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切皆非

離一切相(一)

觀"空有"一切如"夢":

''華嚴經"

初發心功德品云:

(節錄)


其心廣大等法界

無依無變如虛空

趣向佛智無所取

諦了實際離分別


其心廣大如虛空

於三世事悉明達

一切疑惑皆除滅

正觀佛法無所取


其心清淨無所依

雖觀深法而不取

如是思惟無量劫

於三世中無所著


了法自性如虛空

一切寂滅悉平等

法門無數不可說

為衆生說無所著


了知一切空無我

慈念衆生恒不捨

以一大悲微妙音

普入世間而演說


能所分別二俱離

雜染清淨無所取

若縛若解智悉忘

但願普與衆生樂

''觀空有一切如夢''

明一切皆非

離一切相 隨緣不變

離相觀性 頭頭是道

=================


******************

歡迎轉傳,功德無量。

消除災病,罪滅福增。

天天行善,事事如意。

利益他人,利益自己。

******************


*******************

珠海(親家) 整理/編輯

*******************


***************

著相修行百千劫,

無相修行剎那間。

眾生若欲識佛境,

當盡其意如虛空。

***************


"金剛經''云: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二句一偈)


二句一偈,

金剛經經義之扼要處。

亦即

一切佛法之要旨。


千經萬論,

所說

"性修理事"。

二句一偈,

包括盡矣。


當知,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八個字,

"金剛經"全經之歸結語;

全經要點,

不外此"八個字"。


是故,

學者當從此入,

方不致

瞻前顧後,

泛濫無歸矣。


佛經中說相者,

甚多甚多,歷數難盡。

總之,

凡說一法者,便有其相。

今概括之曰:

凡所有相,一切不取。


當知,

說一相字者,法與非法,

諸相與非相,有與空,

皆含攝在内。


無論取何,

取則心動,取則著相。

而非"如如性體",

即非"真如本性"矣。


"圓覺經"云:

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輪迴,生滅心是也。


若能不取,

當下

便離"生滅心"矣。


如如不動者,

不生不滅之性體也,

亦即

真如本性也。


一切衆生,一切萬物,

從本以來(無始以來),

不了達

"十法界理事",

唯一

"真如性體"。


不明瞭

一切衆生,一切諸相,

唯是

"五蘊"所變現。

(色受想行識)

即是

無明業識業緣業感而來。


不知道

因緣生法,

緣生無性,相有性無。

當處出生,當處滅盡,

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皆是假名,唯虛無實。

如幻如化,如空中花,

如水中月,絕非實物。


不明白

一切的因緣際會,

祇不過是

緣會暫現幻相而已。

實則

生即無生,全然烏有。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是故

"妄念"相續不斷,

處處分別,念念執著。

始終

未曾離相離念,

謂之無始無明。


"起信論"云:

不知一法界故,

不覺念起,而有無明。

遂成衆生。


一法界者,一真法界也。

十法界者,

萬象森羅,千變萬化。


真如性體,則是一也。

萬法同體,空有同時,

"諸法一如,一切皆是"之意。


"起信論"云:

若離於心念,

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起信論"又云:

離言說相、離名字相、

離心緣相,畢竟平等,

乃至

唯是一心,

故名真如。


"起信論"又云:

此真如體,

無有可遣,

以一切法悉皆真故。

亦無可立,

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如者,

無差別之義。

亦不異之義。

法性無有差異也。

以法性空寂故。


心雖無法,而法從心生。

因諸法一如,故不可說。

因真心無念,故不可念。

名為真如也。


******************

體唯淨心,萬法唯識。

無境唯識,心外無法。

法法不外一真如也。

******************


但衆生,

外為

境相(塵緣)所迷,

内為

妄念(無明業識)所擾,

不能證得。


金剛般若

所以

令離相離念是也。


"楞嚴經"曰:

一切衆生,

從無始來,生死相續。

皆由不知

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用諸妄想,

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此文

道盡三界輪迴之真相。


若心

不隨妄相而流轉,

便除一切苦。

所謂

了生死,出輪迴,

心了耳,心出耳。


修行人,

第一步

便當明了此理。


分別執著,妄也。

不分別執著,真也。


真心無念,起念即妄。

修證者無他,

"除妄是已"。


妄云何除,

離相離念是已。


離相離念,

分別執著自無。

真心自見,生死自了。


一切衆生,

所以

認妄相為真實,

由於

不知其不可得。


不辨其是

生住異滅,生滅變異,

刹那不住之

相續相、遷流相、

轉變相、循環相。

不可得也,執之何為。


自以為能執,

而實無可執,

徒增妄想業力而已,

真愚癡可憐也。


此理惟佛,知之說之,

修行宜急覺悟也。


世尊

欲令衆生徹底領悟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性體。

(真如本性)(離言之法性)


告之曰:

依正二報,

唯是

"因緣聚合之相"。


經謂是名,

明其

假名為生,實未嘗生。


故說即非,

明其本來無生。

既無所謂生,

則亦無所謂滅也。


即如

"心經''云: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所謂''諸法空相'',

諸法

"本來"不生不滅。


凡夫不知,

迷為實有生滅,

隨之妄念紛起。

是故,

世尊說為可憐憫者。


須知,

身心世界,本無生滅。

而見有生滅相,

安立生滅名者。

無他,

實是癡迷凡夫。


***************

實是

妄念變現之虛相,

妄念強立之名言。

***************


若離於妄念,

身心世界之名字言說,

尚且無存。

是故

那有生滅之名字,

又那有生滅可說。


如此,

則泯一切諸相,

而入真實之性體。


真如性體,

從本以來,不生不滅,

不變不易。


總之,

起念即非,

並起念之非亦非。


真如性體,從本以來,

空寂、清淨、一如、平等、

無念、無相、無二、

本來無一物,

如是如是。

"金剛經"云: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

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證得諸法一如,

謂之"法無我"。


意指不但

於一切法能知無我,

且安忍於無我。


通達一如之諸法,

謂之無我法。


通達

本來無我之一切法。

猶言去分別之妄心,

本無分別之"真如本性"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