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生活療效慈悲喜捨*C

華嚴柔和忍辱慈悲喜捨

以智慧明鑒自心(性),

以禪定安樂自心(性),

以精進堅固自心(性),

以忍辱滌蕩自心(性),

以持戒清淨自心(性),

以布施解脫自心(性)。

淨空法師:慈悲喜捨

觀看次數:84,135次2013年2月8日

詳見後

無分别的智慧丨一行禪師開示

觀看次數:11,104次

「慈悲喜捨」被稱為「四無量心」,是真愛的四個元素。

「慈悲喜捨」的意義:

慈是予眾生樂, 悲是拔眾生苦,喜是隨喜和歡喜, 捨是等捨和放捨。等捨是平等無執,對眾生不起分別,一視同仁。而放捨則是放下自己的貢高我慢(即一種以自我為中心,高高在上的態度。) ,即是「平等、無分別」。

"華嚴經"曰:

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菩薩願行,六度萬行,慈悲喜捨,歷事鍊心。

柔和忍辱,微笑沈默,以利益一切衆生是也。

"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這短短兩句話,

卻統括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亦是昇華人生之最勝磁場。

常行

柔和忍辱法

安住

慈悲喜捨中

華嚴經

菩薩願行 六度萬行

慈悲喜捨 歷事鍊心

"觀照自心"

柔和忍辱微笑沈默

利益一切衆生是也

"苦而不言 喜而不語"

此為做人的最高境界

昇華人生最勝之磁場

常行

柔和忍辱法

安住

慈悲喜捨中

華嚴經

菩薩願行 六度萬行

慈悲喜捨 歷事鍊心

禪心無私

觀身非身 鏡像水月

如鏡中像 如水中月

禪悅無我

觀心無相 光明皎潔

自然

領會到

真如佛性妙處

常行

柔和忍辱法

安住

慈悲喜捨中

華嚴經


菩薩願行 六度萬行

慈悲喜捨 歷事鍊心

柔和忍辱微笑沈默


觀心、觀慧的生活


禪心無私

觀身非身 鏡像水月

如鏡中像 如水中月


禪悅無我

觀心無相 光明皎潔


自然

領會到

無二佛性的妙處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常行

柔和忍辱法

安住

慈悲喜捨中

華嚴經

菩薩願行 六度萬行

慈悲喜捨 歷事鍊心

柔和忍辱微笑沈默

觀慧

禪心無私

觀身非身 鏡像水月

禪悅無我

觀心無相 光明皎潔

自然領會

"佛性妙處"

金剛經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圓覺經

知幻即離 離幻即覺

中道觀行

遇緣

心不隨相而轉

得失隨緣妙用

順不

慳貪歡喜 控制佔有

逆不

瞋恚怨恨 嫉妒羨慕

離貪瞋就無愚癡

自然領會

佛性空性之妙處

了了常明

自性本空寂、

無物、無念、無相。

"六祖法寶壇經"曰:

自性本自清淨,

自性能生萬法。

===============


了一切法,悉隨心現。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無境唯識,心外無法。


廻光返照,觀心觀慧,

柔和忍辱,微笑沈默,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不為所轉,不須爭辯。


任何的稱譏和毀譽,

不產生傲慢和沮喪。


久而久之,自然而然,

便領會到佛心的妙處。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學習學會

韜光養晦 大智若愚

柔和忍辱微笑沈默

了了常明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不為所轉 不須爭辯

無論什麼風吹過

不在心裡留下波動

任何的

讚譽和譭謗

不產生

傲慢和沮喪

自然而然

領會到佛心妙處

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如瑞法師 2015/08/03

我們怎麼樣來長養我們的四無量心呢?《華嚴經》告訴我們: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也可以說安住慈悲喜捨中,常行柔和忍辱法。那我們的心要安住在哪裡?我們念佛就是要把我們的心緣在阿彌陀佛上面,阿彌陀佛的心沒有離開慈悲喜捨的心。因此念什麼佛號,修什麼法,實際它都不矛盾。

我們現在練習,讓我們的心安住在慈悲喜捨當中。這需要一個練習,再再地練習。今天練習,明天練習,後天還練習。因此稱為串習,串習得多了,我們的心就會慢慢地,自然地在和別人相處當中,會替別人去考慮,就會換個角度去為他人著想。也可以建立起來自我互換的觀念:假如是我的話又怎麼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將心比心,把自己和別人換個位置。我們想想,這樣我們就會站不同的角度,或者換位思考了。有些問題我們解決的時候就會不同。

那通俗地來說,有智慧的人,會讓自己真正快樂;有慈悲的人會幫助別人真正快樂。佛法說起來很高深,行起來實際也很簡單。如果我們再稍微進一步說,如果知道六道輪迴,那眾生都是在互為父母、兄弟、姐妹,那我們想想,我們和眾生就真如體性方面來說,眾生本一體,這是現象。各自的思想、語言、行為的造作,出現了生命現象的不同。我們的根是連在一起的。

我們也會思維,是不是要建立起來怨親平等的觀念,來消除我們平常計較分別的心?因此安住慈悲喜捨就要能夠精進地常行柔和忍辱。千萬不要忘記了能老上師對我們教誨,修行四無量心,就是對自己要觀無我,對他人要觀慈悲喜捨,那我們久久地練習就可以長養我們的慈悲心。

【慈悲喜捨】


「慈悲喜捨,名四無量心」。修這四種心,修上品十善、四無量心,果報是天人。欲沒有斷,是欲界天,欲要是伏住,不起作用了,禪定功夫伏住了,他生四禪天、四空天,他的去處二十八層天。慈悲喜捨是自性的性德,一切眾生本來具足,它不是外面來的。可是迷失了自性之後,這四種心不見了、變質了,變成什麼?自私自利。自私自利,他不愛別人,他可以愛他的家族,愛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這個在佛法裡面講,也可以說慈悲,慈悲的範圍太小了,叫「愛緣慈悲」。這是他親愛的,他對他有慈悲,他不愛的沒有,表現就是自私自利、就是貪吝。讀聖賢書明白這個道理,要知道愛人,心量拓開了。對待一切眾生像《弟子規》上所說的,「凡是人,皆須愛」,他能夠愛社會大眾、能愛國家、能愛一切人,這叫「眾生緣慈悲」。凡夫沒有覺悟的境界,受過良好的教育可以達到這個境界。


大乘菩薩就不一樣,大乘菩薩有「法緣慈悲」。因為接受佛的教學,心量又向外拓開了,這個四無量心擴大了。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無量就現前,「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明心見性的人有,這是佛果上的慈悲心,成佛了。成佛才真正知道,整個宇宙,在佛法裡講法界,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己。你自性裡面的慈悲喜捨才完全開放,四無量心的光芒遍照法界。圓教初住菩薩以上他就有了,就做到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是我們稱為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法身菩薩。換句話說,你心量愈大,在菩薩等級上愈高,心量愈小愈低。低到什麼?低到你入不了他的境界,你學佛永遠在門外,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現在全在門外,沒入門,為什麼?須陀洹才入門,大乘初信位的菩薩入了門,入門就叫做聖人,就不是凡夫。為什麼?一入門,三種不退第一種他就有了,位不退,他決定不會再墮落成凡夫。修學過程當中也有進進退退,但是他能保持住他的底限,他不會墮落到凡夫。小乘初果、大乘初信是底限,能夠證得這個地位,多半都是向上升的,很少往下墜落的。為什麼?佛照顧你,大菩薩會照顧你,大菩薩照顧小菩薩。《金剛經》上說,護念諸菩薩,那就是如來囑咐大菩薩要護念小菩薩,他要墮落的時候要去幫他一把,所以實際上墮落的就少。墮落的不是沒有,有,情執很深的,佛菩薩幫不上忙,他不覺悟;迷戀在五欲六塵、迷戀在名利之中,這個很難度。


我們看底下,「慈無量心,能與樂之心也」,幫助眾生得樂。今天諸位細細看,齊素萍居士有這個四無量心,她看到她居住的地方,東天目山、慶雲這些地方,人民生活很清苦,她布施,照顧都很周到,幫助他們得樂。諸佛如來、大乘佛法確實給予一切眾生究竟樂。悲拔苦,要拔究竟苦。究竟苦是什麼?生老病死、六道輪迴,這是究竟苦。所以佛一生的教學是慈悲喜捨,把宇宙人生真相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我們覺悟了,不再迷戀、不再貪著,我們從煩惱裡頭出來了。這六個根本煩惱是六道的因,這個東西丟掉了,你就超越六道。要曉得這個東西決定不是好東西,不能要。


為什麼佛不要?佛生活能享受一點、過好一點不行嗎?為什麼天天沿門托缽?為什麼樹下一宿?這是徹底表演給我們看,你想過得舒服一點,就貪心增長,貪瞋痴慢疑增長,不是減輕。佛給我們表演的這種生活,是讓我們貪瞋痴慢疑降下去之後不會再浮起來,做得真夠徹底。近代,印光大師為我們做了榜樣,老人一生不收出家徒弟,為什麼?怕對不起人。你收了他,他將來沒有成就,墮三途了,你要負責任,你害了他。所以他不敢收。收了一定成就他,至少要幫助他往生極樂世界。他真去了,他沒有白出家,你真對得起他;如果你這個徒弟沒有往生的話,對不起他。不敢收。一生沒有建道場,在寺院裡面住,他是清眾。也討一份工作,在普陀山他是管理藏經樓,這個職務就幹了三十年。對他有好處,他心定,天天讀經,成就了道業。這是我們末法最好的典型。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0九集)  2012/4/26 淨空法師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