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譬喻經

CINRONG HUANG

為何要宣揚本經:

第一:

因為法句譬喻是一部具有世界性意義的早期佛經,本經之所以會被全世界的學佛學者所重視,是因為本經與原始佛教的思想接近,其中大部份的偈頌是佛陀所說的。法句譬喻經是從生死無常之苦入手,體見世間的真相,最後勸人透過學習佛法,堅守戒律,開悟智慧,達到涅槃吉祥的人生境界,本經的內容十分的豐富。

法句譬喻經 ( 111-7-1 )

法句譬喻經摘要:

闡揚法理深廣,包括人類貪、瞋、癡,業因業緣業果,六道輪迴,四生六道生死,貪名愛財,爭權奪利,制造事端,橫行霸道,造業淊天,人生無常,應一心精進佛道,斷欲證菩提,如何在生死此岸達到開悟證果的彼岸,一一皆有說明。有理有事,理事通達無礙,是四衆弟子入無上菩提的寶伐。

(四衆:

比丘 比丘尼 優婆

塞 優婆夷。

斷欲:

情欲 色欲 食欲

淫欲。

劫初:

成劫之初,亦即

完成此世界的初

期。

為何要宣揚本經:

第一:

因為法句譬喻是一部具有世界性意義的早期佛經,本經之所以會被全世界的學佛學者所重視,是因為本經與原始佛教的思想接近,其中大部份的偈頌是佛陀所說的。法句譬喻經是從生死無常之苦入手,體見世間的真相,最後勸人透過學習佛法,堅守戒律,開悟智慧,達到涅槃吉祥的人生境界,本經的內容十分的豐富。

第二:

法句譬喻經是以通俗深入淺出,易讀、易懂的散文,偈頌形式,宣演深奧博大的佛教精微義理,勸諭世人,本經將數量龐大的阿含經以及十二部經濃縮簡化,成為學習佛法,體證聖道不可跳越的啟蒙聖典,更加是現代人自我教育,自我心理諮詢的無言老師,是生死輪迴受苦的此岸到達涅槃光明解脫的彼岸,本經是超凡入聖不可不讀之佛典。

第三:

佛陀是本經的主導,他慈悲如同母親,一一述說每一個故事發生的地點、時間、人物、事件糾纏的經過以及結果。本經主要演說:因果業報、生死輪迴、世間無常、如何增長智慧而破無明煩惱,如何在欲海中淨化而得清涼菩提,一一的道理皆是透過事相來證明佛法的解脫真理。

本經的組織形態,與一般純粹義理佛經有所不同,本經是透過譬喻來完成。法句譬喻經是由品至篇,每品中的每一篇,便是一個獨立的動人故事,每個獨立的故事,開始用散文,快結束之前,用偈頌來突出要旨,以加強聽者、讀者的重複印象。法句譬喻經總共有七十五個莊嚴故事。

法句譬喻經是佛陀滅後一、二百年間所結集的傳世金言,經文分為四十品,有七十五個單篇故事,至大正藏中,列屬本緣部,本經是集述佛陀以寓言方式,演說因果報應,慎獨守戒,自我救贖,積善修福,勿生貪欲 ;應慈悲眾生,平等待人,不得嫉妒害人等等法義,本經是由東晉西域沙門法炬與法立二位三藏法師由梵文譯為華文。

法句譬喻經(111-7-2)

一、無常品之一:

經文:

昔者天帝釋五德離

身,自知命盡,當下生世間,在陶作家受驢胞胎。何謂五德?一者身上光滅。二者頭上華萎。三者不樂本座。四者腋下汗臭。五者塵土著身。以此五事,自知福盡,甚大愁憂。自念三界之中,濟人苦厄,唯有佛耳。於是奔馳,往到佛所,時佛在耆闍崛山石室中,坐襌入普濟三昧。

釋文:

在很久遠以前,天帝釋提桓因,為他的五種象徵天人的瑞相忽然消失,他自己自知天人的天壽福報已經享盡,宿命註定要下生到世間,投胎到一個製造陶器家内養畜的驢胎之中。那麼,天帝消失的五種瑞相是什麽呢?

一、身上的光明消失了

二、頭上的寶花枯萎了

三、天人的寶座坐得心生

厭煩起來。

四、兩腋冒出汗臭味。

五、滿身都會沾上塵土

由這五種不吉祥的預兆,天帝明白自己的天福已享盡,内心十分憂愁,他的心裏想到:在三界内能救人類苦難的,只有佛陀而已,因此連奔帶跑急忙到了靈鷲山見佛陀,當時佛陀正在靈鷲山的石室内坐襌,進入普濟三昧的甚深禪定境界。

普濟三昧:

慈悲濟苦的禪定中。

法句譬喻經(111-7-3)

經文:

天帝見佛,稽首作禮伏地,至心三自歸命佛法聖衆。未起之間,其命忽出,便至陶家驢母腹中作子。時驢自解,走瓦坯間,破壞坯器。其主打之,尋時傷胎,其神還入故身中,五德還備,復為天帝。佛三昧覺,讚言:善哉!天帝能於殞命之際

,歸命三寶,罪對已畢,不更勤苦。爾時世尊以偈頌曰:所行非常,謂興衰法,夫生輒死,此滅為樂

,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壞,人命亦然!帝釋聞偈,知無常之要,達罪福之變,解興衰之本,遵寂滅之行。歡喜奉受,得須陀洹道。

釋文:

天帝見到佛陀,馬上稽首五體投地頂禮,誠心誠意歸依了佛法僧三寶與所有佛道的聖者。在天帝伏地佛前尚未起身之前

,他的神識忽然離開天人之體,刹那間到了製造陶器的人家,投入母驢的肚子作了小驢胎。這個時候,那隻母驢不知怎樣繩子突然解開,母驢走到陶器粗坯的所在,四隻脚踏壞了很多未燒成的坯子,主人看到當下大發雷霆,將母驢打了一頓,真不幸將母驢的胎氣也打掉了。這個時刻,天帝的神識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上,而且天人的五種瑞相也當時還原,又重新恢復了天帝之身。佛陀出定之後,就讚美天帝說:太好了!天帝你能在死亡的瞬間,歸依了三寶,罪障已消除,

不會再受苦了。這個時候,釋迦世尊以偈頌說法:世間一切人事物都是無常的,有興旺就有衰滅,一個人有生就有死,生死了辦,寂滅現前才是永恒不變的常樂,譬如那位製造陶器的人,用水與泥土作成陶器,到最後還是破成碎片,我們人的生命,正與那陶器没有什麼兩樣!天帝聽完這偈頌後,已經深入無常是人生的常理,通達證悟罪福原來是可變化無常的,他理解世間興衰成敗的原理,因此帝釋天主遵從了寂滅涅槃的最高解脫法則。他非常歡喜奉行如來正法,一一信受,因此證得聲聞的初果聖位。

須陀洹道:

入流、斷見惑、七次人天往還,如斷根之樹為喻。

佛子不昇天,昇天非佛子。

智者大師云:

六欲天上現五衰

,三禪天上有風災;要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

(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善導大師云: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鐘;直饒金玉滿堂,豈免殘衰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無常經云:

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乘,尚捨無常身,何況諸凡夫。

佛言:

任憑怎樣歌唱生命的生命的光明遠景,而生命的缺陷,永遠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身咒經云:

凡是受了三歸依之人,就有四天王派遣三十六位護法善神,擁護三歸依者,此三十六位護法善神,各個還有萬億恒河沙數之鬼神為其眷屬,輪流護持受三歸依之人,令其安樂。

歸依之功德與利益有十二:

一、成為佛門正信三

寶弟子。

二、可減輕無量劫之

業障。

三、不堕三惡道。

四、能積廣大福德。

五、日夜安樂。

六、可棄惡歸善。

七、是受戒基礎。

八、諸鬼神均不能擾

亂。

九、護法善神擁護。

十、智慧光明。

十一、是證入四聖之

基礎。

十二、究竟圓滿佛道。

阿含經云:

歸依處處求,求之遍十方,究竟歸依處,三寶最吉祥。

法句譬喻經 ( 111-7-4 )

二、 無常品之二:

經文:

昔佛在舍衛國精舍中,為諸天、人、龍、鬼說法,時國王波斯匿大夫人,年過九十,卒得重病,醫藥望差,遂便喪亡。王及國臣,如法喪送遷神墳墓,葬送畢訖,還過佛所,脫服跣韈,前禮佛足,佛命令坐而問之曰:王所從來,衣麤形異,何所施為也 ? 王稽首曰 : 國大夫人,年過九十,間得重病,奄便喪亡,遣送靈柩,遷葬墳墓,今始來還,過覲聖尊。

釋文: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祗園精舍裏,為一切天人、人、天龍、鬼衆講說佛法的時候,當時舍衛國的國王波斯匿的母親,年齡已經九十多歲,忽然得了重病,一切醫藥完全失效,很快就去世了。國王與群臣,都依當時的禮法辦理喪葬,並送靈棺到墓地。埋葬圓滿後,所有的人回城時經過佛陀精舍,他們便脫了喪服與鞋襪,到了佛陀面前五體投地頂禮。佛陀請他們坐下,問他們說:大王啊!你從那裏來 ? 為什麼穿這身粗布衣服,人也變得消瘦,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波斯匿王頂禮而說:老太后(家母)都九十歲出頭,忽然得了重病,突然間去世了。因為替家母治理喪事,又將靈棺遷葬墓地,一直到現在才順路來拜見世尊您。

梵網經云:

孝名為戒。

古德云:

百善孝為先。

(在生孝順父母拜一粒豆,勝過死後拜一個猪頭。)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云:

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法句譬喻經 ( 111-7-5 )

經文:

佛告王曰:自古至今,大畏有四,生則老枯,病無光澤,死則神去,親屬別離,是謂為四。不與人期,萬物無常,難得久居。一日過去,人命亦然;如五河流,晝夜無息,人命駛疾,亦復如是!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如何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

釋文:

佛陀就向波斯匿王說 :自古至今,世人有四件最可怖畏的事情;有生就會老死,生病就會枯瘦難看,死後神魂就會離體,死後親人也成永別,這就是四大怖畏之事。天地間世事難如人意,萬物生滅無常,親人難得能久居相聚,一天過去難再回,人命也像時間一樣。就像印度的五條河流一樣,晝夜不停的流動,人的生命快速的消失,也如流水一般。

無常經云:

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涅槃經云:

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瀑水、幻炎。

經文:

佛告大王:世皆有是,無長存者,皆當歸死,無有脫者。往昔國王,諸佛真人,五通仙士,亦皆過去,無能住者,空為悲感,以殞軀形。夫為孝子,哀愍亡者,為福為德,以歸流之。福祐往追,如餉遠人。佛說是時,王及群臣,莫不歡喜,忘憂除患,諸來一切,皆得道迹。

釋文:

佛陀向波斯匿王說:世間就是這樣子的,沒有一個人能長存在世的,有生該當歸死,沒有人能逃脫,以前的國王,所有的諸佛菩薩,得五種神通的仙人,也都已經過去了,沒有任何人能永住世間的。徒然為死者悲傷,這樣會損傷身體,做為一個孝子,哀念死去的母親,為她做福德,為她祈福超度,就如同為遠遊的人送飯一樣。佛陀說此法義時,波斯匿王與群臣,無不十分歡喜,忘了煩惱憂愁,也放下了哀傷,所有來見佛的人,一一都得到佛道的啟示。

古德云:

人生七十古來稀,先除年少後除老,中間光景不多時,又有炎涼與煩惱。

開悟聖僧云:

日落西山暮鼓催,娑婆八苦實堪悲!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八苦:

生苦--

在胎如處監牢,

出胎如鑽穴隙是

為生苦。

老苦--

眼昏耳聾氣虛是

為老苦。

病苦--

四大不調,面黄

肌瘦是為病苦。

死苦--

疾痛喪生,水火

殞命是為死苦。

愛別離苦--

骨肉分離,魂牽

夢縈是為愛别離

苦。

怨憎會苦--

惡眷敗家,仇人

見面,是為怨憎

會苦。

求不得苦--

名利愛樂,圖謀

不成,是為求不

得苦。

五陰熾盛苦--

五陰的作用熾盛

蓋覆真性,故死

了之後,復需再

生,是為五陰熾

盛苦。

五通仙士:

所謂五通即是: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等五種神通。外道修世間禪定也能得到,此五通有生有滅,尚未出三界,不究竟故。

佛法有六通,再加漏盡通,

是具有掃除煩惱,淨化生死的根源,

通達萬法唯心之道。

法句譬喻經 ( 111-7-6 )

三、 無常品之三:

經文:

昔佛在羅閱祇竹園中,與諸弟子入城受請說法畢訖。晡時出城,道逢一人,驅大群牛,放還入城。肥飽跳騰,轉相觝觸。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猶然,亦養命去。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貯聚財產,無不衰喪。生者日夜,命自攻削,壽之消盡,如同池水。

釋文:

往昔佛陀在摩揭陀國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裏,與許多弟子進入城市,在路上遇到一個人趕著一大群牛回城,又肥又飽的牛群一路上跳躍奔踢,彼此互相用角互鬥。因此釋迦世尊就說了偈頌:猶如一個人拿著棍子,在野外草地飼牧他的牛群;每一個人從生到老死,就如同牧人飼牛一樣。千百人之中沒有一個能逃出這項真理,所有貴族的男男女女,日夜忙碌聚集財產,他們也是沒有一個不衰老死亡。生在世間的人在光陰的遂道裏,生命一天一天消滅,而有盡的壽命也一步一步到了盡頭,就如同一個水池也會漸漸枯乾。

普賢警衆偈云: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衆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法句譬喻經111-7-7

經文:

佛到竹林洗足卻坐,阿難即前,稽首問言:世尊,向者道中,說此三偈,不審其義,願蒙開化。佛告阿難:汝見有人,驅放群牛不?唯然,見之。佛告阿難:此屠家群牛,本有千頭,屠兒日日,遣人出城,求好水草,養令肥長,擇取肥者,日牽殺之,殺之死者過半,而餘者不覺,方相觝鬥,跳騰鳴吼,傷其無智,故說偈耳。佛語阿難:何但此牛,世人亦爾。計於吾我,不知非常,饕餮五欲,養育其身,快心極意,更相殘賊

。無常宿對,卒至無期,矇矇不覺,何異於此也?時坐中有貪養比丘二百人,聞法自勵,逮六神通,得阿羅漢,衆生悲喜,為佛作禮。

釋文:

佛陀回到竹林精舍,洗過脚回到自己法座上,阿難尊者便向前頂禮請問佛陀:世尊!剛才在途中您說出三句偈頌,我還是不明白它的含義,願佛陀慈悲開示!佛陀向阿難尊者說:你是不是有看見有人驅趕一群牛?阿難尊者說:有啊!有見到。佛陀向阿難尊者說:這是一家屠宰場的牛群,本來有一千隻的牛,屠夫天天派人出城,尋找有好草好水的所在,想要將牛養得又肥又大的。他們每日都選擇最肥最大的牛來屠殺買賣,他們殺死的牛已經超過半數了,而剩下的牛還没有感覺自己的牛伴慢慢減少,剛才那些牛在路上奔踢,相鬥又嗥叫,我就是哀憫這群牛的無知,所以才說了這些偈頌。佛陀又向阿難尊者說:何只是這些牛啊!世上的人也是和那些牛一樣的無知糊塗,整日守著這個臭皮囊

,他們不明白世間一切是無常的,日夜貪圖聲色的享受,將自己養得肥肥的,稱心如意,又互相殘殺,可是無常鬼日夜伴著他,一直到無盡期,他們竟然糊塗而不知不覺,天下事那有比這種事還更加令人感覺怪異的呢?當此時,座中有二百位貪求供養的比丘,聽到佛陀的開示後,都一一覺悟自勵,當下證得六種神通與阿羅漢的果位。當時,在座的大衆都悲喜交集的向佛陀頂禮感恩不盡。

古聖賢云:

世問財,誰不愛?拼死忘生都不該,石崇豪富今何在?億萬金銀無處埋,須當戒,莫貪財,不如收拾禮金臺。

法句譬喻經 (111-7-8)

四、無常品之四:

經文:

佛告梵志:世有四事,不可得久,何謂為四 ? 一者、有常必無常。二者、富貴必貪賤。三者、合會必別離。四者、強健必當死。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常者皆盡,高者必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梵志聞偈,心即開解,願作比丘,鬚髮自墮,即成比丘。重惟非常,得羅漢道。

釋文:

佛陀向這位婆羅 門的梵志說:世間有四件事沒有辦法永久不變的,是那四件事呢 ? 一、有常就必有無常。二、有富貴就必有貧窮。三、有相聚合會就必有別離。四、有健康就必有死亡。因此,佛陀就說了一首偈頌:所有認為長久不變的東西,都會一一壞盡;地位崇高的官場人物,也都會消散墮落;世間有相會,也就有別離;人有出生,也就有衰老死亡。這位婆羅門的老梵志聽完此偈頌,心中即刻化解了喪女的哀痛,並且心生歡喜,願意出家修行,了辦生死大業。心念一動,頭髮鬍鬚自動剃除落地,當下成就了一位莊嚴的比丘,他精進勇猛參悟世間一切人事物本是無常的大道理,因此,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開悟聖僧云: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鶴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大藏經云:

在家眾過本,出家趣菩提。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

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離色情愛,同如阿羅漢。)

剃度法語:

金刀剃下娘生髮,除卻塵勞不淨身;圓頂方袍僧相現,法王座下又添孫。

釋文:

金刀剃下娘生下你的頭髮,除卻一切無明煩惱及貪瞋癡一切塵唉,穿上五衣七衣九衣現出莊嚴比丘相,佛陀座下又增加了比丘。

法句譬喻經 (111-7-9)無常品

經文: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是務是吾作,當作令致是,人為此躁擾,

履踐老死憂,知此能自静,如是見生盡,比丘厭魔兵,從生死得度。王聞佛言,歎曰:善哉!誠如尊敬,四人譬對,一人已死,祿命有分,餘復然矣!群臣從官,莫不信受。

釋文:

因此,佛陀當下又說偈頌:不是虛空也不是大海裏,不是鑽入山石間,世間無有任何地方,能逃脫死亡的定業,一切善惡都是自己造的,造什麼因結什麼果,人為了怕死而耽憂,又要走完死亡路。如果人能明白死亡的道理,心會寧靜,因此便能洞徹死生的底端,出家比丘學道,為了出離人間煩惱生死,他們會在生死之間出離苦海,證悟不生不死之聖境。國王聽聞佛陀這番的開示,便讚歎說:太好了!正如佛陀您的教導,四個梵志兄弟為了逃避死亡,其中一人死亡;其他三人也將無法倖免,世間的福祿功名壽命,本有因緣前世所定,至於其他的一切,也是因緣業力來決定的。這時候,跟隨國王的群臣與官員,聽了佛陀的開示,大眾都至誠信受佛法的真理。

(凡是由因緣、定業來決定)

業報未盡,縱然人飛到天上雲霄寶殿,業力也追到雲霄寶殿。業報未消,那管人類逃亡逃荒山曠野,業力也追到荒山曠野。業報存在,那怕人逃避鑽入大海海龍宮,業報也追到海龍宮,畢竟,業是平等的,是公平的。

法句譬喻經 (111-7-10 )教學品:

經文:

昔佛在舍衛國祗樹精舍,佛告諸比丘,當勤修道,除棄陰蓋,心明神定,可免衆苦。有一比丘,志不明達,飽食入室,閉房静眠,愛身快意,不觀非常,冥冥懈怠,無復晝夜。卻後七日,其命終盡,佛愍傷之,懼墮惡道,即入其室,彈指覺曰:咄起何為寐,螉螺蠹類:隱蔽以不淨,迷惑計為身;焉有被斫瘡,心如嬰病痛;遘于衆厄難,而反為用眠;思而不放逸,為仁學仁迹;從是無有憂,常念自滅意;正見學務增,是為世間明;所生福千倍,終不墮惡道。

釋文:

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的祗園精舍,佛陀向所有的比丘說法:應當一心勤學修道,消除色受想行識五陰的蓋覆,要心靈如明鏡,神智不亂,就能免除世間的苦惱。其中有一位比丘內心不能明徹通達世法出世法,每日吃飽就回到寮房,關門睡覺,只是讓這個色身稱心如意而已,無心觀察世間無常之理,茫茫渺渺懈怠過日子,日夜不分只圖舒適享受,但是過了七天以後,他的生命就將要結束,佛陀非常哀愍他,怕他墮落惡道受苦,馬上進入他的房間,用拇指與中指彈出聲響,警示提醒他說:咄

!快起來,為什麼還在睡覺 ? 就像牛馬身上的蟲與螺蚌蠹蟲一樣,隱蔽在不淨的地方,只為了讓身體舒服而懈怠執迷不醒。有人身上被刀傷而成瘡,那顆心也如同患疾病纏身;一個人遭遇到厄難,是不可以用睡覺來矇混。修道人要深思正法而不可放逸,做為仁者要仁義的踪跡,從此才能没有憂愁罣礙 ,要時常念念涅槃不生不滅的義理,必須要學習正知正見,這就是黑暗世間的明燈,有正知正見的人所得的福報大於一般人千倍,他永遠不會墮落三惡道。

阿含經云:

若人正見增上者,終不墮地獄。

六祖壇經云:

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法句譬喻經 (111-7-11)教學品

經文: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學先斷母,率君二臣,廢諸營從,是上道人。佛告比丘,十二因緣以癡為本。癡者衆罪之源;智者衆行之本;先當斷癡,然後意定。佛說是已,比丘慚愧,即自責言:我為愚癡迷惑來,久不解古典,使如此耳。今佛所說,甚為妙哉!內思正定,安般守意,制心伏情,杜閉諸欲,即得定意,在於佛前,逮得應真。

釋文:

此時,佛陀說了一首偈語:學道先要斷除障道的母體,應力行抉擇真理而對除諸障礙,修行增長定力,棄除你一切枝葉葛藤,這才是最上乘的道人!佛陀向這位比丘說: 十二因緣當中是以愚癡為根本,無明愚癡是一切罪惡的根源,智慧是一切行門的本源,修道之人首先應當要斷除無明愚癡,然後心意才能產生襌定。佛說法結束圓滿,比丘非常慚愧自責而說:我被無明愚癡迷亂理智以來,已經很久沒有深入體解佛法經文了,才會使我今日這般的狼狽!今日佛陀所說的佛法,非常微妙難逢!這位比丘被佛陀教誨覺悟以後,內心思惟如何修習禪定與止觀。心安住般若智慧與守住一心,因此制伏亂心,伏住情欲,杜絕關閉所有欲心,當下就得到禪定的意境,在佛陀的面前就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大般若經云:

菩薩摩訶薩,欲拔一切煩惱習氣,欲得世世具諸相好端嚴如佛,一切有情見者歡喜,發起無上正等覺心,速能成辦諸佛功德,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 ? 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

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

法句譬喻經 ( 111-7-12) 教學品

經文:

思惟如是,未去之間,於是世尊,往到其邊,坐一樹下,而問之曰

:汝獨在此,將無怖懼耶 ? 比丘稽首白言:初未曾入山,在此實憂。須臾之間,有一野象王來在邊,倚一樹臥,心獨歡喜,遠離諸象,一何快哉!佛知象意,告比丘曰:汝寧知是象,所由來不?對曰:不審。佛告比丘:此象眷屬,大小五百餘頭,厭患小象,捨來至此,倚樹而臥,自念得離恩愛牢獄,一何快哉!象是畜生,猶思閑靜,況汝一家,欲求度世?方以獨自,欲求伴侶,愚冥伴侶,多所傷敗,獨住無對,亦無謀議,寧獨修道,不用愚伴。

釋文:

這位比丘想到這裏,心生懊悔想要離開山谷的時候,此時佛陀走到他的身邊,坐在樹下,問比丘說:你一個人在這裏,是不是會駭怕呢 ? 比丘向佛陀頂禮而說:我從來沒有住過深山,在這裏修行實在令人恐怖!話說到這裏,一轉眼之間,有一隻巨大的野象,走到比丘的身邊,靠在樹下躺在地上,大象感覺特別舒適愉快,大象心裏想:我離開恩愛象群,如同脫離束縛的牢獄,這是何等的快樂啊 ! 佛陀明白大象的心意,就向比丘說:你明白這隻大象的來歷嗎 ? 比丘說:不明白!佛向比丘說 :這隻大象的妻子、兒女大小有五百隻象,象多複雜,使這隻大象心生厭煩未成年的小象,所以離開五百隻象群來到這裏,依靠樹下休息睡覺。大象心想:一旦能離開恩愛的牢獄,這是何等清涼快樂啊!象是畜牲,都想要找個安靜的地方,何況你是出家人,立志救度世人!可是你獨自一人感覺寂寞,想找伴侶陪伴,你要明白!那些愚昧的伴侶,對你會造成很多的傷害。如果你一個人獨住沒有人作伴,也沒有人跟你談天議論,這才容易入道證道;如果寧願獨住修道,不用愚蠢的伴侶作伴,這種意義與殊勝遠過找伴作伴來得有實質。