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金剛經"講義(特B)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詳見後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詳見後

(一)(五)

念佛人若不能

體會一心"以起修",

終亦不能做到執持。

若能體會"一念心性",

與諸眾生本是一體,

且體(自性)本空寂。

然後

"感應神速,成就自易"。

====================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

"金剛經"曰: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當何名此經。

"我等云何奉持"。

(一)

然若不能

體會一心"以起修",

終亦不能做到執持。

體會"一念心性",

與諸眾生本是一體,

且體(自性)本空寂。

然後

感應神速,成就自易。

===================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


"金剛經"曰: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當何名此經。

"我等云何奉持"。


實相(自性清淨心)顯現時,

"唯一清淨"(自性本空寂)。

並信心二字,亦無痕迹。

則是

真究竟平等,如如不動矣。


若明佛理,隨拈一法,

皆能

窮其究竟,歸於平等。


是知佛法,

無淺非深,深亦可淺,

"直無淺深次第可說"。


故不可取著其相,

而曰「則非」也。

(無相、應無所住)


然為接引眾生,啟導進步,

又不能不假設一淺深次第,

以及種種莊嚴之事。

故不可斷滅其相,

而曰「是名」也。

(無不相、而生其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二)

然若不能

體會一心"以起修",

終亦不能做到執持。

體會"一念心性",

與諸眾生本是一體,

且體(自性)本空寂。

然後

感應神速,成就自易。

===================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


"金剛經"曰: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當何名此經。

"我等云何奉持"。


********************

"無有定法"四字,

"通貫一切"。

會得此義,頭頭是道。

薦得少許,活潑潑地。

於深義趣,自能領會。

********************


因為"無有定法",

所以不可執有,不可執無。

必須離相反照,庶幾證入也。

(證入實相無相,無不相)


即性體之用,

有體必有用。


性相一如(理事無礙),

相何可滅。

則知"欲見本性",

必應"離名絕相",

破其我見。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

所謂:

若人欲識佛境界,

當盡其心如虛空。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三)

然若不能

體會一心"以起修",

終亦不能做到執持。

體會"一念心性",

與諸眾生本是一體,

且體(自性)本空寂。

然後

感應神速,成就自易。

===================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


"金剛經"曰: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當何名此經。

"我等云何奉持"。


我見不除,

便生分別心,

而起念即著相矣。


******************

「我見」

是無始病根,

必應依佛所說法,

返觀內照(廻光返照),

息"攀緣妄想"。

******************


遵依

儀軌、持戒、

懺悔、布施等,

求消業障,開發本智。

令信心增長,解行成就。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四)

然若不能

體會一心"以起修",

終亦不能做到執持。

體會"一念心性",

與諸眾生本是一體,

且體(自性)本空寂。

然後

感應神速,成就自易。

===================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


"金剛經"曰: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當何名此經。

"我等云何奉持"。


***********************

體會"一念心性",

與諸眾生本是一體,

且體(自性)本空寂。

然後感應神速,成就自易。

***********************


持此義以為人,

則能"胸襟曠達",

不惹煩惱,而得自在。

亦知"謹言慎行",

不錯因果,而無罣礙矣。


持此義以處世,

則知"萬事皆空",

任他風浪起,與我何干。


亦知

人情世態,紛紜往復,

安危苦樂,隨遇而安。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五)

然若不能

體會一心"以起修",

終亦不能做到執持。

體會"一念心性",

與諸眾生本是一體,

且體(自性)本空寂。

然後

感應神速,成就自易。

===================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


"金剛經"曰: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當何名此經。

"我等云何奉持"。


持此義以

當大任、作大事,

以不著相故,事來即應。


心神泰然,不為所動,

條理秩然,頭頭是道。


********************

世出世法,一切盡攝,

事事奉持,時時皆修,

在在受用,

處處皆是佛法也。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一二二、明一如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1、『如來所得』者,唯一『無實無虛』,即是「諸法如義」。

2、如來所得之法,乃是實相。實相者,無相無不相。無相,『無實』也。無不相,『無虛』也。若究竟言之,相不相皆無,故曰『無實無虛』。虛實皆無,是為真實之法。以證成上文真實之說也。

3、阿耨菩提,即真如覺性之異名。如來即諸法如義,稱為如來,因其已證真如覺性。足證如來所得,「無實」,覺性空寂。「無虛」,覺性圓彰故。

4、一法不生,實無有法也,故無實。無法不現,諸法一如也,故無虛。

5、『無實無虛』,即《起信論》「如實空」義,「如實不空」義。如實即是真如,因真如為真實之性體,故曰如實。如實空者,無實也。如實不空者,無虛也。空而不空,無實即復無虛。不空而空,無虛即復無實。此是一切法,如如不動之真體。

6、不空是由空來,可知無虛是由無實來。諸法一如,是由實無有法來。

7、無實,可指諸法言。諸法緣生,故無實。無虛,可指「如」言。真如不空,故無虛。『如來所得』,但證諸法如義耳。

8、無實無虛,是空有一如,性德本然。如來證此,說此。令眾生覺此,修此。若觀一切法唯實,凡夫也。若觀一切法唯虛,二乘也。即觀一切法實中有虛,虛中有實,亦是權教菩薩。佛與諸大菩薩,觀一切法無實無虛,是整個的。無實即無虛,無虛即無實。諸法一如,空有同時。

9、佛事門中,不立一法,無實也。不捨一法,無虛也。應無所住,無實也。而生其心,無虛也。無實無虛,即是諸法實相。應如是覺,如是修。云何修?生無所住心,離一切相行布施六度,以利益一切眾生是也。

"金剛經"曰: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當何名此經。

"我等云何奉持"。


實相(自性清淨心)顯現時,

"唯一清淨"(自性本空寂)。

並信心二字,亦無痕迹。

則是

真究竟平等,如如不動矣。


若明佛理,隨拈一法,

皆能

窮其究竟,歸於平等。


是知佛法,

無淺非深,深亦可淺,

"直無淺深次第可說"。


故不可取著其相,

而曰「則非」也。

(無相、應無所住)


然為接引眾生,啟導進步,

又不能不假設一淺深次第,

以及種種莊嚴之事。

故不可斷滅其相,

而曰「是名」也。

(無不相、而生其心)


********************

"無有定法"四字,

"通貫一切"。

會得此義,頭頭是道。

薦得少許,活潑潑地。

於深義趣,自能領會。

********************


因為"無有定法",

所以不可執有,不可執無。

必須離相反照,庶幾證入也。

(實相無相,無不相)


即性體之用,

有體必有用。


性相一如(理事無礙),

相何可滅。

則知"欲見本性",

必應"離名絕相",

破其我見。


****************

所謂:

若人欲識佛境界,

當盡其心如虛空。

****************


我見不除,

便生分別心,

而起念即著相矣。


「我見」是無始病根,

必應依佛所說法,

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


遵依

儀軌、持戒、

懺悔、布施等,

求消業障,開發本智。

令信心增長,解行成就。


***********************

體會"一念心性",

與諸眾生本是一體,

且體本空寂。

然後感應神速,成就自易。

***********************


持此義以為人,

則能胸襟曠達,

不惹煩惱,而得自在。

亦知謹言慎行,

不錯因果,而無罣礙矣。


持此義以處世,

則知萬事皆空,

任他風浪起,與我何干。


亦知

人情世態,紛紜往復,

安危苦樂,隨遇而安。


持此義以當大任、作大事,

以不著相故,事來即應。


心神泰然,不為所動,

條理秩然,頭頭是道。


********************

世出世法,一切盡攝,

事事奉持,時時皆修,

在在受用,

處處皆是佛法也。

********************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實相(自性清淨心)顯現時,唯一清淨。並信心二字,亦無痕迹。則是真究竟平等,如如不動矣。

若明佛理,隨拈一法,皆能窮其究竟,歸於平等。是知佛法,無淺非深,深亦可淺,直無淺深次第可說。故不可取著其相,而曰「則非」也。然為接引眾生,啟導進步,又不能不假設一淺深次第,以及種種莊嚴之事。故不可斷滅其相,而曰「是名」也。

「無有定法」四字,通貫一切。會得此義,頭頭是道。薦得少許,活潑潑地。於深義趣,自能領會。

因為無有定法,所以不可執有,不可執無。必須離相反照,庶幾證入也。

相即性體之用,有體必有用。性相一如,相何可滅。則知欲見本性,必應離名絕相,破其我見。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而起念即著相矣。

「我見」是無始病根,必應依佛所說法,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遵依儀軌、持戒、懺悔、布施等,求消業障,開發本智。令信心增長,解行成就。

體會一念心性,與諸眾生本是一體,且體本空寂。然後感應神速,成就自易。

持此義以為人,則能胸襟曠達,不惹煩惱,而得自在。亦知謹言慎行,不錯因果,而無罣礙矣。

持此義以處世,則知萬事皆空,任他風浪起,與我何干。亦知人情世態,紛紜往復,安危苦樂,隨遇而安。

持此義以當大任、作大事,以不著相故,事來即應。心神泰然,不為所動,條理秩然,頭頭是道。世出世法,一切盡攝,事事奉持,時時皆修,在在受用,處處皆是佛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