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朵花裡看六度精神

《觀經》上品上生者,應具諸戒行,讀誦大乘,修行六念。

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迴向發願,

其實亦即奉行六度也。

佛法面面顧到,六念是大(小)乘普遍共學,

修學大乘沒有不修六念的。

花朵的六度精神/佛弟子文庫

2012/01/02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讲众生得度有六种方法,称为六度。

从一朵花,也可以看出花具有六度的精神:詳見後/

淨空法師:

【修行六念,學習一切恭敬,奉行六波羅蜜】

觀看次數:428次2022年3月22日

詳見後/

念天,用現在話說,大自然,對待大自然有敬畏之心,尊重。我們每天早課把它列上,一定禮拜樹木花草眾靈,山河大地,十方剎土微塵世界。天有光明、慈祥的意思,實際上,無一不是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德能,增長自己的智慧。

迴向發願,天天不間斷修學這些功德,迴向極樂世界,願生淨土。奉行六波羅蜜,就是修諸功德。天天要做,時時刻刻要做,

日常生活當中,"學習一切恭敬",

就是"恭敬自己的性德"。

因為一切法全是自性變現,

我們深深相信,"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念天,用現在話說,大自然,對待大自然有敬畏之心,尊重。我們每天早課把它列上,一定禮拜樹木花草眾靈,山河大地,十方剎土微塵世界。天有光明、慈祥的意思,實際上,無一不是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德能,增長自己的智慧。

迴向發願,

天天不間斷修學這些功德,

迴向極樂世界,願生淨土。

奉行六波羅蜜,就是修諸功德。

天天要做,時時刻刻要做,

日常生活當中,

學習一切恭敬,

就是恭敬自己的性德。

因為"一切法全是自性變現",

我們深深相信,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體唯淨心,無境唯識。

一心念佛,轉識成智。

以智慧"明鑒"本心(亦名真如),

以禪定"安樂"本心(亦名自性),

以精進"堅固"本心(亦名實相),

以忍辱"滌蕩"本心(亦名法身),

以持戒"清淨"本心(亦名寂滅),

以布施"解脫"本心(亦名涅槃)。

一朵花也具有六度精神!

2019-01-21 由 禪意靜美 發表于美文

佛講度化眾生有六種方法,稱為六度。

從一朵花,也能看出花具有六度的精神:

一、布施:

花開時流露清香,展現美麗的姿容,

令人一見心生愉悅,帶給人歡喜,因此它有"布施的精神"。

二、持戒:

花守時守分,總在一定的時節、範圍綻放,不像葛藤會攀附在其他的植物上。

它雖美麗,但不會侵犯別人,所以具有"持戒的精神"。

三、忍辱:

花開之前須經種子深埋土裡,歷經一段時日的孕育,

其間必須忍受黑暗、潮濕、寂寞,而後抽芽;

乃至開花後,還要耐得住風霜雨雪,

以及蜂蝶采蜜時的傷害,

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

四、精進:

一朵花,無論花期長短、久暫,總是努力散布花的芬芳香味,展現它最美的一刻;

即使謝了,仍舊「化作春泥更護花」,甚至留下種子,為繼起的生命而努力不懈,生生不息,所以具有"精進的精神"。

五、禪定:

花靜靜的開放,表現出寧靜、祥和、安忍的氣質,這就是"禪定的境界"。

六、般若:

花有各種顏色、大小、香味,千變萬化,奇妙不已。花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蘊含無限的智慧,值得探討。

因此,一個人若能懂得欣賞花的美,必能升華精神生活。能夠從賞花、看花中獲得啟示,這也是一種修行。

古代有許多祖師大德就是在

"觀看"

花開花謝的無常變化中,明心見性,

所謂

鬱郁黃花無非般若,

青青翠竹皆是妙諦,

正是這個道理。

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


南無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

程依帆的貼文讚:「從一朵花裡看六度的精神 佛教講眾生得度有六種方法,稱為六度。 從一朵花,也可以看出花具有六度的精神: 布 施 花開時流露清香,展現美麗的姿容,令人一見心生愉悅,帶給人歡喜,因此它有佈施的精神。 持 戒 花守時守分,總在一定的時節、範圍綻放,不像葛藤會攀附在其他的植物上。它雖美麗,但不會侵犯別人,所以具有持戒的精神。 忍 辱 花開之前須經種子深埋土裏,歷經一段時日的孕育,其間必須忍受黑暗、潮濕,寂寞,而後抽芽; 乃至開花後,還要耐得住風霜雨雪,以及蜂蝶採蜜時的傷害,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 精 進 一朵花,無論花期長短、久暫,總是盡力散布花的芬芳香味,展現它最美的一刻; 即使謝了,仍舊「化作春泥更護花」,甚至留下種子,為繼起的生命而努力不懈,生生不息,所以具有精進的精神。 禪 定 花靜靜地開放,表現出寧靜、祥和、安忍的氣質,這就是禪定的境界。 般 若 花有各種顏色、大小、香味,千變萬化奇妙不已。 花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蘊含無限的智慧,值得探討。 因此,一個人若能懂得欣賞花的美,必能昇華精神生活。 甚至修行也不一定是誦經、拜佛才是修行; 能夠從賞花、看花中獲得啓示,這也是一種修行。 古代有許多祖師大德就是在觀看花開花謝的變化中,明心見性,所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諦」,正是這個道理。」

花朵的六度精神/佛弟子文庫

2012/01/02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讲众生得度有六种方法,称为六度。从一朵花,也可以看出花具有六度的精神:

布施:花开时流露清香,展现美丽的姿容,令人一见心生愉悦,带给人欢喜,因此它有布施的精神。

持戒:花守时守分,总在一定的时节、范围绽放,不像葛藤会攀附在其他的植物上。它虽美丽,但不会侵犯别人,所以具有持戒的精神。

忍辱:花开之前须经种子深埋土里,历经一段时日的孕育,其间必须忍受黑暗、潮湿、寂寞,而后抽芽;乃至开花后,还要耐得住风霜雨雪,以及蜂蝶采蜜时的伤害,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

精进:一朵花,无论花期长短、久暂,总是努力散布花的芬芳香味,展现它最美的一刻;即使谢了,仍旧“化作春泥更护花”,甚至留下种子,为继起的生命而努力不懈,生生不息,所以具有精进的精神。

禅定:花静静的开放,表现出宁静、祥和、安忍的气质,这就是禅定的境界。

般若:花有各种颜色、大小、香味,千变万化,奇妙不已。花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蕴含无限的智慧,值得探讨。

因此,一个人若能懂得欣赏花的美,必能升华精神生活。甚至修行也不一定是诵经、拜佛才是修行;能够从赏花、看花中获得启示,这也是一种修行。古代有许多祖师大德就是在观看花开花谢的无常变化中,明心见性,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谛”,正是这个道理。

《觀經》上品上生者,應具諸戒行,讀誦大乘,修行六念。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迴向發願,其實亦即奉行六度也。佛法面面顧到,六念是大(小)乘普遍共學,修學大乘沒有不修六念的。


前面是三寶,念佛、念法、念僧,三寶是覺正淨。惠能大師在《壇經》講三皈依,他不用佛法僧,用覺正淨傳授三皈,他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用這個字樣,大概那個時代,佛法在世間就有很多人誤會,著相了。皈依佛一定是泥塑木雕,皈依法一定是經典,皈依僧是出家人,錯了,這些是三寶的表法。


一切佛像代表性德,菩薩、阿羅漢塑像代表修德,全代表自己。佛表大覺,大徹大悟,法表正知正見,僧表清淨,懂這個意思,真皈依了。看到佛像,想到覺而不迷。看到經卷,立刻想到正而不邪,經典是正知正見。看到出家人,就想起六根清淨,一塵不染。


淨而不染是僧寶,覺而不迷是佛寶,正而不邪是法寶,一點迷信沒有。看到出家人,他持不持戒與我不相干,他是好的出家人,不好的出家人,不相干。看到這個相,馬上想到自己六根清淨,一塵不染,真皈依了。念三寶是念這個,千萬不要搞錯。


念戒,十善、三皈、五戒、十戒有沒有做到?念,不做,沒用,要做。施代表什麼?中國古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換句話說,不願意別人對待我的,我就不應該對待別人。我喜歡看到人歡喜,我見人一定很歡喜,就是施,先施。


我願意別人讚歎我,我就先讚歎別人,我願意別人幫助我,我要先幫助別人。布施懂得愛人,愛天地萬物,布施愛心,布施關懷,布施照顧,布施幫助,能這樣做人,無往而不利。


念天,用現在話說,大自然,對待大自然有敬畏之心,尊重。我們每天早課把它列上,一定禮拜樹木花草眾靈,山河大地,十方剎土微塵世界。天有光明、慈祥的意思,實際上,無一不是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德能,增長自己的智慧。


迴向發願,天天不間斷修學這些功德,迴向極樂世界,願生淨土。奉行六波羅蜜,就是修諸功德。天天要做,時時刻刻要做,日常生活當中,學習一切恭敬,就是恭敬自己的性德。因為一切法全是自性變現,我們深深相信,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405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