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深般若 觀照般若(三)

行深般若

"觀照般若"

''江味農居士''講:

般若與淨土同修


(1)

勸人學佛,

一定要勸他

"持戒,修福",

更要勸他明白般若。


從速修學淨土,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須知

般若與淨土,關係至深。


(2)

生西不是為了自了,

原為度衆生,

方與

"彌陀本願"相合,

為了满大願,

可證自性故。


般若與淨土,

是一非二,

有往生法門,

方能成就般若法門。


文殊、龍樹、智者、

永明諸大士,

所以

皆發願往生者也。


(3)

持戒修福,極不容易。

往昔

已親近承事無量諸佛,

但種善根。


可見欲成就般若法門,

必須親近彌陀,方能現前。

(證真如實相,法身理體)


''永明禪師''曰: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

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4)

學般若者,速修念佛法門。

修淨土者,亦須速修般若法門。


觀無量壽佛經:

明第一義,正是般若。


(5)

佛者覺也,

阿彌陀佛,是無量覺。

念念是佛,即念念是覺。


覺者,覺其自性,

本來"無念"也。

故曰,更親切。


念佛功夫,

雖未能做到"念而無念"。

但能"行願真切",

彌陀願力,接引往生,

便同

阿鞞跋致,

即是圓初住地位。


如修他法,至此地位,

須經久遠劫數。

今一生辦到,

其為方便之方便,

更何待言。


(6)

我等幸聞此法,

豈可蹉跎,交臂失之。


行願真切,

必須

一心

在念佛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上,

方能謂之"真切"。


(7)

今則大都"不明佛理",

正當

廣勸讀經,藥其空疏。

不立文字,今猶非宜也。


故,

不如

發起大悲大願,

修福持戒,

一心念佛,

親近釋迦、彌陀

兩位大善知識。


一面以此經義理,

觀照自心,遣其凡情。


一面懇切持名,

求與衆生

同生西方極樂世界,

满菩提願。

現世修行,無逾此法。


(8)

佛法

看破世間萬事,

莫非對待,

彼此相形(相對)而有。

一切虛幻不實,

有即非有,不住有也。


然而

不無虛幻顯現,

非有而有,不住空也。


故既

超乎其表,而不為所拘。

仍復

隨順其中,而不廢其事。


超乎其表,

是為不著法相,

不住有。大智也。

隨順其中,

是為不壞非法相,

不住空。大悲也。


(9)

學人能見及此者,

曰開道眼。

此時

急當養其道心,

當令

心如虛空,超然塵表。

必須

生空、法空,而後心空。


復於此際,

提起

一句萬德洪名,

一心而念。

但念

南無阿彌陀佛,

佛外無念。

上與十方如來,

下與法界衆生,

息息相通矣。


(10)

此心與佛以及衆生,

無異、無相。

多讀

大乘無量壽、金剛般若,

以薰習長養之。


道眼益開,道心堅固。

"般若與淨土同修法"。


(11)

此法

與一真法界相應,

與實相相應,

與空有不著相應,

與性相圓融相應,

與第一義空相應,

與心淨土淨之義

更是相應。


絕待殊勝之因,

絕待殊勝之果。


(12)

念佛人往生,

須知彌陀來接,

而初未嘗來也。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而亦未嘗去也。

雖未嘗來去,

亦何妨現來現去。


何以故,

不來不去者,無相理體也。

有來有去者,念佛事相也。

理事不二,性相圓融。

本來融通無礙也。


此等事實真相,

今人謂之不同因次

之空間轉變然也。

何去來之有哉。


(13)

即是

來去

要在不來不去上體認。

不來不去

即在來去上做出。

此是

"念佛求生之要訣"。


得此要訣,

決定往生,決定見佛。


教宗般若,行在彌陀。

般若,彰顯淨土之妙,

淨土,成就般若之行。

''宣化上人''念佛偈頌:


(1)

一切衆生即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即一切衆生。

阿彌陀佛

是衆生心裡的阿彌陀佛。

衆生也是

阿彌陀佛心裡頭的衆生。


(2)

我再告訢你們一句真話,

我最歡喜的

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

我睡覺也念南無阿彌陀佛,

做夢也念南無阿彌陀佛,

走路也念南無阿彌陀佛,

站著也念南無阿彌陀佛,

行住坐臥

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

前後左右阿彌陀佛都站滿了。

因為,

阿彌陀佛和我要''合成一個'',

要沒有''彼此的分別''。

你說這是妙不妙?

還有再妙過這樣子的?

所以,

念佛法門,

是最妙的法門!


(3)

念佛專住安養邦。

彌陀大願到西方。

三輩九品蓮華現。

六度萬行剎那圓。

觀音勢至為伴侶。

文殊普賢共法船。

慈父接我至故里。

原來極樂是家鄉。


(4)

念佛能念無間斷。

口念彌陀打成片。

雜念不生得三昧。

往生淨土定有盼。

終日厭離娑婆苦。

還將紅塵心念斷。

求生極樂意念重。

放下染念歸淨念。

''印光大師''開示:


(1)

淨土法門,

信願行三法為宗。


必須要

真為了生脱死,

以發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之大菩提心。

深信切願,

念佛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2)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

因賅果海,果徹因源。


又在凡夫地,

欲得

真窮惑盡,亦非易易。

如來欲令一切眾生,

同於現生了生脫死,

超凡入聖。

特開一

信願念佛

求生淨土法門,

下手易而成功高,

用力少而得效速。


如來之萬德洪名,

熏自己之無明業識。

久而久之,習以成性,

潛通佛智,暗合道妙。


所謂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

故得

因賅果海,果徹因源,

法門之妙,莫此為最。


(3)

無論在家出家。

必須上敬下和。

忍人所不能忍。

行人所不能行。

待人之勞。成人之美。

靜坐常思己過。

閒談不論人非。

行住坐臥。穿衣吃飯。

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

或小聲唸。或默唸。

除唸佛之外。不起別唸。

若或妄念一起。

當下就要教他消滅。

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

縱有修持。

總覺我功夫很淺。

不自矜誇。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

看一切人都是菩薩。

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果能依我所說修行。

决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