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與淨土同修求生淨土


同生極樂國,

西方禮慈尊。

圓滿菩提道,

度一切苦厄。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同入彌陀願海,

共沐浴平等之智水。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一)()

"江味農居士''講:

般若淨土同修之法。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一)

"江味農居士''講:

般若淨土同修之法。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1)

勸人學佛,

一定要

勸他"持戒修福",

更要

勸他"明白般若"。


從速修學淨土,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須知

般若與淨土,關係至深。


(2)

生西

不是為了自了,

原為度衆生,

方與

"彌陀本願"相合,

為了"满大願",

"可證自性"故。


般若與淨土,

是一非二,

有往生法門,

方能成就般若法門。


文殊、龍樹、智者、

永明諸大士,

所以

皆發願往生者也。


(3)

持戒修福,極不容易。

往昔

已親近

承事無量諸佛,

但種善根。


可見欲成就般若法門,

必須親近彌陀,方能現前。

(證真如實相,法身理體)


''永明禪師''曰: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

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4)

學般若者,速修念佛法門。

修淨土者,亦須速修般若法門。


"觀無量壽佛經":

明第一義,正是般若。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二)

"江味農居士''講:

般若淨土同修之法。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5)

佛者覺也,

阿彌陀佛,是無量覺。

念念是佛,即念念是覺。


覺者,覺其"自性",

本來"無念"也。

故曰,更親切。


念佛功夫,

雖未能做到"念而無念"。

但能"行願真切",

彌陀願力,接引往生,

便同

阿鞞跋致,

即是"圓初住地位"。


如修他法,至此地位,

須經久遠劫數。

今一生辦到,

其為方便之方便,

更何待言。


(6)

我等幸聞此法,

豈可蹉跎,交臂失之。


行願真切,

必須

一心

在念佛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上,

方能謂之"真切"。


(7)

今則大都"不明佛理",

正當

廣勸讀經,藥其空疏。

不立文字,今猶非宜也。


故,

不如

發起大悲大願,

修福持戒,

一心念佛,

親近釋迦、彌陀

兩位大善知識。


一面以此經義理,

觀照自心,遣其凡情。


一面懇切持名,

求與衆生

"同生"西方極樂世界,

满菩提願。

現世修行,無逾此法。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三)

"江味農居士''講:

般若淨土同修之法。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8)

佛法

看破世間萬事,

莫非對待,

彼此相形(相對)而有。

一切虛幻不實,

有即非有,不住有也。


然而

不無虛幻顯現,

非有而有,不住空也。


故既

超乎其表,而不為所拘。

仍復

隨順其中,而不廢其事。


超乎其表,

是為不著法相,

不住有。大智也。

隨順其中,

是為不壞非法相,

不住空。大悲也。


(9)

學人能見及此者,

曰開道眼。

此時

急當養其道心,

當令

心如虛空,超然塵表。

必須

生空、法空,而後心空。


復於此際,

提起

一句萬德洪名,

一心而念。

但念

南無阿彌陀佛,

佛外無念。

上與十方如來,

下與法界衆生,

息息相通矣。


(10)

此心與佛以及衆生,

無異、無相。

多讀

大乘無量壽、金剛般若,

以薰習長養之。


道眼益開,道心堅固。

是為

般若淨土同修之法。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四)

"江味農居士''講:

般若淨土同修之法。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11)

此法

與一真法界相應,

與實相相應,

與空有不著相應,

與性相圓融相應,

與第一義空相應,

與心淨土淨之義

更是相應。


絕待殊勝之因,

絕待殊勝之果。


(12)

念佛人往生,

須知彌陀來接,

而初未嘗來也。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而亦未嘗去也。

雖未嘗來去,

亦何妨現來現去。


何以故,

不來不去者,無相理體也。

有來有去者,念佛事相也。

理事不二,性相圓融。

本來融通無礙也。


此等事實真相,

今人謂之不同因次

之空間轉變然也。

"何去來之有"哉。


(13)

即是

來去要在

不來不去上"體認"。

不來不去

即在來去上"做出"。

此是

"念佛求生之要訣"。


得此要訣,

決定往生,決定見佛。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五)

"江味農居士''講:

般若淨土同修之法。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我等若

離相(般若)與念佛同修,

仰蒙本師

及接引導師十方諸佛

護念之力,

則一推一挽,順風揚帆,

"有不速登彼岸者哉"。


********************

觀照功夫,下手方法,

若能得力。

則念佛,

心中有佛

即是真實功夫。

********************


起心動念時,

即提起一句佛號,

令佛與念,水乳交融,

與虛空法界,成一大光明海。

但"如是驀直念去",

心少昏散,便振作而融攝之。


常令其心等虛空遍法界

超出塵外者,

"性體本如是"故。

(自性清淨心)


常作此觀,

令此心"空空洞洞",

則念佛時,便易得力。


念即是佛,佛外無念。

我與彌陀,

本與十方諸佛、

法界眾生,同一性海,

"無彼此、無差別"。


念念上求、念念下化。

所向無前,

"至誠念之"而已。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六)

"江味農居士''講:

般若淨土同修之法。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凡夫染念不停,

不得不

借念佛之淨念,

"治其住塵之染念"。


******************

念佛之念,

雖非"真如本體",

卻是

趨向"真如之妙用"。

******************


何以故?

真如是清淨心,

佛念是清淨念。

同是清淨,得相應故。

念佛之念,念念不已,

能至無念,

故曰「勝方便」。


極樂世界,亦是幻相,

然而

不可不求往生。

淨幻非同染幻。


清淨土,

本由清淨心顯現故。

當知

淨心淨土,本來不二。


在凡夫位,

應捨染趨淨故。


當知生淨土後,

則供養他方諸佛,

普度遍界眾生,

何嘗著淨土之相。


***********************

"親近彌陀,成就信根",

此求生淨土之重要原因也。

(願作念佛人,西方禮慈尊)

***********************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七)

"江味農居士''講:

般若淨土同修之法。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行菩薩道",

現起莊嚴妙相之清淨土,

以救癡迷著相之苦眾生。


今之求生,

正為速證無生,

乃得現起無邊淨土也。


心淨則土淨,不著有也。

求彌陀之接引,不著空也。

此即是"真修二邊不著"也。


*********************

"知一心作,而無礙故"。

性相本來圓融,

染幻尚無礙,

淨幻豈復有礙。

一切法心現識變。

則不著不壞,

性相圓融,一切無礙。

*********************


*********************

知此,

則知淨土與般若、

求生與離相,

語別而義實無別。

舍此不圖,豈非自誤。

*********************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八)

"江味農居士''講:

般若淨土同修之法。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當知

不應住、無所住,

是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也。


即色聲香味觸,

供佛度眾,

乃至養此色身,

皆不能廢而不用。


若能不著,

何礙之有,

當如是領會也。


念佛,生心也。

離相,無所住也。

此心雖空空洞洞,

卻提起一句佛號,

正是生無所住心也。

"妙莫妙於此"。


****************

求生原為證無生。

離相求生同修矣。

****************


行解方便,當同時並進。

若解之一面,得其方便,

則可以增智慧、養道心。

若行之一面,得其方便,

則喜怒哀樂,

或不致牽動主人翁。


不致矜張急燥,自是自滿。

不然,

正念必提不起,千萬勿忽。


平時於起心動念時修。

更須於對遇境緣時用功,

以"歷事而練心"。

(練"自性清淨心")

(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修福修慧、與眾結緣、

大慈大悲、

自覺覺他、平等不二。


但修慧不修福,

仍是我相未除,

諸佛未必護念。


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願做念佛人,

西方禮慈尊。

=============


我有明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自性彌陀不外尋,

妙轉如來正法輪,

如日中天遍法界,

非真非假名悟道。


鏡花水月當體空,

幻相塵埃身邊繞,

內外無塵清靜閒,

永恆安住極樂國。


身在紅塵娑婆中,

心在佛國極樂界。

外無塵事到心田,

步步無非極樂蓮。


******************

用自性清淨心念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


"念佛心要頌"


無邊剎海"海涵空",

海空全是"蓮華宮"。

蓮宮周遍"遍空海",

空海獨露"彌陀容"。

阿彌陀佛"不生滅",

難覓難拈"水中月"。

絕非離句"如是身",

如是感通"如是說"。

我與彌陀"本不二",

背覺潛生"忽成異"。

從今掃盡"空有塵",

父子天然"兩相值"。

誓修三福"勤六念",

身口意業"無瑕玷"。

我今以此"念彌陀",

不見彌陀"終不厭"。

(一直念到見了彌陀)


一說/

"釋迦如來"說,

"阿彌陀佛"是法界身。


二說/

天台"智者"又言,

"實相"為體。


憑玆二說

"以為心要"。


則十萬億剎,

若臨明鏡矣。


宋/草庵法師/著作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