岸啊!

所以,印光大師講一句話說:福報越大生死業力越大!為什麼呢?因為你修福報沒有做觀照力,福報越大,別人對你恭敬越來越厲害,你那個自我意識就越肥大,臨終的時候你就完蛋了。因為你自我意識很容易產生人事因緣的對立,一對立就帶動了煩惱,煩惱就帶動了業力,業力就帶動了生老病死,你等於是觸動了生死輪回的重要開關!佛法的修學,你要先內調,你才有資格去做善事。所以說為什麼他要先自覺才覺他,這個次第是不能錯的。

佈施是一個福報,跟佛道其實沒有直接關係。是的,福報跟智慧、跟菩提沒有直接關係,它只是一個助緣。

為什麼佛陀把佈施放在菩薩第一個功德呢?它的理由,佛陀說:貧苦多怨,橫結惡緣...如果他不修佈施,他會墮入到一種非常貧窮的境界,比方說貧民窟。在沒有福報的加持之下,即便他有智慧、有道心,但「貧苦多怨」。因為你是一個凡夫,如果遭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刺激,你很容易個性偏激。

我相信,所有的學佛人,幾乎百分之八九十,第一個學佛一定是從業果開始學起,深信業果。慢慢覺得說,欸,我老是斷惡修善,然後來生享受快樂果報,這不是辦法。因為快樂會讓你產生放逸,放逸以後你又造業,又開始痛苦;痛苦以後起慚愧心,又開始斷惡修善;斷惡修善福報變大之後又開始放逸……所以,人生追求快樂,這個不是辦法,因為後遺症太大。

所以你開始修空觀,那乾脆快樂也放棄吧。所以我們從一開始離苦得樂的概念,提升到——原來人生不能追求快樂,人生要追求寂靜。就是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因為追求快樂會傷害你。你追求快樂,等到快樂出現的時候你一定會放逸,那你就把第三生給毀了。

我們不能在因緣所生的一念心識去跟妄想對治,你不是它對手,因為這個妄想是它的活動範圍。你把它拉到我們本具的一念心性,就是我們本來就具足的,我們長時間忽略了它,讓它睡著了。你只要喚醒它,「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把所有的妄想拉到一念心性。「本來清淨」的意思就是說,它不是修來的。既然它本來清淨,當然它就不可能被污染。你說我們為什麼福報會失掉?因為你的福報是因緣所生法,你跟因緣借來的,那當然你有借有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嘛。

如果你都是心外求法,那你這個人有福報也沒什麼用,都是魔業。這個福報為什麼沒有用呢?因為福報只會讓你放逸而已。一個迷惑的人,福報越大越危險。福報不見得是好事,看你怎麼用。用得好,你借假修真,用福報力來成就功德;弄得不好,你在福報中迷失自己,那你造的業是非常可怕的。

對榴蓮,為什麼有人喜歡有人厭?

上淨下界法師

性境,這個是前五識所得的境界。 「性是實義,謂相分色從相分種子所生,故名為實。 」性境這個性,就是真實不虛的意思。什麼叫真實不虛呢?謂相分色,就是前五識的相分,這種色法或者是色塵,或者香,或者味,或者觸,前五識的這個五塵的相分是怎麼來的呢?從相分種子生。它唯獨從這種善惡的業力的種子所變現,不從六七識的分別心所生,故名為實。這個是解釋性境這個性,這個真實的意思。

這個真實,比如說我們眼睛有毛病的人,眼睛有毛病就是看到虛空中有花,這個花的境界不真實,因為虛空裡面根本沒有花,那是眼睛有毛病才看到的。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境界本身它是由業力所生,不假借分別,這個叫真實。假設是依止分別心創造的,這個唯識學叫不真實。唯獨是分別心所創造,不真實。

比如說我們在過堂的時候,我們有化到榴蓮。化到榴蓮,當然我們一般人跟榴蓮接觸,第一剎那的時候,我們取到榴蓮的顏色,也可能會聞到它的香味,但第一剎那的時候是沒有名言的,那個是一個性境的境界。但是當第二念的時候,就是第一念我們跟榴蓮接觸的時候,每一個人,這個榴蓮的境界在心中出現大致上是一樣的,都不落名言的,都是性境,都能夠取到它本質,本來的面目。但是第二念的時候,我們這個心中的無明,我執法執就開始活動了,這個第六第七識就開始活動了,它隨順你的眼耳鼻舌身,前五識它的第二念就開始活動。

這個時候活動大致上分兩類:對榴蓮有好感的人,過去生跟榴蓮結下好因緣,你跟它留下好印象,你就會把好的名言來安立它:這個榴蓮的顏色也特別的美妙,味道也特別美妙。這個時候你對榴蓮的境界就開始變化了,它變得非常的好,好到已經超過它原來的面目。它本來不是那麼好,但是你名言一安立以後,它比原來好很多了,就是爭議,這個境界已經爭議了。

有些人過去他曾經跟榴蓮有惡的因緣,這個種子印象還在,他就把這個惡的名言安立在這個榴蓮上:這個榴蓮顏色看起來不好看,味道也特別的臭。這個時候你這個境界也不是本來的面目了,他也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差,他那樣就是那樣,他是一個如的境界。如的境界你安立了名言以後,這個時候你減損,把它的情況減損了。


所以,

我們每一個人

的確是活在自己內心的狀態,

雖然我們大家在一起生活,穿同樣的衣服,吃同樣的飯菜,

但是我們同樣去攀緣一個境界的時候,我們也只有第一念是一樣的。

我們人跟人之間接觸的時候,我們同樣看佛像,我們只有第一念大家是一樣的,第二念以後名言就開始出現。

對佛法信心強的人,他用最好的名言來贊嘆佛陀:佛陀身相也莊嚴,內心也莊嚴,各式各樣都莊嚴。

信心薄弱的人名言稍微差一點。對佛法沒有信心的人看到佛像沒感覺。

所以說這個性境就是你不落名言的時候第一念,

取到境界的本來面目。

這叫作相分色從相分種生,故名為實。

前五識取境界,它是不落名言的。

我們可以站在空性的角度來回歸淨土嗎?

所以淨土宗它不談空性,談心性。因為心性它會有妙有,它有緣起,是中道。空性會把好壞的概念抹平了,就是人生沒好壞了,沒好壞,我乾嘛厭離娑婆,乾嘛欣求極樂呢?所以通教的思想,你要操作得剛好。諸位!

每一個法門

你操作得恰到好處就是醍醐,

你操作失當就變成毒藥了。


  學員問:阿彌陀佛!師父慈悲!站在一個凡夫的角度,這是一個相對的世界,我們現在是凡夫,然後我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臨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在禪宗的角度,不一定是禪宗,就是站在空性的角度,他們會說,過去、現在、未來都只是我們的念頭。

  師父答:喔,這是圓教思想了,它就不談業力了,那個是理想化了,從念頭,那是把生命濃縮到一念,這個是圓教的思想。但是圓教的思想是理想化的思想,我們講過,圓融不礙行布。當你認為人生只有迷悟,我一念悟就好了,但是可別忽略了業力也是不可思議。

  所以,圓教操作的時候,它是實法、權法要同時操作的。雖然迷悟是心性,但是你千萬不要忽略了如夢如幻的業力。所以蕅益大師在明末時罵那些禪宗,他說:你們不能執理廢事,只論心性迷悟,不論生死業力,難道業力不會影響你妄想?蕅益大師說:你不求生淨土,說我心性覺悟了,但是你的業力把你變成一隻狗時,你還能覺悟嗎?因為這個果報體會障礙你的覺悟。

  就是說,你今生是覺悟了,但是你忽略了業力以後,好,我業力不管,當然你可以不理它,但是你不理它,它還是存在。就是說,禪宗的人,他忽略了生死業力問題。他說,欸,我一念悟,一念不生即如如佛,這句話也合乎圓教的思想,對,你不能說它錯,佛陀也的確這樣講。

  但是,不求生淨土時,蕅益大師說,你輕視了業力的可怕,因為業力會破壞你的正念。當業力把你變成一隻畜生時,你前生的覺悟就消失了,這叫退轉。所以,一個人不求生淨土,蕅益大師說,請你思考一下生死業力的可怕。雖然你今生覺悟,但是你哪知道你來生會繼續覺悟呢?這樣懂嗎?

  所以,你必須把內心的覺悟跟業力兩個都看,圓融不礙業力的行布,行布你也要念念地覺照心念,內心的覺悟跟處理業力是同時都要處理的。

  一個是務實面,因為業力把你帶到哪裡去,的確會影響到你的內心迷悟的問題。但是你只是注意業力沒有重視覺悟,你這叫無頭蒼蠅,沒有引導,沒有理觀,只有事修,那你福報修得老大,那就慘了!福報越大,來生時造業造罪越重。所以內心的覺悟跟福德力這兩個同等重要。

  結論:求生淨土是最好的選擇。

  學員:如果我們是站在空性的角度來回歸淨土?

  師父:我們不能站在空性,要站在心性。站在空性它是觀一切法空,一切法如夢如幻,我們就很難看得出生死跟淨土有什麼差別。因為中觀的思想把一切法空掉以後,它談如夢如幻,這時我們很難產生一種強烈的對比,不能談空性,空性只是破掉執著。

  所以淨土宗它不談空性,談心性。因為心性它會有妙有,它有緣起,是中道。空性會把好壞的概念抹平了,就是人生沒好壞了,沒好壞,我乾嘛厭離娑婆,乾嘛欣求極樂呢?所以通教的思想,你要操作得剛好。諸位!

每一個法門

你操作得恰到好處就是醍醐,

你操作失當就變成毒藥了。

我們今天先上到這裡。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擾

淨界法師

就是說「彼佛壽命」,當然阿彌陀佛的住世也很重要,我們壽命在,阿彌陀佛不在也不可以。阿彌陀佛的壽命跟我們的壽命,都是無量無邊的阿僧祇劫,使令你在整個修行當中,能夠很順利地從頭到尾不斷地用功,乃至等覺菩薩,你不用再受到死亡的干擾,這點是很重要的!

(第十三願:壽命無量願)

諸位如果你今天是選擇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其實你要面對的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你知道嗎?並不是娑婆世界對你的干擾,你修行正念現前,干擾對你都不是問題,你要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壽命的問題。

分段生死對你產生的傷害實在太大了!你二十歲出家,修到八十歲,修了六十年,正是你修行的黃金時段,但是你死掉了!死掉了以後,投生到印度,好不容易被找到了,又開始修行,修行到正好的時候,又死掉了!又投生到法國去了。

你光是這樣死來死去,修行沒辦法串起來,生死被片段的切開,所以你現在不是一加一等於二,你變成什麼時候都要從頭開始。

我講這個是有事實根據,你看一些修行人轉世,當然轉世優秀的不少,但是失敗的例子也很多,你去查查看,在不斷轉世以後,他的今生表現比前世差的很多,非常的多,為什麼?死亡啊!他光是這樣換來換去換得內心都糊塗了,所以我們不要忽略分段生死的障礙!

我們今生可以好好的用功,我們希望創造一個生命,一個極樂世界的生命,希望一勞永逸,希望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擾。

阿彌陀佛知道在資糧位的菩薩有分段生死的死亡問題,所以在發願的時候也特別規劃壽命。

就是說「彼佛壽命」,當然阿彌陀佛的住世也很重要,我們壽命在,阿彌陀佛不在也不可以。阿彌陀佛的壽命跟我們的壽命,都是無量無邊的阿僧祇劫,使令你在整個修行當中,能夠很順利地從頭到尾不斷地用功,乃至等覺菩薩,你不用再受到死亡的干擾,這點是很重要的!

(第十三願:壽命無量願)

趨吉避凶的方法是什麼?

淨界法師

問:趨吉避凶的方法是什麼?

   淨界法師答:

斷惡修善、保持謙卑。

  一般來說,一個人有一點資糧以後,怎麼辦呢?就要保持謙卑。謙卑這個德行,我看只有中國文化才提得到,西方文化只有要求個人表現。

  中國的文化精髓在《易經》,它引導一個人趨吉避凶,講出兩個方法: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要盡量地避免造罪業,盡量地積集善業,這是第一個趨吉避凶的方法。

  第二個謙受益,滿招損,就是你待人處事,姿勢站得低一點;低一點,你就能不斷進步。一個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站得很高,你的功德容易折損。所以如果我們希望我們自己從剛開始到臨命終,我們的功德是不斷地在進步當中,

你要經常保持謙卑學習的態度,

讓自己的姿勢站低一點,

對你有不斷的受益。

這是中國古人的大智慧。

念佛人可以剋期取證,提前往生嗎

先培養正念。


淨界法師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就著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剋期取證,提前往生?

淨界法師答:這個我們剛剛有說過了,你要能夠提前往生,那你要淨業成就。我們一般的往生,是隨念往生,那是不能提前的。你今生活八十歲,你還得把八十歲受完,才能夠走;你是活七十歲,你七十歲才走。如果你是淨業往生,那你今生的業不一定要完全受完,你可以把它遞奪過來。

這個公案很多的,你看在《高僧傳》里面講到一個出家眾,他持戒修福非常精進,後來他起了一個非常上品的瞋心,他從今生人的果報,直接轉成一條蟒蛇,沒有經過死亡,就以一個人的身體,直接變成一條蟒蛇的身體,因為他蟒蛇的業太強了,他今生人的業還沒有受完。

諸位學過唯識學就知道,業力的起現行,是強者先牽,不是先來就可以起現行,看哪一個力量強,各憑本事的。雖然你現在釋放人的業力,但是如果你創造另外一個業力,這個業力超過你之前的業力,它馬上把它取代過來。這個就是阿賴耶識在得果報的時候、這個業在得果報的時候,是看哪一個業力強。

你今生創造一個強大淨土的業力,你前生雖然生死業力還在,但是那個業力已經羸弱了,你可以提前走了。

在《念佛法要》中很多的念佛人,都是念佛三年就往生。古德在當中批註說:為什麼每一個人都念佛三年往生?剛好他的壽命都是三年嗎?不是的,因為他淨業成就了,他剛好三年淨業成就。

祖師大德說:一個人長時間住在廁所旁邊,聞到臭穢的味道,你現在要引導他到王宮里去住,他恨不得早點走。雖然你淨業往生,你也可以選擇我不要急著走,也可以,但是大部分都會提前走,這是人之常情。你在廁所住久了,你總是早點離開早點好,你在娑婆世界待下去,你等於是浪費時間嘛!你也不能親近十方諸佛,修善法也有限。你倒不如到淨土去,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親近十方諸佛。

所以大部分淨業往生的人,都會提前先走,娑婆世界的生命他不要了、他放棄了,但是那得要淨業成就。我們這種隨念往生的,就只好等到最後一天了,

先培養正念。

【214】觀受是苦,

你一直追求感官的快樂是不對的!

  觀身不淨是對治我們對這種感受、所感受的一種攀緣,但是真正的問題在於觀受是苦,這個是調伏愛取煩惱的最重要的根本。

  比方說,有一個人喜歡吃榴蓮,其實你不是真正喜歡吃榴蓮,你是在吃榴蓮時,因為過去的習氣,會給你創造快樂的感受,其實你要的是那個快樂的感受。有些人喜歡睡覺,其實他也不是真的想睡覺,而是他每次睡覺時都會莫名其妙出現一種快樂的感受,他要的是那個感受,他只是假借睡覺讓它出現。所以,你看,如果他真的喜歡吃榴蓮,那榴蓮吃多了,他產生痛苦厭惡的感受,怎麼都不想吃了?

  所以諸位,我們在攀緣時,真正的病根不在於物質本身,其實我們要的是滿足心中那種感受。我們希望那個感受再一次出現,所以去做同樣的事情,這個病根在於感受。

這種感受的追求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今生的感受;第二個,是來生的感受,我們一般有兩種追求。

第一種人福報比較大,他今生的果報是善業起現行,所以他身體健康,眷屬也特別如意,財物也充足,所以他感受的追求,可以在今生盡情地開展出來,追求他的感受。

  追求今生的感受有什麼問題呢?無常敗壞!就是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因為你這樣子追求下去,在死亡到來時你會受不了,因為你踩不住剎車。就是當你把今生的福報花完時,你對感受的期待還是這麼大,你死亡到來時會進入一種非常大的恐怖跟挫折,這種情況就很可能讓你今生墮到三惡道去了。如果你到晚年不收心、不剎車的話,等到福報盡的那一天你就很慘。

  所以追求今生的感受你要面臨總有一天的無常敗壞之苦,這第一個。

  第二個,追求來生的感受。這種人一般來說,是今生福報比較差,可能身體有病痛,可能今生比較貧窮,或者是眷屬也不如意,他把所有的希望放到來生。他今生努力地積集資糧,懺悔業障,廣修善業,幹什麼呢?他對來生有一種期待跟夢想。

  這種情況也有過失。因為你今生在修果報時,就帶著一種攀緣的有所得心,你不是真的為菩提道,為了菩提心而修,為了往生淨土而修,這個發心有問題。所以你來生果報現前時,一定會放逸,因為你前生在修果報時,因地的這個種子就種下了。

  所以,你看現實生活,有些人福報很大,他不攀緣他的福報,還是照樣自在地學佛,因為他以前在修福報時,就不帶業力。

  怎麼知道你這個福報帶業呢?你看這個人福報很大,但是非常忙碌,這個福報在因地時就有問題了,是帶業的福報。你看,你福報很大,他福報也很大,但是你的福報是白天做到晚上,他是輕輕鬆松,因為你們兩個在修福報善業時,一個有所得,一個無所得。

  所以諸位,你今天用攀緣心來造善業時,你是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善業裡面夾雜毒藥,你來生快樂時,根本沒辦法清閒,因為是夾雜了堅定的生死業力的福報。

  所以你今天把快樂的感受放到來生,雖然會享受快樂的果報,但是你第三生一定要付出代價了,因為你的放逸會造罪,所以第三生會墮落。

  所以結論:觀受是苦,你一直追求感官的快樂是不對的。這個事情你要這樣想,我們凡夫追求快樂是可以理解,因為我們就是想要離苦得樂,才有一種修行的動力。但是快樂有兩種:一種透過感官從六根的攀緣得到了,這是佛陀要對治的。就是說,你追求快樂這件事沒有錯,但是錯在你的快樂不能向外面去求得,你要從內心產生的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其實,我們是可以追求一種沒有過失的快樂,更加精緻、更加美妙,而沒有老病死的過失。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為什麼要放棄感官的快樂,而追求我們內心寂靜的快樂?

  在《阿含經》裡面講一個公案,兩個兄弟一起學佛,後來哥哥就出家了,跟著佛陀修學,很快就證得阿羅漢果了。阿羅漢是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阿羅漢在動態時,心中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不取亦不捨,無喜亦無憂。但是阿羅漢一旦靜下來,他雙腿一盤,寂滅樂就現前,他只要入三昧,他的身心世界就充滿了快樂。

  哥哥走上了修行的路線,弟弟後來沒有修行,但是他學佛了,也深信因果了,做慈善事業到處跑。年紀大時,哥哥就入定觀察他弟弟到底怎麼樣了,一看他弟弟往生了,因為修善的關係,投生到一個大富長者的家庭,有三個人照顧他的生活,從小就有人照顧他吃飯,有人照顧他睡覺,有人陪他玩。其中一個照顧他日常生活的保姆,有一天在抱他時不小心失手,把他摔到地上摔死了。摔死以後,他弟弟想想心不甘:我前生修這麼多善業,就是為了求得今生,結果你把我這個快樂的果報給摔死了,他臨終時起瞋心,就墮三惡道去了,變成一頭牛。

  觀察這個因緣以後,哥哥很緊張,就從三昧裡面出來,有一天晚上用神通力飛到那頭牛的前面去,現跏趺坐,放大光明。阿羅漢具三明六通八解脫,不可思議的境界。

  這頭牛剛好在正忙碌的時候,膝蓋都磨破流血了。這個阿羅漢哥哥就說了:你就是我前生的弟弟,前生勸你修行你就不聽,就一天到晚到處跑,你看你現在,累得兩個膝蓋都長滿了膿瘡,就開始說法,說世間無常,無常苦諦的觀念。他弟弟這頭牛,因為阿羅漢的攝受力,它起慚愧心,開始不吃飯絕食,就往生了。

  所以這個地方,佛陀說苦的意思就是說,沒錯,你用善業的力量,你可以在三界裡面換取快樂的果報,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這也是佛陀說的,但是這個快樂是有問題的快樂。第一個你享受快樂時,躁動不安,你看福報愈大的人他心愈不安,不是他故意的,因為他追求的快樂就是動蕩不安。

  第二個他容易造罪。

  所以,佛陀意思就是說,觀受是苦,你應該放棄由六根攀緣六塵所產生的快樂,應該追求更精緻更美妙而沒有過失的快樂。比方說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就是你在佛堂裡面拜佛打坐念佛時,你心中有一種寂靜的快樂,而這種快樂是你可以盡情享受的沒有過失的快樂。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追求快樂的心態沒有錯,但是你應該把眼光放遠一點,你把快樂的訴求要跟淨土的功德結合。就是說追求快樂是一種修行的動力,但是你不能夠把快樂依止在娑婆世界,這個地方問題嚴重,因為你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所以,我們透過這種對感受的追求,慢慢地放棄娑婆世界的愛取,這是講到對治感受的愛取。

【211】這樣的出離心佛法是不承認的!

第二十一卷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二頁,我們看三、觀行即佛。

這一科主要是說明藏教止觀的修學方法。藏教的止觀,整個修學目的就是建立我們一種堅定不可破壞的出離心。

  這種出離心並不是說,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了逆境,比方說身體有病痛或者是親屬的背棄,這種痛苦激發產生的出離心。日常生活逆境的刺激,產生的出離心是不堅固的,因為你只能在逆境生起出離心,當你人天快樂現前時,你的出離心就破壞了。

  你這個出離心是不全面的,只能在逆境時活動,這種出離心在佛法是不承認的,沒有用的。因為你臨終時,順境逆境都會考驗你。所以你這種出離心是一個假相。

  所以,我們要培養的是一種堅定的、不可破壞的、禁得起考驗的出離心。這種出離心的重點在於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藏教是怎麼培養出離心呢?只有一句話,就是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藏教人觀察人生跟我們凡夫不一樣。我們凡夫看人生是攀緣它的假相,人事的相狀在那個地方動來動去,然後起任何的妄想;藏教人看人生,是把這些假相撥開來,看到生滅假相後面那個道法。經過佛陀的開導就是說人生種種假相的背後就是無常變化。

  也就是說,在三界你得一個果報,你的生命它就不是一條直線,它是一個很多拋物線的結合,是動蕩不安的。所以即便你努力地積集一個善業的力量,在三界得到一個快樂的果報,比方說大國王,比方說大富長者,但是當你要享受快樂時,你發覺這個快樂的果報是不安穩的。也就是說,你過去努力積集資糧,今生在享受快樂時,你也沒有辦法高枕無憂。所有的快樂都必須夾雜你的擔憂跟怖畏,因為它不斷地變化,讓你非常沒有安全感。所以三界的果報你是要付出代價的。

  從這個快樂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三界沒有真實的快樂。它沒有給你安全感,這種快樂就不是真的快樂,因為你經常活在得、失中,今天快樂多一點,明天快樂少一點,你一直受到得失的衝擊跟傷害,你根本沒有快樂可言。

  所以,整個藏教的核心思想,就是從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一語道破整個三界的真相,所以透過三界的不安穩性而建立的出離心是堅固的。

因為無常的相貌通於整個三界,包括我們人間、天上、三惡道,所以我們透過道理思惟,所得到的出離心是不可破壞的。這個出離心的概念,在整個大乘佛法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它是整個菩提心、整個空正見的基礎。

講感應神通的兩大重罪

——淨界法師

第二個,宣談感應神通。「妄言天來、龍來、鬼神來等」,這是大妄語的第二種情況。你沒有談你果證,但是你說在拜佛時、打坐時有天人來跟你頂禮,或者是龍來了、鬼神來了,乃至於你說在夢中釋迦牟尼佛親自跟你加持灌頂等等,這種都是過人之法,一般人做不到。宣談感應神通,這第二種。

這種情況是虛而不實,那你的目的幹什麼呢?「誑惑世人」,這就大妄語了。

這大妄語的罪是很重的,甚至於影響到佛教的興衰,這個我們待會再說明。

這個影響的層面很廣,因為你擾亂了整個佛法的秩序,而且你對眾生產生嚴重的誤導。

在《楞嚴經》說這個大妄語,你去讀讀《楞嚴經》的四種清淨明誨,你講感應神通,講個人果證,它認為這不是妄語而已,在《楞嚴經》,他是犯兩條罪:妄語戒跟偷盜戒。

為什麼講感應神通是偷盜罪呢?

《楞嚴經》上說,你盜取三寶。三寶的目的是建立大家一個正知正見,緣起的正見,如是因如是果,結果你這樣一講,三寶的功德都破壞了,他再也不相信三寶了,怎麼如法修學,斷惡修善,他根本不信這一套了,我怕啥?我做什麼事情,我師父幫我加持一下就好了!

你給他一個錯誤的知見,他再也不老實修行了,所以你等於是把他三寶的功德從他心中奪走了。

他本來是一個如法的修行者,每天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結果你這麼一宣說,把他的知見擾亂了。他本來心中還有法,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結果你這麼一誤導,他聽到感應神通以後,他的佛法僧三寶的功德消失了,所以你盜取了他心中的三寶,你就知道這個罪有多重了。

淨界法師:

修行最怕一開始錯用心,

你後面加行都沒有用!

我們一般人修習佛法不太重視根本,尤其是初學者,他一出家就想要一天拜佛拜幾拜,念佛念幾聲,要誦幾部經典。當然這個都很好,但是我們忽略了根本,最後的結果就不是我們要的結果。本經後面會講到「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你因地拿沙去煮,你煮了一輩子,結果還是沙。

印光大師文鈔講到一個公案:有一個人他每天拜佛很用功,念佛也念得很多,但是他越拜佛念佛,他的脾氣越大,他不知道怎麼辦。他就問印光大師,印光大師說:「你這一念心沒有調好,你這一念心都是向外攀緣,你用攀緣心念佛,用攀緣心來拜佛,你要小心!你來生不是求生到淨土,你來生到阿修羅法界去。」

我們這一念心是個根本,你是一個葡萄的種子,它終究是成就葡萄;你是一個蘋果的種子,它最後一定變成蘋果。你的加行只是加快它的速度而已,頂多你在阿修羅當中只是一個大福報的阿修羅,你拜佛念佛變成一個大福報的阿修羅,但是你阿修羅的本質沒有改變。

我希望大家抓到你的根本!每一件事情都有根本,你看你要煮飯,飯的根本是什麼?你要拿米,米是飯的根本。成佛也有成佛的根本,你找到你那不生不滅的本性。如果你今天沒有掌握那成佛的根本,你怎麼修行你不可能成佛,因為你根本上就是錯的。

我們從前面一路走來,阿難尊者問佛陀成佛的法門,佛陀到這個地方,什麼法門都還沒講,先找到你的根本。因為你第一步錯了,後面就錯了,後面修行都沒有用。所以古人講,修行最怕一開始錯用心。無始劫來錯用心那就完了,你後面加行都沒有用。你本身是一種嗔心的個性,用功下去嗔心越大,阿修羅法界;你是貪心的個性,用功下去,變成魔王魔眷屬。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就是你要先掌握一個根本——什麼是成佛的根本,什麼是生死的根本。

淨界法師 :一天到晚認為自己業障深重,到最後你果然業障深重。

法身德——「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法身德就是我們本來沒有生死,生死是你的妄想執著變現出來的,所以你只要把你的感覺、妄想、執著,這三個慢慢放下,生死本來就沒有——「本來沒生死,生死由心現」。所以我們的真如本性——本來沒有煩惱、本來沒有業障、本來沒有生死,那是因為我們錯誤的向外攀緣,所以產生虛妄的煩惱、產生虛妄的業障、產生虛妄的生死,這個相狀就在心性的本體裡面,慢慢的顯出來,但是我們只要逆轉,開始回歸到我們的真如,開始依止智慧、依止發願,這個時候,這些相狀就消失掉了。

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真如是具足這麼多的功德,而這些功德跟真如的清淨本體是不離、不斷、不異,它永遠沒有離開我們,而且它也沒有一個斷滅的時候,而且它跟真如又是不異,又不是兩個東西。乃至一切的清淨的佛法功德,我們真如通通滿足而沒有欠缺,名為如來藏,在因地叫如來藏了,在果地叫如來法身。

它的意思就是說,這句話的假觀,這個如實不空就是說,說有一個大富長者,他有很多錢,他有一個小孩,他的家很有錢,但是他跑出去了,他跑出去在外面流浪,搞久了,他自己認為他是一個乞丐,其實他是很有錢,但是他不知道,因為他不想回家嘛,他就在外面流浪流浪流浪……他認為他就是一個乞丐,然後就過著乞丐的生活,那麼搞久了,他就認為我就是一個乞丐。他心中產生一個固定的相狀,就認為說:誒,我是一個生死凡夫了,大乘經典所說的東西,我通通做不到,因為它是佛的境界,你自己跟佛菩薩切割。世間上的事情,你說做不到,你果然就做不到了。

所以你不能老是認為你業障深重,你一天到晚認為你業障深重,你到最後,你果然業障深重!你要想說:我本來沒有業障,那是因緣所生法。所以這個乞丐後來是佛陀派人去把他找回來,在《法華經》是這樣講。所以我們的心性本來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乃至於常樂我淨義故」,但是我們沒有用正確的方法,把它開顯出來。

在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講一個公案,值得我們去省思。《竹窗隨筆》說蓮池大師的寺廟,它的山下有一個外道,估計是修道教的,一個在家居士。他有一種加持力,他持一種很特殊的外道的咒,拿那個咒水給人家吃,不管什麼病一吃就好。蓮池大師本來不相信,外道哪有那麼好的妙法呢?他就化裝成一個一般人,蓮池大師就混進去裡面看是怎麼回事,結果蓮池大師看完以後,他贊美:這個人不簡單,一念的平等大願,啓發了真如的功德,產生加持力。

蓮池大師說:我們慚愧啊,他修的是一個外道的法,他的法力很薄弱,但是他心力強,因為任何人供養他,他從來不看的,他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你來,他就盡心盡力為你服務。他說他產生一種類似菩提心的平等的悲願,他有一種幫助眾生的願力,而這個願力,把他的真如的功德打開了,一念的平等大願,而產生加持力。蓮池大師說:我們如果用這種心態,來修佛法,那是什麼境界?那法力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那加起來不得了!你看他用這種心力去修外道法,尚且如此!就是說這個人能力很強,但是他的工具不好,他開的是一個腳踏車,那如果這個人開的是一個轎車,那不得了——說這個人來學佛,不得了!

所以,我們的真如本性的功德,我們為什麼沒有開啓?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發一個平等的大願,我們活在執著當中、相狀當中。我們真如不是沒有功德,佛陀說:「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有六大功德。我們心中有很多珍寶,但是我們要有鑰匙把它打開,就是你要發願,你要有願力。怎麼發願,我們後面會講到。

與人接觸,用這個道理去「觀」。

上淨下界法師

諸位,我們可以試試看。你如果情緒不好很痛苦的時候,有一種很熱惱的力量在干擾你,你去查你的心中--仁者心中必有一物。就是你產生錯誤的聯想,而且這個聯想一定是單向的聯想:這個人真是壞,我對他這麼好,他竟然忘恩負義。其實你應該怎麼辦呢?你應該想:這個人他不是好、也不是壞,他是一個因緣法。雙向否定,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經常用雙向否定,你的內心會慢慢慢慢從不平等而變成平等。

我們內心當中,經常生起一種不平等的單向思考,落入有所得的好壞得失當中,所以我們產生了很多的痛苦。這個時候,佛陀要我們修四尋思,用這種雙向的否定思考,使令我們安住在一種平等的、無分別的內心狀態,這個地方就是我們講的破遍計執。

我們一個修行人,你要經常去觀照你的念頭:一天當中,你的心都在想什麼事情?如果你發覺你一天當中,睡覺不算,你都在這些人事上分別:這個人對我很好,那個人對我怎麼樣,這個事情對我有什麼得失……你都在這個人事因緣上打轉,你的生命很難增上。你來生來的時候,還是這樣子,沒有增上的力量。

一個修行人,遇到人事的時候,要往道理上去會。這個人對我很好,你要思惟它的道理:哦!我前生跟他結善緣。這個人對我很不好,我前生跟他結惡緣。就是說,一個修行人心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觀察道理。這個人事只是借事來顯理。當然我們從人事當中--哦!你看這個人長得很莊嚴,他前生有持戒的功德。你不要在那個人事上的莊嚴去打轉。就是說,看到什麼因緣,你就想到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