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憨山觀心無相光明皎潔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憨山老人夢遊集》

百千世界空華影。一片身心水月光。

《憨山老人夢遊集》

百千世界空華影。一片身心水月光。

伎倆窮時消息斷。可中無處著思量。

地爐無火石床寒。瓦鼎香消坐夜殘。

萬籟聲沉心更寂。卻疑身在鏡中看。

寒雨瀟瀟風滿林。蓮花漏永夜沉沉。

誰知舉世難醒夢。盡是光明般若心。

夜深獨坐事枯禪。撥盡寒灰火不然。

忽聽樓頭鐘磐發。一聲清韻滿霜天。

雪滿乾坤萬象新。白銀世界裏藏身。

坐來頓入光明藏。此處從來絕點塵。

平湖冷浸菱荷衣。湖上青山絕是非。

塵跡盡消人世遠。白雲鷗鳥總忘機。

湛海波澄一物無。寒空深夜月輪孤。

但看萬里纖雲斷。自覺冰心在玉壺。

一念忘緣寂寂。孤明獨照惺惺。

看破空中閃電。非同目下飛螢。

雲散長空雨過。雪消寒谷春生。

但覺身如水洗。不知心似冰清。

文字眼中幻翳。禪那心上浮塵。

內外一齊拈卻。大千世界全身。

清淨涵空寶鏡。春來水滿彭湖。

照徹廬山面目。月如額上明珠。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

但見冰消澗底。不知春上花枝。

卍新纂續藏經 第七十三冊 No. 1456

管理好我們這顆心/佛弟子文庫

淨慧法師 2011/12/15

有一種內觀法門,在座的可能有人參加過。修內觀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在十天當中,每個人一句話都不要說,都向內觀照,這就是內觀。

呆若木雞的精神/佛弟子文庫

2014/04/12

人在修道之後,能夠次第培育觀心的功夫。對於外境的刺激,他和其他人一樣,全都會起反應。但是,當他將這些反應釋放出來之前,會進行一個審視、甄別、過濾、增減的過程。

心性本淨

簡介

說明

心性清淨,意譯為明淨心、明光心、光淨心、明心、清淨心,佛教術語,形容心非常清淨而又光明的狀態,經由禪定修行,就可以體驗到這個狀態。部派佛教中,大眾部與分別說部皆主張心的本性是清淨的,禪定修行只是恢復了心的本來狀態,又稱為本性清淨、自性清淨心。 大乘佛教中通常將心性本淨,對應到菩提心或如來藏。 維基百科

了了常明

自性清淨心

亦名真如

無在無不在

平等一如 心體無滯

一切即一 一即一切

來去自在

不停滯在任何一處

六度萬行

修一切善 離一切相

復能

離一切相 修一切善

如是奉持

以圓滿般若波羅蜜

了了常明

自性本空寂、

無物、無念、無相。

"六祖法寶壇經"曰:

自性本自清淨,

自性能生萬法。

===============


了一切法,悉隨心現。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無境唯識,心外無法。


廻光返照,觀心觀慧,

柔和忍辱,微笑沈默,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不為所轉,不須爭辯。


任何的稱譏和毀譽,

不產生傲慢和沮喪。


久而久之,自然而然,

便領會到佛心的妙處。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轉念工程的重要性

學佛

即是轉識成智

須學會轉境界

境隨真心轉

若能轉境 則同如來

觀緣生

內明三際心不可得

觀空相

外瞭一切法本不生

觀諸法緣生

即是

觀諸法空相

相若空時 豈復有取

則如如不動矣

學習學會

韜光養晦 大智若愚

柔和忍辱微笑沈默

了了常明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不為所轉 不須爭辯

無論什麼風吹過

不在心裡留下波動

任何的

讚譽和譭謗

不產生

傲慢和沮喪

自然而然

領會到佛心妙處

常行

柔和忍辱法

安住

慈悲喜捨中

華嚴經

菩薩願行 六度萬行

慈悲喜捨 歷事鍊心

禪心無私

觀身非身 鏡像水月

如鏡中像 如水中月

禪悅無我

觀心無相 光明皎潔

自然

領會到

真如佛性妙處

常行

柔和忍辱法

安住

慈悲喜捨中

華嚴經

菩薩願行 六度萬行

慈悲喜捨 歷事鍊心

柔和忍辱微笑沈默

觀慧

禪心無私

觀身非身 鏡像水月

禪悅無我

觀心無相 光明皎潔

自然領會

"佛心妙處"

常行

柔和忍辱法

安住

慈悲喜捨中

華嚴經

菩薩願行 六度萬行

慈悲喜捨 歷事鍊心

"觀照自心"

柔和忍辱微笑沈默

利益一切衆生是也

"苦而不言 喜而不語"

此為做人的最高境界

昇華人生最勝之磁場

了一切法

悉隨心現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無境唯識 心外無法

廻光返照

觀心

柔和忍辱 微笑沈默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不為所轉 不須爭辯

任何

稱譏毀譽

傲慢沮喪

自然

領會佛性妙處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憨山大師

觀心銘一

觀身

非身 鏡像水月

觀心

無相 光明皎潔

一念不生 虛靈寂照

圓同太虛 具含眾妙

不出不入 無狀無貌

百千方便 總歸一竅

不依

形氣 形氣窒礙

莫認

妄想 妄想生怪

憨山大師

觀心銘二

觀身

非身 鏡像水月

觀心

無相光明皎潔

諦觀

此心 空洞無物

瞥爾

情生 便覺恍惚

急處回光 著力一照

雲散晴空 白日朗耀

內心不起 外境不生

"但凡有相 不是本真"

憨山大師

觀心銘三

觀身

非身 鏡像水月

觀心

無相 光明皎潔

念起即覺 覺即照破

境來

便掃 掃即放過

善惡之境 隨心轉變

凡聖之形 應念而現

持咒觀心 如磨鏡藥

塵垢

若除 此亦不著

憨山大師

觀心銘四

觀身

非身 鏡像水月

觀心

無相 光明皎潔

廣大神通自心全具

淨土天宮逍遙任意

不用

求真 心本是佛

"熟處若生 生處自熟"

"二六時中 頭頭盡妙"

觸處

不迷 是名心要

憨山大師《觀心銘》

憨山大師 2011/07/29

觀身非身,鏡像水月。觀心無相,光明皎潔。

一念不生,虛靈寂照。圓同太虛,具含眾妙。

不出不入,無狀無貌。百千方便,總歸一竅。

不依形氣,形氣窒礙。莫認妄想,妄想生怪。

諦觀此心,空洞無物。瞥爾情生,便覺恍惚。

急處回光,著力一照。雲散晴空,白日朗耀。

內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念起即覺,覺即照破。境來便掃,掃即放過。

善惡之境,隨心轉變。凡聖之形,應念而現。

持咒觀心,如磨鏡藥。塵垢若除,此亦不著。

廣大神通,自心全具。淨土天宮,逍遙任意。

不用求真,心本是佛。熱處若生,生處自熟。

二六時中,頭頭盡妙。觸處不迷,是名心要。

憨山大師《觀心銘》

憨山大師 2011/07/29

觀身非身,鏡像水月。觀心無相,光明皎潔。

一念不生,虛靈寂照。圓同太虛,具含眾妙。

不出不入,無狀無貌。百千方便,總歸一竅。

不依形氣,形氣窒礙。莫認妄想,妄想生怪。

諦觀此心,空洞無物。瞥爾情生,便覺恍惚。

急處回光,著力一照。雲散晴空,白日朗耀。

內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念起即覺,覺即照破。境來便掃,掃即放過。

善惡之境,隨心轉變。凡聖之形,應念而現。

持咒觀心,如磨鏡藥。塵垢若除,此亦不著。

廣大神通,自心全具。淨土天宮,逍遙任意。

不用求真,心本是佛。熱處若生,生處自熟。

二六時中,頭頭盡妙。觸處不迷,是名心要。

呆若木雞的精神/佛弟子文庫

2014/04/12

人在修道之後,能夠次第培育觀心的功夫。對於外境的刺激,他和其他人一樣,全都會起反應。但是,當他將這些反應釋放出來之前,會進行一個審視、甄別、過濾、增減的過程。他能夠判斷,有些反應是對的,有些則是錯的,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有些是善的,有些是惡的。對於對的、真的、善的那一部分,就予放行。因為有了這樣一個過程,所以,修道之人,往往會表現的有點慢吞吞的。

做事,是往外境求法。修道,是往內心求法。做事日久,則鋒芒日利,心機愈深。修道日久,則鋒芒日削,耳目愈拙。內心是池塘,則秋葉塵埃,即可蕩起漣。內心如大海,則山崩地裂,不足揚其波。當然,修道甚深並且做事也到如如不動的人也有,其緣難得,雖百年而無一二。

古人對此認識深刻。抱誠守拙,就是這個意思。真誠的心是很容易丟的,所以要緊緊地抱住,免得摔壞了。審慎、質樸、簡約的做事風格是不容易堅持的,因此要加以堅持。有些人急於表露自己的聰明銳利,那只是因為他並不聰明銳利。有些人急於表現得高人一等,那只是因為他還低到泥裡。所以,古人早就明白,修道之人,往往看起來有點木訥,有點沉悶,有點遲緩,像個木雞。

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也是這樣。我們為什麼覺得自己又聰明,又勇敢,一遇到什麼不容易的事情,就立即跳起來?為什麼我們的眼睛銳利,總是能夠洞察一切,誰佔了便宜,誰吃了虧,誰多拿了獎金,總是一目瞭然?為什麼我們一聽見什麼,或者一看見什麼,心裡頓時就起了巨大的波瀾?因為我們是不合格的佛弟子,我們連那隻雞也不如呢。

所以,一個佛教徒確實要有一點呆若木雞的精神。低頭走路,好像看不見別人的過失。閉目養神,好像不注意身邊的事物。說話緩慢而溫和,似乎沒有爭辯的力氣。這就是木雞精神,無論什麼風吹過,不能在心裡留下波動,無論什麼讚譽和譭謗,都不能讓你產生憍慢和沮喪。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但是真正對佛陀生出真切信心的人,就能夠領會這一妙處。

呆若木雞的精神/佛弟子文庫

2014/04/12

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所以有「御馬」的說法。在《雜阿含經》裡講,馬伕訓練馬匹,分剛烈、柔弱以及剛柔併用,如果這三種辦法都不好用,這匹馬就成了個無用的廢物,必須殺掉!佛陀說他教化世人,也是這三種方法,三個方式都不好用的時候,也要把這個無用的廢物殺掉!當然,佛說的殺掉,是幽那個馬伕一默,意指不要理睬。

事實上,中國人對於調伏人心,自古以來就有極高明的智慧。其中莊子說的訓練鬥雞的故事,就暗合了佛陀的深意。當時國王找了一隻聰明勇敢的雞,繼續加以訓練,試圖使它成為雞中之王。過了十天,國王問,訓好了嗎?答曰,沒有好,因為這隻雞,高昂著脖子,呈現驕傲的氣質。又過十天國王再問,答曰,仍然沒有好,因為這隻雞,一聽見旁邊有聲音,或者看見眼前有東西,就做出反應。再過十天,仍然答曰,沒有好,因為這隻雞呢,眼睛十分銳利,氣勢還是很盛。

最終,這只最厲害的雞被訓練成了。它什麼樣子呢?雖然偶爾也叫兩聲,但動作很小,基本總是處於靜止狀態。無論是什麼聲音,什麼事物,什麼景象,都不能讓它有反應,遠看上去,就像一隻木雕似的。雖然它沒有高昂的氣勢和銳利的眼睛,其他雞看見它只有落荒而逃的份了。

在大自然生存競爭裡,跑得越快,意味著生存幾率越高。人類社會盡管已經實現了空前的財富創造,但是生存競爭的心卻愈演愈烈,遠勝於前。所以,我們所受的主流教育,也是訓練你反應越快越好,甚至是越激烈越好。

人心是極複雜的工作系統,能夠創造春風朗月,清泉雨露,也能創造利劍刀鋒,鴆毒猛藥。為求見效迅捷,心往往就會選擇極剛猛的手段。有個北京小夥子,本來剛出獄不久,在停車的時候,與一位推著嬰兒車的母親發生爭執。他正在醉中,大怒難遏,竟然將嬰兒車高高舉起,將嬰兒摔死在當街。我們或許會覺得是酒精讓他失去了意識,其實不對。他恰恰是要故意地摔死這個嬰兒,因為他的憤怒,要給予這個母親最嚴厲的懲罰,否則怎麼能夠震懾那些對他不夠恭敬、不夠順從的人?而酒精,只是幫助他掩蓋了恐懼和克制。

人在修道之後,能夠次第培育觀心的功夫。對於外境的刺激,他和其他人一樣,全都會起反應。但是,當他將這些反應釋放出來之前,會進行一個審視、甄別、過濾、增減的過程。他能夠判斷,有些反應是對的,有些則是錯的,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有些是善的,有些是惡的。對於對的、真的、善的那一部分,就予放行。因為有了這樣一個過程,所以,修道之人,往往會表現的有點慢吞吞的。

做事,是往外境求法。修道,是往內心求法。做事日久,則鋒芒日利,心機愈深。修道日久,則鋒芒日削,耳目愈拙。內心是池塘,則秋葉塵埃,即可蕩起漣。內心如大海,則山崩地裂,不足揚其波。當然,修道甚深並且做事也到如如不動的人也有,其緣難得,雖百年而無一二。

古人對此認識深刻。抱誠守拙,就是這個意思。真誠的心是很容易丟的,所以要緊緊地抱住,免得摔壞了。審慎、質樸、簡約的做事風格是不容易堅持的,因此要加以堅持。有些人急於表露自己的聰明銳利,那只是因為他並不聰明銳利。有些人急於表現得高人一等,那只是因為他還低到泥裡。所以,古人早就明白,修道之人,往往看起來有點木訥,有點沉悶,有點遲緩,像個木雞。

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也是這樣。我們為什麼覺得自己又聰明,又勇敢,一遇到什麼不容易的事情,就立即跳起來?為什麼我們的眼睛銳利,總是能夠洞察一切,誰佔了便宜,誰吃了虧,誰多拿了獎金,總是一目瞭然?為什麼我們一聽見什麼,或者一看見什麼,心裡頓時就起了巨大的波瀾?因為我們是不合格的佛弟子,我們連那隻雞也不如呢。

所以,一個佛教徒確實要有一點呆若木雞的精神。低頭走路,好像看不見別人的過失。閉目養神,好像不注意身邊的事物。說話緩慢而溫和,似乎沒有爭辯的力氣。這就是木雞精神,無論什麼風吹過,不能在心裡留下波動,無論什麼讚譽和譭謗,都不能讓你產生憍慢和沮喪。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但是真正對佛陀生出真切信心的人,就能夠領會這一妙處。

管理好我們這顆心/佛弟子文庫

淨慧法師 2011/12/15

有一種內觀法門,在座的可能有人參加過。修內觀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在十天當中,每個人一句話都不要說,都向內觀照,這就是內觀。經過十天的禁語,第一個感覺就是覺得自己很清淨。在台灣有許多道場,經常舉行禪三、禪七、禪一。禪一就是一天的活動,禪三就是三天的活動,禪七就是七天的活動。我們處在一個很忙碌的社會,能夠有七天的假期不容易,三天的假期會有,所以社會上很多高層管理人士都很樂意參加禪三的活動。

禪三期間,也是要禁語,一句話都不說。我有一個弟子,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教授,他跟我介紹,他到台灣去參加禪三活動,三天當中大家一句話都不說,那種感受非常好。好在什麼地方呢?禪堂內禪堂外,功夫完全打成一片,沒有雜用心的地方,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照顧自己、管理自己。他也給我建議過多次,希望在柏林寺也為這些高層人士舉辦禪三活動。我們利用國慶長假來共修,鑒於湖北寺院集體共修的機會比較少,加上平常訓練不夠,所以要求不是很嚴,比較自由一點。當然自由有自由的好處,嚴格也有嚴格的好處。但是從修行的要求來說,還是嚴格一點比較好,太鬆了,很難形成一種修行的氛圍,很難使人的心專注、安靜下來。我希望從明天開始,還有三天的時間,前來參加共修的朋友,專心一意的用功,在一個良好的環境當中,大家都能有一點感受,這樣就可以建立起自我管理的信心。自我管理要有信心、有決心、有要求、有感受。光要求還不夠,要求往往是被動的,還要自己有感受。有了感受以後就會有受用,有了受用就會更加有信心堅持自我管理,堅持修行。

今後三天的要求就是兩條。一條要求是整齊一點,聽到打板趕快到共修場所來,要做到整齊,有止靜有開靜。止靜以後,任何人不要推開門。止靜以後你要坐,你就在門外坐;要回去,那你就回去休息。第二條是安靜。包括在共修場所和起居場所,都要保持安靜。能夠做到禁語那就更好,最少也要低聲說話。你能夠低聲說話,自然心態柔和,不會表現出急躁不安。在這裡,我特別對我們湖北人不滿。不管在哪個地方,只要有湖北人在,聲音最大的一定是我們湖北人。這很奇怪。所以我們在座的老鄉,要特別注意訓練自己低聲輕語,讓心態柔和下來。本來在語音方面男女有別,男人的聲音往往很洪亮,婦女的聲音比較柔和,但在我們湖北似乎相反,我們這些女居士老太婆聲音特別大,自己往往又不注意。寺院,它應該是一個很安靜的環境,必須讓各方面都能夠適合修行的需要。每個人都要養成這種自覺。這本身就是一種修行,不要看成小事,而是一件很大的事。聲音的大小,聲音是否柔和,直接反映每個人的心境,所謂言為心聲。

昨天我們講了「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也講了今天要給大家講如何管理此心。剛才講的這一段話,也是從管理此心開始。管理此心怎麼樣下手?離不開身口意三業。我們的身體會亂動,我們的口會亂說,我們的心會亂想。所謂胡作非為,就是講的我們的身;胡言亂語,就是講的我們的口;胡思亂想,就是講的我們的心。中國的語言非常豐富,這三句話就把我們染污的身口意三業描繪得淋漓盡致。怎麼管理呢?身不要胡作非為,口不要胡言亂語,心不要胡思亂想。這三不,就是管理此心最實在最直接的下手功夫。

管理好我們的心,管理好身口意三業,就是要行十善止十惡。大家聽我這麼一講,可能會說:我以為你會有什麼深奧的道理說出來,說來說去還是很淺!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最淺的地方就是最深奧的地方,最深奧的地方必須是由淺入深。從另一方面講,深與淺都在同一個點上,就看你怎麼樣用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一切諸佛之法,無非就是這三句話。「是諸佛教」,這三句話是一切諸佛共同的教誡,所以叫做「諸佛通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三句話,也就是止十惡修十善。這十條教誡,可深可淺。從淺方面來說,它是人天勝因;從深的方面來說,它是成佛作祖的起點,也是成佛作祖的終點,它是發菩提心的基礎,也是發菩提心的內容。你只能從淺的方面理解,只是因為認識上還沒有達到那種水平。

十善或者十惡,佛教有一個常用的說法,叫做「身三、口四、意三」。身三,從行為方面,在十善十惡上面有三條,就是殺盜婬;行殺盜婬就是行為上的三種惡,不殺不盜不婬就是行為上的三種善。在語言方面,導致我們身心陷入到負面狀態,甚至於在立身處世上,由於語言的不正當,會造成很糟糕的人際關係,惡名流佈。口四就是語言方面的四項內容。從惡的方面來說,就是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兩舌就是「向此說彼,向彼說此」。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挑撥是非。對著張三說李四不好,對著王五說趙六不好,一個舌頭有兩種作用,所以叫兩舌。惡口就是罵人。舉手投足、開口吐語、起心動念,都是當下的。所以要管理好我們的心,管理我們的三業,必須從當下做起。不從當下做起,一切都會落空。人生的修養,不是一件神秘的事,不是一件遙遠的事。人生的修養很實在,人生的修養很現實。我們以這樣的標準,反思一下自己的心心念念,看看我們的修養功夫如何?舉手投足之間,我們是否能觀照得到?開口吐語之間,我們是否有覺知?舉心動念之間,我們是否知道每一個心念落在何處?是落在善法上,還是落在惡法上,還是落在無記上?這樣地來反觀內照,修行的功夫就很容易進步,也完全可以操作。往往講得很玄,操作起來很困難。如果從身口意三業,然後聯繫到止十惡修十善,這樣地管理自己,這樣地修行,操作起來現現成成。所以修行不要求玄,在平常日用中,最容易把握,也最不容易把握。之所以有難易之別,就看我們對此事有沒有決心,有沒有信心,想不想修行,想不想管理好自己。這件事就這麼簡單。

要想心心念念管好自己,也有一些方法,讓我們的心有所依托,有所寄託,而且辦法很多,我們每個學佛的人也都在用這些辦法。但是往往在用這些辦法的時候,我們使這些方法與實際的生活脫節了,有了距離。我們最常用的一種辦法就是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如果不明白為什麼要念,不明白要達到什麼目的,就會使念阿彌陀佛與日常生活脫節。念阿彌陀佛怎麼樣成為往生的資糧呢?那一定是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通過念阿彌陀佛,實現止惡修善的目的,然後才成就往生的資糧。但是呢,我們念佛的時候,往往沒有結合自己的心態和生活來念阿彌陀佛,念佛歸念佛,妄想歸妄想,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徒然,達不到「念佛、念心、心念佛」的效果。念心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心,每一聲佛號從自心流出,然後又回歸到自心,這樣不但能夠達到三業清淨的目的,而且能夠很快地清除妄念,明心見性,開發智慧。如果不能夠從自心出發,回歸自心,失去了觀照,念佛的作用就很小。

修行最容易出現的偏差,就是只求有功德,不求明心見性。從佛法來講,開悟是學佛最根本的要求。如果這個要求都不能達到,更高的要求就無從談起。開悟,大乘也好,小乘也好,都叫做見道。見到什麼道呢?見到自己要走的那條路,所以叫見道。懂得修行的法門,是見道的第一個意思。道為能通,通到涅槃彼岸。見道的第二個意思,就是見到了真理。真理是什麼呢?真理就是一切法的真實相。見道就是見法,見法就是見真理,見到了真理就是見到了佛。這是見道的第二個意思。見道的第三個意思,就是修行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具備了再往更高要求更高境界邁進的基礎。所以說見道簡單地說,就是見到了修行的必由之路;見到了真理;修行達到了一定的境界。見道包括這三個方面的內容。見道難不難呢?佛陀在世的時候,許多弟子因為看見佛的形相,見道了;有的聽到佛說苦集滅道,他也見道了;有的見到佛行住坐臥的威儀,他也能見道。因為佛陀在世的時候,能夠見到佛的人,都是有大善根的人,所以見道很容易。見道是在一剎那間,是一個很短暫的飛躍,不是一個過程。見道以後的修道,才是一個較長的過程。見道沒有完成管理此心的任務,只是知道怎麼樣管理此心,要真正管理好此心,要在修道的過程中完成。從小乘的修行來說,見道是初果,修道是二果和三果,四果阿羅漢才是無學道。也就是說,見道只有一個階段,修道有兩個到三個階段。從大乘來說,要求更嚴格。見道是初地,修道是初地到八地。

管理此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關鍵是要知道怎樣管理此心。要知道怎樣管理此心,必須要開悟。不開悟,說能夠管理此心,那是不現實的話。我這樣一說,在座的很多人可能對修行完全失去信心。哎呀,老天爺!我哪一天能夠開悟?我開不了悟,所做的一切不都白瞎了嗎?也不要著急。

漸修可以頓悟。我們先漸修,然後可以頓悟。當然也有先頓悟再漸修的。漸修頓悟,悟後真修;頓悟漸修,也是悟後真修。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開悟做準備,包括念阿彌陀佛的人在內。我們每天晚上做晚課,說念佛往生西方,往生西方以後還是要開悟,不開悟不行。開悟是學佛的最低要求,也是一個普遍要求。大家要建立起對開悟的信心和志向,修行才真正地有目標。管理此心也是要達到開悟,開悟以後再來管理此心就更加有效果。希望大家對開悟有信心,對管理此心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