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B緣起如幻/隨緣妙用

(一)(二)

奢摩他力常知止,

毘婆舍那妙緣起,

寂照不二三摩地,

非一非異總菩提。

==============

(一)

奢摩他力常知止,

毘婆舍那妙緣起,

寂照不二三摩地,

非一非異總菩提。

==============


一般

對"緣起法"

不瞭解的人來說,

會認為佛陀所教導的"法",

是在談

世間空無的斷見

或一個妙不可言的殊勝境界,

但是這都不符合緣起的法則。


其實,

佛陀所教導的"緣起法",

是"如實知見"

世間的一切自然的法則。


因此

"緣起法"

是不落入

空無的斷見

與永恆的常見,

"緣起法",

是行於中道不落兩邊。


佛陀教導當下的事物,

是由"因緣而生起的"。


所以

不是斷見,

斷見是

"無所從來,沒有來處";

當下的事物是"緣起的",

它也不是常見,

因為事物

是從因緣而生的,

"沒有主體(緣生性空)"。


*********************

因此,

世間事物的實相是緣起,

所以

緣起是世間事物的真理。

*********************


~網路轉載~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二)

奢摩他力常知止,

毘婆舍那妙緣起,

寂照不二三摩地,

非一非異總菩提。

==============


當下

"所覺醒的佛法"

不是在經典中找到的。


但我們

想知道佛陀所說的"法義",

就需要"研讀經典",

並且

直接去

"觀照自己的身心",

(正念真如)

而且

不執著

於任何外在的事物,

(遠離諸幻)

我們只要對

自己內在的身心

保持"正念"即可。


"楞嚴經"曰:

如來本起因地,

最初發心,

先以直心正念真如,

始能遠離諸幻。


正念,即是覺照。

須經直覺照真如本性,

方能知其是幻也。


由此可見

必須先悟

如如不動之本性,

乃能不取於相矣。


不但應

向「不取」上堅持,

還須

向「如如」上覺照。


~網路轉載~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金剛經"曰: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當知

自性,是真實體,

無明,是虛妄相。


一真一妄,

雖無始來,和合為一。

實則"表合裏不合",

本不相應,各不相涉也。


《圓覺經》云:

此無明者,非實有體。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

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

學佛首須信此,

入道乃得其門。

*************


妄心之起,

即由正念之鬆。

正念提起,妄念便無。

自然之理,並非奇特。


"知幻即離,離即知幻",

非兩事也。

此是

除妄最直捷、

最扼要之方法。


"時時如此覺照",

不少放逸。

我見從何而起耶。


不一觀不異,

一念不生,而實相生矣。


不一入不異,

除分別執著,亦即無我。


**********************

迨至"一念不生",

人我法我,尚復何存乎。

"真無我之妙法"也。

此為

開佛正知,開佛正覺也。

**********************


**********************

"因緣生法(緣起法)",

一切法之生,不外因緣。

故法

即因緣所生之果。

無異言

一切法不外因果。

「因果」攝一切法盡。

(故"世出世間事不外因果")

(明"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

**********************


**********************

"放下就是,放下智慧"。

轉煩惱業苦海(緣起法),

為智慧功德海(法身偈)。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惟覺老和尚"法語:

"隨緣十四句"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緣去緣來,緣生緣滅;

隨緣任運,知進知退;

廣結善緣,開創新機;

善緣和合,成就大事;

得之勿喜,失之勿憂;

堅住正念,任心自在。

以智慧"明鑒"本心(亦名真如),

以禪定"安樂"本心(亦名自性),

以精進"堅固"本心(亦名實相),

以忍辱"滌蕩"本心(亦名法身),

以持戒"清淨"本心(亦名寂滅),

以布施"解脫"本心(亦名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