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云何住降伏其心一/六

極樂世界我本有家園心何物心在何處

"無明業識"為障,

致"妄心生滅不停"。

則雖"法相熾然",

初何嘗生,

以本性不生故。

則不降伏而降伏。

無住而住,住而無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證入

"無相無不相"之真實性矣。

"金剛經"曰:

應云何住。

云何降伏其心。

"金剛經"曰:

應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金剛經"曰:

應生無所住心。

"金剛經"曰: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人人本具

如如不動之自性。

"無明業識"為障,

致"妄心生滅不停"。

即自己業力因果劇本。

=====================


"金剛經"曰:

所以者何。

我相即是非相。

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即是非相。

一切法相,

皆是幻相,本非真實。

正明其「有即是空」也。

所以可離。

(有即非有,色即是空)


譬如

翳眼見空花,

花處即是空處。

何必滅花而別取空。

翳淨則花自無。此亦如是。


約(真)性,一真法界,

本無差別,本來常恒。

那有我人眾壽諸相。


約(妄)相,五蘊本空,

我、人、眾生,

莫非五蘊假合,

"本來皆空"。


所謂"壽者相",

是"念念遷流",

剎那生滅之相續,

亦即是非相。


"與人無爭,與世無爭",

遏止

"生滅不停的妄心"。

猶如翳淨則花自無也。

"清心自在"耳。


古德常言: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此是"遣執破我",

最親切有效的修行方法。


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這是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不可思,亦不可議也!

一切萬象、諸法,

五蘊(無明業識)所變現。

五蘊"緣生性空",

相有體空,當體即空,

唯是"因緣果報"

剎那生住異滅遷流相。

本是把不住,抓不著的。

====================


"法無定法",

隨緣受用是"妙法"。


緣起中道觀照修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既不分別,亦不執著。


無住而住,真空妙有;

住而無住,妙有真空。

真空不空,才能妙有;

妙有非有,才是真空。


有即非有,非有而有。

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落二邊,圓融無礙。


進入真空妙有的境界。

有即非有,非有而有。

*********************

藍色的天空

飄著朵朵白雲,

心情是粉紅色的,

很美。

感恩

我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不論在未來的時空

是否還會相逢

都是美好感恩的。

*********************


如來之法義:

離一切法

差別(不平等)之妄相,

證一切法

一如(平等不二)之真性。


離開對待法的境界裡,

契入絕待法的境界上,

進入真空妙有的境界。


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這是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不可思,亦不可議也!

一切萬象、諸法,

五蘊(無明業識)所變現。

五蘊"緣生性空",

相有體空,當體即空,

唯是"因緣果報"

剎那生住異滅遷流相。

本是把不住,抓不著的。

====================


"法無定法",

隨緣受用是"妙法"。


緣起中道觀照修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既不分別,亦不執著。


無住而住,真空妙有;

住而無住,妙有真空。

真空不空,才能妙有;

妙有非有,才是真空。


有即非有,非有而有。

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落二邊,圓融無礙。


進入真空妙有的境界。

有即非有,非有而有。

*********************

藍色的天空

飄著朵朵白雲,

心情是粉紅色的,

很美。

感恩

我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不論在未來的時空

是否還會相逢

都是美好感恩的。

*********************


如來之法義:

離一切法

差別(不平等)之妄相,

證一切法

一如(平等不二)之真性。


離開對待法的境界裡,

契入絕待法的境界上,

進入真空妙有的境界。


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這是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不可思,亦不可議也!

"金剛經"曰:(經首)

應云何住。

云何降伏其心。

"金剛經"曰:

應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金剛經"曰:(經尾)

所言法相者。

如來說

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一切『法相』,

皆是假名。

本來即非。生即無生也。

此明

"不生法相"之所以然。

(放下萬緣,一念不生)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一心念佛,念佛一心)

(佛在心中,心中有佛)


所謂

「不生法相」者,

乃是

一切法相,本為緣生。


"緣生之法",

當體即空,本性無故。

既本性無,則不生亦亡,

生即無生故。乃為真不生義。


一切發心者,

當在「一如皆是」上,

"知見信解"。


自性空寂,本無有念。

諸法緣生,本來無生。

當體即空,生即無生。

無境唯識,心外無法。

心生法生,心滅法滅。


諸法一如,一切皆是。

性本同體,諸法一如。

人無貴賤,法無好醜。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此正「降伏」,

此即「無住」。

果能

知見信解"如是如是"。


則雖"法相熾然",

初何嘗生,

以本性不生故。

則不降伏而降伏。

無住而住,住而無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證入

"無相無不相"之真實性矣。


此正是結顯經初

應如是住,應如是降伏"之義。

"全經義趣",至是而包舉無遺,

"首尾完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